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中山发展海南经济的构想及其实现

2013-04-08屈建军任慧英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孙中山海南省海南

屈建军,任慧英

(1.西安航空学院思想政治教研部,陕西西安710077;2.西安工业大学学生处,陕西 西安710032)

海南古称琼州,隶属广东省。其地东瞰菲律宾,西连北部湾,南眺越南,北倚雷州半岛。就自然地理而言,海南乃“南洋之门户”,本是中国海防重地;物产丰饶,也应属经济发达区域,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直至民国初年,该地并未得到政府有效重视,“有形势之险而不知固守,有天然之富源而不知利用。”[1]孙中山在从事民主革命过程中,非常关心海南建设和发展。在1912年的《琼州改设行省理由书》和1919年的《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中,孙中山集中阐述了关于发展海南经济的构想。概括起来,孙中山的构想主要有:

一 移民开荒,发展农业

在古代历史上,由于科学技术落后,农业发展主要依靠手工和人力,劳动力多少与强弱直接决定着农业的兴衰,故历代贤明统治者都实行奖励人口,招抚流亡政策,想方设法把农民安置在土地上,使其从事耕作生产。孙中山早年在《上李鸿章书》中,就曾提出“地尽其利”主张,感叹当时“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如此而欲致富不亦难乎!”[2]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地人地不均,呈现内地人多地少、边疆人少地多不平衡分布,所以孙中山在《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中曾提出“移民于东三省、蒙古、新疆、青海、西藏”[3]计划。落实到广东本省如何实现人地均衡问题上,考虑到蒙古、东三省“其地苦寒,与粤人体质不相宜。琼本广东九府之一,粤人移此,必能结合”[1],孙中山遂提议将广东部分居民移民海南,以开垦海南荒地。

海南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多雨湿润,气候温和,物产丰饶,“农田岁数熟,”[1]发展农业有着巨大潜力。但因人口稀少,劳动力严重不足,大量荒地未能得到开发,以致优越的自然地理潜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都很低。据《海南省志》记述,海南岛人口自古以来就极为稀少,“到清朝乾隆时期才突破100万人口大关,民国时期保持200余万人。”[4]“全琼粮食一向产不足消,需靠岛外输入接济。”“民国时期前20年,年均进口大米、面粉、豆类、杂粮等达1170万公斤”[5]。海南经济之落后,由此可见一斑。

为改变海南落后面貌,孙中山建议迁移广东内地居民充实海南,以开垦荒地,发展农业。1912年9月11日,孙中山在与广东旅京同乡谈话中首次提出:“其五指山内黎峒所未辟之地,则移广东八府之人以实之,则琼州或可自守矣。”[1]接着在《琼州改设行省理由书》中,孙中山再次强调:“琼州人口甚稀,而广州等处人口过剧,因生计困难,故近来移往海外者,实繁有徒。”[1]这些外出谋生的华侨受尽了各国苛待,惨不堪言,而我国徒有地利却无人耕种,任其荒芜,这绝非良策。所以,“吾国今日现状,国内移民、殖民为尤必要。倘改琼州为行省,则人口过多之地,必源源而来,资本亦因之而流入,不久必变为富庶之区。”[1]其后孙中山在《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中又说:“海南固又甚富而未开发之地也。”“已耕作者仅有沿海一带地方。”[3]因此,必须移民海南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由此可见,移民海南开垦荒地,是孙中山发展海南经济的一贯主张。

二 建设港口交通,发展商业

琼州四面环海,港口星罗棋布,有利于发展水路交通。在《实业计划》中,孙中山提议全国“沿海岸建种种之商业港及渔业港,”且“于通航河流沿岸建商场船埠”[3]。就海南而言,孙中山计划重点建设海口港和榆林港。其中海口港既是连接海南岛和广东内地的水路通道,又是海南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清末民初,海口商业贸易渐具规模。举凡岛外输入商品,岛内输出商品,绝大部分经由海口集散。”[5]但现实困难是,“海口港面极浅,即行小船,犹须下锚于数英里外之泊船地,此于载客、载货均大不便。所以海口港必须改良。”[3]孙中山预言,由于海南岛森林茂密,矿藏丰富,土地肥沃,倘使全岛悉数开发,“则海口一港,将为出入口货辐辏之区。”[3]至于榆林港,孙中山最初看重的是其在军事上的重要用途。他在与广东旅京同乡的谈话中说:“琼州有一榆林港,极合军港之用。此港为欧亚航路所经,如立为军港以守之,则不特可以固中国之门户,且可以控制南洋一带。”[1]事实上榆林港不仅有其军事价值,也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后来孙中山在《实业计划》中进一步指出:“榆林港,海南岛南端之一良好天然港面也。”[3]为便于渔民南海作业,发展琼南经济,此港亦须重点建设。因“琼州四面滨海,海物甚丰。”[1]所以孙中山特别强调,海口港和榆林港建设“均须兼为便利适合渔业之设备”,“同时为渔业港。”[3]供渔民捕鱼捞虾,改善生活。

在铁路建设方面,鉴于海南岛有琼州海峡与大陆相隔,筑路不便,故孙中山没有修筑连接海南岛与其他各省铁路干线构想,但他计划以后在海南岛内建筑铁路支线。他说:建筑海口港的目的之一,就是“以供异日本陆(广东)及此岛铁路完成之后,两地往来接驳货儎之联络船码头之用也。”[3]在《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中,孙中山计划建筑广州——钦州铁路线,该铁路线起自广州,最终达于海安,于海安再以渡船与琼州岛联系。这样通过琼州海峡的渡船,就将广东与海南铁路线连接起来。在公路建设方面,孙中山在《实业计划》中有修筑“碎石路一百万英里”宏伟计划,自然也包括海南公路建设,惜乎语焉未详,这里暂付阙如。

三 开发天然富源,振兴实业

海南地处亚热带,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明代海南名人丘浚曾自豪地说,海南“凡夫天下所常有者兹无不有,而又有其所无者”,实“兼中外之所产,备南北之所有。”[4]作为广东老乡,孙中山对海南物产自然也比较熟悉。孙中山认为,琼州天然富源居于各地之冠。论矿产资源,“是地富于矿产,有金、银、铜、铁、铅、锡、煤炭、煤油诸矿”[1],可供人们开采利用。论植物资源,岛内“甘蔗、蕃茂取汁可以制糖,森林阴翳,伐木可以为舟,钓鱼之丝,鱼埕之场,胶树、蚕桑、槟榔、椰子、婆萝、龙眼、荔枝、芝麻、番薯、橄榄、茄楠、沉香、橙柑、黄皮、芭蕉诸植物,不能胜举。”[1]以胶树而言,“现在树胶之用极广,每树胶一磅,值银数元,一棵树能出十余磅。”[1]仅此一项,就可以为海南带来丰厚利润。论动物资源,这里地广草茂,植物丛生,可以牧畜;麋鹿、猿、豺、兔、狸、獭、山猪等栖息丛林,可以狩猎。孙中山认为,琼州本来动植物、矿产资源均极丰富,只因交通不便,运费高昂,人不乐为,以致“任其天然物产自生自灭而不顾。”加以政府制度缺陷,保护不周,外来投资者亦视为畏途。“是以该岛富裕,至今未启发耳。”[1]这是很可惜的。孙中山说,现在民国已经成立,振兴实业是政府首要任务。因此他建议琼州改省,以发达该地实业。

孙中山建议琼州改省,初始动机是为了巩固海防、防御外敌。他在《琼州改设行省理由书》中陈述道:海南本是中国“海疆之要区,南方之屏障”,但现在“法国垂涎是岛,历有年所。”“频年以来,各国政府皆注意此土。”中国只有台湾及海南两大岛,台湾已于甲午战败后割让给日本。“今台湾既去,海南之势甚孤,倘一旦为外国所占领,微特该岛人民受蹂躏之祸,恐牵一发而动全身,即神州大陆亦必受其影响。”[1]为了巩固海疆,必须在海南岛设立省级建制,并大力建设“能容巨舰”的榆林、三亚“天然之海军根据地”,认为这才是“国家永久之大计,巩固边防之政策也。”[1]

如果说,基于海防着想是孙中山建议琼州改省的动因,那么,发展琼州经济,改变海南落后面貌无疑是其根本目的。《琼州改设行省理由书》列举五项改省理由,其中四项是关于海南开发和建设的,对此前已述及。从实际运作情况看,孙中山也曾将其开发海南的构想付诸实践。20年代初,孙中山委任魏邦平为琼崖实业督办,并称赞“该督办对于琼崖实业,筹画有素,今为事择人,特授斯职。尚冀极力经营,本所夙抱,见诸实际,以浚发琼海全岛之富源,而副本大元帅振兴实业之至意。”但因当时粤省战乱不息,人们对投资开发琼崖多存观望。魏邦平难以施展其能,遂以“琼崖实业尚难筹备,请予收回督办成命。”孙中山批示:“所请收回督办成命之处,应毋庸议。”[6]作为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历来关注中国的民生问题。海南地处偏远,政府历来漠视,孙中山独能重视其开发建设,并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见解,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必须说明的是,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仅需要人、财、物的配合,也需要科学技术和国家政策的支持。时至近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仍极端落后,财力物力严重不足,经济发展受到极大制约。特别是当时中国正处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地方上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政府内部勾心斗角,龌龊不堪。政府领导人根本无暇顾及也不愿思考国家经济建设问题。至于像琼州这样一个远离全国经济中心的海中孤岛,由于人口稀少、经济落后,交通不便、金融缺位,对于那些乐于扩张地盘,争权夺利的各派军阀来说,琼州没有任何油水可捞,不要说发展海南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就是孙中山提出的海南建省这项事涉国家安危的计划,那些官僚军阀也会弃之不理的。这就注定了孙中山海南建省、发展经济的设想必定付诸东流。

新中国成立后,在海南人民辛勤努力下,海南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1988年,国务院决定设立海南省并建立海南经济特区。自此,海南经济发展开始步入快车道。特别是1996年,海南省委、省政府在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时,正式提出了“一省两地”产业发展战略,即努力把海南建设成为我国新兴工业省、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和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从那时起,海南历届政府真抓实干发展经济,并不断赋予“一省两地”战略新内涵。时至今日,海南省在引进外资、技术和人才方面已然走在全国前列,在发展农工商业、出口贸易和旅游事业方面也取得了重大成效。据《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205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3644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3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275 元;三大产业比重 26.3:27.6:46.1;接待旅游过夜人数2587万人次,旅游收入258亿元[7]。对于只有800多万人口的小省来说,这样的成绩堪称弥足珍贵。

海南自近代以来就是中国国防重地,其管辖的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含黄岩岛)、南沙群岛更是维护国权的海防前哨,如今却成了某些东盟国家的觊觎之地。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南就不断侵占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近年来菲律宾也频频挑衅,屡次侵犯黄岩岛,中国南海局势由此骤然紧张。为此,2012年6月,国务院决定在海南省设立地级三沙市,以加强对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行政管理和开发建设。这一举措既表达了中国政府应对菲、越等国挑衅,维护南海主权的坚强决心,也提高了海南省战略地位并对其捍卫海疆寄予厚望。至此,孙中山当年提出的琼州改省巩固国防并藉此发展海南经济的构想才真正成为现实。我们坚信,在党中央英明领导下,海南省必将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取得更大成就。

[1]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6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海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海南省志·农垦志[M].海口: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1996.

[5]海南省史志工作办公室.海南省志·粮食志[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6]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8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

[7]海南省人民政府.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N].海南日报,2011-03-03.

猜你喜欢

孙中山海南省海南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为海南停留
海南省肿瘤医院
是海南省还是海南岛?
海南省农垦设计院
民国时期孙中山邮票赏析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现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