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控制技术分析

2013-04-10

河南科技 2013年5期
关键词:试验室外加剂集料

杜 楠

(陕西省高速公路建设集团公司,陕西 西安 710054)

预制混凝土构件是按照既定配合比在混凝土搅拌站集中搅拌,通过电子计量,准确地生产出符合建筑设计和规范要求的各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因其对于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加快工程进度、减少环境污染问题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故预制混凝土构件在道路建设中被广泛使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由于技术和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预制混凝土强度不足情况时有发生,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实践经验,通过对预制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供同行参考。

一 原因分析

通过现场抽样检查对强度偏低问题进行了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未能严格按照批复配合比进行施工,随意对配合比进行调整;部分外加剂的大样质量与小样质量相差较大,并且施工单位为节约费用未按照规定频率对大样进行检验;粗细集料质量控制较差,部分材料不能满足现行规范的技术指标要求;施工工艺控制差,对混凝土的工作性控制力度不足,工地试验人员责任心差;混凝土养生不到位,导致混凝土强度增长缓慢。

二 对策分析

针对上述原因,为确保预制构件的质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质量控制:

(一)严格控制原材料的关键指标,确保工程质量

1.粗集料。碎石料源必须选择破碎工艺为反击破的生产厂家,其技术指标必须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其中工地试验室无法完成的检验项目必须外委检验。

2.细集料。细集料必须选择干净、无杂质的中粗河砂,其技术指标必须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其中工地试验室无法完成的检验项目必须外委检验。

3.外加剂。配制高标号混凝土必须使用高效减水剂,并根据不同的要求辅以助剂配制,其掺量通过试验确定。外加剂的技术指标必须达到国家有关规范要求。目前,国内生产高效减水剂的单位较多,但大多属于小作坊式生产模式,生产质量极不稳定。因此要求各单位在选用外加剂时应选用性能好、质量稳定和信誉高的外加剂,并加大抽检力度。各工地试验室应和物资供应部门协调安排,对外加剂的进场数量加以控制,外加剂进场后最好3个月内用完,超过3个月的必须复检,各项指标合格后才可使用。

4.水泥。水泥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所使用的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并附有生产厂家的水泥品质试验报告等合格证明文件。水泥进场后,应按其品质、强度、证明文件以及出厂时间等情况分批进行检查验收。在使用前必须对水泥的性能进行复查试验,以确定是否满足指标要求。袋装水泥在运输和储存时应防止受潮,堆垛高度不应超过10袋。不同强度等级、品种和出厂日期的水泥应分别堆放。水泥受潮结块或存放时间超过3个月必须废弃。

(二)把好进场材料关,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

首先,选择质量好、质量稳定且信誉高的厂家的原材料,确保原材料质量。其次,指定专人定期检查、测定各种原材料和生产状态,特别是对原材料的进料、储存、计量应全方位监控。最后,工地试验室人员必须做到每进一批料就检验一批料,做到“腿勤手快”,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严把进厂原材料质量关。

(三)加强拌合站控制,严格按照配合比施工

在试验室配置符合要求的高强混凝土比较容易,而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稳定质量水平较为困难。一些在普通情况下不太敏感的因素,在低水灰比情况下会变得相当敏感,这就要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各种条件、因素的变化,并且要根据变化,随时调整配合比和各种工艺参数。主要做好几项工作:严格水灰比控制:骨料的含水量应在用水量中扣除,每天需测定骨料含水量,每次配料时应采用水量自动测定仪连续测定原材料含水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添加额外水量;合理安排工艺和工序,计算各阶段所需时间,合理缩短砼从搅拌到浇捣完毕的时间;对所有参与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完善各项记录文件。

(四)严格施工控制,确保施工质量

1.各种材料合格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因此在施工前必须保证所有材料已经过检验并符合规范要求。

2.针对外加剂对混凝土质量影响较大的情况,为确保外加剂的添加剂量,要求在施工前必须一次性对拟施工预制构件用外加剂根据每盘方量提前称量好并用塑料袋装好。

3.施工过程中工地试验室必须安排专人全程对混凝土拌合质量进行控制,根据拌合站与浇注现场距离适当调整坍落度。

4.采用砼运输车运输时,应少拉多跑,将混凝土从出机到入模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对超过15分钟的混凝土在配合比设计时应进行坍落度损失试验。

5.预制构件入模坍落度应严格控制在设计范围内,坍落度小于设计范围时,只能采用掺加外加剂、添加同水灰比水泥浆等方式调整,严禁加水调整;坍落度大于以上范围时,弃之不用。

6.混凝土试件制作应随机抽取,试件混凝土初凝后必须收面,试件顶面高度不得超过试模1-3mm,试件初凝后应及时养生,严禁制作试件时弄虚作假。

7.混凝土终凝后必须24小时全天候淋水养生,拆模后7天内混凝土表面必须湿润养生。随着冬季来临,各标段应提前作好冬季混凝土养生准备,包括养生方案、养生设备、安全措施、人员安排等。

8.为确保预制混凝土的冬季施工施工质量,各单位应根据拌合机型号配置相应的锅炉,并保证混凝土出机温度不小于10℃,入模温度不小于5℃。

三 结语

总之,预制混凝土构件工程质量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只要各级管理与施工人员都能强化质量意识,尽职尽责,同心协力,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与施工验收规范施工,加强每道工序监督检查,将质量隐患消灭在施工过程中,就一定能消除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低劣的不良现象。

[1]高飞,吕天媛.浅谈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4)

[2]王志刚,吕立仁.试论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的原因和防治办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4)

猜你喜欢

试验室外加剂集料
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运用分析
建筑工程掺外加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检验
商品混凝土试验室的质量控制管理
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差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措施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研究
DB Living Lab试验室ETCS L3演示试验
再生集料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研究
混凝土外加剂检测及应用技术简析
交通工程试验室检测的质量控制研究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粗集料二维形态特征参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