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代县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

2013-04-08庞利军

山西水利 2013年1期
关键词:代县用水量全县

庞利军

(代县中解河灌区水利委员会,山西 代县 034200)

1 概况

代县国土面积1 696 km2,包括11个乡镇,386个行政村。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5 928万m3,其中地表水为10 467万m3,地下水资源量10 612万m3。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为7 897万m3,盆地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6 923万m3;地下水可开采量为5 763万m3,山丘区地下水可开采量为638万m3,盆地平原区地下水可开采量为5 125万m3。

2 供水工程现状

根据统计资料,截至2007年底,全县共建各类地表水供水工程350余项,水井工程749眼,初步形成了具有多功能、多用途、多目标,互相配套,比较完整的供水工程体系,中小微型相结合,蓄引提相补充的农村水利新格局。

全县现有中型水利供水设施4处,其中引水工程3处,引水规模6 641万m3,2007年供水能力2 269万m3。提水工程1处,提水规模0.4 m3/s,2007年供水能力为176万m3。其余均为小型供水设施,其中蓄水工程20座,总库容1 674.1万m3,兴利库容707.8万m3,引水工程232处;提水工程3处;小型塘坝38处,总库容19万m3;集雨工程53处,年利用量0.3万m3。

3 用水情况分析

3.1 现状取水量

2007年全县用水量为6 453.96万m3。按用途分类,城镇生活用水量82.2万m3,工业用水量2 195.7万m3,农田灌溉用水量3 874.1万m3,农村生活用水量165.96万m3。按水源分类,取用地表水为2 006.1万m3,取用地下水为4 447.86万m3,在总用水量中地表水占31.1%,地下水占68.9%。

3.2 历年用水情况分析

根据1990—2007年全县用水统计资料分析,全县多年平均用水量为6 288.5万m3。按用途分类,城镇生活用水量多年平均 73.1万m3,工业用水量为1 414.6万m3,农业用水量为4 800.8万m3。按水源分类,取用地表水多年平均2 672.8万m3,取用地下水多年平均3 615.7万m3,在总用水量中地表水占42.5%,地下水占55.5%。

综上所述,地表水用水量呈下降趋势,而地下水用水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分析代县供水水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降水量的减少导致河川径流量减少,使地表水源工程的供水能力有所下降,相应水井工程供水量则呈增加的态势;另一方面,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需水量不断增大,而地表水利用受到限制,使得水井工程供水量不断增加。

3.3 水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3.3.1 地表水开发利用潜力分析

由于代县河川径流量时空分布不均,给河川径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不利的影响,截至2007年底,全县共建各类地表水供水工程350余项。全县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0 467万m3,现状地表水资源利用量为1 371万m3,开发利率仅为13.1%。由此可见,现状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3.3.2 地下水开发利用潜力分析

本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水和裂隙水。裂隙水以基流或小泉水形式排泄,开采条件较差,开发利用较困难。现状孔隙水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高,截至2007年底,全县水井工程共749眼,地下水开采主要用于农田灌溉、工业和生活用水。代县地下水可开采量为5 763万m3,现状开采量4 390.7万m3,开发利用率为76.2%,尚有一定开采潜力。

3.4 用水水平分析

根据统计调查,2007年代县城镇人口近4万人,城镇生活用水量为82.2万m3,人均大生活用水量56.3 L,低于忻州市平均水平80 L;农业人口15.5万人,农村生活用水量165.96万m3,农村居民人均取水量29.3 L,略低于忻州市平均水平。

200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203 321.6万元,工业用水量为2 195.7万m3,工业产值取水量108 m3/万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4 m3/万元。2007年全县农田灌溉用水量3 874.1万m3,实际灌溉面积1.06万hm2,每公顷平均灌溉取水量3 631.5 m3。

4 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

代县水资源开发利用有如下特点:一是因地形条件复杂,致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困难,汛期大量水无法利用。二是全县没有一处比较大的蓄水工程,对季节性河流的来水不能进行充分调蓄,虽水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不高。三是对集中用水的区域,如县城及其附近,由于地表水供水量不足,加剧了地下水开发,尽管如此,遇枯水年份,水的供需矛盾仍很尖锐。

水资源开发利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水利设施不够完善,水资源利用率低,如渠道防渗性能差、灌水耗损严重。二是配套工程不完备,致使一些工程不能发挥设计效益。三是缺少有效的地表水控制工程,地表径流的利用率极低。四是机井布置不够合理,单井效益低。地下水丰富的地区,地表水同时也多,打井相对少;而在某些弱富水区,因缺乏地表水源,机井布设过密,井距小,抽水彼此干扰,导致单井出水量较小。

5 对策措施

5.1 工程措施

增建引水和提灌工程,充分利用客水资源补充自产水量不足。地下水配套工程增设了自动量水仪等水井工程,坚决杜绝超采。新建了峨口水库,加强了对地表水的充分利用,提高堤蓄能力和承载水量的能力。针对地表水过多的地区开设蓄水设施,增设堤防,对于地表水少的地区,打地下井以供取水,保证了工业和生活用水。

5.2 管理措施

第一,加大节水、保护水资源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法制宣传日和普法阵地等,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宣传形式,广泛开展水法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人民节约水、保护水的自觉性,增强水危机意识。

第二,改革管理机制,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为使水资源在统一规划、科学配水、节约用水、污水治理、依法保护等方面协调一致,改变管水源的不管供水,管供水的不管排水,管排水的不管治污,管治污的不管回用的局面,改革现有管理机制,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统一负责城乡防洪、蓄水、供水、用水、节水、排水、水保护、污水处理及处理回用等水管理工作,变“多龙管水”为“一龙管水”,真正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第三,健全水资源法制体系。一方面要逐步完善水资源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修订和完善适应本地区防洪、蓄水、供水、用水、排水、节约、保护等方面的相关规定,使水资源管理的法规体系趋于完善。另一方面要加大水资源管理的执法力度。从执法队伍建设、执法装备建设、执法能力建设入手,做到有案必查,违法必究,真正走依法治水、管水之路。

第四,深化水资源水价改革,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从有利于节约用水和水资源的管理、保护、治理和配置出发,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水价体系。水利工程水费要按照满足运行成本和费用、缴纳税金、归还贷款和获得合理利润的原则制定。城市供水价格要按照完全补偿企业的供水成本,费用、税金和企业的合理利润以及水资源费、城市污染等法规规定的项目进行调整。水资源费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做到应收尽收,足额到位。通过水资源水价改革和调整,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猜你喜欢

代县用水量全县
山西代县启动黄酒酒都建设
代县产业脱贫主要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师用水水平分析与评价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澳大利亚研发出新型农业传感器可预测农作物用水量
代县成立农民画促进会
代县:严查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邢台市生态环境用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