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饮食归正之芥菜

2013-04-10王莘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3年7期
关键词:大头菜芥子芥末

文_王莘

饮食归正之芥菜

文_王莘

工业化以来,中国人饮食大乱。

一乱在食材的混乱,大棚蔬菜和转基因食品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中国人因时而异的饮食习惯;二乱在烹调的陷落,新的烹饪手法和食品科学不加分辨的引入,导致了中国传统烹饪手法受到了质疑甚至抵制。

前几日有新闻界同行请我们在酒店西餐厅吃饭。回去的路上,一同事云:“回家赶紧煮点稀饭吧,西餐真是太难吃了。”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还知道并且能够“煮点稀饭”。再过几十年,不知道我们的孩子是不是也还知道,一旦吃得难受了,有些什么办法来调养一下自己。

孔子有一段关于饮食的经典论述,辑录在《论语·乡党》一篇中,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噎而谒,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这段话常为时人所诟病,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拉开了官宦与劳动人民的距离。且不论这种观点有多么缺乏常识。在这个问题上,倘若能宽容一点,将其视为孔子的一种愿景,观其益处,而非一竿子打死,就能发现其中的诸多益处。

现在的年轻人、甚至青少年中,不凡失眠、抑郁、便秘之人。其实,首先是坏在饮食习俗上,中国的传统美食中,有一些极精妙、极简单、极廉价的菜品,很多家庭已不会做了,今天介绍芥菜的多种做法。

《千字文》是中国古代的蒙童教材,迄今已经流传1400多年了,其中有两句:“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是小孩子都知道的。《说文》曰:“芥,芥菜也。”

北方的白菜、南方的芥菜是古代中国人栽种时间最长、食用最为普遍的原产蔬菜。芥菜的栽种极容易,叶子疯长,有芽少叶的,便是川人所说的“儿菜”,北方罕见。严格来说,古时无严格的植物分类法,只是从实用的角度来命名。故而,芥菜并不是一种菜,而是多种菜的统称,食叶的芥菜如雪里蕻、食茎的如榨菜,取其根的芥菜则有大头菜。

古谚云:“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这里的青菜,所指的正是芥菜,芥菜的芽可以做冲菜,可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中国有个成语叫“心存芥蒂”,“芥蒂”指的就是芥菜的菜籽,也叫“芥子”。芥子极小,《庄子·逍遥游》说:“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佛经上说“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以说明诸相皆空,巨细互容之理。

芥子研磨后,成为芥末,新鲜的芥末油脂丰富,成糊状,即芥末酱。芥末味道辛辣,古话说:“望梅生津,食芥堕泪。”芥末有很强的解毒功能,能解鱼蟹之毒,故生食三文鱼等生鲜食品经常会配上芥末。芥末对减少血液黏稠度、治疗气喘、预防蛀牙等也有一定的效果。芥末油还有美容养颜的功效,在美体业界,芥末油是很好的按摩油。

中国人食用芥末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商周时期,前文引述《乡党》篇,有“不得其酱,不食”的说法,“酱”也就是佐食的酱料,四川话叫“蘸碟”,《礼记》有:“脍,春用葱,秋用芥”,故先秦之时,在食用生鱼脍时,就已经知道根据时节加葱、芥的酱来调味。个人估计,伏羲氏渔猎时代可能已开始食用。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美食家二毛在玉林派出所旁边开了一家“川东老家”,其招牌菜“青菜牛肉干锅”风靡一时,其中的青菜,便是芥菜的叶和茎,常常是锅里的青菜吃完了,牛肉还剩着,于是喊服务员再加。于是,这道菜叫好而不怎么赚钱,一口干锅足够四五人吃,如今,这道菜已在工业化的餐饮界完全消失了,而二毛也去了北京,开办了今天的“天下盐”川菜酒楼。

芥菜叶子贱,发黄的老叶一般用来喂猪。其实人吃了,也会像猪一样的能吃能睡。《本草纲目》云芥菜:利气温中,解毒消肿,开胃消食,温中利气,明目利膈……其最为重要的作用便是防治便秘。

将老叶子晒干、码盐后放在倒罐里腌制,到春天开坛时,会产生一种特殊的鲜味和香味,这就是旧时南方人常吃的冬菜。

四川的冬菜,南充和资阳的较为知名,大型超市都可以买到。南充冬菜、叙府(宜宾)芽菜是与涪陵榨菜、内江大头菜并称四川“四大腌菜”,其实都是芥菜加工而成。据《中国风物志》记载,“大头菜”为诸葛亮隐居襄阳隆中时所创,在四川发扬光大,故民间素有诸葛菜、孔明菜之美称。

几元钱的冬菜,用水泡开后一大桶,温开水多次漂洗至无渣,细切如丝,以猪肉半斤切末,加以豆瓣、料酒大火炒熟后,加入冬菜,水气炒干即可。

这样炒出来一大盆,夏天放冰箱里,可吃一个月,甚至一夏天。可佐餐,可下酒,可下面条,也可包饺子,还可以用来炒制其它蔬菜如黄瓜、苦瓜等。

二十年前,“下馆子”、“搓一顿”是件奢侈的事,饭馆烹饪也确有过人之处;如今,年轻人多不喜烹饪,饿了便在外“凑合”,饭馆却已大不如前,菜品质量难以保证。常年吃饭馆并非佳事,惹病上身,徒增烦恼。

新鲜的芥菜易得,烹调简单,对身心皆有百利而无一害。朋友们不要忘记“以时为正,顺时为道”的简单道理,吃好喝好,新鲜简单,便是饮食之归正。

帖士之一:

据《中国风物志》记载,“大头菜”为诸葛亮隐居襄阳隆中时所创,后在四川被发扬光大,故民间素有诸葛菜、孔明菜之美称。

猜你喜欢

大头菜芥子芥末
大头菜、冷吃兔、萝卜干…… 这款“组合装”线上跑得欢
法国人餐桌离不开芥末酱
说说生鱼片的伴侣——芥末
丰收时节
林黛玉该不该吃五香大头菜
多出来的空间
材料作文“芥子之灯”导写
襄阳大头菜优质高产的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再遇芥子园——《芥子园画传》与当代名家对话展
明星编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