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诉求:高校环境文化建设
2013-04-08赵光辉李佳芹
赵光辉,李佳芹
(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海口 571158)
文化的本质是“人类的一种自我完善”,人既是文化的主体,又是文化的客体。正如德国著名哲学家格奥尔格·西美尔所说:“只有人才是文化的真正对象。”[1]“环境文化”是人类反思自身存在方式的产物,是表征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一个历史范畴,环境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不仅是“自然人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使人作为人而成为人”的过程。高校进行环境文化建设,是高校文化发展的高度自觉,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 环境文化建设重要意义
(一)环境文化建设:改变人类自身存在方式
环境文化作为人类改造自然和人类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产物,表征了人们对自然的态度和价值追求。环境文化是一个表征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范畴,当下环境文化可以说是人类反思工业文明的产物。在工业文明取得巨大物质财富同时,人们开始反思传统的经济增长理念和方式,反思工业文明中形成的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环境文化是在工业文明造成的全球危机威胁到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背景下,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深刻反思自身生存状态结果,是在更高层次上对自然法则的尊重。
(二)环境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支撑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关于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总要求,明确指明人类发展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必然要走向生态文明的新历史阶段,形成了“四位一体”文明建设模式。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发展为“五位一体”,即“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而“生态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环境文化是生态文化最基础构建元素,没有环境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就可能是空中楼阁。从理念维度看,环境文化能提升社会环保意识;从文化形态维度看,环境文化能培育公民生态文明理念;从导向作用维度看,环境文化能促进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三)环境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淬炼时代精神,文化凝聚奋斗力量。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高度,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了全面部署。环境文化作为当代“世界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3],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加强环境文化建设,对建设人类更高层次的文明形态、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
二 高校环境文化建设重要内容
(一)整合教育资源,加强环境认知文化建设
环境认知文化是人们在把“自在自然”改造为“属人世界”的过程中得出的关于自然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关系“事实如何”的主观认识,主要以系统的学科知识形式表现出来。在高校中主要是以环境科学各门学科表现出来,例如环境心理学,环境哲学,环境生态学、环境景观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学等。这些学科在高校中主要是以专业课形式散落于部分专业中,这就限制了环境认知文化普及。因此,高校必须整合教育资源,通过开设公共课、公共选修课、讲座等形式,面向大部分学生,进行环境认知文化教育,让当代大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4],提高学生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健全行为规范,加强环境规范文化建设
环境规范文化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自然过程中,对自然环境及人与自然关系“应该如何”的主观认识。在建设环境规范文化过程中,一方面要普及环境伦理道德知识,主要是普及作为专业课存在的环境伦理学教学,扩大教育受众对象;另一方面要规范学生行为,制定相关制度和规定,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克服人类自身弱点,使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三)科学布局校园,加强环境物态文化建设
环境物态文化是人们实践中所形成的以非人格化、器物的形式直观表现出来的文化样态。环境物态文化是环境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主要蕴含在建筑、名胜古迹、自然风光等生态环境之中。因此,高校必须科学布局学校建筑,营造优美洁净的生态校园,建设主题性人文景观。高校建筑不仅要考虑声音环境、建筑风格,还要注意建筑色彩,使之呈现出一定文化氛围,激发学生追求真理、奋发向上的使命感。美化校园可以从校园绿化、校园整洁等方面入手,用优美环境熏陶和感染学生。同时,学校也要根据培养目标和办学历史等,建立主题性人文景观,例如主题雕塑、人物雕塑等,产生示范效应、激励和导向作用。
三 高校环境文化建设关键环节
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因此也就肩负着推动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使命。高校环境文化是世界主流意识形态表征,是经济社会发展到可持续阶段显著标志,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时代诉求。
(一)创新思维方式,趋向思维生态化
思维方式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形成的主体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反应客体的认知活动。思维方式对人的“世界图景”的形成和“世界图景”对象化为现实世界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当下高校环境文化建设首先要创新思维方式,用含有生态理念、符合生态文化发展规律的“生态化”思维方式去思考高校环境文化建设。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生态化思维方式就不可能把高校环境文化“图景”变成“客观存在”。
余谋昌认为:“整个现代文明是在人统治自然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5]受传统工业文明影响形成的“非生态化”思维方式一直影响着高校环境文化发展,因此高校环境文化建设离不开对“非生态化”思维方式变革。确立新的生态理念——生态文明观成为高校环境文化发展当务之急,生态文明观是高校进行环境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生态文明本质要求是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双重和谐,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可持续发展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生态文明观要求高校把可持续发展贯穿于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全过程。
(二)转变价值取向,引导文化先进性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具有最普遍的意义,是指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范畴。价值观是指人们关于价值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体系。价值观具有稳定性、历史性和选择性。价值观对人具有重要的规范和导向作用。文化作为观念形态的存在植根于人类自身终极价值的关怀,其核心就是价值观。在环境文化建设过程中,必然伴生着价值范式的重建。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语境下,高校文化建设应当与先进文化价值取向一致,应当“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张扬高校的批判精神,反映世界主流意识。随着人类自身实践产生的生态危机,人们不断反思人与自然关系。从“人类中心主义”到当下的“非人类中心主义”,人们逐步确立了自身价值取向。但是我们一定要正视现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根深蒂固,更多的人在潜意识中主张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中将人类利益置于首要地位,强调人类利益应成为人类处理自身与外部生态环境关系的根本价值尺度。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基地,应该主动对愚昧、落后、保守现象加以文化批判,超越传统,重构价值范式,与世界文化主流意识接轨。在全球反思人类自身存在方式的今天,建设环境文化、引导文化先进性是高校的历史使命。
(三)留存人文景观,保护文化传承性
未名湖代表了北大,珞珈山和樱花代表了武汉大学,时光广场代表了深圳大学……同时也体现了不同的校园文化。“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穷其根源,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之区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精神。”[6]高校人文景观,不仅仅是花草树木、高楼大厦,而且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校园物态文化的表征,承载着沉淀学校历史、传统、文化和引导正确价值取向等重任。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环境物态文化是环境文化产生和发展基础。
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高等院校合并改制,特别是高校不断扩招,规模不断变大,引发了建国以来最为猛烈的老校区扩建、改建浪潮。原有的一些老建筑或者被拆迁或者被披上了时代外衣或者被夹在高楼之下,一些承载着高校多年知识积淀的景观顷刻间灰飞烟灭,割裂了传统文脉,破坏了老校区共生共长的生态环境,致使环境文化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载体。
(四)创建绿色大学,弘扬高校绿色化
“高等学校作为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知识创新研究前沿,绿色大学建设是新世纪大学发展文明方向,也是大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精神文明工程”[7],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浪潮推动下,1990年10月来自世界各地22个国家的大学校长参加了在法国塔罗里杜夫特大学(Tufts U-niversity)举行的“大学在环境保护和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国际研讨会,并共同发起签署了《塔罗里宣言》,《塔罗里宣言》拉开了绿色大学创建活动序幕。在国际绿色大学建设大环境下,我国也积极开展了绿色大学建设的探索。1998年,清华大学率先提出创建“绿色大学”构想,并提出了“绿色大学计划”,其创建模式为“开展绿色教育、倡导绿色科技、建设绿色校园”的“三绿工程”[8]。2001年,清华大学成为首家国家环保局正式命名的“绿色大学”。
创建绿色大学追求的不只是绿化校园,而是把以环境文化为核心的绿色文化深入到教育中去,改变思想观念,树立生态意识。
[1][德]齐美尔.论文化的本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杜明娥.生态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内容[J].社会科学辑刊,2010(1).
[3]潘岳.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1).
[4]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www.gov.cn/ldhd/2012-11/17/content_2268826.htm.2012 -11 -08.
[5]柳树滋.大自然——关于绿色道路的哲学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7]周玉.面向21世纪的哈工大“绿色大学”建设[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8]吴敏生等.大学绿色教育专栏文章[J].环境与社会,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