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同市水利风景区发展实践与思考

2013-04-08

山西水利 2013年1期
关键词:风景区全市水利

王 烨

(大同市水务局,山西 大同 037008)

1 大同市水利风景区发展现状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东北边缘,人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文物景点众多,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全市地跨海河、黄河两大流域,境内河流多达二十几条,主要河流有桑干河、御河、十里河、口泉河、甘河等。现有水库85座,总库容7.79亿m3,其中:大型水库1座,库容5.8亿m3;中型水库5座,库容1.42亿m3。大中型自流灌区和机电灌站24处,小型水利工程959处,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923.5km2,治理度达到50.37%。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市水利正处于大建设、大发展的历史时期,一大批民生水利工程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众多的水利工程、优美的山水林木自然景色和历史文化遗迹,构成了丰富多样、独具魅力的水利风景资源。

近年来,大同市以水土资源优势为依托,以生态保护为原则,以历史文化为内涵,按照“规划引领、多元投资、创新管理”的总体思路,扎实开展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全市水利风景区建设呈现出可喜局面。目前全市共有省级水利风景区5个,涉水旅游景区20多个,年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水利旅游已成为全市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风景区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度假的场所,同时也发挥了提升工程效益、涵养水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赢。

2 经验做法

2.1 高位推动

大同市委、市政府对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给予高度重视,明确开发建设水利风景区是实现生态立市目标,加快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举措。市水务局利用全市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旅游名都大好契机,把水利风景区开发、水利旅游纳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成立了水利风景区建设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全市各级水利部门依托所拥有的水利风景资源优势,坚持大旅游、大网络、高起点、有特色的原则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认真做好规划,有重点、分层次、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水利旅游资源。以水利风景区建设为龙头实施带动战略,加快发展水利旅游经济在全市上下已形成共识。

2.2 规划引领

水利风景区规划是对水利风景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和可持续性的深入思考和规划。近年来,市水务局按照“突出特点,培育亮点,打牢基础,切实可行”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编制了一批水利风景区发展规划,指导水利风景区建设工作。规划编制中,注重与水利整体发展、城市建设、区域经济发展等规划相协调,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水资源、水环境的需要,充分体现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发挥水利风景区的综合效益。

2.3 文化承载

水文化是水利风景区的灵魂。大同市始终坚持文化精品意识,突出水文化特色,塑造精品水景观,使水利风景区成为传承发展水文化的重要载体。一是彰显历史文化。广灵水神堂风景区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深挖“九江圣母祠”和“观音庵”历史文化,把文化融入青山绿水,引领游客走进历史,成为“亲水、乐水”文人墨客来同旅游的必到之处。二是推进水文化建设。桑干湖生态旅游区利用册田水库水体与水工建筑特色突出的特点,培育了水工建筑区(赏坝)、桑干湖景区(玩水)、乌龙峡景区(探峡)、两山衬托区(览山)四大景点,“坝铸魂、水靓容、峡含情、山传神”的旅游特色使其迅速成为各旅行社重要的景点品牌。三是弘扬水文化。1955年,毛主席的“看,大泉山变了样子!”使大泉山蜚声全国,成为农业战线上引人注目的一面红旗。阳高大泉山水利风景区将“水利万物”的水文化与大泉山的红色传统结合,让游人在重温红色经典的同时,充分领略生态水利所带来的自然和谐之美和水利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科学内涵。

2.4 多元投入

在建设水利风景区中,大同市不断拓宽融资渠道,提出了“用够财政的、用好市场的、争取上级的、调动社会的”资金筹措方式,吸引市场资金、调动社会资本投入水利风景区建设,推动水利风景区建设全面快速发展。一是切实保障财政资金投入。在御河生态湿地公园建设中,市级财政资金就累计投入近5亿元,昔日污水横流的御河变成了集防洪排涝、蓄补水源、生态调节、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景观长廊。二是整合多方面的资金。在文瀛湖景区建设中,全市整合了水利、土地、园林资金近10亿元,断水干涸多年的文瀛湖又现波光潋滟、花香草美的景象,不仅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成为外来游客全面认识大同的水生态旅游精品景点。三是制定优惠政策,广泛融资。在册田水库桑干湖生态旅游区建设中,引入民营经济成立了桑干湖生态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大大加快了景区建设,使桑干湖生态旅游业步入了快速发展之道,年接待游客人数超过10万人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被省水利厅命名为山西省首批省级水利风景区。

2.5 注重管理

水利风景区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在风景区管理上,大同多措并举,积极推进水利风景区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是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经营管理。如桑干湖风景区建立和完善了经营管理责任制,制订有应急预案,既保证了册田水库水生态、水环境、水工程运行安全,又实现了景区的高效运营。二是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仅2012年,全市就累计培训市、县水利部门及水利风景区管理人员50人次,景区管理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新的提高。三是严格风景区评审标准、申报程序。在申报工作中,严把水利风景区材料初审关,认真组织专家进行实地初评,积极推荐符合条件、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景区申报水利风景区,确保了申报质量。

3 推进水利风景区跨越发展的对策思考

大同水利风景区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规划工作还显薄弱,一些景区单位对景区规划重视不够,未能按有关要求编制景区总体或详细规划,不利于景区可持续发展;二是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景区在发展过程中缺乏政策资金支持,绝大多数景区建设依赖自身条件,发展受到较大限制;三是景区建设缺乏高素质的人才支撑,特别是熟悉水利风景区规划、建设、管理、经营等方面专业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影响水利风景区快速发展的明显短板;四是宣传力度不够,水利风景区品牌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3.1 科学编制规划,夯实发展基础

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推进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龙头和基础。一是要全面开展全市水利风景资源状况专项调查,摸清水利风景资源开发与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科学编制全市水利风景区发展总体规划。二是严格做到“规划先于开发”。水利风景区建设要充分考虑不同区域和各类景区的自身特点,在确保工程、生态、防汛安全和做好规划的前提下进行风景区建设、开发,做到因地制宜,顺势而为,有序推进。三是加强旅游规划与横向的相邻规划和纵向的高层规划的衔接。在编制水土保持规划、河道治理规划、病险水库治理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时,综合考虑水利风景区建设内容。

3.2 拓宽融资渠道,增加资金投入

要发挥政府与市场两个方面的积极性,逐步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水利风景区建设投入机制。一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将水利风景资源开发、水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公共财政投入重点领域。如积极争取政府从征收的水利规费中划出一定比例的资金,设立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专项引导资金,建立水利景区建设资金的长效投入机制。二是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鼓励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水利部门融资平台公司通过直接、间接融资方式,拓宽水利风景区投融资渠道;引导和鼓励外来资本与民营资本进入水利风景区建设领域。三是把水利风景区开发与水利工程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改造、水土保持、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等,带动水利风景区建设与发展。

3.3 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发展后劲

一是加强水利风景区管理机构建设,保障工作经费,稳定管理队伍。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争取成立有专门编制、人员、经费的水利景区建设和管理机构,为景区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二是有计划、有重点地使用和引进一批高层次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特别是选配景区单位领导班子时,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启用有思想、有能力的开拓型人才,并给予充分信任和大力支持。三是重视对现有从业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和素质的培养,通过开展人员培训,着力打造一支懂经营、善管理的管理队伍,不断提高水利风景区管理水平。

3.4 强化宣传引导,开拓旅游市场

水利风景区建设由于起步较晚且大多地处偏远,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拓市场就显得尤为重要。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节日庆典、水利旅游产品推介会等多种形式,特别是利用大同水利网及每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活动,宣传水利风景区建设理念,展示水利风景区风采,全面提升水利风景区品牌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各级政府要发挥统筹、协调、引导职能,将水利旅游纳入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大格局,在基础设施、道路交通、路线制定等方面充分考虑水利风景区建设,实现水利旅游与传统旅游业的有机融合,以不断拓展水利旅游市场,吸引更多的观光客源,增加水利旅游收入,实现全市水利风景区的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风景区全市水利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明月湖水利风景区的水文化挖掘与诠释
GIS在风景区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应用——以威海市圣水观风景区为例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