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性味的历史沿革
2013-04-08于彩娜窦德强
于彩娜 窦德强
(辽宁中医药大学,大连,116600)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1]。首见于《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术,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2]。《本经》中只有“术”的记载,不分苍术与白术。陶隐居认为:“术乃有两种:白术叶大有毛而作桠,根甜而少膏,可作丸散用;赤术叶细无桠,根小苦而多膏,可作煎用”[3]。从陶隐居的这句话可见,术有两种,即白术、赤术,赤术即是苍术。自此,从基原上术已有白术、苍术之分,但在性味与功效主治的记载中并未予以区分,仍只言“术”。寇宗奭的《本草衍义》记载:“只缘陶隐居言术有两种,自此人多贵白者。今人但贵其难得,惟用白者,往往将苍术置而不用。如古方平胃散之类,苍术为最要药,功尤速。”[4]。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引用陈自良的论述:“白而肥者,是浙术;瘦而黄者,是幕阜山所出,其力劣。昔人用术不分赤、白。自宋以来,始言苍术苦辛气烈,白术苦甘气和,各自施用,亦颇有理。”[5]从这两段论述可以看出,到了宋代,苍术与白术在遣药组方上才被区分开。因此,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白术与苍术性味混淆不清,对白术性味的记载,特别是药味的认识为历代医家所争论不休。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探讨白术性味的历史沿革。期望为白术的现代研究提供本草学依据。
1 白术“性”的历史沿革
白术之性在《本经》明确记载“温”[2],《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总结宋代以前本草学的有关论述,认为“术,味苦甘,温,无毒”[6]。后世本草著作基本上没有调整白术性温这一药性,如,《药类法象》中李东垣认为白术“味苦而甘,性温,味厚气薄,阳中阴也,可升可降”[7]。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指出白术:“味苦、甘、辛,气温。味厚气薄,可升可降,阳中阴也。无毒。[8]”另一方面,从白术的功效主治又可反推其性温,《名医别录》记载白术具有“暖胃”[9]之功,可治疗“五劳七伤,冷气腹胀……妇人冷”[10](《日华子本草》)、“腹中冷痛”[11](《药性论》)等阴寒之证。《经效产宝》中以“白术四两,右酒三升,煎取一升,顿服之”[12]治疗“产后中风,寒授遍身,冷直口噤,不识人等方”[12]。金元时期的张元素称白术“其用有九:温中一也”[13]。
但是,李东垣《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总赋》中将白术列于热性药中,并非温性,具有“消痰壅,温胃兼止吐泻”[14]的作用。清代黄宫秀认为白术“且其性最温”[15],将白术列于补剂中温中之项。
综上可见,历代本草著作对白术“性”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具有温热之性,但对温热的程度见解不一。
2 白术“味”的历史沿革
2.1 白术“味”的“苦甘”说 《本经》载有“术,味苦,温”[2]。《名医别录》:“术,味甘,无毒”[9]。《本草经集注》合而言之:“术,味苦、甘,温,无毒。”[3]《证类本草》虽未明确区分白术与苍术,但有“术有二种……凡古方云术者,乃白术也”[6]的论述,由此可知,陶弘景等人认为白术“味”苦甘。后世本草多遵此论,如元代王好古的《汤液本草》记载白术“气温,味甘。苦而甘温,味厚气薄,阴中阳也”[16],明代杜文燮的《药鉴》中著述白术“气温,味甘苦而甘温,味厚气薄,无毒,可升可降,阴中阳也”[17],清代徐大椿认为白术“色黄,气香,味苦而带甘,性温”[18],清代严西亭在《得配本草》中叙述白术的苦甘味的厚薄与采收季节有关,“冬术甘而柔软,夏术苦而燥烈,功用大有不同,不可不辨”[19]。
明清本草著作,诸如《重订本草徵要》《本草备要》等从白术的功效与临床应用佐证了白术的“苦甘”之味。明代李中梓在《重订本草徵要》记载:“白术甘温,得土之冲气,补脾胃之良药也。脾胃健于转输,新谷善进,宿谷善消。土旺自能胜湿,痰水易化,急满易解。腰脐间血,周身之痹,皆湿停为害,湿去则安矣。消痞者,强脾胃之力”[20]。清代汪昂在《本草备要》中指出:“白术补脾、燥湿,苦燥湿,甘补脾,温和中……燥湿则能利小便,生津液,止泄泻。消痰水肿满,黄疸湿痹。补脾则能进饮食,祛劳倦……止肌热,化癥癖。和中则能已呕吐,定痛安胎”[21]。
2.2 白术“味”的“苦甘辛”说 因为自《本经》之后漫长的一段历史时期,本草著作中白术与苍术不分,导致后世医家对二术“味”说法不一,如李东垣《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主治指掌》载有:“苍术,气味主治与白术同。补中除湿,力不及白;宽中发汗,功过于白”[2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则认为白术味苦甘,苍术味辛苦甘,将“辛”味列为苍术之味,非白术。
但甄权在《药性论》中明确提出“白术,君,忌桃、李、雀肉、菘菜、青鱼。味甘、辛,无毒”[11],至此白术有“辛”味之说,遗憾的是,《药性论》原著早已亡佚,《药性论》中的条文零星散见于后世一些本草著作中,其中有无关于苍术的论述无从得之,当然也无法判断此中白术是否与苍术截然分开。至寇宗奭《本草衍义》延续了甄权的“辛”味之说,并与苍术之辛味比较,“苍术,其长如大小指,肥实,皮色褐,气味辛烈,须米泔浸洗,再换泔浸二日,去上粗皮。白术粗促,色微褐,气味亦微辛,苦而不烈”[4]。此处所言白术微辛,不再混淆于苍术的辛味。张志聪《本草崇原》加以拓展“白术味始甘,次微辛,后乃有苦。苍术始甘,次苦,辛味特胜。白术性和而不烈,苍术性燥而烈,并非一种可知”[23],并口尝白术,从不同采收季节获得的其真实滋味,“白术之味,《本经》云苦,陶弘景云甘,甄权云甘辛,张杲云味苦而甘,今取浙中所产白术尝之,实兼甘辛苦三味。夏采者,辛多甘少,冬采者,甘多辛少,而后皆归于苦。是知诸说各举其偏,而未及乎全也”[23]。张志聪的论述更加明确地厘清白术苦甘辛味非苍术辛苦甘味,为白术的“苦甘辛”说添加了有力的一笔。杨时泰《本草述钩元》、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对此论述亦大同小异,“白术之味始甘,次有微辛,后归于苦,苦味居多”[24],“白术,性温而燥,气香不窜,味苦微甘微辛”[25]。周岩《本草思辨录》中指出成熟白术带有“辛”味,“白术味甘多脂,有似湿土,非脾之正药而何。其肉白,老则微红,味复带辛”[26]。由此可见,寇宗奭等人认为白术除“苦甘”外,尚有“微辛”之味。
遗憾的是,本草著作中只有白术具有辛味的论述,没有明确阐述辛味所产生的功效主治,只有陈其瑞《本草撮要》中提到“白术,味辛甘,入足太阴经,功专除湿益气,得枳实,能涤饮消痞[27]”的论述,似乎暗示白术辛除湿,甘益气。
2.3 白术“性味”演变探析 中药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而寒与凉、温与热,只是程度上的差异,即“凉次于寒”“温次于热”,后世一些本草著作对药物的“性”还用“大热”“大寒”“微温”“微凉”加以描述,对中药四性程度的进一步予以区分。对温热与寒凉程度的区分标准主要来源于实践,界线模糊、不明确。那么,众多学者对于白术温热程度的认识存在差异,也是可以理解的。
本草著作之所以对白术“味”的观点不同。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始于《本经》的“术”,无苍术、白术之分,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苍、白不分,致使二术性味混淆。二是,对中药“五味”确立依据存在争议。观点一:“五味”源于口尝味道,是药物真实滋味的反映;观点二:“五味”不仅是药物真实味道的反映,也是药物作用的概括;观点三:“五味”是从药物作用中推断出来的,不代表药物的真实滋味,而是药物疗效的归纳与概括。现阶段,大多数学者赞同第三种观点。所以,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在白术“性状”方面记载“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黏性”[1];而在“性味”方面为“苦、甘,温”[1]。
3 展望
笔者通过系统梳理不同历史时期主流本草对白术性味的论述,发现除《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阐述的白术味“苦甘”之外,还有“辛”味之说,对白术“性”温热的程度也存有争议。那么,白术“辛”味只是口尝滋味么?还是含有一定物质基础,具有相应的药理活性;白术性温还是性热,如何加以界定。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实验研究予以验证。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95-96.
[2]清·孙星衍.孙冯翼辑.神农本草经[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12.
[3]梁·陶弘景撰.尚志钧,尚元胜辑校.本草经集注(辑校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96-197.
[4]宋·寇宗奭撰.颜正华,常章富,黄幼群点校.本草衍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45-46.
[5]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655-659.
[6]宋·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150-151.
[7]金·李杲撰.郑金生辑校.金元四大家医学全书·药类法象[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851.
[8]明·陈嘉谟撰.王淑民,陈湘萍,周超凡点校.本草蒙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31-33.
[9]梁·陶弘景集.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22.
[10]五代·吴越日华子集.尚志均辑释.日华子本草[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2.
[11]唐·甄权撰.尚志钧辑校.药性论[M].芜湖:皖南医学院科研处,1983:15.
[12]唐·昝殷著.经效产宝[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18.
[13]金·张元素著.任应秋点校.医学启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188.
[14]元·李东垣原编.(明)李士材编.珍珠囊补遗药性赋[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8:2.
[15]清·黄宫秀著.王淑民校注.本草求真[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9-10.
[16]元·王好古撰.崔扫尘,尤荣辑点校.汤液本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78.
[17]明·杜文燮撰.张向群校注.药鉴[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29.
[18]清·徐大椿撰.伍悦点校.神农本草经百种录[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17-17.
[19]清·严洁等著.姜典华等校注.得配本草[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37-38.
[20]明·李中梓原著.甘仁等增撰.耿鉴庭重订.重订本草徵要[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8.
[21]清·汪昂撰..郑金生整理.本草备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16.
[22]元·李东垣原编.(明)李士材编.珍珠囊补遗药性赋[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8:22.
[23]清·张志聪著.本草崇原[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2-4.
[24]清·杨时泰辑.本草述钩元[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8:107-112.
[25]清·张锡纯撰.王云凯,杨医亚,李彬之校点.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册)[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1-42.
[26]清·周岩撰.张金鑫校释.本草思辨录校释[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58-65.
[27]清·陈蕙亭辑.本草撮要[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