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懂成分 选对保养品

2013-04-10

ORANGE橘子 2013年3期
关键词:成分表名称化妆品

【引言】买护肤品最忌讳的就是买到“不适合”自己肤质、肤况的产品,不仅“瘦”了荷包,使用后的效果也未改善,还可能衍生出新的问题。化妆品全成分标识已经实施2年多,仅除了透过成分表可以看到所诉求的效果有没有“有效成分”作为支持外,这真的就表示产品的功效了吗?

【解读化妆品成分表】2010年6月17日国家规定,化妆品外包装必须有化妆品配方全成分名称,成分名称应按添加量降序列出,当加入量小于1%时,才可以任意排序。而且,成分表所标示的成分必须符合INCI(国际专业命名化妆品原料)名称,例如:维生素C必须写成“抗坏血酸”、维生素原B5则是“泛醇”、Q10是“泛醌”。

【认识全成分标识规则】

1.化妆品成分表的标识必须真实呈现配方中的各种原料,不得隐瞒或者不实标识。2.成分标识的成分表中, 加入量大于1% 的成分名称应按加入量由多到少排列。排位越靠前, 表明这个成分在该化妆品中占的含量越高,1%以下则可以任意排序。3.化妆品添加某种原料时,可能会带入原料中某些杂质(萃取所残留等),这些微量杂质的存在不影响安全和使用时,是不必标注的。如甘油(Glycerol)会夹杂小于0.05%的二甘醇,在产品中含量极少,不能发挥其效果,无需标注。4.所标识的成分必须采用《化妆品成分国际命名(INCI)中文译名》中的成分名称。若国际命名INCI中没有覆盖的名称,可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药典的名称、化学名称或植物学名称。5.化妆品成分表必须标识在销售包装盒上。

【这些化学品成分安全吗】

对于不具有化学专业背景的消费者来说,看到成分栏一堆化学名称,不禁寒毛卓竖。以科学的角度来看,任何化学成分安全与危险都是相对的,即便是水,如果不恰当得用,照样对人有害呢。化妆品中的成分其安全性与其使用量、使用方式、使用部位、以及化妆品中的成分配伍都紧密相关,为了保护消费者,世界各国(包括我国)都制定了严格的法规来管理化妆品的成分,我国化妆品行政主管部门在《化妆品卫生规范》中发布了化妆品中的禁用成分表,还规定了限用成分的使用浓度限量、规定的使用目的或相关的警示用语等,从多角度确保了化妆品的安全性。

【小心陷入“成分漩涡”】

成分越前面代表其越重要性吗?在配方中也许是,但在肌肤上并不一定。譬如, 水是大多数化妆品中最常使用的“溶剂”, 多数情况下含量最高, 所以它一般在成分列表的靠前的位置,但不能认为水多,就很保湿或买一瓶水而已;次之的甘油、丁二醇等,都是常用的溶剂, 它们除了基本的保湿(帮助肌肤抓水、保水、和防止产品干涸)作用以外,更多的是帮助分散和溶解化妆品中的有效成分,促进经皮吸收。

当然,更多人则是关心所谓“活性成分”的浓度,在成分表中排名越前,代表其浓度高,若是排在防腐剂(1%以下)后面,则认为是营销诉求,不具实际意义的。

从科学的配方角度来看,他们的道理是相通的。护肤品是个严谨的科学结晶,绝大多数活性成分在原料制作商端都以实验来证实该添加多少比例浓度则达到效果,所给的原料都有“建议用量”标准,例如尿囊素添加0.2-0.5%就有明显的抗炎效果了,这时候看到它排在成分表最末端;而若宣称以氨甲环酸(2-3%最佳)为主的美白产品,其排名在最末端(防腐剂之后),那效果可能不如人意。

通过阅读生硬的成分表来预测效果,是有些“不切实际”的,毕竟你不了解产品配伍禁忌、复方原料对其它活性成分的影响、原料在未生产之前“囤”了多久等。我们唯一可以做到的是信任信誉优良的品牌,购买品牌强项之产品,且不能不切实际的认为以超地价位购买的产品能带给您非凡的美肤效果。

猜你喜欢

成分表名称化妆品
躲猫猫
最佳成分
别迷信!娃娃菜和大白菜营养差不多
圣诞化妆品包装很雷同?那是因为你没看见这些!
2018年,化妆品要“减负”!——便携式化妆品成新热点
如何让你的化妆品发挥更大的功效
西瓜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