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蟹池塘越冬技术

2013-04-10徐慧东王昕阳

黑龙江水产 2013年6期
关键词:溶氧河蟹溶解氧

徐慧东 王昕阳

(1、黑龙江省兴凯湖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黑龙江 密山 158326)(2、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8)

河蟹是我国特产,又称螃蟹、大闸蟹和毛蟹等,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各海域沿岸及通海的河流、湖泊中。在分类学上属甲壳纲、十足目、方蟹科、绒螫蟹属。该属有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狭额绒螯蟹和直额绒螯蟹四种。后两种个体小,经济价值不大;而前两种个体大,肉质鲜美,经济价值高。因此,河蟹实际上是中华绒螯蟹和日本绒螯蟹的总称。河蟹的肉质鲜嫩,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味食品。在北方,由于当年生产的河蟹苗不能长到商品蟹规格,扣蟹要经过越冬后,第二年秋天才能达到商品蟹规格。另外,秋季正是大部分河蟹收获的季节,价格较低,若要经过越冬,在春节或第二年开春后出售,价格就会很高,所以说一般的河蟹养殖户都会采用越冬的方式。

1 池塘选择

越冬池塘面积在0.07~0.13ha为宜,太大不宜起捕,离水源电源较近,进排水方便,池坝清洁无杂草,堤坝夯实无漏洞。池底应有5~10cm左右的淤泥,如果池底太硬易造成河蟹的爪尖磨断,影响越冬的成活率和扣蟹的质量。在放河蟹前2~3d,越冬池塘的水要用20~30mg/l的漂白粉(有效氯30%)消毒,待余氯消失后方可放入河蟹。

2 防逃设施

每个池塘都要设防逃墙,防逃墙用竹竿为骨,细聚乙烯绳缠绕,再用钉书钉把塑料布钉上,底部埋入地下,踩实。竹竿的间距为1.5~2m、围好的防逃墙高度为0.5m左右,塑料布不能有漏洞。

3 水电设施

越冬池配备相应的泵站及潜水泵,电力设施配套齐全,每个池塘都能方便用电,以保证供应越冬水和处理低氧池塘。

4 进水要求

池塘进水要经过严格过滤,最好用150目网袋双层过滤(上水线主管和各池进水管各套一层网袋),防止杂虾、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进人越冬池塘。水深在1.3~1.8m之间,最适宜水深为1.5~1.6m,如果水太浅,封冰后冰下水体少,容易缺氧;水位太深,光线不能充分照射水体、造成溶氧分层,底部容易缺氧。发现冰下水位降低应及时补水。

5 放养密度

扣蟹每公顷可放11250~15000kg,对于成蟹,每公顷可放3750~6000kg,放河蟹时应把河蟹直接放入水中,防止河蟹在岸上长时间爬行,因日晒而死亡。

6 暂养育肥

河蟹在水温低于8℃时一般是不摄食的,而河蟹为了维持生命,仍需消耗能量,这些能量的消耗靠秋季体内贮存的脂肪。因此,为了河蟹能顺利地渡过冬天,水温在8℃以上时,应适量投喂饵料,饵料的种类有豆粕、高梁、玉米、小麦等以增加河蟹体内的脂肪储备。杂鱼杂虾尽量少喂或不喂,防止水质败坏,影响越冬成活率。

7 河蟹池塘越冬溶解氧调控

定时监测越冬池的水深、透明度、氨氮、溶解氧,检查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的组成情况。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溶解氧的监测与调节。

水中溶解的气体主要有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其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水生生物的生活和分布是非常重要的。这两种气体是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基本物质,特别是氧气,它在水中的分布直接决定着水生生物特别是水生动物能否生存。

肥水池塘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氧气的主要来源,从大气溶入水中的氧仅占很小的比例。封冰后,大气的溶入被隔断,氧气的来源就主要是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在河蟹越冬时、我们就是利用光合作用的产氧来维持河蟹的耗氧。

7.1 越冬池塘低氧的原因及调控方法

7.1.1 浮游植物的数量低下

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水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满足水生生物对氧气的需要。如果水体较瘦也就是浮游植物数量非常少,产氧能力低,就很难保证水体充足的溶氧。

调控方法:镜检缺氧池塘以及邻近池塘的生物组成,如邻近池塘的浮游植物量大,可以用此肥水把缺氧池塘的水换掉1/3~1/4,然后给缺氧池塘挂袋施肥,施肥的量根据越冬水体的大小,每立方米水体每次挂2~3g,隔两天挂一次,连续挂袋2~3次。把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按2:1的比例混合好,装入规格为20cm×40cm的聚乙烯网袋中,每袋装肥l~1.5kg,用绳子系好挂于冰下水体中央,绳子的上端用竹竿等物系好卡在冰上。挂袋位置的设置应保证肥料在水体中的分布均匀,一般每亩水面挂2~3个袋。如果周边没有肥水,在越冬池有少量的浮游植物的情况下,直接挂袋也可以,连续挂3~4次,溶氧可以调整到正常水平。

7.1.2 光照不充分

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冬季封冰后,冰下光照的强弱决定了溶氧高低。

调控方法:所结冰为乌冰,用泵冲水将新结冰冲开或开冰槽,所开冰槽的面积占池塘面积1/4左右,将割下的冰推入冰下水中,让冰槽处重新结成明冰;下雪天及时扫雪,如果池塘较多,一次彻底清扫完成需几天时间,可以先把每个池塘扫一部分,然后再陆续清扫完成。目的是让冰下水体尽可能早地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产氧。

7.1.3 浮游动物量大,耗氧高,容易造成水体的缺氧

调控方法:在池塘进水时,必须用150目双层网袋过滤,水体消毒要彻底,有些池塘内有浮游动物的卵萌发后大量繁殖,造成水体缺氧,对于这样的池塘可以采取架泵抽滤的方法。泵体和水管出口各打一个冰眼,距离尽可能的远一些。出水口用l00~150目网袋套住,放入冰下水中,用泵循环抽滤。此项工作最好在白天气温相对较高时进行,以保证冰下水温降幅不能过大。如果由于浮游动物量大,将浮游植物摄食殆尽,即使浮游动物没有了,溶解氧还是维持很低,所以最好导入部分肥水后,再挂袋施肥。

7.1.4 池塘底质淤泥太厚,有机物分解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调控方法:池塘清底,冬季尽量不搅动池底。

7.1.5 池塘水位也是影响溶解氧的关键因素

冬季冰下的水位太深、底层由于光照不充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氧。溶解氧低,造成溶氧底层低、表层高的分层现象;水位太浅,封冰后,冰下水体有限,不能满足冰下生物对溶氧的需求,也易造成缺氧。

调控方法:进水时保证适宜水深,对于溶氧分层,可用泵导水打破。

如果池塘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缺氧,采取的急救方法是泼洒水体增氧剂,或用机械的增氧方法,即用潜水泵导水,将管带的出水口支起,使池水落入水中时溅起水花,增大水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空气中的氧气溶于水中。但要注意使用这种方法时不要过度,造成池塘底层水温太低使越冬蟹冻伤。因为淡水在4℃时的相对密度最大,所以河蟹越冬时池塘底部的水温一般在4℃左右,如果上下层水对流充分,会导致底层水的温度下降,如果降到0℃以下,河蟹就有被冻伤的危险。

7.2 溶解氧过饱和的调控

水中浮游植物过多,产氧远大于水中生物的消耗、且封冰后水与大气隔离,过饱和溶氧不易溢出,有的池地能达到30mg/l以上,溶氧过高会使河蟹体内氧分压过高,如果体外的压力发生变化就会使河蟹体内的氧气析出,产生气泡病,同样对河蟹有害。

调控方法:控制水的肥度。如氧气过饱和,可打冰眼和轻微搅动,让过饱和的氧溢出。

猜你喜欢

溶氧河蟹溶解氧
河蟹池塘高效混养新模式探析
东平湖溶解氧及影响因素分析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浅析水中溶解氧的测定
7月增氧有学问,如何在对虾养殖中后期做好溶氧管理?
物联网监控获得的溶解氧曲线与池塘水质指标的内在关系
溶氧对L-羟脯氨酸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
增氧泵如何合理使用?
污水活性污泥处理过程的溶解氧增益调度控制
城市河道洲滩对水流溶解氧分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