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所见丝绸之路上的葡萄
2013-04-10郭凤
郭凤
考古所见丝绸之路上的葡萄
郭凤
葡萄从地中海沿岸起源后,沿着丝绸之路逐渐向东传播。我国自西汉引入葡萄后,随着它的广泛种植,人们对其的喜爱与日俱增,并把它作为纹饰运用到各种物品上,进而形成多样的葡萄文化。而这种葡萄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吸收不同地域的文化又回馈到它的发源地,形成了文化回流。
丝绸之路 葡萄 文化回流
“丝绸之路”是19世纪70年代,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名著《中国》中首先提出,后即被广泛接受。丝绸之路是起始于我国的长安、洛阳并连接亚非欧的古代路上商贸路线,同时也是一条东西方间进行经济、政治和物质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
随着丝绸之路上茶叶、丝绸等的西运,西方的珍奇异物也开始东渐,在经过本土化后,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进而深刻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而葡萄就是这其中的一种。
一、国外考古资料所见的葡萄
据考古资料,葡萄起源于地中海沿岸和里海地区。
1.埃及。
在古埃及第四王朝的象形字中已有葡萄和酿酒的形象,这是目前所见关于葡萄最早的资料。第十八王朝图特摩斯四世的墓葬壁画中就有葡萄丰收、采摘、酿酒乃至封坛、装船外运的情景。同样在新王朝底比斯墓室壁画,有《葡萄盛宴与女贵族》图,碳-14测定约为公元前1400年。
2.希腊、罗马。
古希腊人把葡萄从埃及传入欧洲,葡萄便由它的本体衍生出葡萄文化,即一年一度的酒神(狄奥尼索斯)节。
这种酒神的形象随处可见,如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的花萼形陶瓶上,就有一酒神,一手持藤杖、一手握青铜杯,旁有捧葡萄的女祭司及小爱神。有时,酒神也会以儿童形象出现。如:罗马La Storta遗址发现了2世纪大理石雕塑,描绘了头上装饰有葡萄叶的酒神,一手持酒杯,一手将葡萄递给正回头凝望他的少年酒精灵。
3.中亚地区。
考古资料也证明了中亚地区葡萄种植的悠久历史。在发掘位于纳玛兹加-捷波(南土库曼)的居民点遗址时,发现了公元前4—3世纪的葡萄籽核。另外,在发掘花剌子模的塔利—巴尔祖居民点(撒马尔罕城外)公元8世纪的大地层里和巴拉利克—捷波(公元5至7世纪)的城堡里也都找到了葡萄籽。此外,在古老的片治肯特一所庙宇的院子里发现了遗留的葡萄藤。
二、国内考古资料所见的葡萄
我国文献中最早记载的葡萄是出自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大宛)有蒲陶酒……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蒲陶肥饶地。”由此可知,蒲陶(即今葡萄)是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的。
1.相关葡萄实物的出土。
事实上,我国葡萄的种植要更早。在新疆鄯善县洋海墓地出土了约2300年前栽培葡萄的葡萄藤,它呈深褐色,略弯曲,有五个芽节,藤截面为扁圆形长115厘米、每节长11厘米、扁宽2.3厘米。这是中国考古发现最早的有关葡萄种植的实物。
1992年新疆苏贝希墓地也发现了公元前5世纪至前3世纪的葡萄籽,130余粒。1999年尉犁县营盘墓地M6、M7、M8、M13等东汉至魏晋时期墓葬出土有干化的葡萄。民丰尼雅遗址(古精绝国遗址)一处1至3世纪的果园保存有已枯死的成排葡萄树,汉晋时的贵族墓地则出土有干缩的葡萄。吐鲁番地区的晋唐墓也出土有葡萄籽、葡萄。库车县库木吐拉村出土的魏晋南北朝时期5号、9号陶缸,内有葡萄籽粒等。1986年吐鲁番阿斯塔那384号唐墓,葬具是用树枝、葡萄藤、苇席制作的一具极端简陋的棺;吐鲁番的巴楚县脱库孜沙来遗址的唐代文化层中都出土过不少干葡萄串。1995年尼雅遗址一号墓的一座男女合葬墓中,女主人脚下的陶器里有梨、葡萄等遗物。以上是在新疆等地考古发现的不同时期的葡萄遗物,表明葡萄在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由此可见人们对其的喜爱程度。
2.简牍文书中关于葡萄的记载。
《吐鲁番出土文书》《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大谷文书集成》《斯坦因第三次中亚考古所获汉文文献(非佛经部分)》,尤其是尼雅遗址出土的佉卢文简牍中等都整理收录有关于葡萄的记载。如文书《高昌某人请放脱租调辞二》载:
“……令听脱蒲桃(葡萄)租酒壹亩、常田肆亩。”
除文书档案外,还有反映葡萄文化的出土文献,如敦煌出土地志唐《沙州都督府图经》《沙州伊州地志》(S.367)等。这些说明,葡萄已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作为一种管理产业而存在。
3.丝毛织物上见到的葡萄。
1959年新疆博物馆在民丰县一座东汉时期的合葬墓里发掘出许多毛制品,其中在“罽”的毛布上,织绘有人兽葡萄图案。
1984年新疆洛浦县山普拉墓地出土的毛织品中,绮地护颌罩和刺绣绢衣均有葡萄纹饰。绮地葡萄纹护颌罩,残长8厘米,宽7厘米,在黄色绮地上用棕、白、红等丝线绣出葡萄、藤叶纹样。而刺绣绢衣是在蓝绢地上刺绣,残长48厘米,宽26厘米,在蓝绢地上用红、浅蓝、黄、棕、浅棕色丝线,绣出葡萄叶、藤的纹样。
1995年新疆营盘墓地出土的绿地翼人鹰蛇葡萄纹罽,残存纹样有两枝扭结成葫芦状的葡萄藤,枝叶繁茂。藤上织有对鹰、对蛇、对鸟、对人。
4.其他器物上所见的葡萄。
有关葡萄纹饰的各类器物,在葡萄传入中原后,逐渐增多,并呈现出世俗化的特点,不一而足,现只举几例。
1987年新疆和静县察吾沟一号墓地出土了国家一级文物,即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田地葡萄纹彩陶罐。
2004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一座距今1700年的壁画墓中,发现一幅绘有“庄园主生活图”的下角画有一块葡萄地,画面上还再现了葡萄酿酒从榨汁到蒸馏的全过程。
我国历代的器物中,受葡萄纹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唐代的“海兽葡萄纹铜镜”。海兽葡萄镜,一般内层刻有瑞兽(海马或海豹),外层以葡萄枝蔓和石榴作装饰,图案繁富而严谨,其纹样复杂,是唐代铜镜中最富有代表性的,包含很多文化信息,有力的见证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三、由葡萄所反映出的东西方文化交流
1.葡萄在传播过程中形成的葡萄文化。
正如美国学者爱德华·谢弗在《唐代的外来文明》中所指出的一样:“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葡萄一直是人们羡慕和赞美的对象。”从葡萄传入我国后,人们对葡萄的喜爱与日俱增,葡萄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也由此使其在不断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影响深远的葡萄文化。
西汉时,葡萄只种在宫苑内,仅供统治阶级享用。随着葡萄的大量种植,丝织品中开始出现了葡萄纹样。东汉时,就有人兽葡萄纹彩罽、走兽葡萄纹绮等丝棉织品。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丝路通畅,西风东渐,葡萄纹样在此时深入中原,就不仅仅局限在丝织品上,如云冈石窟第八窟的三头印度湿婆神的手中拎着一串葡萄、甘肃靖远出土的北魏酒神骑豹葡萄纹银盘、大同平城出土的北魏童子葡萄纹鎏金青铜杯。
有唐一代,葡萄更是作为一种产业而存在,除了种植、酿酒还有药用。此时,葡萄出现的范围更加广泛,已进入到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逐渐衍生出了葡萄文化。如吐鲁番阿斯塔拉墓葬出土的唐代萨珊式联珠葡萄鹿纹锦覆面、白地葡萄纹印花罗、褐地葡萄叶纹印花绢等就是其中丝织品的代表。最具时代特点的铜镜、金银器上也有葡萄纹,甚至一些石窟、墓葬的壁画上也出现葡萄纹,有的是作为边饰,如敦煌唐代洞窟、云冈石窟等;有的是壁画内容的一部分,如永泰公主墓,有一捧果盘的侍女,三串葡萄及叶清晰可见;甚至在墓室石椁上也出现了葡萄纹样,如隋代虞弘墓的石椁上,有浮雕三男子在六角台上手拉着手,足下踩踏葡萄,边舞蹈边酿酒,边上的两个男子分别从左右两侧拉住垂下的葡萄藤蔓以保持平衡。此外,葡萄还是诗人们饮酒赋诗的重要题材,如王翰耳熟能详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就是葡萄广泛流传的写照。
明清时期,葡萄纹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以象征着多子多孙而广为流传,如明清瓷器上常见的松鼠葡萄纹、葡萄仿生瓷等。它甚至成为家具、建筑中的构成元素。此外,现今新疆等地还有一些民俗节日与葡萄有很大的关联。所有这些表明葡萄在流传的过程中逐渐世俗化、中国本土化。
葡萄从传入内地后,人们不仅把它当作珍果,用来酿酒甚至还用来治病,而且其形态也是艺术家们创作的重要题材,如绘画、纺织、诗歌创作等。同时,葡萄在流传过程中与我国本土文化相结合,形成更加异彩纷呈的葡萄文化。
2.葡萄文化在流传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回流。
不同文明区域互通有无,各以优势文化或特色文化向对方流动。当一种文化流入异域,在那里生根发芽,然后发展成别具特色的同类文化时,往往会产生一种回流现象,这种发展起来的新文化就被回馈到其发源地。
葡萄文化也是如此,它从地中海发源向周边地区辐射,在各地区衍生出风格迥异的葡萄文化。作为葡萄文化载体的葡萄纹镜,在唐代时传入西域各国,并为其仿制,又回馈到中、西亚,从而在丝绸之路各线形成一股葡萄文化回流的景象。当时,中原地区的葡萄镜经过各种途径,东传今日本、朝鲜,北传今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等,又经丝绸之路西传西域(今中亚诸国、西亚伊朗等)。如1959年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唐北庭故城出土有禽兽葡萄纹铜镜,今伊朗出土了波斯时期仿制的唐海兽葡萄镜,以及日本的正仓院、法隆寺所藏葡萄纹铜镜就是证明。
四、小结
葡萄从地中海沿岸发端后,以葡萄为主体的一种文化氛围在地中海周围形成,沿着丝绸之路首先传入我国新疆地区,最后在华夏地域内广为流传并形成多样的葡萄文化。而以葡萄镜为媒介的葡萄文化又在中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中产生了文化回流现象,在此基础上东西文明才得到深层交流并进一步发展。
[1]毛民.榴花西来:丝绸之路上的植物.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3.
[2]阿布杜罗耶夫.靳曼译.中亚古代葡萄种植业和酿造业.中亚研究资料,1986.2.
[3]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吐鲁番地区文物局.新疆鄯善县洋海墓地的考古新发现.考古,2004.5.
[4]陈习刚.中国古代的葡萄种植与葡萄文化拾零.农业考古,2012-8-16.
[5]王炳华.尼雅考古揭开新页.新疆文物,1996,(2): 32.
[6]陈习刚.从文物遗存中追寻中国葡萄文化.收藏家,2012-10-10.
[7]李遇春.尼雅遗址和东汉合葬墓.韩翔,王炳华,张华.尼雅考古资料.乌鲁木齐:新疆社会科学院印刷厂, 1988.25.
[8]阿丽娅·托拉哈孜.新疆山普拉的刺绣品及其艺术.西域研究,2002,(2).
[9]周金玲.营盘墓地出土文物反映的中外交流.文博,1999-10-30.
[10]将彩云.鲁番古墓发现1700年前“葡萄园”风貌[EB/OL].http:xj.xinhuanet.com/2004-08/08/content-2643801.htm.
[11](美)爱德华·谢弗.吴玉贵译.唐代的外来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2]张玉忠.葡萄及葡萄酒的东传.农业考古,1984-7-1.
[13]张庆捷,畅红霞,张兴民,李爱国.太原隋代虞弘墓清理简报.文物,2001,(1).
[14]刘永连.从丝绸文化传播看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回流.西域研究,2008,(2).
[15]杨友谊.明以前中西交流中的葡萄研究.暨南大学,2006-5-1.
郭 凤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硕士研究生
(责编 樊 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