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唯物主义视角的人本主义

2013-04-10王秋菊陈方平

史志学刊 2013年4期
关键词:生产力马克思现实

王秋菊 陈方平

王秋菊 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 讲师

陈方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 讲师

哲学的一个根本基点是对人的认识,它决定着哲学的立场和诉求方向,任何哲学背后总是隐藏着对社会主体——人的关注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是以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现实的个人”,是现实的人文关怀而简单的人本主义。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不同以往的崭新的历史观即唯物史观。这一新的历史观的宏伟大厦赖以建立的基石即是“现实的个人”,马克思把“现实的个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可见“现实的个人”与唯物史观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因此,只有正确把握了“现实的个人”才能领会其唯物史观的内涵及意义。

要突破旧的历史观,创立新的历史观,首先要确立一个前提或出发点。这个前提和出发点必须与旧理论的前提和出发点不同,必须与理论所反映的客观内容本身的前提和出发点一致,而且它所内含的具体丰富的规定可推演出新理论的逻辑构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时特别强调这一前提。这种强调表明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要创立的新理论从一开始就与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相区别,从而超越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悬设的、抽象的价值指向。但是,如果一般地讲从“人”出发,“人”是前提,那还不能与旧理论相区别开来。因为,既可以像青年黑格尔派那样,把人归结为“自我意识”,也可以像费尔巴哈那样,把人理解为永恒抽象的“类本性”。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必须清算这种抽象的“人”,唯物史观才能建立起来。青年黑格尔派虽然批判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但把人归结为“自我意识”,历史则成为“自我意识”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从而赋予了人类历史以目的论的性质。因此黑格尔派的人是观念中的个人。费尔巴哈在批判上帝和黑格尔绝对观念的基础上回到人和自然界来,但他把人仅仅归结为“自然界的产物”,却没有意识到人与人之间还有同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相连的“人的关系”,所以费尔巴哈的“人”一旦进入历史领域则变成唯心主义了。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对“现实的个人”的理解和规定,即“现实的个人”如何成为“现实”?是怎样的“现实”?

什么是“现实的个人”,在马克思那里,首先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他首先是物质生产的能动承受者,是通过自己的物质生产活动能动地表现自己的主体。这种主体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是受动制约下的能动,是在一定的界限、条件限制下能动活动的主体。此外,人的活动不是孤立进行的,必然会产生一定的人与自然及人与他人的关系。只有在这种关系中,人们才得以进行生产活动,才得以表现自己的生活。在马克思的历史观中,他首先通过“现实的个人”肯定了生产的重要性,生产活动一旦停止,人类就无法存活,更不用说发展,它构成了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其次,生产的必然性是由“现实的个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所决定的。在“现实的个人”的需要在向物质资料生产转化的过程中形成了需要与自然的矛盾,从而形成了生产力。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了满足“现实的个人”生存发展需要的社会结合形式,即形成了以社会关系为核心的生产关系。因此,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现实的个人”的自主活动能力与人的社会关系之间的矛盾。再次,“现实的个人”不仅是物质生产活动的承担者,也是社会政治生活与文化生活的承担者。个人的生产活动既满足了物质需要的对象,也生产了社会本身。正是在个人的生产活动中,“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社会结构和国家经常是从一定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1]这样,马克思摒弃了旧哲学从意识、国家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和历史的思维方式,坚持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完成对国家、意识等一系列的抽象,从而真实地把握历史脉络。

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的论述,首先阐明了社会历史领域的基本关系,并从此出发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现实的个人”出发考察物质生产,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在国家生活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释各种不同的理论和意识形态,以及哲学、宗教、道德等,并在此基础上回溯它们的产生过程。这是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出发研究社会历史所做出的基本结论,也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基本方法。在马克思的历史观中,生产力、生产关系、国家、社会意识等范畴的科学规定,都离不开“现实的个人”在其实践活动中所建立的各种对象性关系的科学抽象。社会的本质、历史的意义、社会进步的实质等只有在“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中才能得到科学的说明。

生产力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性范畴,在马克思那里,生产力的产生是通过“现实的个人”的需要来说明的。个人为满足自己最基本的需要做出的第一个选择就是从大自然获得生存的物质资料。正是需要构成了生产力所包含的人与自然的矛盾的内在根据。而“现实的个人”既是矛盾的制造者,同时也是解决者。人正是凭借自己的活动来占有自然来满足人自身。由于人的需要不断更新和扩展,需要与自然的矛盾处于不断的产生和解决过程中,由此推动着生产力和社会历史的发展。人与自然的矛盾本身显示了人的主体地位,也体现了个体能力的有限性。为了弥补这种不足,人们必须联合起来,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满足人们不断发展的需要。这样联合起来的人的活动就“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多个人的合作”[2],既然生产关系是“现实的个人”形成的社会结合的形式,那么客观上构成了“现实的个人”的需要向劳动创造活动转化的中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主体都是人,也因此在“现实的个人”的活动中才能得到科学的理解。首先,生产关系在人的活动中产生,也构成人们的活动的基本条件;其次,生产关系对人的活动的制约,应理解为过去人的活动对现在人的活动的支配,因为它是先前时代人的活动的产物;最后,生产关系的改变,根源在于人的活动的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起初是人们活动的条件,但是随着社会继续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不再促进人们的活动,反而成为桎梏时,这种状况又继续被人们的活动所突破和改变,生产关系在历史发展中构成了一个有联系的序列。可见,生产关系对人的制约不会影响人的主体地位,相反,人正是在这种扬弃的实践中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的。

现实的个人作为社会的存在物,为个体的或者共同的利益和需要建立家庭、民族、国家等,构建了不同层面的制度,从而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社会结构和国家的产生也只有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才能得到科学的说明。在马克思看来,一定的政治国家“不过是市民社会的正式表现”[3]。生产关系、市民社会在一切社会都构成国家的基础,市民社会又是各个个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物质交往。国家的产生、发展和消亡都只有用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国家的存在也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而生产发展正是个人自主活动类型的不断更替和变革,国家必然趋于消亡,到那时,“现实的个人”才能真正作为有个性的人最终确立下来。

同样,从“现实的个人”出发,社会意识也可以得到科学的阐明。马克思指出,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是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产生的。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及由此产生的交往,就不会有意识的产生。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所反映的广度、深度和正确度取决于人们与自然的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状况。在这里,马克思并不是把意识看作有生命的人本身,而是从有生命的个人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是他们的意识。

“现实的个人”范畴的科学规定不仅有助于说明唯物史观的一些基本范畴,而且只有通过这个范畴才能理解社会的本质规定,才能说明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关于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有种观点认为: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然而,这一解说与马克思将人的现实需要作为第一个历史活动以及恩格斯用人的意志的合力来诠释历史发展的思想相比,总显得见物不见人。尽管可以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本来就包含了人的存在,然而以此种方式将人纳入这种矛盾运动中,无异于将人与其他物质存在等同看待。“现实的人”的出发点的地位,“历史主体”就淹没不见了。同样,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如果按照以上那种观点,个人就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正是马克思极力反对的。在马克思现实关切的目光中的人始终是处在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中的人,个人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深层动因,个人为满足需要进行的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实质性内容。因而,离开了无数个人的实践及结果,就无所谓社会的本质。马克思摆脱了社会与个人的抽象对立,不仅对抽象概念高于个别存在的唯心主义观点作了批判和颠倒,而且真正树立了人的主体地位,为充分发展人的个性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样,社会规律不是黑格尔所说的脱离人的活动可以单独存在的理性实体,它并不在现实的个人活动之外,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历史规律、历史必然性丝毫不损坏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因此,从根本上说,历史过程中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都是现实的个人的活动构成的,决不是离开人而运转的独立的客观物质过程,生产力不过是现实的个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各种工具和生产手段不过是现实的个人本质力量的物化形式,这正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客体向度和主体向度辨证统一的内在根据。这样,社会基本矛盾历史的、具体的和现实的运动过程,同时也就必然是现实的个人的主体价值活动过程,而且,也只有通过现实的个人的主体价值活动的考察,才能真正认识和把握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性。因为,社会基本矛盾有规律的运动发展及其社会进步的客观趋势,都是以现实的个人的主体价值追求为实现环节的。正是基于此,马克思才把个人的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并用个人发展的不同阶段来考察人类的历史。

马克思依据“主体关系”的性质把社会划分为三大形态,与之相适应,把“主体能力”的发展也分为三大阶段。第一,人的依赖关系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孤立地点上发展着,这一形态的社会就是建立在自然经济之上的前资本主义社会。在这一社会形态下,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个性极不发展。第二,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这是第二大社会形态,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极大提高的形态。这种物的依赖关系是以劳动者有较大独立性为基础的,也更有利于人的发展。但只有“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4]。第三,“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5],这就是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社会形态下,消除了前两种依赖关系,即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所有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现实的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毕生为之奋斗的理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也是个体发展的历史的产物。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从“现实的个人”出发,通过对“现实的个人”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阐明了“现实的个人”在生产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存在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客观规律,最后归结为“现实的个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自由自觉的活动和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既构建了新历史观的理论大厦和逻辑进路,又内涵了对人类自由本性历史发展的价值理想,体现了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内在统一。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始终立足于现实的、能动的生活过程来关注人,到《资本论》阶段更是从具体的社会形态和具体的社会经济关系中寻求人的全面发展和最终解放。这对当下的人文关怀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

[1][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版).人民出版社,1995.71,80,13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8.226.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9.218.

[6]王青.人的解放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理论探索,2011,(6).

猜你喜欢

生产力马克思现实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现实的困惑
从虚拟走到现实,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