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难点的分析

2013-04-09陈月吓

河南建材 2013年5期
关键词:表面温度测温温差

陈月吓

河北亿龙建筑工程有限公司(050000)

目前,国内大型工业和民用建筑的比例不断增加,30层以上的高层楼房已经比较普遍,随着建筑高度增加,高层建筑地下室的底板一般较厚,有的已经达到2 m以上。因此,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均为大体积混凝土,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主要技术难点为温度裂缝的控制问题。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阶段之所以会产生裂缝,是其内外矛盾发展的结果。一方面由于水泥水化热引起的结构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的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另一方面,结构物的内外约束要阻止这种变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一旦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应力极限时,就会出现裂缝。因此,为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除要满足强度等级、抗渗要求,关键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水化热引起的内外温差,防止因温度应力而造成混凝土产生裂缝。笔者结合施工实践,认为应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1 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

混凝土出拌合机,经泵送、振捣等过程后的温度为浇筑温度,应控制在28℃以内。在每次混凝土开盘之前,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要量测水泥、粉煤灰、砂、石、水的温度,专门记录,计算其出机温度,并估算浇筑温度。当浇筑温度超过上述控制标准时,必须采取如下措施:混凝土泵管外用草袋遮盖,并经常洒水降温;砂、石料避免太阳暴晒;夏季施工时拌合水中加冰来降低水的温度;尽量利用夜间浇筑混凝土。冬期施工拌合水用锅炉加热,保证水的温度在10℃以上,确保浇筑温度在5℃以上。

2 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浇筑采用“一个坡度、层层浇筑、一次到顶”的方针。根据混凝土泵送时形成的坡度,在上层与下层布置两道振捣点。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主要解决上部振实。第二道布置在混凝土坡角处,确保下部混凝土的密实。先振捣料口处混凝土,以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然后全面振捣。为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裂缝,减少内部微裂,提高混凝土密实度,还可采取二次振捣法。在振捣棒拔出时混凝土仍能自行闭合而不会在混凝土中留孔洞,这时是施加二次振捣的合适时机。由于泵送混凝土表面水泥较厚,在浇筑2~6 h后,先用长刮尺按标高刮平,然后用木抹反复搓压数遍,使其表面密实,在初凝前用铁板压光。既能较好地控制混凝土表面龟裂,又能减少混凝土表面水分散发。

3 加强养护及测温工作

为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造成温度应力大于同期混凝土抗拉强度而产生裂缝,可采用“蓄水法”进行混凝土养护。具体做法是:先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双层麻袋,浇水湿润;待混凝土初凝后,在基础周围砌挡水,蓄水深10 cm,养护28 d。为及时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变化值,在基础内埋设测温点20个,深度分别设在板中及距表面10 cm处,分别测量中心最高温度和表面温度,测温管均露出混凝土表面12 cm。

测温工作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开始进行,测温频率按持续28 d考虑。具体安排是:前3 d,每2 h测量 1 次;4~8 d,每 4 h 测量 1 次;9~15 d,每 6 h 测量 1 次;16~20 d,每 12 h 测量 1 次;21~28 d,每 24 h测量1次。从测温曲线图中可以看出,混凝土浇筑后,中心最高温度发生在第4天,最高温度55.1℃。混凝土中心与表面温度升降基本同步上升,在前10 d温差始终保持在8~12℃,远远低于不安全温差25℃,后18 d温差保持在3℃左右,说明温差控制理想。

猜你喜欢

表面温度测温温差
手表与温差
结合注意力机制的区域型海表面温度预报算法
北方冬季养猪当心“四差”
温差“催甜”等
低级热温差发电器的开发应用研究
基于WiFi无线通信测温系统的设计
变压器光纤测温探头的安装固定
基于DS18B20的单片机测温系统
热电池新型隔热结构设计及表面温度研究
Kerr型中子星与黑洞表面温度分布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