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土石坝抗震设计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3-04-09陈生水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粒土振动台石坝

由大连理工大学和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完成的“高土石坝抗震设计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成果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针对筑坝粗粒土力学特性及本构模型、高土石坝抗震分析与安全评价方法、土石坝地震破坏机理动力模型试验技术、高土石坝抗震设计方法与加固技术等开展了深入系统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创新成果:

(1)提出了粗粒土多级位移测试和静动耦合三轴试验方法,揭示了粗粒土微小应变条件下的动力变形特性,研究了粗粒土变形过程中的颗粒破碎与能量关系,提出了能合理考虑粗粒土颗粒破碎规律的静、动力统一的弹塑性本构模型.

(2)提出了高效的土石坝随机地震反应和永久变形分析方法,发展了土坡稳定优化算法,建立了土石坝DDA与FEM耦合分析方法,建议了高土石坝地震安全控制标准和极限抗震能力计算分析方法,自主研发了高效、多功能土石坝三维抗震分析软件.

(3)提出了土石坝常规振动台和离心机振动台试验方法,开发了多项模型试验测试技术,提出了土石坝破坏模式和判据、面板堆石坝的强震破坏特征、面板与垫层的脱空和错台机理、先期地震对面板坝抵抗变形能力的影响规律.为验证理论分析方法、准确评价土石坝的地震安全提供了实验基础.

(4)提出了强震区高土石坝抗震设计的基本要点,建议并验证了抗震加固方法及其有效性,采用集成创新的抗震措施首次成功应用于实际工程.

研究成果应用于我国吉林台、瀑布沟、糯扎渡、双江口、紫坪铺等50多个高土石坝,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78篇,其中SCI和EI收录99篇,授权软件著作权6项.

猜你喜欢

粒土振动台石坝
粗粒土三轴试验力学与长期变形特性研究综述
基于振动台试验的通信机柜地震易损性分析
无胶结粗粒土初始结构强度研究
颗粒形状对粗粒土破碎特性影响研究
基于响应面和遗传算法的土石坝变形反分析方法
欢迎订阅《碾压式土石坝设计》
加筋粗粒土大型直剪试验及本构模型适用性研究
大型液压离心振动台控制策略的仿真研究
420 kV避雷器振动台抗震试验
复杂偏心结构振动台试验水平与扭转位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