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天士运用对药当归、枸杞子规律探讨

2013-04-09李耀辉刘莉君张军城曹利平

环球中医药 2013年9期
关键词:柏子仁带脉小茴香

李耀辉 刘莉君 张军城 曹利平

·学术论坛·

叶天士运用对药当归、枸杞子规律探讨

李耀辉 刘莉君 张军城 曹利平

当归、枸杞子是《临证指南医案中》的一组常用对药,叶天士认为二者有如下功效:性味辛润,可柔补肝肾精血;质润能补阴,性温可养阴中之阳,味辛能散,补而不滞,温而不燥,尤其适宜于“病久脏阴腑阳皆伤,热药难受”者;二者均属于辛润之品,可以温柔通补脉络;当归“补带脉”,枸杞子“通肝络”,二者具有“柔剂阳药,通奇脉不滞”的特点,能通补奇经八脉。

叶天士; 对药; 当归、枸杞子; 应用特点

在《临证指南医案》[1]中,当归、枸杞子是叶天士经常用到的一组对药,广泛用于中风、肝风、虚劳、淋带、吐血、崩漏、产后、腰痛、淋浊、呕吐、头风、产后、疝、头风、肩臂痛、咯血等许多病种。为什么叶天士喜欢用这两药物呢?这组对药有哪些功效?这值得做进一步探讨。

当归、枸杞子的配伍在清以前就广泛应用于临床,如张景岳的右归丸即由当归、枸杞子配伍熟地、附子、肉桂、山药、山萸肉、菟丝子、鹿角胶组成,治疗元阳不足、命门火衰之证。

叶天士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当归、枸杞子的作用做了进一步发挥。他认为当归“补厥阴”[1]30、“补带脉”,枸杞子“通肝络”。当归“补厥阴”的作用可从其温养肝血、散肝经寒邪的功效方面加以理解,《伤寒论》中治疗“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的当归四逆汤就利用了当归“温经补血散寒”的作用;《景岳全书》里著名方剂暖肝煎(当归、枸杞子、茯苓、乌药、小茴香)中当归的功效与此相似,这都说明当归可以“温补厥阴”;而当归“补带脉”是叶天士弟子龚商年在总结他奇经用药经验时说的“先生于奇经之法,条分缕析,尽得其精微……带脉为病用当归以为宣补”[1]295,如果说当归补肝肾精血是继承了前人的经验,那么叶天士用之补奇经则是发前人所未发。枸杞可补益肝肾,叶天士认为“枸杞温润,同沙苑之松灵入肝络”[1]57,枸杞子可“通肝络”为方书中所未载,是叶天士的独特经验。

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叶天士对当归、枸杞子这组对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其一,性味辛润,可柔补肝肾之阴、补养肝血。

叶天士认为“凡肾虚忌燥,以辛润温药”,“肝为刚脏,非柔润不能调和也”,就是说,肾虚宜用温润药,肝病宜用柔和药,“大凡肝肾宜润宜凉,龙相宁,则水源生矣”。常用的温柔药有当归、枸杞子、柏子仁、小茴香、沙苑子等,其中以当归、枸杞子配伍最多见。如治疗肝肾阴虚、虚风内动的中风时,叶天士用当归、枸杞子配伍由苁蓉、巴戟天、沙苑子、熟地等;治疗肝肾阴虚的便秘时配伍肉苁蓉、柏子仁、牛膝、郁李仁等补肾阴、润肠燥;治疗肾气不固的淋浊配伍熟地、核桃、补骨脂等。后世许多医家借鉴了叶天士的这一思路,如清朝的王旭高[2]擅长治肝,其柔肝之法即由当归、枸杞子、柏子仁、牛膝组成;著名的滋补肝阴方剂一贯煎即由当归、枸杞子和沙参、生地、麦冬、川楝子组成。可见在清代,当归、枸杞子是比较常用的一对补益肝肾的对药。近代名医周小农[3]亦深谙滋柔肝阴之道,常用当归、枸杞、白芍、生地、天冬、麦冬、玄参、小麦等涵溉肝木治疗眩晕、中风、头痛、惊悸等证,显然受到了叶天士的影响。

另外,叶天士也用当归、枸杞子补养肝血。如在“吐血”卢姓案例中配伍熟地、牛膝炭、茯神、青铅、砂仁末补养肝肾之血[1]55;如在“肩臂背痛”王姓案例中用二者配伍羚羊角、白蒺藜、嫩黄芪皮、胡天麻缓肝润血熄风[1]250;在“头风”朱姓案例中用二者配伍炒白芍、沙苑子、菊花、钩藤取“治风先治血”之意[1]28。

其二,质柔性温,温养肝肾阴中之阳。

当归、枸杞子质润能补阴,性温可养阴中之阳,味辛能散,补而不滞,尤其适宜于“病久脏阴腑阳皆伤,热药难受”者。如在“中风”汪姓案例中提到“中年后,精血内虚,虚风自动,乃阴中之阳损伤”,用当归、枸杞子配伍肉苁蓉、沙苑子、桑寄生、天麻、虎骨等药物施治[1]16。在“吐血”袁姓病例中针对“下虚,当春升之令,形软无力,嗽血复来”等症状采取“以甘温厚味,养其阴中之阳”,即以当归、枸杞子配伍沙苑子、牛膝、巴戟天、精羊肉施治[1]59;在“疝”朱姓“浊阴凝聚肝络”案例中用当归、枸杞子配伍小茴香、淡苁蓉、安息香、茯苓等施治[1]236。

其三,辛散质润,辛润通络。

叶天士强调临证需讲究“络病功夫”,他认为“久病在络,气血皆窒,当辛香缓通”,“络以辛为散”。当归、枸杞二者均属于辛润之品,可以温柔通补脉络。如在“产后”朱姓[1]291案中用当归、枸杞子、肉苁蓉、茯苓、沙苑子、小茴香治疗产后下焦脉络寒滞、厥逆上冲之食减吐泻;治疗陈姓[1]16“中风”案例中,用当归、枸杞子配伍人参、茯苓、白术、白芍等益气通络。常用的辛润通络之品还有柏子仁、杜仲、小茴香,沙苑子、鹿角胶、鹿茸、旋覆花、新绛、桃仁等。华岫云针对叶天士这种用药特点谓之“用辛理气而不破气,用滑润濡燥涩而不滋腻气机,用宜通而不揠苗助长”,可谓要言不烦。

其四,柔剂阳药,通补奇经。

通补奇经,是叶天士一大创新。他认为医者多“只知治肝治肾,不知有治八脉之妙”,强调“肝肾精气受戕,致奇经八脉中乏运用之力”、“下元亏损,必累八脉”,并提出治疗“其虚者,必辛苦温补,佐以流行脉络。务在气血调和,病必痊愈”。

当归性味辛温“补带脉”,枸杞子“通肝络”,二者相伍,具有“柔剂阳药,通奇脉不滞”[1]33的特点,为叶天士临证所喜用:如用当归、枸杞子配伍鹿茸、巴戟、沙苑、茯苓、舶茴香、羊肉胶丸通补阳维脉;配伍人参、生黄芪、炙甘草、炒沙苑子通补冲任;配伍鹿茸、鹿角霜、鹿角胶、茯苓、柏子仁、沙苑子、生杜仲、川断通补督脉;配伍肉苁蓉、茯苓、沙苑子、肉桂心治疗肝肾虚冲脉气上逆等等。吴鞠通《温病条辨》[4]中的“通补奇经丸”也应用了叶天士的这一对药,该方由当归、枸杞子、鹿茸、紫石英、龟板、肉苁蓉、小茴香、鹿角胶、沙苑子、补骨脂、人参、杜仲等组成,可谓是叶天士通补奇经药之大成。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归、枸杞子这组对药可以补益肝肾、辛润通络、通补奇经,具有补而不滞、温而不燥的特点,属于温柔辛药,叶天士的这种用药思路对于临床具有借鉴意义。笔者对于慢性咳嗽属于虚寒体质者常在辨证基础上加用当归、枸杞子,取其通肺络、通奇经的作用。

[1]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黄英志编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2] 清·王泰林//朱建平,许霞.王旭高临证医案.[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61-64.

[3] 张红玉,张泽生.周小农治肝法探要[J].河南中医,1998,18(6):366.

[4] 李刘坤.吴鞠通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114.

R249.2/.7

A

10.3969/j.issn.1674-1749.2013.09.009

2013-07-23)

(本文编辑:董历华)

710000西安,陕西省中医医院肺病科

李耀辉(1971-),博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E-mail:lzhliyaohui@163.com

猜你喜欢

柏子仁带脉小茴香
“以带为枢”论治经络病
按摩带脉穴治妇科病
IAC-HPLC-ESI-MS/MS法测定不同产地柏子仁中4种黄曲霉毒素
说说炖肉佳品大小茴香
小茴香购销平稳
柏子仁化学成分和药理成分的发展研究
我不知道的事(外一首)
小茴香及其盐制品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
八字诀养好带脉
小茴香热敷治疗腰段脊柱手术后腹胀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