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儒家思想渊源
2013-04-11马建新刘平昌
马建新,刘平昌
(淮海工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1)
近年来,有心理和行为问题大学生的比例呈现递增趋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高校只有不断创新思路,改革方法,寻求各种有效的途径,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我国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优秀的文化对当今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很大的启发作用。文化学者认为文化世界是人类创造的,同时她也创造着人类,创造着不同民族、国家,创造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心理性格以及价值观念。[1](p1)所以,不同的文化背景将产生不同心理行为与心理体验,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心理起到一定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当代大学生在社会转型期会遇到许多价值冲突,产生种种心理问题。同样,春秋时代的孔子也是处于一个变动不居的时代,但是孔子能在那个动荡不羁的年代以乐观的生活态度,泰然处理各种人和事,给后人留下了不朽的思想积淀。儒家思想文化里蕴涵着丰富的心理教育思想,探索心理教育思想的文化渊源,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现实问题,对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儒家“重人”观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思想基础
我国古代“重人”思想最早是起源于西周时期,到春秋的后期逐渐兴起。西周以前,“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可以说一直是暴力统治的时代,个人的肉体和灵魂都是从属于神与现实世界里的王;[2](p1040)此时的“神本思想”让人的个体生命绝对从属于神的支配,所以没有所谓独立人格。到了周朝时期,人们慢慢开始意识到人民的力量和统治者品质的重要性,开始把历史与人作为认识对象,使自己从盲目迷信天神的愚昧中走出来;认为天意决定人事,同时人也具有能动性,人事制约着天意。此时,统治者认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人事、民心、道德都为人们所重视,并开始超过天命和鬼神,人的主体意识和自觉意识提升很快。[3](p108)随着周的衰败,到了春秋时期,各路诸侯蜂拥而起,“吉凶由人”、“天道远,人道迩”等人本主义思想得以初步形成。春秋末年的儒家圣贤,继承了西周以后的“重民”思想,通过实践和对“人”的思考,在“人之理想境界”、“人之处世方略”“人之范式”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建树,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儒家“重人”思想体系。[4]
儒家的人、神关系观念,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现实”,认为人在现实生活中都有一定的能动性和自觉性,强调了人主体的存在。一个人要想正确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真正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只有摆脱神的桎梏,并从中解放出来。一个人要追求现实社会的快乐和幸福,一定要能够正视自我,了解自我,形成积极入世的人生观。而按照当代的评判标准,正确地悦纳自我和认识自我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表现。儒家的这一观念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首先,她敬畏“天”和“天命”。“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5](p110)孔子认为是“天”赋予他传承文化的使命,相信自己不会有困难、不会有危险,这是孔子在匡被困的时候,曾经发出的感慨。但孔子敬畏的“天”与殷人的“天”含义不同,殷人之“天”实际是带有人格意义的神,而孔子的“天”更多地强调客观存在的现实,他对“天”和“天命”的敬畏表现为对客观规律的尊重和理解。其次,儒家还继承了春秋以后的重民观念,对鬼神、天道的态度是敬而远离之。他对神事一般不发表见解,《论语·述而》中说到“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更重要的是,他们特别关心人的现实生活,把人放在比天道鬼神更重要的地位。所以,讨论鬼神之事时,孔子回答:“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
对于人兽本质的理解上,儒家思想认为区分动物与人的根本标准是是否具备仁义道德。孔子说:“鸟兽不可同群”,是因为鸟兽和人的不同。那么,人与兽的区别在何处呢?“阴阳是立天之道,柔刚是立地之道,仁义是立人之道”[6]自然的本质实际就是阴阳、刚柔的矛盾对立统一,确立了阴阳的天道和柔刚的地道,还应确立了仁义的人道。仁义的对立统一构成人的本质。那么什么是仁义?“仁”是一切美好道德品质和行为的总称,其最基本的含义是爱人。其中爱父母和家人是根本,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说,孝悌乃为仁之本。一个人将对父母和家人的仁爱,推及他人和社会,施于万物,有近到远,由小到大,这就是“仁”。反之,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仁爱之心,没有仁爱之心的人是不能称之为人的。什么是“义”呢?“义”者“宜”也,就是说人的行为要适合事宜,“义”是行为的调节机制,有了它,就能引导人的行为向善的方向发展、遏制人的行为向恶的方向发展。通过义的节制作用,会慢慢规范人的行为,使之逐渐符合社会要求。
孟子也强调人与禽兽存在本质差异。他在《孟子·告子》中曾向人发问:“犬之性尤牛之性,牛之性尤人之性与?”。[6](p53)在孟子看来,人的本性与牛和狗的本性是根本不同的,不可相提并论,更明确指出了人比动物高贵。他认为火水有精神,但没有生命;草木拥有生命,但没有意识;鸟类和动物具有意识,但没有道德意识;只有人类同时拥有精神、生命以及道德意识。所以人是世界上最高贵的,儒家“重人”观就是体现在把人视为万物之首。
儒家关于人与神关系、人与兽关系的观点,帮助后人认识了人在宇宙中的重要地位,有利于人类正确地进行自我认识,这种思想也为当代高校学生的心理教育提供了理论源泉。一方面,她让学生认识到人是万物之灵,要发奋进取;要懂得作为当代社会中的一员,我们都不是神,每个人都会有缺点和不足,从而学会正确地接受自我和悦纳自我。另一方面,大学生只有了解自己有区别于动物的属性,应该知道用道德规范和礼义廉耻去规范日常行为,这样才能实现传承人类的优秀文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存。回顾悠久的历史,患有心理障碍的人大多是没有处理好人与神和人与兽的关系。屈原看到衰败的楚国,忧国忧民,不能自拔,投江自尽,酿成了千古人生悲剧。而一生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孔子,同样面临的是个没落之世,却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乐观面对人生的挫折,给后人留下无穷的精神财富。
二、儒家重视“修身养性”以维护心理平衡
修身养性是我国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善于维护心理平衡的优良传统得以传承的根本保证。[7]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心性修养思想中,儒家的身心修养观为我们今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和发展也提供了深邃的思想渊源。
儒家思想主张身心修养与维护人心理平衡的密切关系。孔子强调身心修养统一,《大学》中说,想要在道德人品上进行修炼的人,首先要纯正自己的思想;而要纯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有了诚实意念,才能思想端正。只有具备了以上的条件,自身的修养才能提高。品德修养对身心健康的积极意义在于“德润身,心广体胖”。人只要具备了良好的道德修养,经常内省自身的不足,常怀善意,自然就心宽体胖。更进一步,孔子还把修身养性与心理调整和维护心理平衡联系在一起,主张提高修养在于端正心智,如果心中有怨恨,就不能做到公正;有恐惧,就得不到中正;有喜好,就会有偏好;有忧患,就会偏废。朱熹说过:“然一有之而不能察,则欲动情胜,而其用之所行,或不能不失其正矣。”[8](p28)这里的“正”就是一种心理平衡,而怨恨、恐惧、喜好、忧患都是人内心固有的心理感受;如果一个人产生了这样感受而自己又没有感觉到,他就会产生欲望和情感冲动;如果情绪的主体不能有效地控制这些心理体验,放任其发展,就产生心理失衡,导致心理疾病。
从修身对心理平衡的作用而言,修身养性的功用是提高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培养高尚的情操,从而逐渐使自己保持稳定、平和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心理失衡反过来会影响修身,孔子曾经说过,要治理好一个家,首先要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养。原因就是在于人们往往对自己亲近的人有所偏爱,对自己敬畏的人往往会有偏心,对自己傲慢的人往往有成见,对自己鄙视的人往往有偏见。因此,对喜欢的人和厌恶的人都能公平对待的,明察他们的优缺点,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这样的人是非常少有的。这就启示我们,对待任何人和事情都要加以审慎,尽可能做到不偏不倚,客观对待。然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必须先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这就得出结论,心理平衡能力强、状态好的人,自己会减少外界干扰,有利于修身养性;修养水平高的人能保持心理的平衡状态,控制内心情感体验的水平也强。
那么,如何保持平衡的心理和良好的情绪状态呢?孔子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这里的“时中”,朱熹的解释就是“中无定体,随时而在。”“能随时以处中也。”[8](p28)意思是说,君子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带来的各种刺激,能够随时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欲望带来的各种心理体验,能正确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保持内心世界始终居于适中状态,即保持心理平衡。生活中,孔子在弟子们面前能做到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表现出“温而历,威而不猛,恭而安”的良好人格品质。此外,他不仅自己做得好,还要求弟子们遇到困难时要学会调适,学会维护自身的心理平衡。可见,孔子的处事法则是中庸之道。
在如何控制心理平衡这个问题上,孔子还认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强调自我反省,认为“内自讼”即内心自责对调节心理平衡很重要。孟子将孔子的“求诸己”思想进一步发扬广大,提出“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者而天下归之”。[9](p240)意思是说,我爱别人而别人不亲近我,应该反问自己的是否有足够的仁爱之心;我管理别人而没能管理好,应该反问自己的知识能力够不够;我礼貌地对待人却得不到回应,应该反问自己态度够不够恭敬;自己行为得不到预期效果,都应反躬自问,好好检查自己,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孔子的弟子曾参可以称为“内自讼”的典范,他每天都从三个方面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找出身上的问题和不足。一是替别人谋虑是否不够尽心;二是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三是传授给别人的东西自己是否实践了。总的来说,通过自我反省,深刻分析自己的情感态度、思想意识和实践行为,使自己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这样就能怡养生息,身心舒泰。
孔子在解决人们常见的心理问题,如嫉贤妒能、妄自菲薄、盲目攀比等问题时,给出了一剂良方:“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9](p76)遇到比自己强的人要虚心学习人家的长处,努力追赶他。遇到比自己差的人也不要骄傲自满,而要明察他的不足,审视原因,以便检查自己是否有类似的缺点,如果有还要加以改正。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融入集体生活,融入社会,才能和他人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目前,在校大学生表现出的心理不健康现象以及许多极端事件的发生大多数是与不能正确对待挫折、不能维持心理平衡有关。以前我们还会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思想及“阿Q精神”来平衡我们的心理,但这种机制已经不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所以,弘扬“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的儒家传统美德,引导学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并且学会运用有利于时代进步的传统文化精髓来维护自身的心理平衡,建立一套系统的大学生心理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应该是当前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儒家倡导乐生观,强调抗挫教育
儒家思想一直积极主张乐观的人生态度,“乐”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在《论语》开头,就说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可以说“乐”是整篇《论语》的基调。这也是儒家圣贤对人生的信条,孔子的生活态度就是粗茶淡饭、以臂为枕的朴素生活也能乐在其中。在对自己的评价上,孔子说,发奋用功是件快乐的事情,甚至可以忘了吃饭,忘记忧虑,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非常乐观、豁达、心胸开阔的人,正是有这样的乐观态度,当他每次处于生活磨难甚至生死攸关的时刻,仍然能够坦然面对。孔子不但自己乐观面对生活,而且极力培养他的弟子快乐的生活态度。他说:“君子不忧不惧”“仁者不忧”,将“乐”作为判断一个人是否是君子、是否是仁者的行为标准。
儒家思想为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素材。儒家培养人才主张的“君子不器”就是说一个人不能像器皿一样,只有单一、固定的用途;应该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特别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要有较强的承受挫折的能力;不论身处什么样的复杂环境,遇到什么特殊困难,人都要能够排除一切阻碍,充分发挥自己内在潜能和聪明智慧,自如应对各种不利事件,使自己不受伤害。“小不忍则乱大谋”也要求一个人面对挫折和不顺,不要冲动,学会忍让,顾全大局。更不能一时冲动做出伤人、伤己的极端事件。一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挫折承受力主要表现在对待自身、对待社会关系和对待生活环境几个观察点。在对于自身的承受力方面,孔子不仅主张要了解、接受自身己的优缺点,而且更深层次地提出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可见,孔子对待自身是先自我接受,同时不失积极进取精神。在对待社会关系方面,孔子认为承受挫折是一种美德,他曾经对颜渊说“用则行,舍则藏”,意思是被任用就施展抱负,不被任用就藏身自好,显示了儒家通权达变的思想方法和精神气度。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以直报怨”的思想,主张用“公平正直”对待自己受到的不公待遇。在对生活环境适应方面,孔子认为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是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首先要做到的;孔子非常赞赏颜回的箪食瓢饮、行居简陋而不改其乐的态度,发出“贤哉,回也”的感慨。
儒家这种积极进取、挫而愈奋、困而弥坚的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来讲,仍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当代大学生要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思想境界和心态去看待困难和挫折。要有坚强的忍耐力,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怕困难,学会战胜困难。不能遇到挫折就对生活失去信心,产生悲观、焦虑、忧郁情绪,认为世界不可留念。目前高校学生因情自杀、因学业失败自杀等事件的发生,就是他们缺乏较强的抗挫折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所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积极面对挫折,使他们能够乐观面对生活尤为重要。由此可见,儒家思想倡导的乐生观对提高大学生受挫、抗压能力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为高校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供积极借鉴。
综上所述,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卫生和心理教育的思想渊源。我们有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心理教育应该发展自己的特色;我们应该扎根于历史文化沃土,弘扬儒家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根据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积极实践,才能创新具有我国文化特色的、更加适合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才能切实提高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1]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8.
[2]十三经.左传·成公十三年[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
[3]十三经.尚书·泰誓下[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
[4]张冠湘.孔子人本思想建树及其现代意义[J].湖南学院学报,2005,(1).
[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十三经.周易说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
[7]孟万金.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心理卫生思想探析[J].心理科学 ,2001,(5).
[8]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9]袁祖社.四书五经(全注全译)[M].北京:线装书局,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