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科学与社会话语的接口
——国外批评隐喻研究述评
2013-04-10徐莹田苗姚星亮
徐莹,田苗,姚星亮
(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认知科学与社会话语的接口
——国外批评隐喻研究述评
徐莹,田苗,姚星亮
(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批评隐喻研究是近年在西方语言学界兴起,并持续走热的一个综合了认知语言学、批评话语分析、语料库语言学、甚至社会语言学的交叉研究领域。但正是由于这种多学科的背景,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纷繁复杂、体系流变的特点。基于此,应在回顾梳理其发展历程的基础之上,提出批评隐喻研究亟待在理论建构方面整合完善和在文本分析方面拓展规范。
批评隐喻;社会认知;意识形态;语料库方法
在2007出版的《牛津认知语言学手册》中,Dirk Geeraerts和Hubert Cuyckens开宗明义地把当今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方向归结为两个方面:第一即是更多的关注语言使用过程的文化变异和社会互动因素,而不仅仅只关注所谓内部机制的认知现象,代表着此学派的“再语境化”倾向,有与社会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融合互补的趋势;第二则是更多地使用实证研究方法,试图通过实验或语料库方法来加强研究结果的信度。[1](p15-18)审视认知语言学近年的发展,我们发现有一类研究很好地代表了这两种发展趋势,并且取得一定量的研究成果,即批评隐喻研究。
一、核心思想及早期研究
简而言之,批评隐喻研究即是通过考察语言使用中隐喻现象,分析其背后所代表的认知方式,继而揭示说话人的语用意图和其所代表的意识形态阶层。由于隐喻本身所具有的多重属性,此类研究既承袭了传统修辞学的研究成果,又依据认知概念分析,为批评话语分析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
在概念隐喻创立之初,Lakoff就曾多次强调了其对现实生活的直接影响,并明确提出“隐喻可以作为将来行为的引导,而这些行为将很自然地符合人们的概念隐喻投射。这种符合性反过来又加强了隐喻的影响现实的力量,而使得我们的现实经验更具连贯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隐喻是种自我实现的预言。”[2](p156)不仅如此,他甚至多次通过对政治语篇的隐喻分析,指出这种“修辞手法”已经成为战争合法化的语言操控,甚至发出了“隐喻可以杀人!”呐喊。值得注意的是,另一位批评话语分析领域的泰斗级人物Fairclough也肯定了隐喻的意识形态表现作用。在《语言与权利》一书中,他指出隐喻绝不仅仅出现在文学或诗歌等文体中,个人的任何体验都可以通过隐喻来呈现,而正是对于不同隐喻的选择性使用,体现了其所附带的意识形态价值。[3](p119)此后在1995年,Fairclough讨论了美英法三国对伊空袭后相关媒体报道的隐喻使用。在这些分析中,Fairclough解析了媒体是如何把萨达姆隐喻化呈现为“一个调皮而不受管束的小男孩”、“一个幼稚无知的犯规者”、“一个小丑”,甚至通过一系列的宗教隐喻框架将其刻画成一个“死不悔改的罪人”。他认为文本中的隐喻构造体现了现实生活中不同的利益关系和视角,并承载着相应的意识形态负荷。[4](p94)
虽然Lakoff和Fairclough专注于不同的研究领域,但其隐喻研究的理论陈述和文本分析,特别是对政治文本的分析有很大的共通性。而Chilton、Eldlman、Hiraga等一批研究者也曾在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后期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解析了隐喻表达中的意识形态植入问题。然而囿于研究者背景差异,这些论述往往较为随意,在各自的研究中处在一个比较边缘的位置,其中很多还引入了各自学科的一些理论因子,实证研究的方法多半也以随机的文本举例为主,研究信度不强。
二、研究现状
进入21世纪,随着认知语言学和话语分析研究的迅速发展,批评隐喻分析研究也随之深入。其中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是在2004年,Charteris-Black首创了“批评隐喻分析”(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这一提法,并结合语用学相关概念和语料库分析方法,以专著的形式详细阐述这类研究的实施步骤。Charteris-Black提出隐喻同时具有语言、语用和认知三重特征,而通过语料库分析则可补足原有概念隐喻理论中语境缺席的成分并揭示隐喻在意识形态建构中的重要作用。正如他所说,“社会上一些很动人的说法已经变成程式化的隐喻,并出现在媒体和学术话语中,成为一系列隐秘观念(意识形态)的言语证据。因此,这些常规隐喻对于研究意识形态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5](p30)在具体文本分析中,他强调语料库方法在批评隐喻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以“隐喻识别”、“隐喻阐释”和“隐喻解释”三步骤为特征的实证研究方法,并通过一系列的文本分析证明其可行性。
自“批评隐喻分析”概念的提出,相关类型的研究层出不穷,隐喻与意识形态相关性问题似乎能在不同研究背景的学者中产生共鸣。下面,笔者将从理论背景、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文本类型等几个方面对此类研究做一个简要的梳理。
1.理论背景。
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是批评隐喻研究的理论基石,绝大部分研究者都肯定了其在文本分析中理论指导价值。其中,Charteris-Black主要从隐喻的语言、语用和认知三重特征来架构其理论背景,因此特别强调“语境”在批评隐喻分析中的补充性作用。[5](p80)而Maalej认为概念隐喻中的“弥散性”(pervasiveness)、“无意识性”(cognitive unconscious)、“心理现实性”(psychological reality)和“过程与结果双向性”(product-process nature)四个理论内核最能体现其批评话语分析潜质。[6](p132-158)
然而随着研究深入,概念隐喻理论却逐步显示出在批评话语分析中的“先天不足”,特别是认知语言学中所持的隐喻体验性宗旨,很难与更注重语境维度的批评话语分析相容。虽然Charteris-Black已经试图通过引入语用学概念和语料库方法来补足这一缺陷,但在最近10年,对其理论兼容性的异议之声仍不绝于耳。Billig和Macmillan认为概念隐喻理论在分析纷繁复杂的隐喻变迁历史中已经力有不逮,他们结合Glucksberg的隐喻特征赋予模型(property attribution model of metaphor),追踪新奇隐喻到常规隐喻的变迁过程,来考察隐喻如何在潜移默化间影响媒体大众对政策决策的认知和理解。[7](p459-480)而Hart由理论分析入手,从“关注焦点”(problem of focus)、“动因”(problem of motivation)和“关系方向”(problem of relation)三个方面论证了为什么概念隐喻理论本质上不适合成为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工具。[8](p91-106)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Musolff对批评隐喻研究所做出的贡献。从2000开始至今近13年间,他一共在4本专著、11本论文集和12篇论文中对隐喻的政治意识建构功能进行不断的深入探索,通过引入政治话语背后的“隐喻脚本”(metaphor scenarios)和历时语境中隐喻的“离题历史”(discursive history),进一步加强了批评话语分析中概念隐喻理论的解释力。在发表于2012年第9期《批评语篇分析》杂志的专题特稿中,Musolff再次以“批评话语分析中的隐喻研究”为题,重申传统概念隐喻理论与批评话语分析视阈下隐喻概念的差异,强调批评隐喻研究需要更多地考察其“离题-语用因素”(discursive-pragmatic factors)和“社会语言学变化”(sociolinguistic variation),以适应实证文本分析的需要。[9](p301-310)
总之,近十年来批评隐喻研究的理论背景逐步从一元走向多元,体现出“语境化”、“历时性”和“关注接受方”的倾向,这一方面与认知隐喻理论自身发展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隐喻理论为适应批评话语分析实际需要而做出的理论延伸和拓展。
2.研究方法。
与理论背景发展走向一致,批评隐喻的实证研究同样沿着一条逐步重视真实文本和语境特征的道路发展。
如“国家即人”隐喻、“幸福即财富”隐喻、“力量即军事实力”隐喻。从研究范式上来说,这是非常典型的内省思辨式研究方法,即通过具体文本中隐喻用法的归纳整理分析,总结出其在新闻文本中的意识形态引导力。这种先隐喻模式提取,再具体语境分析的研究方法也成为类似研究的基本模式。
虽然这种方法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揭示在社会具体语境中某类隐喻或隐喻群内部所包蕴的、具有规律性的价值评价体系,但研究者对其质疑也时有出现。如Cienki就直指Lakoff的“严父/慈父”模式研究的可复制性存疑,而建议引入更多人类学和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他所使用的“堆排序任务”(pile sort task)来应对批评隐喻研究在各种不同文本分析的实践需要。[10]而《批评隐喻分析之语料库研究方法》的出版则标志着语料库方法被正式引入批评隐喻研究。Charteris-Black在此书第二章指出,语料库方法体现了定性和定量方法的完美平衡:通过细读文本甄别“候选隐喻”作为研究对象,然后通过语料库词频计算发现隐喻使用的规律性和归约性特征,再通过语料库中上下文语境分析确定隐喻的语用特征,继而揭示其意识形态建构。[5](p30)这种“隐喻识别-隐喻阐释-隐喻说明”三步骤方法代表了此后一段时期批评隐喻实证研究的主流,其后的类似研究也是在此基础上的细节修正。如Zhang对911后美国外交文本隐喻分析基本也是这三个步骤的进一步细化:(1)介绍隐喻文本的来源,发展社会语境。(2)甄别隐喻表达,包括其本体与喻体,并对主要喻体进行标注,在此基础上把文本节略成只包含喻体和相关上下文的“净文本”。(3)根据喻体或主题对隐喻表达进行分类。(4)分析隐喻表达对接受读者的影响。(5)隐喻作用评价。[11](p31-39)
语料库方法的引入对批评隐喻研究具有历史性意义,很好地解决了对概念隐喻过度依赖直觉范例,脱离现实语境的诟病,使研究结果更具代表性,展示群体而非个人的、直觉性的特征。然而,在具体的实证研究中,隐喻的语料库研究方法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隐喻的甄选如依靠人工识别,费时费力且不免有流于主观。而如果采用语料库甄选方法,一般只能通过统计本体和喻体词频的间接方式,由于缺乏完整的语境信息,容易漏选一些隐喻链实例。而不管是人工甄选还是语料库工具甄选,都只能选取已经具备一定使用频率的常规隐喻,很难不带有研究者的主观色彩,并不符合语料库语言学所倡导的完全从语料出发,“自下而上”的研究宗旨。
可喜的是,从最新的研究进展来看,已经有学者注意到了批评隐喻研究与语料库方法不兼容的一些方面,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如Koller等研究试图利用Lancaster大学语料库研究中心开发的基于网络的语料分析工具Wmatrix其中的内嵌工具USAS对文本进行语义域(semantic domain/field)附码,然后通过与参照库对比产生出主题语义域,即与参照库相比在研究语料库中有超常使用频率的语义域,再在此基础之上,提取这些语义域的词目和形符。[12]与先前以词频为基础的索引分析相比,这种以语义域为基础的索引能更大限度地提取大规模语料中隐喻词目和形符。与此类似,Semino,Heywood和Short通过对癌症话语隐喻语料库分析对Steen提出的五步隐喻语料库提取方式提出质疑,指出研究者应对其第五步中的个人隐喻联想与常规隐喻联想进行考量,以此避免因为此种差异而造成的研究结果的巨大差异。[13](p1271-1294)也有部分计算机学科的学者致力于开发语料库隐喻机器提取系统(如Cornet),这为今后大规模语料库隐喻研究开辟了新的前景。
三、不足及展望
1.目前为止,从整体来看研究背景、研究方法都十分的混杂,并未真正形成一个比较完整成熟的研究框架。即使其中相对影响较大的Charteris-Black的语料库隐喻批评方法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只能分析常规隐喻,而不能包括新奇隐喻等等。而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中也存在着一些与批评话语相背离的理论因子,这也使得现有的批评隐喻研究背景和方法显得过于纷杂,不成体系。
2.语料的选择比较单一,多以政治文本为主。虽然政治文本中意识形态反应的最为集中与鲜明,但如果一种文本分析方法无法广泛适用于各类社会文本分析(如法律文本、医学文本、科学文本、教育文本等),就无法真正检验其研究效度。而且,相对政治文本,民众对看似更为“客观”的其他文本会更缺乏审慎的辨析能力,隐喻使用中所隐藏的意识形态更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左右公众的社会认知。
3.现有的文本分析研究一般都是采取单个文本分析或者共时文本对比分析,而较少从历史的角度追踪某个隐喻在不同时期文本中的变迁过程,使得相应的研究成果很少能通过隐喻使用的变迁动态呈现某种价值取向的发展变化。
4.虽然语料库方法可以为话语分析研究提供更为真实的、具有语境背景的文本集合,但由于隐喻表达的意义多来源于原始域与目标域的映射关系,在识别和提取隐喻的过程中时会有相应的技术困难。从现有的几种隐喻提取方式上来看,不是费时费力,且主观性强,就是漏选可能性大,信度不高。而相应的一些语料库隐喻提取工具大多还处于实验开发阶段,远不能胜任大规模的文本检索。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批评隐喻研究的发展亟待在理论建构方面整合完善和在文本分析方面拓展规范。第一,加强理论建设研究,综合对比分析各流派认知隐喻理论的核心观念,以期改进和完善现有的批评隐喻研究框架,使之能更高效地运用于各类社会文本分析实践。第二,针对不同社会语境中的文本进行批评隐喻实证研究,在此过程中检验此种研究方法的效度,使之成为一种更为成熟和全面的文本分析方法。第三,从历时角度研究特定概念(如师生关系、艾滋病污名,中国国际形象)的隐喻表达变迁,以此探析此概念在社会历史中的发展变化。第四,考察国内外隐喻语料库的建设情况,对比现有语篇隐喻语料库词频搜索工具(如Wordsmith,Wmatrix等),隐喻词句标注方式,特别是隐喻文本的提取方式。
[1]Geeraerts,D.&Guyckens,H.The Oxford Handboo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2]La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The University Chicago Press,1980.
[3]Fairclough,N.Language and Power[M].London:Longman,1989.
[4]Fairclough,N.Media Discourse[M].London:Edward Arnold,1995.
[5]Charteris-Black,J.CorpusApproachto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M].Basingstoke:Palgrave-Macmillan, 2004.
[6]Maalej,Z.Doing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with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towards a Discourse Model of Metaphor[A].In Hart,C.&Lukes,D.(ed.)Cognitive Linguistics i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Application and Theory [C].Newcastle: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2007.
[7]Billig,M.&Mamillan,K.Metaphor.Idiom and Ideology: the Search for“no smoking guns across time”[J].Discourse& Society,2005,(16).
[8]Hart,C.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Metaphor:toward a Theoretical Framework[J].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 2008,(5).
[9]Musolff,A.The Study of Metaphor as Part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J].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2012,(9).
[10]Cienki,A.Researching Conceptual Metaphors that (may)Underlie Political Discourse[Z].ECPR Workshop on Metaphor in Political Science,2005.
[11]Zhang,Juyan.Beyond Anti-terrorism:Metaphors as Message Strategy of post-September-11 U.S.Public Diplomacy [J].Public Relations Review,2007,(33).
[12]Koller,V.Of Critical Importance:Using Electronic Text Corpora to Study Metaphor in Business Media Discourse [A].In Corpus-Based Approaches to Metaphor and Metonymy [C].Stefanowitsch,A.&Griees,S.(eds.).Berlin:Mouton de Gruyter,2006.
[13]Semino,E.Heywood,J.&Short,M.Methodogical problems in the Analysis of Metaphors in a Corpus of Conversations about Cancer[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4,(36).
责任编辑周刚
C916
A
1003-8477(2013)12-0131-03
徐莹(1982—),女,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际合作教育学院讲师。田苗(1980—),女,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际合作教育学院副教授。姚星亮(1979—),男,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专项资金:社会认知视阈下的批评隐喻话语分析(F0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政治与社会学交互视角下的污名理论研究”(12CSH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