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发送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2013-04-10刘红涛

河南科技 2013年5期
关键词:阴极发射机器件

刘红涛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831台,浙江 兰溪 321106)

广播电视是人们得到外界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广播发送设备只是广播电视通信系统中的一个环节,但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广播发射机一般由射频系统、音频系统、电源系统、控制系统和冷却系统等几个部分组成,可在单边带方式或调幅方式下工作。广播发送设备关系到广播电视信号发射的安全,是广播电视管理部门重要的基础设施,同时也是保障广播电视正常播出的必要条件,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为了更好的“把党的声音传播出去,把反动有害的声音压下去”,我们应该结合广播发送设备的具体情况,抓好广播发送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科学维护,使得广播发送设备能够在最佳的状态进行,达到最好的播出效果。本人在广播发射基层台站工作多年,熟悉发射机的结构原理及运行状态,对设备的日常维护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广播发送设备的维护与管理进行总结和探讨。

1 广播发送设备维护保养的必要性

广播发送设备,特别是大功率短波发射机,由于工作电流大,电子管、电容等大型器件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降温,一般采用强制风冷、水冷或两者相结合的冷却方式。因此,发射机的所有器件长期工作在高温、强风环境,加上在频率倒换等操作中机械部位的磨损,不同材质的器件使用寿命、老化损毁程度都不相同,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维修保养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得广播发射机的使用年限得以延长,播出效果达到最佳。对广播发射机进行维护保养,能够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真正做到“不间断,保质量”,使广大用户得到完整有效的信息。

2 如何有效加强广播发送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2.1 定期对发射机进行全面的检修维护

检修工作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治并举,防重于治”的方针,掌握防治方法,按照“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检修工作以经常性检修为主,并处理好大检、技改和处理异态的关系。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制定周、月、季、半年和年检项目表和检修卡片。周期表作为制订检修计划的依据。检修卡片内容包括:检修项目、检修周期、安全事项、检修方法、质量要求、工具、仪器、材料等。在冬季和夏季来临之前,还应该根据气候的变化,季节的特点,做好冬防、度夏大检。

检修内容主要包括:第一,检查全部器件外观,看是否有过热打火或损毁现象;第三,检查各个电源部件,包括线圈和变压器,有无过热迹象,特别是连接头的螺丝紧固度。第四,检查调谐系统的各个传动机构是否顺畅,若不顺畅及时进行调整;第五,彻底清洁发射机,一般用湿毛巾,毛刷,高压气泵,吸尘器等清洁器件及机箱表面所有灰尘,用酒精清洁调谐线。检修后必须进行认真的自查和互查,认真清理检修现场,做好试机工作,防止检修副作用。检修试机结束后,应该在检修日志中详细记录检修部位、发现问题、处理情况、各种测试数据和试机结果等。

定期对设备指标进行测试,是及时发现隐患使设备处于良好状态的重要措施。要根据设备特点,结合检修工作,做好指标测试工作。

对机上使用的电子管、真空电容等大型真空器件,要做到每月统计高压使用时间。为了保证安全播出,参照相关标准,对使用期限已满的器件要及时更换,以免因器件的超期使用造成的停播事故。按照国标规定,我所维护的发射机上使用的大功率电子管的限制高压寿命为10000小时,真空可调电容器的高压使用寿命为:进口电容分别为15000小时和18000小时,国产电容分别为12000小时和15000小时。

2.2 对备品备件的管理

为了保证发射机的正常运行,在出现故障时尽可能的减少停播时间,对机器上每个部件,特别是易老化损毁部件准备好替换备品是必须的措施。备件在储存过程中,因环境的温湿度变化等原因,它的技术参数可能会有一定的变化,因此要定期对备件进行测试。

一般的器件,大多是采取直接上机实验的方法,而对大型真空器件(电子管、真空电容等),则是利用专门的打压设备对其进行测定。所谓的真空器件,就是以真空作为介质,所有电极被密封在一个真空的容器中,因此其性能稳定可靠,不容易产生飞弧、电晕等现象。由此可见器件的真空度是器件能够正常工作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而真空电容器和电子管一样,管内真空度将随存放时间的加长而下降,因此对暂时不用的真空备件每年要进行1-2次的打压实验,并作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备件处于正常状态。对真空器件打压试验,可以完成阴极的激活作用,使电子发射达到正常稳定;可以吸收管内残余气体,进一步提高真空度;还可以稳定发射管的电参数;对旁热式阴极老练,可以减少阴极与热丝之间的漏电。

2.2.1 测定的真空电容电参数

(1)容量及其允许偏差

国家规定如下:固定真空电容器:标称值±10%;可变真空电容器:最大容量=标称值±5%。最小容量≤标称值。

(2)测工频峰值试验电压

我国标准规定,试验电压是工作电压的1.4倍,例如:产品标峰值工作电压是10KV,那么实验时峰值试验电压应为14KV,而一般电压表读数是有效值,故实验电压有效值就是10KV。

(3)测试泄漏电流

用于高频大功率场合的真空电容器,应该测试其直流工作电压下泄漏电流。国标规定,在额定直流电压下,泄漏电流I≤15μA,如果I太大,说明电容器本身有损耗,在使用中很容易发热。一般情况,所加直流高压不应超过峰值工作电压,也可在试验电压相对应的直流电压下测试电容器,但泄漏电流I≤100μA,而且测试直流电压一定要在交流电压合格后进行,否则容易打坏产品。

2.2.2 电子管的测试

(1)用欧姆表检查灯丝是否断了,以及各电极之间是否有短路。

(2)用2.5KV摇表检查电子管每两极之间的绝缘,摇测绝缘值都应大于20MΩ,方可进行高压测试。

(3)高压测试

1)屏—帘栅(使用直流高压试验器)。高压发生器一端接屏极;另一端接在帘栅、控制栅和阴极用短接线短接后的任一极上。在达到60KV并停留持续3分钟,其中连续2分钟,不应发生闪络。

2)屏—帘栅(使用交流高压试验器)。管子的控制栅、帘栅和阴极短接后,接交流高压试验器的火线端,屏极接另一端。达到60KV峰值AC时,停留3分钟时,其中连续2分钟,不应发生闪络。

3)帘栅—控制栅(交流或直流高压试验器)。将屏极接地。帘栅接试验器一端,控制栅与阴极短接后接试验器另一端。逐渐加压至5KV(直流或交流有效值),停留3分钟时,其中连续2分钟,不应发生闪络。最大泄漏电流:2mA。

4)控制栅—阴极(交流或直流高压试验器)。将屏极接地。帘栅和控制栅短接起来后接试验器一端,阴极接试验器另一端。逐渐加压至5KV(直流或交流有效值),停留3分钟时,其中连续2分钟,不应发生闪络。最大泄漏电流:2mA。

2.3 对传输线和天线系统的定期维护

第一,每年应检查一次天线单元、电缆连接头、阻抗变换器和馈线支撑架有无异常现象。第二,定期清洁底座绝缘子和拉线绝缘子。第三,使放电球间隙正确,避雷线圈接触良好。第四,在值班日记中作好电压驻波比的详细记录,在其超过正常值时进行调整检查。第五,虽然假负载不经常使用,但应保持当需要时就能使用的状态。

2.4 建立健全广播发送设备事故预防机制

除了上述的日常检修和备件管理,从硬件方面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之外,建立健全各种值班制度和应急预案也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措施。

一套完善的值班制度,包含值班员岗位职责、巡视制度、交接班制度和安全制度等。值班员岗位职责明确了对值班员的工作要求,让每一个值班员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广播的重要性,高度警惕;巡视制度明确了设备运行时该密切注意的部位及内容,及早发现异常及早处理,尽可能的将事故消灭在初始状态;交接班制度则保证了在人员变换时对设备运行状态的掌握有一个连续性;安全制度对保障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起到规范作用。

对故障进行预想预演,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是加强值班人员业务能力,加快处理故障的速度,减少因设备故障引起的停播时间都是一个十分必要和有效的措施。同时,建立台账和技术档案,从安装、运行、专修、报废四个阶段,进行归档管理;建立多级管理网络,并将其工作质量纳入责任制考核中;坚持广播发送设备分级管理和定期检查,确保设备的操作和维修保养严格按规程和标准进行。

3 结语

每一个从事广播发送事业的人,都必须加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以科学合理的指导方针为基准,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切实提高广播发送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运用先进的管理模式,使得广播发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降低其故障率,让党的声音传遍千家万户,让广大用户能及时得到准确、完整的各类信息。

[1]黄泳文.中波固态化发射机天调网络的工作原理分析与改进[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3(01):111-115.

[2]毛文平,李云燕,刘造,鲍庆嘉,刘朝阳.具有快速调制功能NMR发射机的设计与实现[J].波谱学杂志.2013(01):103-105.

[3]宋小勇,王晓远,宋里瑾.高频短波发射机维护管理的实现[J].电子设计工程.2013(04):102-105.

[4]徐文波,赵娟,黎薇,苏贤续,陈明.基于FPGA的数模同播音频广播发射机前端设计[J].电声技术.2012(12):154-158.

[5]刘俊峰,刘金星.DX型中波发射机电源监测及告警电路的设计[J].电声技术.2012(12):109-113.

猜你喜欢

阴极发射机器件
Evaluation of Arctic Sea Ice Drift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Near-surface Wind and Ocean Current in Nine CMIP6 Models from China
3DX系列发射机与DX系列发射机的比较——以3DX-50和DX-100为例
3DX-50发射机与PC之间通信的实现
场发射ZrO/W肖特基式场发射阴极研究进展
旋涂-蒸镀工艺制备红光量子点器件
调频发射机技术改造
BGTB5141型100kW发射机调谐控制系统
IT-SOFCs阴极材料Sm0.8La0.2Ba1-xSrxFe2O5+δ的制备与表征
微生物燃料电池空气阴极的研究进展
面向高速应用的GaN基HEMT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