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期大学生社会焦虑现象的多维成因探究

2013-04-10赵小群

史志学刊 2013年4期
关键词:转型期心理大学生

赵小群

转型期大学生社会焦虑现象的多维成因探究

赵小群

社会焦虑业已成为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心理意识问题,集中表现为人际关系焦虑、社会适应焦虑、就业预期焦虑等方面,究其成因,这是社会环境变化负面效应、个体主体评价偏差、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位等多维因素交互的产物。

风险社会 大学生 社会焦虑 多维成因

社会焦虑又称“社会紧张”,抑或“社会挫折感”,是指因为社会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所引发的社会中社会成员内心关于自我、他人、社会及未来担忧的心理意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加速转型变迁,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利益结构深刻调整,社会个体在适应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压抑、烦躁以及非理性冲动等种种紧张心理,社会焦虑症已令人担忧。就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而言,大学生群体的社会焦虑现象有其独特一面,集中表现为人际关系焦虑、情感焦虑、社会适应焦虑、就业焦虑等方面,究其成因,这是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社会保障体系缺位、主观幸福感缺失、个体心理调适能力欠佳等多维因素交互的产物,社会焦虑业已成为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心理意识问题,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亟待破解的新课题。

一、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社会焦虑症表现

“风险社会”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德国思想家贝克提出来的,他在《风险社会》这本著作中从反思现代性的基点出发,指出未来的工业社会就是风险社会。贝克认为,风险社会存在两个明显的特征:第一,现代化运动蕴含着风险制造,而且这些因素不断扩散;第二,现有的制度、社会结构以及关系呈现出更加复杂、偶然及分裂的状态。很多人对社会的未来前景并不是十分的有把握,因此也就很容易出现一种比较焦虑的心理状态,而这种意识在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尤为突出,具体表现为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焦虑、就业预期焦虑、社会适应焦虑、自我认知焦虑等方面。

1.人际关系焦虑。大学校园里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来说是他们在校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而冲突、紧张的人际关系则会严重阻碍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而社会的快速发展使生活节奏异常加快,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不断抬高的用人门槛,使他们不得不奔忙于提高文凭和各种各样的考证之中,紧张而看不到希望的生活,正是烦躁、焦虑的根源。大学生通常是从全国各地聚集到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甚至同一个宿舍,由于他们在语言、地域风俗、生活习惯、家庭背景及兴趣爱好等多个方面存有差异,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矛盾与冲突。导致大学生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的主观因素主要是学生个体的自我意识不够成熟,不能对自我进行客观、正确的评价。从大学生的总体年龄角度来看,大部分的学生已经成年,他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能独立的思考,有着自己独特的追求及与人交往的方法、原则等,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与尊重,希望跟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并得到同学与老师的认可,获得特定的成就。然而大学生还具有不成熟的其他方面,主要表现为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只注重自己的感受从而对周围环境的反应视而不见;在自我和环境发生冲突时,无法对自我正确评价,缺少人际交往的经验与方法,无法有效正确解决这类矛盾,而更容易责怪、埋怨别人,甚至出现仇恨、报复的心理,导致人际关系越发的紧张。大学生群体的人际关系焦虑也与他们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有关系,长期不良的人际关系导致他们内心出现焦虑情绪,引发人际交往障碍。

2.就业预期焦虑。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开始了一场以刺激中国经济和减轻就业压力为目的的教育改革,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高等教育的发展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过渡,校园面积和学生人数的空前膨胀,大学的数量膨胀和教育质量的持续下滑带来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危机。据教育部网站披露,受国际经济的影响和我国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宏观就业压力和结构性矛盾等因素影响,2013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无形中加大了大学生的社会焦虑程度。大学生开始关注自己的发展,开始设计自己的前途,规划自己的人生,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意识的普遍提高,他们在寻找自我价值与社会需求的最佳结合点,然而发现就业工资越来越低,他们的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距离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会对现实中的自我产生不满,焦虑的情绪也就不自觉地产生。

3.社会适应焦虑。在这场强烈、高速的现代化社会转型中,新的事物、新的观念、新的行为方式和新的行为准则大量出现,人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适应困难,通货膨胀加剧了这种固有的生存焦虑,各种思潮及利益集团代言人竞相登台,将许多隐性层面的矛盾显性化和复杂化,对大学生的情感和意志提出了更高要求。许多高校片面追求科技教育,实用主义占据教育的主导地位,重视培养训练学生的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忽视了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人文思想与精神的培育,导致这一代大学生普遍存在人文素质偏低,人格养成偏差的通病。在这种焦虑不安的情绪主导和浮躁的氛围中,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承受能力面临巨大的挑战,导致无所适从的学生大量出现。

4.自我认知焦虑。大学生是从为数众多的中学生中选拔出来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但是与此同时,大学生则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大学生往往自我评价过高,很容易遭受社会挫折感,并随之引发一系列心理卫生问题。从外部环境看,当前不断变化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环境等都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学生必须快速适应紧张的社会生活节奏;就业竞争的加剧所带来职业选择的提前以及与之相关的高强度的心智付出等也使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进一步加大。从大学生自身看,大学正是人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化的协调发展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冲突,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往往会发生矛盾。面对这些问题,如果大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解决问题,容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疾病。

二、转型期大学生社会焦虑现象的多维成因

大学生群体弥漫着广泛的社会焦虑,究其成因,既有社会环境因素的客观影响,也有大学生个体因素的主观作用,既有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缺位的直接影响,也有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间接影响。

1.社会环境变化的负面效应。中国的改革正处在一个不断深化的时期,“这种不断深化的改革意味着以往社会经济利益结构要发生全方位和大幅度的调整,要重构新的社会经济利益格局,换言之,许多社会群体和大量社会成员的社会位置和经济位置要进行重新洗牌。而且,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相比,这种经济利益结构的大幅度调整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就要完成”[1]。毋庸讳言,经济利益对于每一个群体和社会成员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社会经济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快速推进的时期,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包括环境问题、公平公正问题、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地区差距问题、贫富悬殊问题等等,在社会转型这个特定时期,社会成员对新的社会环境常常存在一种抗拒、抵触、认同、认可的复杂不安的心理状态。社会转型中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导致社会民众对未来失去了信心,从而也就比较容易出现一种非常焦虑的心理状态。目前,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取代了计划经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民众对自己的事情根本不需要费太多心思,个人的许多事情诸如就业、劳动、住房与医疗保障甚至包括副食补贴等等都可以依靠单位、组织和政府解决。在那个时期,社会成员心里非常踏实,基本上没有社会焦虑这样的问题。然而现在步入了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既充满着诱惑,也充满着社会成员大面积的压力。自中国进入转型期以来,西方文明及外来文化迅速传入中国,多种多样的观念相互交叉与影响,导致中国民众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结构逐渐丰富。通观中国目前主要的社会价值观,一种是计划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以集体主义为本位的价值观;另一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重功利、重金钱、重才能的价值观;还有一种是由于受西方文化影响而形成的极端利己主义、彻底功利主义的价值观,非常容易出现个人情绪化的意识,严重的人甚至出现终极价值观的严重削弱乃至消减,从而导致出现信仰危机、个体自我焦虑感增强,甚至社会某些方面、某种程度出现失序和动荡。

2.个体主观评价的偏差。一方面大学生主观幸福观与现实生活问题的矛盾突出。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开始发生变化。随着转型期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消费时代,它正改变着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幸福”越来越与物质的消费符号,诸如名牌、档次、流行等相关联,并且以货币的拥有作为标志。“幸福”已经渐渐远离平凡、远离信仰,变成一种物质化的生活标准,一种不断上升的欲望的满足,于是便出现了与这种新的“幸福追求”的欲求焦虑。根据笔者调查,现今人们普遍对自己的生活感到不满意,总觉得自己不够幸福,对自己生活满意的人为20.6%;而高达44.4%的人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另有35.0%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一般,谈不上满意或是不满意。另一方面,个体心理调适能力欠佳。中国民众普遍容易产生为生活中的事件而担忧的心理。据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有32.0%的人会经常为生活中的事件担忧;有62.3%的人偶尔会为生活中的事件担忧;仅有4.3%的人会很少为生活中的事件担忧;而不会为生活中的事件担忧的人只有1.3%。由生活中某些事情的担心程度可知,中国民众普遍对社会变迁的心理承受能力太低。心理承受能力主要指社会生活环境发生重大变动时,人心理上的可接受性、适应性与耐受性。在社会化方式上则往往是成年人负责完成、抚养重于教育、关心重于训练,结果致使孩子长大后心理承受力较低、缺乏个性、缺乏独立思考及应变的能力。由此,个体禁不住社会转型中任何的风吹草动,稍微有些变故,则会引起个体心理焦虑情绪的出现。

3.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加重了社会焦虑现象。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要想确保社会转型的顺利进行,必须具备强大的社会防护能力,特别是应当具备最基本的社会安全网——社会保障制度。但是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却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并出现非均衡的现象,退休职工的养老及在职员工的福利是中国现行的保障制度的重点,而极为需要重视的失业保险却相当薄弱,由此,中国目前众多的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无法得到保障。并且随着中国转型期人事制度、经济体制、住房及教育制度等多方面改革的推进,社会成员所独立担负的责任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年来政治体制与人事制度改革力度的加大,社会的规则体系开始重建,旧的规则已经不适用,但新的规则却尚未建立,个体面对的风险骤然激增,由此导致人的主观体验往往是紧张、焦虑及恐惧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个体焦虑的聚集就有可能逐渐形成群体社会焦虑,并相互强化,因而不可避免地加重了社会焦虑现象。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缺位。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时,未能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譬如,当学生缺乏成才意识和成才激情时,不是讲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大学阶段的知识积累对今后发展和深远影响这样一些更实际、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的道理,而是仅仅用祖国的需要,青年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这样一些道理开导学生;对学生中出现热衷经商、超前消费、追求享受、缺乏刻苦钻研精神等现象,不是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和学生的心态进行深入细致的理性分析,对症下药,而是仅仅讲不要辜负父母的希望,要养成俭朴的习惯这样一些道理。这种“空”对“空”的说教,缺少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当学生提出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用原有的理论暂时还不能解释清楚的,诸如社会上的腐败现象、分配不公以及其他屡禁不止的不正之风等社会性的热点问题时,教育工作者往往闪烁其词或避而不谈,而不能面对现实,鼓起勇气与学生真诚、平等地共同探讨,寻求正确答案,以致有些学生面对现实,产生种种不满情绪,滋生社会焦虑心理。

[1]吴忠民.社会焦虑的成因与缓解之策[J].河北学刊,2012,(1):110-115.

[2]张艳丽,司汉武.青年群体的社会焦虑及成因分析[J].青年探索,2010,(6):71-75.

赵小群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团委副书记管理学硕士

(责编 高生记)

※ 本文为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课题编号:10C54)。

猜你喜欢

转型期心理大学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预算改革
商业健康险已到转型期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社会转型期人民调解制度面临的挑战与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