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质灾害与灾害预警

2013-04-10唐佳洁

地球 2013年8期
关键词:泥石流隐患滑坡

文/唐佳洁

四川境内都汶高速遭暴雨、泥石流袭击

从今年年初开始,我国陆续发生多起重大地质灾害。特别是在汛期来临后,西南、西北等地更是灾害不断。仅在7月份,我国就发生地质灾害逾百起。其中,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等五省(市)发生的地质灾害,占全国地质灾害总数的81%,伤亡人员占全国的90%。四川暴雨引发的一系列滑坡、泥石流更使地震灾区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地质灾害具有复杂性和隐蔽性,尤其是那些处在高山、峡谷中以及植被下的隐患,没有详细的地质调查,很难准确知晓。多发群发的地质灾害多数是强降雨、地震、山洪等自然灾害的伴生灾害或后续次生灾害。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地质灾害预警,减少地质灾害损失,是国土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

“地质灾害博物馆”

我国重大地质灾害(特大型和大型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川东鄂西地区、湘西和云贵高原区、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高山峡谷区。其中,以四川的地质灾害发育最多、规模最大、类型最全、频率最高、危害性最大,几乎涵盖了泥石流、崩塌、地裂缝、滑坡、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基本类型。虽是“天府之国”,却有“地质灾害博物馆”之名。

四川地理环境复杂,山区广布,平原狭小,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多变,新构造运动活跃,加之暴雨、地震以及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的影响,地质灾害的类型多样且分布发育特征各异。

每年5至10月,是四川省降雨集中的季节,同时也是地质灾害高发季节。随着大量的降雨入渗、浸润、软化岩土体,降低斜坡的稳定性。据四川省相关资料统计,几乎所有地质灾害的爆发都伴随着暴雨或长时间降雨,加上人们工程经济活动的日益加强,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明显上升。

今年四月,四川省政府网站、省国土资源厅网站,公示了该省2013年度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其防灾责任人和监测责任人。根据公示情况,2013年度全省地质灾害隐患点共有38899个,其中“4·20”芦山7.0级地震震中所在地的芦山县隐患点最多,共有1142个。

从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2008年发生的汶川地震以及近期的芦山地震,对震区地质环境产生了很大影响。灾区及周边地区因地震而导致地质环境变得异常脆弱,山体开裂、岩石破碎,特别容易产生高位远程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危害极大。

以“7.10”特大型高位山体滑坡为例,国土资源部曾组织专家组对四川省都江堰市“7·10”自然灾害进行了调查分析,形成初步调查报告,并提出抢险救援具体建议。

经现场调查,滑坡位于一自然斜坡的反倾坡地带,出露基岩为砾岩,岩体强度大,加之植被极为茂密,灾害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估算滑体体积超过150万立方米。专家初步分析,“5·12”汶川特大地震致使山体开裂形成震裂山体,8日以来的持续特大暴雨形成的坡面地表水,大量汇流渗入到震裂山体的贯通性裂缝,形成高水头压力,在其推动下,坡体突发高位滑动,造成房屋被掩埋。因而,该地质灾害为特殊地质和降雨条件下形成的特大型高位滑坡自然灾害。

恐怖的南北地震带

北京时间7月22日7时45分,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北纬34.5,东经 104.2)发生 6.6 级地震 ,震源深度20公里。7月22日下午,国土资源部启动地质灾害Ⅱ级应急响应。截至7月25日15时,全省地震灾区共排查出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隐患点214处。其中,岷县139处,漳县11处。截至7月23日15时,地震已造成定西市7个县区117个乡镇1163个村77799户323933人受灾,因灾死亡93人,受伤966人,直接经济损失56.8亿元。

甘肃岷县地震救灾现场

地震之后必有暴雨,甘肃地震灾区次生地质灾害形势严峻。据中央气象台预报,甘肃岷县漳县地震灾区在7月24日至25日、26日至28日将有两次降雨过程且降水偏多,极易引发次生灾害。为此,甘肃省国土资源厅通过对重灾区岷县进行排查,发现在次生地质灾害隐患方面三个问题最为突出:一是在通往重灾区的道路两旁存在许多新的不稳定斜坡,遇有余震或强降雨过程,以及道路疏通过程中的边坡开挖,就有可能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直接威胁过往车辆和行人安全,自然也会阻塞交通,特别是当前救灾车辆和人员较多,需高度防范。二是在一些受灾村社,地震后出现了一些不稳定斜坡,一旦发生滑坡、崩塌灾害,将直接威胁到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三是地震使一些河流沟道出现了新的滑坡崩塌堆积体,地震导致岩土体松动,增加了发生泥石流的物质来源。一旦遇有强降雨,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较大。

针对此次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部主任刘杰分析认为,甘肃岷县位于南北地震带上,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同属南北地震带,南北地震带自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就已进入活跃期,之后又发生了2010年的玉树地震、今年的芦山地震,但由于分属不同断裂带,本次地震相对独立。而自1900年以来,这条断裂带的活动水平一直较弱,因此本次地震属于它的一次正常活动。根据以往经验,南北地震带一般需要活跃十年左右,所以现在这个地震带还将处于活跃状态。

南北地震带是国内著名的地震带。带内地质构造纵横交错极其复杂,有北西西向、北东东向大型走滑断裂带,深部南北向构造显著,控制了带内强震的发生。历史资料分析表明,带内地震有由南向北、自西向东迁移的特征,现今弱震活动具有明显的条带性、围空和交汇的特点。由于该带展布区域是甘肃省工业、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人口密度较高,因此,既是甘肃省重要的地震活跃区带,也是受地震灾害影响破坏最重的地区。

发展地质灾害预警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地质灾害的发生和程度大小非人力所能控制。因此,如何在灾害发生前加强地质灾害监测,进行防灾预警,使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成为相关部门的主要工作。

资料显示,今年1至6月,全国共发生近2万起地质灾害,造成464人死亡或失踪。 这个数据着实骇人。但又有数据报告,同时段由于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的开展,全国共成功避让477起地质灾害,避免人员伤亡近 1.5万人。

地质灾害预警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关凤峻解释说,目前我国共有24万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大部分靠群测群防监测预警。这种监测预警方式属于一种主动减灾措施,是现阶段我国地质灾害减灾防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质灾害监测是指运用各种技术和方法,测量、监视地质灾害活动以及各种诱发因素动态变化的工作。它是预测预报地质灾害的重要依据,是减灾防灾的重要内容。

地质灾害监测中心环节是通过直接观察和仪器测量,记录地质灾害发生前各种前兆现象的变化过程,和地质灾害发生后的活动过程,包括对影响地质灾害形成与发展的各种动力因素的观测,如降水、气温等气象观测;水位、流量等陆地水文观测;潮位、海浪等海洋水文观测;地应力、地温、地形变、断层位移和地下水位、地F水水化学成分等地质、水文地质观测等。地质灾害监测方法主要有卫星与遥感监测,地面、地下、水面、水下直接观测与仪器台网监测。

通常情况下,地质灾害易发区会在国土资源部门和相关技术部门的指导下,组织人员对已查出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地质灾害危险点、隐患点进行调查、巡查和简易监测,制定防灾预案,将监测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乡(镇)长和村(组)长以及灾害隐患点的村民,对隐患点进行动态监测。一旦发现临灾前兆,通过广播、电话、传真和简单而迅速的敲锣、吹喇叭、插红旗等方式传递消息和信号,通知受威胁群众,按照防灾预案规定的路线,组织撤离,转移至预先踏勘好的安全地带。

猜你喜欢

泥石流隐患滑坡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隐患随手拍
滑坡推力隐式解与显式解对比分析——以河北某膨胀土滑坡为例
泥石流
滑坡稳定性分析及处治方案
“民谣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泥石流
浅谈公路滑坡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