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伦理学的学术特质——兼与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之比较
2013-04-11崔丽萍
崔丽萍
一、以“德”为本的价值定位
本文将儒家的伦理学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进行比较的平台是德性伦理,也就是说,“德”或者“德性”是双方伦理学的基础和根本。判断一种伦理学是怎样的伦理学,是德性论伦理学还是义务论伦理学,抑或是功利主义伦理学、角色伦理学的依据是“何者为先”、“何者为主”。一种成熟的理论一般都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德性伦理学并不是否定和抛弃规范、角色和功利,而是认为德性优先于规范、角色和功利,人的内在品性是道德追求的终极目的,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我们应该做怎样的人”而不是一般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它以“行为者”为核心,而不是以“正当行为”为核心[1](P25)。从这个角度,我们认为中国儒学的核心是一种德性伦理学,儒学的复兴在很大程度上是德性伦理的复兴。
孔子是儒学的开创者,他的思想核心是“仁”,即“爱人”,他提倡的道是“仁道”,也是“人道”和“忠恕”之道,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颜渊》)。换言之,儒学及德性伦理学从起始就是以人为中心的、以“人道”、“人之德”为根本的,它以人的自然情感——爱亲人为基础进行扩充,以求达到爱天下人的目标,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人自身。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从逻辑上解决了“泛爱众”的可能性,提出了“性善论”,既然人在本性上是善的,具有仁义礼智等德性,那么,德性修养就是人自身的本能需求。也就是说,德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因为具有德性而成为人自身,“人”是孟子思想的核心范畴,“人之德”的实现是“人”得以实现的依据和旨归,集中体现了儒学及德性伦理学以人的内在“德性”为本的思想特性。
当然,儒学是含蕴极广的学术,儒家的伦理学也包含有丰富的内容,也就是说,儒家的伦理学虽然是德性伦理学,坚持以“德”为本的价值定位,但是其中也包含有角色伦理、义务论、功利主义等因素。如儒家提倡的“父慈子孝”、“君仁臣敬”等观念就包含有角色伦理的因素;坚持将“义”作为人们行为的道德依据,认为“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4](《万章上》)就包含有义务论的因素;认为“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5](《滕文公上》)就包含有功利主义的因素。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儒家的伦理学是角色伦理学、规范伦理学或功利主义伦理学,原因在于:儒家的人虽然具有“关系自我”[6](P175)的特征,具有在相互关系中确立行为标准的意向,但儒家的伦理学是以目的论和普遍的人为前提的,它的核心问题是“我应该做怎样的人”而不是“我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
此外,儒家虽然将“义”和“礼”作为人们的行为规范,但是“义”和“礼”在孟子那里本身就是一种德性,而且是“仁”的组成部分和实现路径,它们是德性本身及德性实现的方法而不是德性的依据和根本,而义务论伦理学坚持规范的主导地位,认为德性来源于道德规范和原则,是规范和原则的附属,因此,儒家的伦理学虽然非常强调“义”和“礼”的重要性,却不是义务论伦理学。同理,孟子虽然认识到物质利益和外部环境对德性形成的重要作用,但是,他并没有将利益作为评判德性的依据,与功利主义的根本原则有着本质的差别。在这一点上,亚里士多德依然。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最高目的是幸福,而“幸福是灵魂的一种合于完满德性的实现活动”[7](P1102a5),也就是说,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以人的“德性”的完满实现作为其最高目的,将人的德性和功能作为其伦理学的起点和基点,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是典型的德性伦理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亚里士多德不注重规范、制度和原则,不注重人的道德行为,反而他认为只有做道德的事才能成为有道德的人,德性是在良好的社会习俗和规范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德性的养成需要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所以他非常注重规范和原则,注重外在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断定他的伦理学是规范伦理学或功利主义伦理学,其原因就在于:对他来说,德性具有根本的、最终的地位和价值,处于主导地位,而规范和外在善是德性得以完满实现的有利手段和工具,处于从属的地位。也就是说,一种成熟的德性伦理学有可能包含有义务论、角色论、功利论等伦理因素,但是,它们肯定都坚持以“德”为本的价值定位,“德性”是其伦理学的基点和核心,所以,我们认为,尽管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与儒家的伦理学包含有其他伦理学的某些因素,但是究其根本,德性是其基点和核心。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双方的伦理学是德性伦理学。
二、利人与利己完美统一的意识形态
儒家德性伦理学的自我有双重含义,一是普遍的、抽象的自我,如人性善、天人合一等命题中出现的自我范畴;二是实际的、关系的自我,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称谓中出现的自我范畴,这两种自我不是分离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是后者的理想的、本质的状态,后者是前者的生活中的、现实的状态。也就是说,儒家的德性学说是一种理想的精神追求,同时,它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现实,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作为其主要问题,它的德性普遍地面向他人,如仁者爱人、义者公正地待人、礼者恭敬地待人、智者正确地待人。同时,自我德性的拥有也是成人、成德的表现,是儒家追求的最高目标。因此,我们可以说,追求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和谐,将人放入社会当中,从人的角色和关系当中确定人的行为尺度,利人中成己,使利人与利己达到完美统一是儒家根本的意识形态。在这一点上,亚里士多德也是类同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在本性上是一个“政治动物”[8](P1253a5),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之中的,做一个好公民强过做一个好人,也就是说,人虽然具有普遍的一面,但现实中的人必定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现实,其德性的养成及幸福生活的实现必定是基于其生活的社会现实。所以,亚里士多德虽然认为幸福就是人的灵魂的德性的完满实现,但是其德性本身含有对他人的关注,如他将公正作为其最主要的德性,而公正就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尺度和标准。因此,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虽然从抽象的人出发界定其最高目的,但是,成己中利人,使人与己完美统一也是其伦理学的根本思路。此外,亚里士多德所谓的沉思就是最为自足、对外界需求最少的德性,这种德性从理想的状态及理论的角度来讲,是完全自我的理性状态,但是,亚里士多德本身也认为,作为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生活的人来说,沉思者本人也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沉思者得以沉思的现实条件之一。因此,虽然亚里士多德与儒家在界定自我和德性时不尽相同,但是都考虑到人的普遍性、现实性和社会性,将利人与利己完美地统一在德性之中是双方构建其伦理学的根本思路之一。
三、理想社会的政治诉求
儒家的政治学是建立在其伦理学的基础之上的,孔子认为“政”即“正”也,也就是说,政治的根本在于治理者的德性,而对德性实现外部环境的考虑也必然导致对理想社会的政治诉求。《大学》的八条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八条目中“修身”是根本,要治国平天下,国家的治理者必须要进行良好的道德修养,当然也包括“智”德的提升,而“平天下”,实现良好的社会理想也是有德之人应有的社会目标。之后,孟子直接提出了“仁政”的政治理论,认为统治者应该爱护百姓、与民同乐,并且提出“制民之产”、“役民以时”等政治主张,注重将道德理念运用到社会制度的构建之中。荀子虽然与孟子相对,提出“性恶论”,但是,他同时主张“化性起伪”[9](《性恶》),注重通过礼法等外在手段引导人们成为善人和贤人,通过礼法使人们“明分使群”[10](《富国》),过上和谐有秩序的社会生活。也就是说,儒家的社会理想是建立在伦理德性的基础之上的,而要实现个体的德性,以这种德性为基础构建起来的理想社会就成了必然的政治诉求,儒家如此,亚里士多德依然。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不仅是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之上,而且他本人认为其伦理学本身也是政治学,是政治学的初级阶段,其伦理学和政治学都是以善和幸福为目标的,所不同的是,伦理学关注的是个人的善和幸福,而政治学关注的是城邦整体的善和幸福。要实现个体的善,必然要求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所以,善政的城邦、正宗的政体就是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主要探讨的内容。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公正是城邦首要遵守的原则,善政的城邦就得操心全邦人民生活中的一切善德和恶行,最为正宗也就是最为公正的政体,应该不偏于少数(好人和富人),也不偏于多数(平民),而以全邦公民的整体利益为依归。也就是说,德性伦理学,不论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都注重群体的利益,注重社会的整体和谐,注重个体德性实现的外部环境,因此理想社会就成了其伦理学必然的政治诉求,而这种将伦理原则和理念运用到政治的领域,并以此来构建社会制度的做法与现代应用伦理学也有相同之处。也就是说,德性伦理学与儒学本身就包含有很强的实践性、制度化诉求,这也为当代德性伦理学与儒学的复兴与发展提供了原有的理论条件。
因此,我们认为儒家的伦理学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都是一种德性伦理学,以“德”为本的价值定位、利人与利己完美统一的意识形态、理想社会的政治诉求是其伦理学的学术特质。
[1]Rosalind Hursthouse.On Virtue Ethic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2][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5]焦偱.孟子正义(全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7.
[6](美)余继元.林航译.德性之镜: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廖申白译.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8](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吴寿彭译.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9][10]王先谦.荀子集解(上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