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安全管理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2013-04-08史进萍

河南医学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心内科用药检查

史进萍

(卫辉市中医院 内科 河南新乡 453100)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护理安全管理是保证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本文对卫辉市中医院2011年8月至2012年12月入住心内科的328例患者从护理方面进行安全隐患分析,现将安全风险的分析结果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8月至2012年12月入住卫辉市中医院心内科的患者328例,男性167例,女161例,年龄55~90岁,平均年龄69岁。328例老年患者中共发生不良事件17起,其中跌倒2例,外出检查中突发心肌梗死1例,药物不良反应如皮肤淤血、药物性静脉炎6例,患者不合理干预导致治疗中断6例,健康教育不到位导致严重后果2例。

2 安全隐患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2.1 跌倒、坠床 引起的因素包括:①年龄因素;②环境因素;③疾病因素;④药物因素;⑤心理社会因素。研究对象中1例患者因久坐后突然起身血压变化较快发生跌倒,另1患者因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低血糖发生跌倒。

2.2 外出检查时发生意外 心内科患者外出进行各项检查,在进行运送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心绞痛、心跳骤停的危险。本研究中1例患者即在检查途中发生心肌梗死,险些发生生命危险。

2.3 用药之后的不良反应 由于心内科患者老年人较多,脏器功能减退,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能力减弱,接受应激能力也有限,所以在接受药物治疗之后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2]。如:3例患者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等抗凝药之后,注射部位皮肤出现了淤血;另有2例患者经输注氯化钾等出现了静脉炎;1例患者长期输液后出现了腹胀、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症状。

2.4 患者不合理干预治疗 研究对象中3例急性心衰患者因不习惯吸氧自行停氧使氧疗中断,缺氧导致呼吸困难加重,经重新吸氧后缓解;3例患者因自行调节扩血管药物滴速,出现心慌、胸闷等症状,经对症治疗后缓解;另有部分患者凭感觉自行停药或漏服药,造成疗效差。

2.5 健康教育不到位 护士宣教科学合理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根据病情适当的卧床休息和合适的活动度;适时增减衣被预防感冒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指导不到位。本组中有2例患者在用力排便后出现紫绀、胸闷等不适,经对症治疗后好转。

3 防范对策

3.1 准确评估,确立高危人群 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对其入院评估的同时进行跌倒危险因素评估,以确定是否为高危患者,并给予详细记录、挂出警示牌。对于关节炎、脑卒中、贫血、血糖控制不满意、体位性低血压等患者均应列为高危人群。

3.1.1 预防高危患者跌倒的对策:①对高龄、危重、偏瘫、烦躁、认知和行为能力改变等患者采取使用约束或保护器具等保护性措施。②注意老年患者的鞋袜,尤其是带入的鞋应该防滑,尽量不穿带鞋带的鞋。③在住院病人床头贴醒目的标识卡,并进行重点交接班和护理。④了解患者的思想动向,合理安排患者的治疗护理,满足患者的需求。对高危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加强巡视,加强生活护理。⑤安排高危患者住在临近护士站的病房,以便观察。

3.1.2 提供安全就医环境:病室的光线要柔和适宜,环境安静无干扰,地面应保持平整、干燥、防滑、无障碍物。弄湿地面时,随时放置警示牌或有人看管至地面干燥。在热水炉旁、台阶处、转弯处、物体旁设置温馨提示,引导病人熟悉病区环境,对不安全地带进行重点说明。

3.1.3 及时沟通:影响病人护理安全的因素很多,因此,根据各项评估的结果,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与病人及家属沟通,对存在问题的病人在床头挂醒目的标识,每班重点交接,加强巡视。对于重要的告知内容,应在护理文书中体现,加强防范医疗纠纷的意识。

3.2 关注患者出科检查 外出检查,虽然时间短,却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易引起护患纠纷。对此,制定外出检查护送流程,危重患者交接本,外出检查记录本。危重患者外出检查时提前做好安排,必要时和相关辅助科室协调,准备人员及物资,保证患者随到随检。

3.3 重视药物护理,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应对药物不良反应策略包括:例如使用镇静催眠药易引起头晕、嗜睡、精神萎靡不振等不良反应,服药后应及时安排患者卧床休息;如老年患者应用洋地黄类、抗凝血类等代谢慢半衰期长的药物时,注意严密观察用药后的反应。监督患者及时准确地用药,确保用药安全。加强对护理人员用药知识的培训,熟练掌握各种药物的性能、用法、用量、给药途径、时间、副作用等,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用药能力。

3.4 加强沟通,减少患者“违医行为” “违医行为”是指治疗护理过程中,由于患者不遵医嘱行为造成的安全问题[3]。护理安全措施的执行,取决于医患双方的配合,在平时的工作中,护理人员要针对个体差异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在实施各项治疗护理措施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目的、效果和注意事项,使其充满安全感和信任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5 积极开展多形式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的实施,有利于患者积极调整心理、生理、社会功能,以达到最佳健康状态;同时提高了护士的业务水平,丰富了护理职业的内涵。

4 小结

目前,我国心内科患者中老年人所占比例正逐年增加,呈上升趋势,而且病情不稳定,变化速度快,严重影响其安全。因此,如何对心内科患者进行较全面的分析和把握,有效提高防范对策,对促进疾病的康复,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1]张瑞敏.护理风险管理与患者安全[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33.

[2]傅国芬,王荣,余小萍.影响老年患者用药安全的相关因素及其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6,21(11):76.

[3]张素梅.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及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2):1086.

猜你喜欢

心内科用药检查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孕期X线检查,真的不能碰吗
备孕多年不成功,要做些什么检查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Playjng with ch & sh
做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