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科技创新驱动促进能源结构调整
2013-04-11河北省工商联研究室
河北省工商联研究室
随着河北经济的快速发展,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使碳排放居高不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资源压力日趋增强,传统能源的使用已对保护河北生态环境、促进河北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一、河北能源结构概况
根据近十年的统计数据,在全省能源生产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均占到80%以上,煤炭发电投资超过70%,第二产业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均超过80%,河北省能源对外依存度高达69.2%。2012年,全省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占全省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96.2%。
长期以来,由于钢铁、石化等支柱产业是我省“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导致河北能源结构呈现多重矛盾。一是优质能源供应不足,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资源还没有被充分开发、利用、推广。二是工业能耗比重过大,由于工艺设备落后、能源管理水平低等多种原因,我省工业能耗比重与其他省份相比明显过高,河北万元GDP 能耗在全国31个省份中仅排第23 位。三是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粗放型的经济发展和高耗能的重工业能源浪费严重。能源结构问题不仅导致高耗能产业难以转型升级,而且造成生态环境矛盾日益突出。全省11个设区城市除秦皇岛外,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均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1-3倍,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标准4-5 倍。据环境专家分析,雾霾爆发的污染区与重工业分布几乎完全重合。因此,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加快促进新能源资源利用,不仅是调整能源结构、推动转型升级的有效方法,更是加强节能减排、防止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二、我省新能源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省先后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新能源发展呈现强劲势头。在自然条件上,我省新能源资源储量丰富,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水能、地热能、天然气都拥有开发利用的雄厚基础。在产业开发上,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已成为我省新能源产业的两大支柱。在装备制造上,河北的风电设备和光伏发电设备在全国处于行业前列,风机叶片的制造水平和生产能力位居全国第一。但我省新能源发展仍然面临以下问题:
一是对新能源发展认识不足。由于新能源年产值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较小,产业发展较慢且不平衡,导致我省部分地区对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真正落实国家鼓励新能源发展的扶持政策和优惠措施。在个别地区,新能源产业只是单纯的投资设备、生产零件、外卖产品,对新能源的推广、应用、运行、管理、服务重视不够,导致我省尚未形成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
二是产业政策亟待完善。现有的新能源发展规划原则性规定较多,具体配套措施较少,价格补贴机制不健全,还缺乏完整的专项产业规划和行业规范标准,导致在全省范围内新能源利用水平参差不齐、产品良莠不一,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的情况较为突出。虽然我省现已拥有光伏企业50 余家,但光伏电池组件核心性能接近、同质化竞争严重,只有在不断升级的光伏价格战中方能存活。
三是研发水平有待提高。由于研发人才匮乏和研发资金短缺,导致新能源技术已成为制约我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我省太阳能光伏产业虽然快速发展,但依然是材料、销售市场、关键设施三头在外的产业格局。多晶硅生产的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产业的关键设备依赖进口,新能源技术难以实现产业化发展。
四是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由于我省新能源产业对国际市场依存度过高,2012年,受欧债危机、欧美“双反”调查等多重因素影响,我省光伏企业全面亏损,新能源产业贸易摩擦形势严峻,光伏行业遭遇寒冬,这些因素都严重阻碍制约了新能源的利用开发。
三、加快推进河北能源结构调整的建议
1.制定鼓励新能源发展的政策措施。依托河北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在政策配套、土地利用、资金扶持、项目建设、技术攻关、市场拓展、人才支持、政府服务等多方面,制定更具激励效应的新能源发展政策措施。设立新能源发展专项资金,扶持新能源产品技术研发和公共平台建设,对制造技术先进、规模优势明显的企业和项目,加大环保、土地、信贷等发展要素投入,最大限度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完善新能源政策补贴机制,建立竞争比较机制,加强对新能源产业的有序引导和有效扶持,为新能源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提高新能源核心竞争力。加大新能源自主创新支持力度,鼓励前沿技术研发,对具有重要实用价值、对产业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给予集中支持和滚动支持。对依靠自身力量取得重大创新成果并进行市场转化的企业,给予前期科研和转化投产的经费补偿,提升企业后续研发能力。加强新能源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实施强制性标准,对产品具有明显竞争力的企业实施扶强扶优,淘汰部分落后产能。通过“百家知名民企进河北”等重大活动,加强与国内知名品牌企业的技贸结合和战略合作,促进技术转让、联合设计、合作生产,有效提高新能源企业的技术设备水平和科技研发能力,促进河北新能源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3.加大天然气推广使用力度。在风电、光电等新能源投资成本较大、尚未广泛应用的情况下,天然气作为一种优质、清洁、高效的绿色能源,具有热值高、排放低、污染少等特点,二氧化碳排放量比煤炭低43%,比石油低28%,PM2.5 排放几乎为零。但由于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激励政策不到位等原因,天然气在我省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建议推进气价改革,尽快理顺天然气价格与其他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将政府补贴落实到天然气开采、生产、设备安装等各环节,降低天然气使用价格,充分调动企业生产、政府推广、企业使用的积极性,降低治污支出,推动节能减排。
4.促进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充分依托风电、光电、节电等支柱产业,形成能源设备产业与新能源辅助产业紧密结合的全方位体系,形成区域内或区域间的配套企业集群。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产业基地建设,推进创新资源集聚,努力打造更具优势的新能源产业链。加快风电、光电、节电等支柱产业发展,在全省形成以风电、光电为核心,节电、储电、输变电、电力电子为辅助的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体系。通过龙头带动、规模化推进、集群化发展,全力打造河北新能源产业基地,使之成为国内国际领先的技术中心、制造中心、信息中心,在推进河北能源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
5.扩大省内新能源应用市场。鼓励新能源企业与电力系统加强沟通合作,推动小型光伏系统、离网光伏系统、建筑光伏系统应用,促进新能源规划与电网规划互动的协同机制。鼓励省内用户优先选购省产设备,建立省内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与省内大用户的合作机制,将鼓励政策和有效措施落实到项目规划、咨询评估、审批核准、招标采购、财政支持的各个环节,使河北新能源形成规模、创出品牌,以市场需求扩大带动产业发展提升,进一步推动新能源在全省的大规模应用。同时,积极应对贸易摩擦,通过工商联平台,建立政府部门指导、商会协调支持、企业团结应对的合作机制,提高应对策略,争取控制贸易争端的主动权,最大限度的维护新能源企业和新能源行业的经济利益,促进河北新能源健康发展。
总之,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保证。加强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核能的研究利用,加大天然气的开发推广,减少煤炭的直接使用,实现能源结构多元化,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长期对策,更是河北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