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地质测绘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及展望

2013-04-10程永平

河南科技 2013年5期
关键词:测绘数据库档案管理

程永平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第二地质勘查院,河南 许昌 461000)

1 地质测绘档案构成和作用

1.1 地质测绘档案的构成

测绘档案是指在大地测量和地图绘制活动中形成并归档的科学技术文件材料。按照使用性质不同,测绘档案一般分为基本测绘档案、专业测绘档案、特业测绘档案和现势参考档案。专业性测绘档案是指各单位根据专业需要,按照专业测绘规范施测、编绘和出版的各种测绘图件[1]。

地质测绘档案是测绘档案中所指的专业性测绘档案,其特点是种类多、数量大、需求广泛。其构成是:

(1)为地方政府及社会各界所利用的主要有①地籍测量;②施工测量;③地下管线探测;④道路工程测量;⑤地下工程测量;⑥地形地质测绘、土地整理、桩基放线等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并按归档要求保管的测绘档案。

(2)地质勘查项目,主要有①勘探工程测量包括地质填图测量,勘探线、勘探网测设、钻孔、坑道、探槽等勘探工程测量,地形、地质剖面测量;②勘查基础控制测量包括基础控制测量、拐角点控制、三角点控制测量等;③地形地质测量、工程测量、剖面测量等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并按《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中代字“测”归档的测绘档案。

(3)因工作需要而收集的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测绘技术总结、技术说明书、三角点成果、航空照片等测绘档案。

地形图是地质测绘档案的核心部分,是最主要的且数量最多的测绘资料。地形图是以测量控制点位依据,按照测量的程序和方法,将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按照一定的比例尺和规定的图示符号,用正射投影的方法标绘在图纸上,形成的图件。

1.2 地质测绘档案的作用

地质测绘档案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重要的资料,它不仅含有自然地理要素,也包含有社会政治经济要素。资源勘查、城乡规划、国土整治、环境保护、工程设计、矿藏采掘、军事指挥、武器发射等建设均需要从地质测绘档案、地质图件上获取地貌、地物、居民点、水系、交通、通讯、管线、农林等多方面的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地质测绘档案为整体规划、精细计算、正确设计提供了空间信息基础,地质测绘档案是国民经济建设必不可少的基本资料。因此地质测绘工作是经济发展规划、土地资源调查和利用、海洋开发、农林牧渔业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灾害监测、疆界的划定、国防建设、科学实验以及各种工程、矿山和城镇的建设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其成果是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决策的重要基础资料。

2 地质测绘档案现状与利用

2.1 地质测绘档案的发展现状

随着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地质测绘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给地质测绘档案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常规的大地测量发展到了卫星大地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发展到了遥感技术;野外大比例尺测图实现了数字化自动测图;测绘科学研究的对象由地球发展到空间星球;研究的手段实现了电子化,正在向全自动化发展;研究的方式由静态发展到动态。研究内容包括获取地球及其他实体以及与空间分布有关的信息,制成各种地形图、专题图和建立地理、土地等各种空间信息系统,为研究地球和其他实体、自然和社会现象,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和灾害等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及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保证。

特别是3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影像RS)—现代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测绘仪器的进一步智能化和数字化,使以前不可能测量的方法成为可能,使测绘及野外数据变成一种信息流,即将眼看、耳听、手写变为仪器与电脑的信息流。使测绘理论及测绘手段发生根本性变化,并促进了测绘技术的智能化与自动化发展,测绘科学正步入一个自动化、网络化、实时化的发展阶段[1]。

随着现代空间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地质测绘档案的应用已拓展到资源开发、交通导航、环境监测、防灾减灾、海洋工程、土地管理等领域;现代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在影像获取方面,已由过去的单一可见光发展到多平台、多传感器、多波段和多时相,在信息处理方面已由原来的模拟方法、解析方法发展到数字摄影测量方法;在信息表达方面,已由原来的单一硬拷图纸发展到现在的软拷贝数字产品乃至信息系统;地图制图技术已进入数字制图(电子)和动态制图阶段,并成为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撑技术。为此,地质测绘档案的服务领域进一步扩展,且正朝数据采集与处理的数字化、自动化、实时化的方向发展,并对我国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2 地质测绘档案的利用服务

地质测绘档案是地质工作服务社会的主要载体,而基础地质调查是提高国土调查程度的基本手段,它基本上是按地形图分幅为单元进行工作与布署的,包括1:5万、1:20等等不同尺度,从专业方面而言主要包括区域地质、区域水工环、区域地球物理、区域地球化学等,其资料及成果的服务在面向地质、矿产、政府以及社会利用方面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利用与需求越来越大。地质测绘档案是各类地质资料中被借阅频度最高的一类。客户查阅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包括:①直接提供图幅名或图幅号;②只提供经纬度,要求查阅跨那几个图幅;③提供大致区域查阅。

3 地质测绘档案管理现状

3.1 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规格不一的地质测绘档案给管理和利用带来了挑战

(1)种类繁多、数量庞大,需借助信息化手段来实现其有效管理。目前,地质测绘档案具有文字报告、图件、表格及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测绘技术总结、技术说明书、三角点成果、航空照片等。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社会勘查的项目增多,勘查范围广泛,地勘单位形成的测绘档案越来越多,单靠传统的管理方式已很难适应地质测绘档案管理的需要。

(2)标准规范不统一,形状规格不一致,需借助信息化手段来提升其管理水平。目前,地质测绘档案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①由于测绘档案各时期标准规范不同,如地形图,有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的,有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的,有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且图幅编号分幅不统一,有采用前苏联式的(а、в、г、б),有采用中国式的(甲、乙、丙、丁),有采用数字化式的(022041);三角点成果中有采用三度带坐标的,有采用六度带坐标的等,纷繁复杂。②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不同规格、不同介质的测绘档案。目前,地质测绘档案形状各异,有书本、图件、表格、照片、软盘、光盘、电子文件等,且大小规格不一致。地质测绘档案自身存在的这些问题,不仅不利于对其进行有效管理,而且直接影响着其有效利用。

3.2 广泛的社会需求,期待着地质测绘档案检索效能的提高

在传统的地质测绘档案管理工作中,一般采用纸质账本及不同的比例尺接图表对照方法来检索测绘档案。这种方法占用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且极易出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查全率低。由于测绘档案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规格不一、标准不规范,不利于识别查找等特点,往往会出现“找图比绘图难”现象,难以满足社会各方面对地质测绘档案系统、全面的利用要求。二是查准率低。目前,许多地勘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缺乏测量测绘专业基础知识,甚至连大小比例尺的含意都分不清,经纬度不会算,坐标值不会认,更不懂图中所示的高程点、等高线等,很难根据用户的需求,准确地提供相关档案信息。

3.3 地质测绘档案检索在传统数据库中受阻

地质测绘档案在传统地质图件空间数据库中受到了地理信息管理规定等方面的限制。大量地质测绘档案无法提供公众服务。地质图件空间数据库的主要直接用户还是GIS技术人员,地质学家,公众需要借助GIS软件人员的帮助才能查询编辑和利用相关的信息和数据。从面向社会服务应用、扩大地质测绘档案及地质图件数据服务领域角度出发,尤其是通过互联网技术提供地质学家和普通公众能够直接使用便捷有效的地质图件数据,就要有一种通俗易懂、快速的方法进行对测绘档案的检索。

进入二十一世纪,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已对各行各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地质测绘成果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越来越迫切,其管理现状已成为制约地质测绘成果社会化应用的瓶颈

4 地质测绘档案信息化管理及发展趋势

4.1 地质测绘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这一新领域也得到快速发展,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就是一个重要方面。一些技术先进的国家档案信息数据库技术,早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应用且发展较快,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世界发达国家在地学领域就已建有数百个数据库。英国地调局成立于是1835年,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国家级地质调查机构,他们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光栅图像和矢量数据,生成了大量标准的数字地学图件,建立了数十个地学数据库,并开发了基于网络环境的数据服务平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地质调查局还通过合作伙伴机制,将一些私营的地学研究机构、大学,甚至个人等纳入到地质数据的提供者的行列[2]。

美国调查局拥有14类194个外部网站、提供地质、环境、水资源、地质灾害、遥感、测绘、海洋等专业以及管理信息服务,与地调局业务领域有关的网站157个,提供信息服务的各类机构和组织的网站34个,重大计划项目如全球变化研究计划、矿产资源计划和国家合作地质填图计划等网站8个,各类科学信息网站110多个,图书、资料等出版物的信息服务网站共6个。这些国外软件、数据库及网站在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

但是随着信息网络化飞速发展,这些软件共同暴露一个致辞命的弱点,就是相互之间数据格式不兼容,资源不能共享。这些管理软件系统形成的档案数据是各自为营,互不相同的。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工作多从某个侧面结合具体应用目的进行,尚没有一个国家或行业性的统一标准。

国内在此方面起步较晚,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档案信息数据库在国内开始引进并陆续建立了一些专题数据库,也多是各自为政,自编自用,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档案的查阅较困难,信息量不全面,难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更无法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4.2 地质测绘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发展趋势

地质测绘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趋势将走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相结合的道路。地质测绘档案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是运用更加先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提高海量信息的处理能力,实现计算机网络多用户资料信息快速检索及资源共享,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档案信息查询、阅读、利用的全方位需求。

[1]程新文,陈性义等。测量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年6月

[2]杨公文主编,档案信息化建设实务。[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年

猜你喜欢

测绘数据库档案管理
如何规范档案管理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