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3-04-10郭本洪
郭本洪
(河南省鹤壁市盘石头水库建设管理局,河南 鹤壁 458030)
从2000年开始,中国汽车市场进入到黄金10年。汽车保有量从1600万辆攀升到1亿多辆。汽车市场由小变大,2010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比原先普遍预测的2015年提早了5年。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民生保障,收入分配改革及收入倍增计划,提升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将促进汽车购买力的大幅提升。相比过去,汽车维修行业地位变得更加重要。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的特点是实践性很强。一些职业院校引进了许多先进技术与设备,更加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但如何看待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切实增强教学效果的途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1 汽车维修专业现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1学生主体作用发挥欠缺
以往的汽车维修教学和其他专业的教学没有多大区别,采用的是先理论后实操的教学模式。教师先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之后再带学生进行实训练习。这就造成了教师成为实际教学活动的主体,而非学生为主体。同时,这种教学模式还导致理论实操的不同步和技能训练的滞后,进而会造成一些知识和技能不能及时巩固强化而遗忘,最终造成学生不主动提问只被动接受,成为教师的“应声虫”。因此,这种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学生总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导致学生缺乏自主思考和主动提问的积极性。
1.2 单一的多媒体教学方式
如今的院校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开展教学。多数院校引进大量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也制作了大量的课件,形成了从传统的教师“一支笔”到现在教师的“激光笔”。事实上,硬件的投入和能力的产出并不成正比。虽然多媒体教学工具可以优化教学过程,但也有弊端。在实际的课堂上,多媒体逐渐成了包办一切的万能教学工具。而课件大多是教师的思维方式的展现,单向性的课件造成了学生的视觉疲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1.3 一体化教学并未实现
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理论、实验、实训等教学内容的一体化;讲授、听课与实验、操作等教学形式的一体化;教室、实验室与实训场地等教学条件的一体化;知识、技能与素质等职业训练的一体化。一体化教学模式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最终实现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情景、教师队伍与生产实践等有效衔接。
根据此理论,很多院校建立了实训中心或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在实训场所,教师和学生围绕实训任务边教、边学、边做。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理论知识,还应具备汽车维修技师的操作水平。但实际情况是理论课教师不具备相应的操作水平,不能进行直观的实操演示,不适应实训课教学;实训指导教师只会操作不会讲解,不适应理论课教学。因此,汽车维修专业的师资力量远远实现不了真正的一体化教学,导致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2 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方式的探索
2.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汽车维修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围绕社会和企业需求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就是让学生在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基础上,掌握汽车维修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从事汽车生产、维修和服务等方面的技能型工作。
根据企业需求和专业优势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院校骨干教师与校外专家共同协作,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查分析,制定适合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和岗位职业规范,实现实训点、教师、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源共享,采取联合办学、专业培训、顶岗实习等多方面的校企合作。职业院校要不断完善学生的基本知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等能力,形成“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院校要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汽车维修专业的操作技能,同时要全面提升汽车维修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服务奉献的意识。
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2.1 遴选好专业带头人。职业院校可以组织汽车维修专业的带头人到国内外优秀职业院校参观、考察与学习,参加国内外相关专业的学术交流,让院校的专业带头人具有专业科研建设、专业教学、专业管理等多方面能力。同时,职业院校应高薪聘请在专业经验、专业技术、专业理论过硬的校外专家或技术人员作为汽车维修专业的校外专业带头人。
2.2.2 狠抓骨干教师培养。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养与选拔,职业院校应优先安排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或者省级培训,鼓励并支持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锻炼与培训,鼓励骨干教师依托学校实训条件对社会提供有偿技术服务。通过队伍建设,逐步实现产学研结合,形成理论和实操全能的骨干教师队伍。
2.2.3 落实好“双师”型教师,使“一体化”教学落到实处。职业院校要强化教师的技能水平,使教师能承担理论和实训的双重教学任务。首先,职业院校要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参与每年不少于3个月的生产实践,熟悉生产过程,增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其次,加强校内实训教师技能竞赛,通过青年教师技能大赛,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努力学习、敢争技术第一的风采。以校内技能大赛的形式对课堂教学形成有益补充,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校内实训教师的威望,提高其课堂教学的成就感。此外,鼓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参加社会上的技能大赛,让青年教师真切感受到科技进步对汽车维修专业带来的危机,把新技术、新方法引入校内教学。
3 总结
针对当前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的实践性强的特点及其存在的学生主体作用发挥欠缺、单一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一体化教学的形式化等问题,可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进。
职业院校敞开大门与企业合作,实现硬件资源与软件资源的共享,使教师和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都能达到有效的提升。教师从中学习新理念和新技术不断进步,而学生的学习和训练更加具有针对性,能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融入将来的工作岗位。
[1]柯裕伟.汽车技术发展对中职汽车维修专业的挑战[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2(01).
[2]李凯.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J].学园(教育科研),2012(03).
[3]林爱云.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广西教育,2012(03).
[4]张述兰“一体化”教学在《汽车构造》中的运用[J].教书育人,2007(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