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希拉里·曼特尔的新作《死尸示众》

2013-04-10高继海

山东外语教学 2013年5期
关键词:莫尔特尔王后

高继海

(河南大学英美研究中心,河南开封 475001)

论希拉里·曼特尔的新作《死尸示众》

高继海

(河南大学英美研究中心,河南开封 475001)

英国小说家希拉里·曼特尔以《狼厅》和《死尸示众》分别于2009年和2012年连续获得英国小说的主要奖项——布克奖,令人感到惊异。这两部小说描写的是英国16世纪政治家托马斯·克伦威尔,背景是都铎王朝亨利八世的经济、社会、宗教纷争、政治、宫廷阴谋。本文通过对《死尸示众》的分析,表现小说作者如何刻画人物、烘托气氛、展示时代,尤其是如何剖析人情冷暖、人性曲折。

希拉里·曼特尔;《死尸示众》;托马斯·克伦威尔;都铎王朝;历史小说

英国小说家希拉里·曼特尔(1952-)的历史小说《死尸示众》(2012)赢得了2012年度布克奖和科斯塔奖,摘取了《纽约时报》2012年度最畅销书的桂冠。这是她第二次获得布克奖,此前她2009年的小说《狼厅》也获得了布克奖,而且这两部小说是一个系列,都是从托马斯·克伦威尔的视角讲述亨利八世时代的故事。曼特尔认为,无论历史学家还是文学家,对于亨利八世的重臣托马斯·克伦威尔都研究、描写的不够,而她写的是关于托马斯·克伦威尔的三部曲,表现这个历史人物在英国历史上这个重大变革时期,在各种阴谋和力量冲突的中心如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与理想,表现他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以及最后悲惨的结局。

英国的都铎王朝是英国历史上最有趣的一个时期,因为正是在这个时期,英国进入了文艺复兴,发生了宗教改革,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也正因此,英国的社会矛盾、宗教冲突异常激烈,由社会转型引发的暴力事件、血腥屠杀、宫廷阴谋也格外尖锐、触目惊心。目前网络上热播的38集电视连续剧《都铎王朝》讲述了亨利八世从1509年登基到1547年死亡的故事,编剧称其中85%的内容是依据历史真实呈现的。看了这部电视剧之后,再来看曼特尔的这部小说,我们感到虽然二者在宏大历史事件的表现上有诸多雷同,有时候甚至连人物的语言都相同,相比而言,小说在细节方面显得比电视剧更细腻、细微、细致。

所谓历史小说,是指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描写对象的小说。人们在阅读历史小说的时候,往往对小说描写的历史真实性有所期盼。但是历史小说毕竟是小说,不可避免有虚构在内。人们一向认为,历史书籍记录的是客观真实,而文学作品表现的是虚构与想象。由斯蒂芬·格林布拉特的一系列著作,尤其是他的《再塑文艺复兴》和《莎士比亚式协商》引发的关于新历史主义的争论,促使人们重新认识真实与虚构的关系问题。新历史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认为历史著作像文学作品一样,充满了假设、想象、虚构;相反,文学作品通过想象,在表现历史人物的心理心态方面,可能比历史著作更具有真实性。

传统的人文学科主要包括文学、历史和哲学。笔者认为这三者有时候很难严格区分,而且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比如司马迁的《史记》中,项羽乌江自刎前的心理描写,使用的就是文学笔法,司马迁在讨论帝王的成败得失时有很多哲学的思考。我们可以分别以希罗多德的《历史》,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为例,概括地说历史是以真为目的,哲学以善为目的,而文学则以美为目的,而在最高的意义上,真善美是统一的、一致的。当然也有人认为,历史面向过去,哲学面向未来,而文学面向当下。就历史文学而言,我们可以说,以司各特为代表的传统的历史小说对于历史持一种仰视的态度,而以伍尔夫为代表的现代主义历史小说家对于历史持一种平视的态度,而以巴恩斯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历史小说家对历史持一种俯视的态度。(高继海,2006)而就曼特尔这部小说来说,作者的意图是在真实基础上合理的虚构,以期勾画出一个活生生的历史人物形象。这与现代主义作家平视历史的态度吻合。

《死尸示众》400余页,描写了1535年9月到1536年5月不到一年内发生在英国宫廷的事件,以亨利八世第二任王后安·博林的倒台为主线,聚集在托马斯·克伦威尔这个人物身上,从他的视角、他的行为、他的心理活动出发,来研判局势、事件和人物。曼特尔在书末作者的话中写道:“关于安·博林倒台的前因后果,一直存在争议。证据很复杂而且往往相互矛盾;来源往往值得怀疑,斑驳陆离,甚至可能是事后伪造的。对于安的审判,没有文字记录,我们只能通过当时人们不准确、有偏见的传言来建构她最后几日的生活。她受审时和在断头台上滔滔不绝的雄辩难以置信,所谓她的‘最后信札’几乎可以肯定是伪造,或者虚构的。她是一个流星式的女人,生平难以捉摸,在死去几百年之后仍然在变化,带着那些阅读和写作她的那些人的个人偏见。”①

安·博林何许人也?她的父亲是英国贵族,在她很小的时候,就把她和姐姐送到法国宫廷学习礼仪。亨利八世到法国谈判时,她的父亲把她的姐姐送到了亨利的床上,可是亨利不久就厌倦了,遗弃了她的姐姐。待到安成年之后,她的父亲把她送进英国宫廷,当了王后凯瑟琳的侍女。因为她举止风雅、又异常聪明,吸引了亨利的注意。然而安汲取了姐姐的教训,任凭亨利怎样热烈追求,不让亨利轻易得手。亨利与凯瑟琳结婚已经20年,虽然凯瑟琳多次怀孕,要么早产,要么生下的婴儿不久夭折,只留下一个女儿玛丽。他需要男性继承人,决定离婚再娶,而且已经锁定了目标。亨利离婚的理由是,他的王后本来是他的嫂子,而圣经上说,娶自己的嫂子将绝后。可是他离婚十分困难,因为离婚需要获得罗马教皇的批准,而罗马教皇控制在王后凯瑟琳的外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尔斯手上。此时,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如火如荼,亨利本来是坚决反对的,可是他的离婚迟迟得不到批准,就决定与罗马教皇决裂,自封是英国教会的头领,任命了新的坎特伯雷大主教,这位大主教立即批准了亨利离婚并与安结婚。

可是安也没有给亨利生下男性继承人,也是只生下一个女儿。尤其是安最后一次流产,是一个已经四个月大的男孩,亨利感到绝望,认定这次婚姻同样受到了上帝的诅咒,就下决心摆脱安。1536年1月29日在英国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在这一天,亨利的第一任王后下葬,第二任王后流产,亨利与未来的第三任王后调情。美国史学家梅耶(G.J.Meyer)写道:“凯瑟琳的死亡反而使安的地位变得岌岌可危。亨利公开与安的侍女简·西摩调情,安必定担心曾经的历史重新上演。她在愤怒和恐惧中一定对亨利和简大加斥责。亨利回想起前任王后凯瑟琳在遇到类似情景时的克制,对安的大吵大闹一定十分反感。但是这一切都不重要。如果安能够把肚子里的孩子生下来,如果这是个男孩而且活下来,那么安就不必有如何担心,甚至连亨利都不用害怕。可是情况并非如此。1月29日,凯瑟琳下葬的这一天,安流产了,是一个四个月的男性胎儿。她自然悲痛万分。据说她试图唤起亨利的同情心,说她听到几天前亨利从马上摔下来,几个小时人事不醒,吓坏了,才导致这次流产。另外一种说法是,安看到简·西摩坐在亨利的腿上,生气导致流产。无论什么原因,流产不仅导致安与亨利婚姻的终结,也把她推到了断头台。她成了历史的牺牲品,成了国内国际政治的牺牲品,也成了她丈夫亨利的牺牲品。”(Meyer,2010:247-248)

我们注意到这位历史学家使用了“必定”、“一定”、“据说”、“另外一种说法是”等等一系列不确定的、猜测性的词语。在没有确凿史料的情况下,他只能这样推测,根据事实的情景想象某些画面,这与文学家没有本质的区别。这个日子在曼特尔笔下是怎样表现的呢?之前,安知道亨利与简·西摩调情,把托马斯·克伦威尔招来,威胁他说,“我知道你在与西摩家密谋。你以为这是秘密,可是在我这里没有秘密。我认为你不会愚蠢到把赌注押在她身上。简·西摩除了一个处女膜之外还有什么?一夜之后处女膜还有什么价值?之前她是他心中的女王,之后她是连裙子都退不下来的垃圾。简既没有漂亮的脸蛋也没有聪明才智,亨利喜欢她不会超过一周,然后她就得滚回狼厅老家”。(P110)关于流产的原因,曼特尔写道:“安·博林没有过错。她的舅舅,诺福克公爵托马斯·霍华德要承担责任。国王摔倒之后,是他冲进王后的房间,大喊国王死了,把王后吓坏了,胎死腹中。再有,亨利也有责任,他向老西摩的女儿大献殷勤,在小教堂里给她递信,在餐桌上给她甜肉。王后看到亨利爱另外一个女人,肝肠寸断。哀伤使她内脏受损,抛弃了这个胎儿。亨利站在安的床前,听着这些鬼话,勃然大怒。‘如果说有人要负责的话,那就是你,夫人。等你好些了,我再跟你谈。现在我要去国会,你最好呆在床上别动。’这时候安冲他喊,洛奇福夫人说,‘别走,别走,她很快给你再生一个,很快,既然凯瑟琳已经死了’。”(P182-183)

据另外一个说法,“既然亨利另有新欢,安只有一个希望,那就是生下亨利期待已久的儿子。她又怀孕了3次,两次都失败了。这一次亨利也满怀希望,尽管与简保持着密切关系。1月29日下午,也就是凯瑟琳下葬的那一天,一件事让安失去了理智:她看到她的情敌坐在亨利的膝盖上。她几近疯狂,亨利担心孩子会出问题。他试图让她平静下来,但是她咆哮、撒野,情绪完全失控。几小时后,孩子掉了。医生发现是个男婴。安与亨利激烈争吵,互相指责对方。最后亨利狂怒离开,称安再也不可能给他生下儿子。这一次亨利不再考虑离婚。他知道只要安活着,他就不得安生。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安必须死。”(Lewis,2003:100)

亨利确信,像他的第一任王后凯瑟琳一样,安不可能为他生下继承王位的人,决定摆脱这个屡屡干涉他公务、趾高气扬、飞扬跋扈的女人。也许婚前长期热烈的浪漫追求与婚后日常琐碎的冲突形成太大的反差,亨利此时对安已经失望到了极点。他的第一次离婚艰难曲折,他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包括与罗马教皇决裂,被开除教籍,面临天主教国家入侵的危险。这一次要摆脱安也困难重重。他问计于托马斯·克伦威尔,后者给他出的计策是,找到罪名处死安并剪除其家族势力。

托马斯·克伦威尔出身贫寒,父亲是一个铁匠,他少年即远走他乡,后来做了红衣主教、亨利的宠臣沃尔西的秘书。沃尔西当了15年的大臣,亨利对他几乎是言听计从。可是沃尔西没有能够处理好亨利离婚的事情,被亨利罗织罪名下狱而死。托马斯·克伦威尔由此得到重用,为亨利的离婚出谋划策,很受安·博林及其家人赏识。可以说,在对付凯瑟琳方面,托马斯与安起初是休戚与共、利益相通的联盟。曼特尔的克伦威尔三部曲的第一部《狼厅》,就是写1527年到1535年之间亨利如何追求安·博林以及与凯瑟琳离婚的过程,可以看到安与克伦威尔的关系相当融洽。可是在《死尸示众》里,他们为争宠而产生的矛盾日益激烈,以致到了水火不容的程度。

关于安的获罪,梅耶写道,“五月,安被捕下到伦敦塔狱里,罪名是与5个男人通奸,这5个人,一个是宫廷乐师,一个是安的哥哥,其余是亨利的随从,其中一个随从是克伦威尔的老对手。她不可能犯这样的罪。这些所谓的情人只要招供就可以免罪,可是只有一个人招供,因为他受到了严刑逼供。亨利也不可能相信她有罪,除非他的妄想狂已经不可救药。克伦威尔认准了亨利要摆脱她,还要处罚她,她在受审时披露曾经嘲笑过亨利的性无能。”(Meyer,2010:251)

在曼特尔的小说里,克伦威尔与安的侍女、也是安的嫂子洛奇福夫人有这样的对话:

我不是说他可以当证人,而是说他在她房间里呆着,只有他们两个人,门关着。

谈话?

我趴在门上,听不见声音。

也许他们在默声祷告吧。

我看见他们亲吻。

哥哥可以吻妹妹。

他不可以那样吻啊。

他拿起笔来。“洛奇福夫人,我不能写,他那样吻了她。”

他的舌头在她嘴里,她的舌头在他嘴里。

你要我这样记录吗?她为什么这么做,这种违背人伦的事情?

为了坐稳自己的位置。你难道不明白?她很幸运,伊丽莎白很像她。可是如果她生下一个男孩,长了一张维斯顿的长脸,或者长得像布赖利顿,国王会怎么想?如果孩子长得像博林,人们就无话可说。(P266-267)

这里洛奇福夫人暗示,就连安的女儿伊丽莎白也可能不是亨利的亲骨肉。洛奇福夫人在安倒台的事件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她对丈夫寻花问柳的怨恨以这样莫须有的方式发泄出来,为克伦威尔推翻安提供了武器。丈夫死后,她继续留在宫中,而且做了简·西摩王后的侍女领班,还与王后的哥哥爱德华·西摩发生了暧昧关系。后来亨利的第五任王后凯瑟琳·霍华德的失宠和悲剧性结局,也有赖于她的嚼舌和搬弄是非。

21世纪小说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不对人物进行道德判断或者价值评估。曼特尔小说中的国王亨利、大臣克伦威尔,以及众多其他人物,都不过是在为了自己的地位、利益或者虚荣而忙碌奔波,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不得不诉诸阴谋或者暴力。曼特尔主要写的是克伦威尔。小说开始,克伦威尔跟随亨利来到简·西摩的家,狼厅。亨利看到简,调侃地问她为什么在自己家里也像在宫里一样腼腆羞涩。第二天他带她去打猎,向她大献殷勤。即使没有读《狼厅》,读者也很清楚此时亨利已经迷上了简。小说以安被处死,亨利与简结婚结束。克伦威尔独自回到家里,陷入深思。他白天忙碌的时候,都在思考未来怎样,而独自一人夜深人静的时候,往事侵扰他。他击败了安及其家族势力,得到了亨利更多的宠信,但是他的很多敌人,尤其是诺福克公爵、温切斯特主教依然势力强大。他的妻子和几个女儿都已经死去多年,他只有一个儿子在身边。他想到了死亡,想到自己应该名垂青史。有那么一瞬间,他想到钟爱的小女儿格蕾丝,甚至怀疑她是自己的妻子和别的男人的孩子,因为他和妻子都长相一般,而这个女儿长得如花似玉。他盘算下一步要做的很多事情,安排儿子的婚事,让他与亨利第三任王后的妹妹结婚。要缓解亨利与其女儿玛丽的关系,要保住安·博林女儿伊丽莎白的性命。要与敌人殊死搏斗。要获得更多的财富、名誉。

这里我们把《死尸示众》的结尾与第一部小说《狼厅》的结尾做一个比较。《狼厅》以克伦威尔进一步获得亨利宠信,他的朋友、也是对手托马斯·莫尔被处死结束,他因此也获得了博林家族的进一步信任。托马斯·莫尔是当时名冠欧洲的著名学者、人文主义者,精通法律,也是亨利最信任、倚重的朋友。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亨利撰文予以驳斥,后来委托莫尔继续与路德论争,当时亨利以正统宗教的捍卫者自诩,与莫尔心有灵犀。1530年沃尔西倒台,亨利任命莫尔接任大法官,他对莫尔的信任远远超过克伦威尔。可是在亨利离婚这件事上,克伦威尔极力促成,而莫尔持不同意见,到了亨利宣布脱离罗马教廷,自立门户,宣称自己是英国教会的领袖,克伦威尔紧紧跟随,莫尔尽管反对但没有表示出来。后来亨利进一步要求,所有人都必须宣誓承认他作为英国教会领袖的地位,向他效忠,否则以叛国罪论处。这时候莫尔感到被逼上了绝路,实在无法自处。他拒绝宣誓,但对于亨利的任何举措都不公开表示反对。亨利也十分为难,让克伦威尔劝莫尔,不管莫尔心里怎么想,只要形式上认可,甚至只要在效忠书上签个名字,就可以免死。可是莫尔拒绝了。他是一个坚守信仰,讲原则、有操守的人,虽然在他担任大法官期间,他的原则性也导致了很多信仰新教的人受到迫害,有些人甚至被他亲自下令烧死。相比而言,克伦威尔是一个机会主义者,跟着亨利的指挥棒转。小说里有一段精彩对话:

费舍尔被处死的前一天晚上,他来看望莫尔。他带了很多警卫,但是让他们呆在门外,自己一个人进去。“我已经习惯了窗帘拉着,”莫尔愉快地说。“你不介意坐在暗中吧。”

“你不必害怕阳光。外面阴天。”

“沃尔西曾经说过,他能够改变天气。”他笑道。“你来看我真好,现在我们之间已经无话可说了,对吗?”

“卫兵明天一大早来带走费舍尔,我担心他们会吵醒你。”

“如果我不为他守灵的话,还算什么基督徒?”他脸上的笑容顷刻消失了。“我听说国王恩准他死得没有痛苦。”

“他年纪大了,而且身体羸弱。”莫尔说,“我尽力而为吧,你知道。一个人的凋零也是自然的。”“听我说。”他伸出胳膊,紧紧抓住莫尔的手。我这双铁匠的手,他心里想。他看见莫尔缩手,更抓紧不放。“听我说。你到了法庭上,立即跪到国王面前,请求恩典。”

莫尔感到困惑,问,“什么意思?”

“他不是残忍的人,你知道的。”

“我知道吗?他过去不残忍,性情温良。可是他换了跟随他的人。”

“他不会拒绝施恩的。我不是说他让你活下去,但至少他可以让你像费舍尔那样没有痛苦。”

“身体受点罪没有什么。我一生都很幸福。上帝没有考验过我,现在他要考验我了,我不能让他失望。”

“如果我说我不希望看见你尸体四分五裂,你会觉得我矫情吗?”没有回答。“你不害怕疼痛吗?”

“哦,很害怕。我不像你那样强壮,心里怕得很。可是那只是一瞬间,上帝也不会让我记住的。”

“很高兴我跟你不一样。”

“当然。否则你也坐在这里了。”

(Mantel,2009:587-588)

小说中提到的费舍尔,是虔诚的罗马天主教徒,罗切斯特主教。他曾经是亨利祖母的忏悔神父。亨利的祖母13岁、在丈夫被处死的情况下生下亨利的父亲。她临死时叮嘱亨利,遇事要从善如流,尤其要多听从费舍尔的意见。在亨利离婚事件上,费舍尔是最坚决的反对者。我们从这段话中读出莫尔的坚定信念、坚强不屈和冷嘲热讽,也读出克伦威尔的善意(伪善)与同情心(狡诈)。莫尔的最后一句话意味深长。他目睹了克伦威尔的恩主沃尔西大法官五年前的倒台,他作为亨利曾经的大法官现在倒台了,他知道伴君如伴虎,克伦威尔终究有一天会像沃尔西和他一样被亨利处死。果然,5年后克伦威尔被亨利以同样的方式处死。

一年后,也是在这间囚室里,克伦威尔审讯安的哥哥乔治,指控他与妹妹私通,以期让妹妹生下一个男孩,假冒亨利的继承人,保住他们家族岌岌可危的地位。在这里乔治也预示了克伦威尔将来的下场:“亨利诛杀他父亲的大臣。他杀了白金汉公爵,他毁灭了沃尔西红衣主教,致他猝死。他杀了欧洲最著名的学者托马斯·莫尔。现在他对自己的妻子和她的家族下手了,还有诺里斯这个他最亲密的朋友。你难道逃脱得了同样的命运?我提到的哪一个人你比得上?”(P334)

如果说沃尔西是因为办理亨利的离婚不力而倒霉,那么克伦威尔是因为给亨利安排了一个他不满意的婚姻而倒霉。亨利处死安10天之后就娶了简·西摩,一年后简为他生了一个儿子,未来的国王爱德华六世。可是简生下儿子不到两周就去世了。亨利悲痛欲绝,这是他唯一真正钟爱的妻子,可能恰恰因为她生了一个儿子,而且她生下孩子就去世了。出于外交考虑,他接受克伦威尔的安排,娶了信奉路德教的德国公主安妮。克伦威尔让画师送给亨利新娘的画像,亨利看了恨不得立即迎娶这位漂亮的公主。可是亨利见到安妮之后大失所望,感到受骗了,迁怒于克伦威尔。电视剧《都铎王朝》和大多数史料都是这么认为的,虽然梅耶持不同观点:“世事变幻无常,托马斯·克伦威尔突然被解职并处死。人们普遍认为他倒霉是因为他使用了汉斯·霍尔比恩的画像,蒙骗国王娶了一个相貌丑陋的女子为妻。实际上他是因为与英国的福音派关系太密切、与欧洲的新教势力走得太近才惹来杀身之祸的。因为法国国王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盟约解除了,亨利看到了与天主教国家结盟的希望,他必须除掉克伦威尔才能达到目的。”(Meyer,2010:306)

托马斯·克伦威尔后来这几年的日子如何度过,他究竟为什么被处死,将是曼特尔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讲述的故事,让我们期待,也祝愿她的克伦威尔传记第三部获更多、更大的奖。

注释:

①Mantel,H.Bring Up the Bodies[M].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mpany,2012,第409页。下引此书均为笔者翻译,只注页码。以下文中的译文为笔者翻译。

[1]Lewis,B.R.Kings and Queens of England: Murder,Mayhem,and Scandal 1066 to the Present Day[M].London:The Reader’s Digest Association,Inc.,2003.

[2]Mantel,H.Wolf Hall:Book One of the Thomas Cromwell Trilogy[M].New York:Henry Holt and Company,2009.

[3]Mantel,H.Bring Up the Bodies[M].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mpany,2012.

[4]Meyer,G.J.The Tudors:The Complete Story of England’s Most Notorious Dynasty[M].New York:Bantam Books Trade Paperbacks,2010.

[5]高继海.历史文学的三种表现形态:论传统、现代、后现代小说[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6,(1):1-8.

On Hilary Mantel’s New Novel Bring Up the Bodies

GAO Ji-hai
(Center for British and American Studies,Henan University,Kaifeng 475001,China)

Hilary Mantel,the British novelist,won twice themajor British book prize Man Booker Prize,in 2009 and 2012 respectively,by her two novels Wolf Hall and Bring Up the Bodies.It is some surprising achievement to look at.The two novels describe Thomas Cromwell,a 16thcentury statesman in the age of Tudor dynasty of England,with the economy,society,religiousdisputes,politics,and courtstruggle as background.By analyzing Bring Up the Bodies,the paper illustrates how the author of the novel characterizes her people,creates the atmosphere,and presents the ethos of the age,and more particularly,reflects human existence and predicaments.

Hilary Mantel;Bring Up the Bodies;Thomas Cromwell;the Tudor dynasty;historical fiction

I106

A

1002-2643(2013)05-0083-05

2012-12-20

高继海(1959-),男,河南开封人,教授,博导。研究方向:英美小说、西方文论、欧美历史文化。

猜你喜欢

莫尔特尔王后
希拉里·曼特尔“克伦威尔三部曲”的民族共同体形塑
红心王后
骑笤帚疙瘩的小男巫
充满活力的视觉诗一一艾特尔·阿德南作品欣赏
莫尔的成全
王后躺枪
医者
挪威渡船选用肖特尔推进器
白癜风女孩尚特尔:用“缺陷”征服美国时尚界
基于莫尔效应的印刷图像防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