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基础课教学与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的相关性研究
2013-09-26张黎明
张黎明
(湖北经济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近年来,随着欧美创业教育理念的传播与引入,加之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从政府到学界都开始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国内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大学创业教育迎来了一个高潮。但在大学创业教育的普及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不少院校在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办学理念上存在急功近利的倾向,片面强调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重要性,过高地估计了开设专业类课程的作用,而忽视了公共基础课的作用。本文拟从公共基础课与大学生创业素质的相关性以及如何完善与改革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两个方面做一些探讨,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共基础课与大学生创业素质的相关性分析
(一)从专业素质与创业素质的关系来看,公共基础课是专业素质转化为创业素质的媒介。
所谓大学生创业素质,一般是指大学生先天具有的创业秉赋并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且长期发挥作用的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的总称。大学生创业素质结构,可用下图描述:
图1
由图1可知,专业素质仅仅是创业素质的一个方面,而非全部。学生掌握了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并不必然就具备了创业能力与创业素质,还必须具备创业意识、创业品质,而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业能力,进而创业素质培养目标的达成,在外界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就大学创业教育而言,还必须依赖于包括公共基础课在内的其他门类课程教育的分工合作。
在专业知识以外的其他门类的知识体系中,公共基础课处于专业素质向创业素质转化的媒介地位。创业理想、创业精神、自主意识、诚实守信的创业品质的培养,是公共基础课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
(二)从公共基础课与大学课程设置体系的关系看,公共基础课教学处于创业教育的起始阶段,居基础性地位。
现行的大学教育课程体系大体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类。三者循序渐进,以适应学生由浅入深掌握专业知识的需要,从而达成大学生专业培养目标的需求。尽管不同类型大学所开设的公共基础课门类数量不尽相同,但是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类:一类是为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而开设的,如大学语文、英语、体育、计算机基础等;一类是为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而开设的,如思想品德、马克思主义基础、法律常识、形势与政策等;一类是为学生学习专业课奠定基础而开设的,如高等数学、计算机、心理学、经济学、法学、哲学等。
近年来,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大学普遍重视并加强了创业教育,大多数院校都开设了创业类课程。从这个角度看,大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可用下图描述:
图2
从图2可以看出,公共基础课教学在整个课程体系结构中处于起始阶段,是进一步学习专业基础课,掌握创业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没有扎实的公共基础课教学做基础,专业知识与创业知识的学习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业素质的培养更是一句空话。
(三)从公共基础课与创业教育的关系来看,公共基础课对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基础性作用。
1.学好公共基础课,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人格。
尽管公共基础课,例如,马克思主义基础课,思想品德课等,不大可能传授给学生立竿见影的商业知识或专业技能,但是通过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世界观,为人处世之道,却可以培养学生胸怀理论、爱国爱民、团结合作、勤奋敬业、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企业家的基本品格。
财经作家吴晓波在他的著作《大败局》(I,II)中披露了我国19家企业失败的案例。他在总结这些企业失败的原因时指出,除了体制和制度之外,还有两个因素:一是违背了商业的基本逻辑,二是企业家内心欲望的膨胀。他在序言中写道:“对于企业家来说,‘存商理,灭人欲’也许是一个值得记取的生存理念。”中国部分企业家失败的案例向企业家们也向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们敲响了警钟,要成功地创建一家企业并保持基业长青,光拥有物质资源和专业知识以及商业技巧是不够的,必须恪守企业家的基本准则,遵循商业的基本逻辑。
2.学好公共基础课有利于培养学生开拓国际市场与跨文化交际和沟通的能力。
随着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才的跨国流动,企业间的国际合作乃至跨国经营日益频繁,这就要求我们所培养的人才要具有国际化视野,熟悉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并掌握必备的交流与沟通工具。
就外语教学来说,大学生们一般认为学习外语主要是为了出国留学,并不认为掌握一门或几门外语对创业有多大的帮助。其实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和短视行为。企业经营无国界,创业也无国界。近年来,国外企业来中国投资设厂,中国企业家到海外创业,外国青年人来华创业的例子屡见不鲜。在这方面,新加坡的经验具有典型意义。据有关资料介绍,几十年来,新加坡人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在国际竞争中都占有一定的优势。其中的奥秘就在于普通的新加坡人至少掌握两门语言。新加坡政府早在2005年就提出,推出双语文化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一批能够在中国市场游刃有余的双语双文化精英人才。
3.学好公共基础课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公共基础课中的有些课程,例如哲学、大学语文、高等数学等,既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的基础,又是学生进入社会兴业、谋生的工具和方法论基础。开设这些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理解能力、自学能力和应变能力,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发掘学生的智力、个性和特征。
对于部分学生而言,上述课程可能和思想品德课一样,并不能直接转化成为某项专业技能或谋生的手段,但它们却可以增强学生的发展后劲。一个人科学文化素养的高低,往往能够决定一个人能站多高,行多远。创办企业也不例外。创办一家新企业,经营一家小企业,或者在经营环境比较平稳时,业主可能并不觉得知识上有什么欠缺,认为现有的知识储备完全够用。但一旦企业做大了,经营的门类多了,管理的人多了,企业的分支机构增加了,市场版图扩张了,等等,或者经营环境发生了大的改变,他们就会觉得现有的知识和经验都不够用,正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一家小企业的老板,主要考虑的是生产经营的技术和商业运作问题,而一家集团公司或跨国公司,老板更多的是要考虑公司的内部治理与公司的发展战略问题。此外,学好公共基础课可以为学生学好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和社会交际与沟通能力,等等,在此不一一赘述。
二、完善和改革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体系与教学模式
(一)完善公共基础课的课程体系。
一是要拓宽公共基础课的覆盖面,减少专业课的比例。调查表明高校现行的课程体系设置普遍存在专业越分越细,专业课越设越多等问题。而公共基础课则门类过少,覆盖面太窄,加之赋予公共基础课过多的政治功能,因此公共基础课的公共基础作用难以发挥。国外的一些知名高校,例如美国的斯坦福大学,不同学院公共基础课的数量和结构不同,少则十几门,多则几十门,几乎涵盖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主要领域,因而所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创业能力。据《每日商报》报道,浙江林学院近年规定,学生在完成公共必修课以外,还必须分别选修科技素质类、生物环境类、经济管理类、文学艺术类、哲学社科类、道德心理类等六大类公共基础课程。该校教务处的负责人讲,做出这样的安排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是要调整公共基础课的内部结构。首先,应适当缩减必修课的比例,增加选修课的比例,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其次,要合并同类项,减少重复。再次,要打破文理工的限制,多开一些跨学科的综合型课程,例如,“新三论”、“老三论”、科技发展史、商业发展史等,有利于文理工互相渗透,便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改革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方法。
现行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在大学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这既与我们对公共基础课智能作用的认识有关,也与公共基础课的教学陈旧落后有关,必须加以改革。
一是要请进来。所谓“请进来”,就是要打破以往课程教学只有任课教师一张面孔的常态,聘请社会各界既有较高理论素养又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例如,大学语文课可以聘请知名企业或上市公司高管讲授公司文案的创作经验;思想道德课可以聘请一些成功企业家传授其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既兴业又立德而使基业长青的经验;外语课可以聘请涉外部门或外贸企业的相关专家宣讲商务谈判及跨国经营中交际与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二是要走出去。所谓“走出去”,就是在公共基础课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与计划,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或实习。以往有一种片面的认识,认为只有学习专业课或创业课,才需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其实很多公共基础课也完全有必要和可能让学生进入实践环节,而且这种社会实践,也不限于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例如,参与政府部门、公益组织、大型企业组织的国情、社情、市场调查,既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的能力,又有助于学生掌握调查研究及撰写调研报告的方法。这种社会实践无论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是专业素质都是大有裨益的。
以外语教学为例。据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网报道,该校于2012年上半年,通过校企合作,采取项目合作的方式,在部分专业外语课的教学中,分批次组织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中一部分同学参加了阿里巴巴2012年度网络交易会,负责外贸项目的电子商务业务;还有一部分同学参加了广州邦通贸易公司的顶岗实习,一部分被聘为兼职员工,利用课余时间为该公司拓展业务。通过下企业实习,同学们都感觉收获颇丰,在项目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学会了如何与生产商、供应商打交道,如何筛选外贸项目,有的同学完成实习任务后,甚至经营起了自己的外贸网店。
通过这样的校企结合项目,学生们既提高了外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又学会了如何开展电子商务,还体验了个人创业的全过程。这是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有机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基础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结合的好形式,值得推广与借鉴。
三是注重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经常有老师抱怨,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缺乏兴趣,这除了与有些课程的教育内容较为陈旧有关外,教学方法单一、刻板也是原因之一。老师唱独角戏,满堂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这种状况应当加以改进。首先,要搞活课堂教学,教与学要互动,可尝试采取讨论式、问答式、角色体验式、情景模拟式等多种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创造。其次要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老师要引导学生组织学习竞赛,成立兴趣小组或学习沙龙,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社会活动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体验社会角色。
(三)正确处理好公共基础课教学与通识教育的关系。
所谓通识教育,亦称通才教育或非专业教育,它源于19世纪欧美国家,旨在改变以往学科分类过于专业、知识被割裂的弊端,倡导学生在大学期间对不同学科都有所认识,并能将不同知识融会贯通,以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才。通识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它与公共基础课的教学理念并无二致,两者都强调拓宽学生的学习基础,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它与公共基础课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上存在部分重叠与交叉,在学习进程与时间分布上会有所冲突。笔者认为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突出各自的重点。公共基础课主要负责公共必修课的教学,比例可适当缩小,主要是入学初期的教育,具有阶段性的特点,课程设置上,体现教育部的要求,同类院校大体统一;通识课主要负责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比例可适当扩大,不限于入学之初,可贯穿整个大学的学习过程,细水长流,课程设置上突出跨学科、综合性强的特点,体现不同学校的特色与个性。
二是整合教学资源。在公共课的旗帜下,以课程模块为载体,组成教学团队,以公共课教师为核心,吸取分布在各院系的相关教师和社会兼职教师参加,以交流经验、合作互助、攻坚克难,提高教学水平。
三是设置独立的通识教育学院,负责全校公共课的教学。通识学院设三个部,即公共课教学部、通识课教学部和研究部,分别负责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和通识教育的学术研究与新课程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