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定信心 务实创新努力开创全省纺织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新局面

2013-04-08夏志林

山东纺织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纺织企业

夏志林

(山东省纺织工业协会,山东 济南250014)

1 2012年全省纺织行业工作回顾

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省纺织行业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出稳中求进,加快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克服了市场低迷、成本上升、国内外棉花差价加大等不利因素,保持了纺织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

1.1 纺织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012年全省4218户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实现利税943.22亿元,其中利润609.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43%和13.33%;出口创汇在外需持续不振的情况下,实现197.59亿美元,同比下降3.1%。

1.2 加强行业运行监测和协调服务

一是积极反映行业动态。及时调度分析行业运行态势,分析国内外棉花价差过大对我省棉纺织行业造成的影响,研究提出意见建议。二是密切关注国际纺织品市场变化情况。认真研究分析中日韩自贸区对我省纺织服装行业的影响。组织企业参加省政府“台湾山东周”以及赴乌兹别克斯坦、日韩、土耳其经贸活动和“意大利马尔凯—山东省经贸洽谈会”等。三是着力抓好内需市场开拓。重点举办了中国(即墨)鳌山湾国际时装季活动。四是认真贯彻省政府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强化年”活动。组织参加了省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培训班,并获得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单位二级(省级)资格证书,为今后行业开展标准化达标评审奠定了基础。五是注意发挥行业统计直报系统和山东纺织网的综合功能,及时反映和报道行业信息,强化了服务职能。

1.3 加快结构调整 增强企业和集群实力

一是重点地区通过调整重组,促进企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2012年7月青岛纺联控股集团完成工商登记变更,标志着始于2005年的青岛国有纺织企业改革调整重组工作基本完成。重组后的青纺联集团以棉纺为核心产业,市场主体地位得到了落实和加强。同时,该集团加快布局调整,规划建设了四方、胶州、城阳和台儿庄四个现代纺织产业园区,致力于转型升级,建设科技型、创新型企业,为长远发展拓展空间并奠定了基础。二是魏桥、鲁泰、如意、南山、即发、孚日、舒朗、希努尔、泰和新材、东方地毯、临沂新光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显现出强劲发展势头,继续引领行业发展,对提振纺织实体经济信心起到了重要作用。三是产业集群支撑行业经济平稳向好发展。截至目前,我省纺织行业共有省级以上产业集群31个,其中国家级产业集群21个。纺织产业集群已成为支撑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1.4 实施名牌战略 推进产品质量和标准化工作

一是会同中纺联组织召开了“日本行业自律及白名单管理体系”研讨会,目前,我省已有26家企业获白名单资质。二是参加全国毛纺优质、精品产品评选发布会,我省有16个产品获精品产品、优质产品称号。三是推荐并参与制定了2012年省名牌产品评审目录。2012年,我省纺织服装行业又有4个商标被认定中国驰名商标,有29个被新认定为山东省著名商标。截至目前,我省纺织已有中国驰名商标38个,山东省著名商标172个,山东名牌179个。四是继续开展了全省纺织群众性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共评选表彰了26个山东省纺织优秀QC小组,11个优秀质量信得过班组和14名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先进个人。并进行了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推荐评审,评出山东省纺织企业管理现代化优秀创新成果6个。五是认真组织制订操作法。完成了山东省地方标准《棉纺纤维梳理工(精梳)值车工作法》修订工作,并已由省质监局批准发布,这是二十年来首次对操作工作法进行修订。

1.5 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有新突破

一是积极参加项目评审、论证,为纺织项目争取资金支持。对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困难县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项目中的18个纺织技术改造项目及2个产品研发平台项目进行了评审。共申请专项补贴资金2.58亿元。对省经信委2013年国家重点产业振兴技改项目中的8个纺织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进行了评审,总投资10.2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1亿元,申请专项资金补贴9049万元。二是做好纺织技术改造项目审查把关。按照省经信委要求,对列入2012年工业转方式调结构1000个项目(结构调整类)中的46个纺织项目进行了初审。对申报“2013年全省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导向计划”的纺织项目进行了审核,有56个纺织项目被列入“2013年全省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导向计划”,总投资计128.93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6.54亿元,预计年新增经济效益:销售收入255.09亿元,利润31.41亿元,税金17.88亿元。三是稳步推进技术中心建设,技术创新取得新成绩。2012年,我省康平纳集团、青岛东佳、青岛宏大纺机3个企业被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认定为第十九批享受优惠政策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有10个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截至目前,我省共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86个(其中国家级13个)。2012年,我省纺织行业荣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荣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22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4项。岱银集团“一种交捻竹节纱的生产方法”发明专利,在全国近40万件参评专利中脱颖而出,荣获第十四届中国专利金奖。该奖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与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颁发,全球认可。四是组织了“中国纺织学术带头人”、“年会优秀论文奖”的申报。我省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宋西全作为全国7位获奖者之一荣获“2012中国纺织学术带头人”奖;我省有10篇论文入选“2012中国纺织学术年会论文集”;山东南山纺织服饰有限公司、山东康平纳集团公司、山东沃源新型面料有限公司在最新科研与高新技术孵化成果发布会上进行了成果发布,占全部成果发布数的近1/3。

1.6 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成效显著

一是会同省轻纺工会积极组织省内印染企业参加“全国印染行业节能减排达标竞赛活动”。二是按照省节能办统一部署,起草了《山东省高耗水工艺、设备名录(第二批)》。三是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印染、粘胶行业准入公告管理工作。目前工信部已对符合准入条件的首批120家企业名单进行拟公告,其中我省有12家印染企业、3家粘胶企业进入拟公告企业名单。四是积极参加省清洁生产指导中心组织的重点企业清洁生产评估、验收工作。并配合有关部门,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按时完成了2012年我省纺织行业淘汰4.687亿米落后印染能力与6.96万吨落后化纤能力的任务。据统计,2010~2012三年来,我省纺织工业(包括国家下达计划在内)共有200余户企业淘汰了落后产能,其中各类印染企业67户,累计淘汰落后产能13.73亿米;化纤企业12户,累计淘汰落后产能11.15万吨;其他100余户企业按照工信部发布的《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淘汰了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淘汰落后产能已成为我省纺织行业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造、增后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

1.7 强化技能培育 提高人才素质

一是继续精心组织实施“金蓝领”技师培训计划。二是积极做好行业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在行业内组织开展了第四次技师、高级技师的评审工作,全省共614人申报参评,较上年增加23%。三是组织开展了2012年度山东省纺织工业首席技师评选活动,共评选出省纺织工业首席技师12名,推荐5人参加第八届“山东省首席技师”、3人参加第四届“山东省有突出贡献技师”的选拔。日前省人社厅已公示省首席技师3人,获批省突出贡献技师2人。四是积极组织申报“技能大师工作室”。目前,国家人社部已批复帛方公司“王建环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并拨付10万元的政府补贴。五是为加快行业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主办了“恒丰杯”全省棉纺行业纤维梳理工(梳棉)职业技能大赛。企业参与热情高,取得了良好成效。

1.8 企业文化暨竞争软实力有所提升

2012年,继续发挥《鲁纺企业文化》会刊交流平台作用,做好编辑发行工作的同时,组织了鲁纺品牌文化建设先进企业、先进个人的评选以及企业文化用语征集活动。召开了全省纺织行业思想政治、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会议暨省纺政研会第二十二次年会。2012年是“郝建秀小组”命名60周年,国家和省市共同举办了高规格、大规模的纪念活动,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郝建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等领导出席,通过声势浩大的宣传,使“郝建秀小组”精神在全国得到大力传扬。

2012年是全省纺织行业在复杂严峻经济形势下攻坚克难、稳中有进的一年,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它凝聚着全省近200万纺织职工的心血。

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也是挑战和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的一年。

2 2013年面临的形势

2.1 从挑战和困难方面分析

一是国际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充满变数,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二是纺织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初加工与精深加工产品比重不协调的矛盾尚未得到根本改善,特别是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与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还不相适应。三是行业的整体实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四是纺织行业税费特别是棉纺行业负担较重,加之原料、劳动力、融资等项成本持续上升,企业盈利空间面临巨大压力。

2.2 从机遇和希望方面分析

一是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人心思进、政策利好,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氛围。二是纺织工业产业链条比较完整,与周边一些国家相比,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较高,其相对中高端纺织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依然存在。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强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三是城镇化是我国最具潜力的内需所在。随着国家扩大内需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政策的强力支撑,加之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持续推进和进一步增强,纺织工业的发展以及品牌建设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纺织品服装作为彰显人们基本生活品质的日常必需品,其消费潜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四是中央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纺织行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发展环境可望有所宽松。五是历经多年市场竞争的风雨磨砺,我省纺织企业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抵御市场风险挑战的经验和能力明显增强,锻造了一支吃苦耐劳、积极奋发向上的产业大军队伍,涌现了一批发展意识强、善于超前思维、擅长攻坚克难的优秀企业家和高水平技术人员,形成了一批优势产业、名牌产品和行业排头兵骨干企业。

3 2013年行业重点工作

2013年,全省纺织工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主题主线,继续贯彻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提质增效为中心,立足于九个“着力”,坚持不懈“转调创”,千方百计稳增长,努力开创我省纺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局面。主要预期目标是: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企业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12%;实现利税、利润均增长10%;出口创汇增长5%。

3.1 着力创新驱动 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一是紧紧围绕提高科技和品牌两个贡献率,进一步强化创新能力建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二是加强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创新。抓好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企业技术中心、重点行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强化辐射服务功能,提升前瞻性创新能力,着力培育一批跟踪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为行业和区域技术发展提供服务的重大创新平台。三是深化产学研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产学研活动,不断创新合作模式,提升合作内涵,完善有机融合、协同创新的合作机制,提升重大技术难题和科技成果的攻关转化能力。四是积极推进“十二五”规划实施,围绕纺织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抓好在建国家和省重点技改项目及技术创新项目,强化跟踪调度,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快项目进度,力争项目早完工、早见效。五是深入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实施质量强省和名牌战略、标准化战略。引导行业企业结合实际加强质量和标准化创新工作,发挥品牌引领带动作用,推进自主品牌的创新创建。六是扎实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抓好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活动,深化信息技术在纺织工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中的集成应用,提升行业信息化水平,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3.2 着力内外统筹 开辟市场营销新局面

一是突出抓好“中国(即墨)鳌山湾国际时装季”活动,努力做大做强,不断提升青岛国际时装周、山东国际家纺节等行业展会的拉动作用。二是积极开拓内销市场。研究把握不同消费领域对纺织品的需求趋势,细分市场、切割营销,在立足省内市场销售的同时,加大纺织优势产品在我省周边地区市场的销售力度;结合城镇化建设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大力提高纺织产品综合市场占有率。三是着力开拓国际市场,巩固老渠道,开拓新领域,努力推动纺织自主品牌、高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四是推进港澳台与内地市场融合。五是进一步发挥网络优势,开展电子商务。积极探索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商业模式。

3.3 着力深化结构调整 加速企业转型升级

要进一步把握质效优先调结构的工作重心,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全面结构调整。在深入扩大内需、优化投资结构、提升集群园区发展动力的同时,今年要着力在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狠下功夫,围绕实施高质高端高效产业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植新兴产业、发展新特名优产品。一是进一步加快棉纺织、毛纺织以及家纺行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二是以重点骨干企业为龙头,加快服装行业产业升级和品牌创新;加快提升纺织装备科技含量,提高行业装备现代化水平。三是继续下大气力发展产业用纺织品,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用纺织品发展要以生产高性能、新功能、高档产品为发展方向,走“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发展之路,完善从纤维到市场的产业链融合,创建产业技术联盟,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要积极引导行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产需衔接;以自主创新为支撑,加快技术进步;以骨干企业为依托,促进集约发展;以平台建设为抓手,完善公共服务。四是高度重视推动时尚创意产业发展。深入研究,找准提升创意附加值的关键突破口,主动把握变革中的时尚话语权。

3.4 着力引导 协调 服务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深入调研、密切跟踪,及时掌握集群的发展变化,了解企业和集群的运行情况及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策略,为集群提供有效服务,促进纺织产业集群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更好地向现代产业集群迈进。一是适时召开产业集群经验交流会,注重引导集群提高产品质量,加强行业自律,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二是努力推动集群产业升级和转型,加强技术协同创新,通过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提高集群企业的研发能力。三是积极通过兼并重组提高集群内企业的竞争力和产业集中度,通过招商引资引入外来骨干企业来提高集群的活力。四是引导地方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建设研发、检测、人才培养和信息等公共平台,为集群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3.5 着力强化企业管理 推动提质增效

今年全行业要大力开展“管理提升年”活动,进一步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各市行业主管部门和广大纺织企业,要高度重视,研究制定具体方案和措施,广泛发动、精心组织,扎实稳步推进。一是要坚持强化基础管理。继续以市场为导向,积极主动加强企业运营管控,努力实现产能最大化、劳动投入最小化。按照“寻标、定标、达标、超标”的路线图,抓住产量、质量、消耗、履约等关键指标,高标准建立产业管理体系,不断严格管理措施,全面提升综合管理水平。二是加大管理创新力度,积极借鉴行业内外先进企业优秀管理成果,结合行业和企业自身特点,不断创造新的管理经验。三是加大业内企业管理典型培育和先进经验的推广力度。四是注重资产经营管理。有条件的企业要紧密结合各自实际,立足纺织,跳出纺织,跨越纺织,积极探索多业态经营转型升级的新路子。五是毫不放松抓好安全生产管理。

3.6 着力抓好节能技术进步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一是要立足自身实际,统筹处理好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节能降耗的关系,进一步推进长效机制建设。二是充分借助中纺联“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促进委员会”的服务平台,打造全行业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的“联合舰队”。三是始终把加大节能低碳技术推广力度,作为促进企业和行业技术进步工作重点之一。四是适时开展“低碳山东行”高峰论坛暨“低碳山东风云榜”公益推选表彰系列活动。

3.7 着力“人才强纺”战略 建设高素质员工队伍

全行业要更加牢固地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放眼长远,舍得投入,大力实施人才强企、人才强纺、人才强省战略,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努力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纺织人力资源队伍。一是继续做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选拔和评价工作。二是抓好高层次人才培育,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力度。三是积极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四是创新人才激励和使用方式,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3.8 着力企业文化建设 强化行业竞争软实力

我们要借十八大东风,从建设纺织强省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深刻认识加强行业文化建设,尤其是企业文化、品牌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自信心。积极引导广大纺织服装企业从实际出发,努力建设具有本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一是坚持突出质量、创新、快速反应和社会责任“四位一体”核心,发挥已有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入推进品牌文化建设。二是坚持教育先行、文化引领、重视人文关怀和相关法律法规普及贯彻,深入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活动,进一步以劳动关系的和谐促进企业的和谐,以企业的和谐促进行业的和谐,以行业的和谐促进社会的和谐。三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切实加强企业精神形态文化、物质形态文化和制度形态文化建设。四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基层团队建设和宣传教育等课题调研,积极开展互动交流。五是坚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企业文化。

3.9 着力加强综合服务 保障行业稳健运行

一是继续把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准确把握行业运行态势,有的放矢提出预警预报和对策建议供上级参考。二是注重对纺织经济增长结构的分析监测,进一步重视和发挥山东纺织网的功能作用。三是按照建立现代工业产业发展新体系的要求,更加注重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四是及时调度跟踪困难行业和企业生产运行情况,掌握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好协调帮扶服务工作,保持行业和企业稳定。五是着力发挥骨干重点和行业排头兵企业的支撑带动作用。

2013年全行业各项任务非常艰巨,省纺织工业协会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坚定信心,凝神聚力,务实创新,努力开创全省纺织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局面,以优异成绩为十八大开局之年做出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纺织企业
企业
中国纺织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1-6月纺织服装出口保持稳健增长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RX-润轩纺织办公室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