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规划 建管并重推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效
2013-04-09依安县水务局
□依安县水务局
依安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耕地面积401万亩,农业人口近40万。但“十年九春旱”的实际状况导致农业大而不强,水利设施建设落后同样制约着农业的发展步伐。为打破制约瓶颈,2011年以来,我县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共完成水利建设投资2.8亿元,完成了4座水库的除险加固及2 条中小河流治理任务,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0.6万亩,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 467公顷,解决了101个村屯3.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一、坚持“四个到位”,提高重视程度
我们把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保障农业生产的基础工程、长效工程常抓不懈。一是领导重视到位。县里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县财政局、农业局、水务局等相关部门参加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对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统一协调、指导和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二是工作部署到位。每年年初,我县都以县委全委扩大会议形式部署“三农”工作,并把水利设施建设作为抓好农业经济的重中之重,按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长远规划,认真研究和讨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下达全年工作任务。在春秋两季还召开专题会议,推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按计划实施。三是宣传发动到位。通过电视、政府网站等媒体,广泛深入地宣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组织宣传部门深入工程现场跟踪报道,加大工程项目实施目标、项目建设进展的宣传力度,全面提高干部群众对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四是奖惩兑现到位。县里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直接兑现到农业主管部门、基层领导班子和各级领导干部的考核之中。春、秋两季组织全县大检查,对水利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评比,奖优罚劣,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对水利工作的重视程度,形成了水利建设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破解“三道难题”,狠抓推进落实
工作中,我们抓住关键,有效破解项目在规划、资金、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难题,确保项目迅速破题、扎实推进。一是破解规划难题。为有效解决无规划乱建、有规划不依等问题,我们本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期开发、注重实效”的原则,从全局和长远着眼,组织技术骨干编制了《依安县“十二五”水务发展战略规划》、《依安县水务发展中长期规划》、《依安县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等相关规划。为配合全国水利专项规划,还制定了《依安县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规划》、《依安县旱田节水灌溉规划》等专项规划,做到了近期规划与远期规划相结合,当前实施与近期规划相协调。二是破解筹资难题。即使在县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2012年,县财政投入到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仍达3 625万元。此外,在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县政府把从农业、扶贫、农开等各相关部门争取到的涉水资金打捆使用,集中投放到农田水利建设上。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受益群众投资投劳兴修农田水利,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三是破解监管难题。为规范水利建设管理,县里组建了专门的督查工作组,对重点项目实施定期和不定期督查,加强建设督管。在2012年节水增粮行动、水库及中小河流除险加固项目实施中,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的要求,严格推行“四制”管理,使得项目建设规范、合理。尤其在“节水增粮行动项目”中,我们成立了由财政、纪检、检察、审计、水务等部门组成的项目监督组,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全程监督。
三、完善“两项制度”,务求工作实效
为确保水利设施建得好、管到位、有实效,我县在完善体制机制上做足文章。一方面,完善工作体制。我县对水管单位进行了体制改革,将全县5座水库和县河道管理站全部纳入财政供养,作为一类事业单位管理。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小型农田水利管理机制。县水务局设立小型农田水利资产管理总站,各乡镇设立分站,各项目村设立管理站,并明确了工作责任,落实了管护经费。另一方面,完善管护机制。对水利设施实行管养分离,使水利工程有专人管理,有专人养护,确保水利工程发挥持久效益。2012年,按照“先建制度,后建工程”的原则,制定下发了《依安县节水灌溉设备(设施)管理办法》,节水灌溉设备实行县、乡、村三级管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和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取得了明显成效。
虽然我们在水利建设上做了一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虚心学习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再接再厉,扎实工作,再谱水利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