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架起理论与群众的桥梁
——绍兴市理论武装工作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思考与探索

2013-04-08俞国娟

观察与思考 2013年12期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 俞国娟

架起理论与群众的桥梁
——绍兴市理论武装工作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思考与探索

□ 俞国娟

理论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理论的正确性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证明。在新形势下,坚持群众路线,加强群众工作,需要理论工作者担负起启发群众、服务群众的责任,把理论真正交给群众。本文在分析理论服务群众责任与使命的基础上,总结近年来绍兴在理论大众化工作方面的具体做法和经验,以进一步推动理论更好地服务群众。

理论大众化 服务群众 理论武装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理论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理论的正确性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人民群众真正的自己的理论,其本身的实践性和群众性决定了理论武装工作本质也是党的群众工作,担负着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任务。在新形势下,坚持群众路线,加强群众工作,需要理论工作者担负起应尽的责任,这责任就是通过思想理论建设增强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这责任就是要通过思想理论建设进一步使人民群众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思想武器,去观察和认识世界,用以去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改变自己的命运。这责任,就要求当前理论工作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结合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解疑释惑,增进思想共识,增强对党的认同。

一、正视使命,发挥理论先导作用

(一)直面现实,用理论启发群众。以科学的理论解疑释惑、启发群众,是理论工作的首要任务。革命战争年代,艾思奇同志一本薄薄的《大众哲学》,启迪了一大批热血青年义无反顾奔赴革命圣地;全面抗战开始的关头,毛泽东的一篇《论持久战》,拨开了千万爱国群众心头悲观的迷雾,坚定了战胜强敌的信心。科学的理论能真正揭示和帮助群众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帮助群众认清纷乱现象背后的本质。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现实环境,面临着多种多样的思想困惑,引导群众怎么看、怎么办,是当前理论工作的重要职责和使命。

(二)关注诉求,让理论服务群众。理论是服务群众的工具,是造福群众的方法。只有真正为人民群众服务,才能体现理论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才能使理论工作得到群众的支持和尊重。马克思主义认为,群众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6页。理论服务群众,一方面是要服务于人民群众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的实践,要对群众争取自己利益的实践进行理论论证和支持,对群众维护自己利益的要求进行理论引导和疏导。有学者认为“开展各项工作要与群众的意愿相吻合,要问群众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要“从价值观上解决好群众路线问题”①胡坚:《深入长效地贯彻群众路线》,《观察与思考》,2013年第9期。。要让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所在,把握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的关系。另一方面,是要发挥理论对关系群众利益的实际工作的指导和引领作用。理论不仅仅是政策的阐释工具,更是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和原则规范,必须体现到指导实际工作部门和工作者的决策与实践中,把理论对长远战略和根本利益的蓝图规划,转化为真正谋取群众各方面利益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措施。

(三)贴近实际,把理论交给群众。理论从群众实践中来,也应该回到群众中去。理论工作者的根本任务就是把这一思想武器交给群众,让他们用以去观察世界与社会,用以去推动历史的发展,改变自己的命运。没有科学的理论,也不会有科学的实践。把理论交给群众,就是让理论走进群众、融入群众,让群众掌握理论、运用理论。理论不应是象牙塔和书斋中高高在上、敬而远之的供品,而应该走向大众,化为群众喜闻乐见、营养丰富的食品。努力学习好、宣传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正确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定信念,增进共识,不断推进各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是理论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历史与现实都反复证明,理论一旦同人民群众相结合,将爆发出惊人的威力。

二、突出重点,推进理论大众化

毛泽东曾指出:“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②《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8、1031页。回顾党的90余年奋斗历史,我们清楚地看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来是党的理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历来是开辟事业发展新局面的一个重要法宝。当前,基层理论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要把理论交给群众,积极推进理论大众化工作,真正实现让群众掌握理论。而实现理论大众化的过程,也正是理论工作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充分体现和实践。

(一)一切为了群众是理论大众化的终极目标。我们党艰辛探索和寻求科学真理,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使中国人民掌握这个观察认识世界的科学工具,掌握实现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的行动指南。毛泽东曾多次论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群众化”问题,强调要“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③《毛泽东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3页。。 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必须“深入到群众中去”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始终是围绕人民群众掌握真理、运用真理来进行的,始终是围绕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需求期待来展开的,始终是围绕人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实现美好生活的理想来深化的。可以说,一切为了群众,就是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一切依靠群众是理论大众化的实现路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力量。毛泽东也曾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⑤《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8、1031页。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真正主体。一方面人民群众的需要决定了大众化的理论内容。人民群众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出发点,是马克思主义被群众接受和掌握的根本动因。当前,大众化理论内容满足群众的需要,最根本的要求是要反映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期盼。有学者认为:“要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解决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问题。”⑥万天虎:《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路径》,《观察与思考》,2013年第9期。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决定了大众化的理论形式。马克思主义理论被群众认识和掌握,必然面临一个理论形式如何表达的问题。面对群众多样的现实生活,理论大众化必须适合多样的大众、采用多样的形式,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深刻性用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出来。

(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理论大众化的实现过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运用于实践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党的工作路线。实现理论大众化所谓“从群众中来”,就是到群众的实践中去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将群众中分散的意见集中起来,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到群众中去”,就是向群众宣传、解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之为群众所掌握,并变为群众的行动;向群众收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所实施的意见和经验,并依据群众的实践经验加以修正和发展。从安徽小岗村农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村改革的伟大成就,从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红红火火,无不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正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

三、架桥铺路,让理论落地生根

“任何思想或理论的有效传播,必须依靠一定的传播载体形式。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体系,它只有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渠道才会被广大群众了解并接受。”①王萍霞:《载体形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平台》,《理论探索》,2010年第4期。因此,要让群众真正接受、掌握理论,必须在理论与群众之间架桥铺路,才能实现让理论在群众中落地生根。近年来,浙江省绍兴市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创设各类理论大众化的载体、方法,推动理论宣传普及,取得一定成效。

(一)以百姓视角,组织理论宣讲。2013年上半年以来,绍兴市结合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了“中国梦·我的梦”百姓系列宣讲活动。以百姓的视角、群众的语言,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一是分类设置宣讲主题。以绍兴网为平台,开展“中国梦·我们的梦”公众调查活动,征集各行各业人士的梦想诉求和追求梦想的特殊经历。通过调查研究,针对机关干部、工人、企业家、青少年、妇女等多个群体,在全市层面上确定“中国梦·梦想与责任”、“中国梦·劳动美”、 “中国梦·强企梦”、“青春中国梦”、“中国梦·美丽人生”等五类宣讲主题,组织全市各级各类宣讲团、党的报告员和宣讲员迅速行动起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中国梦宣讲活动。

二是精心组织微型宣讲。组建以中国梦为主题的“美好生活 美丽绍兴”微型宣讲团,来自宣传、教育、公安、卫生、水利、旅游、高校等10余个不同部门单位的26名宣讲员,分别结合各自工作职能实际,利用主题文艺节目加微宣讲组合的形式向广大基层群众宣传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宣传绍兴市委、市政府对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梦想的政策实践,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自5月初以来,宣教活动已走进高校、机关、企业、村(社区),累计宣讲28场次,受众达3000余人次。

三是积极开展典型宣讲。分别组织“先进教师”、“新锐越商”、“最美人物”、“杰出劳模”、“美丽女性”等先进人物,利用“道德讲堂”、“社科人文讲堂”、“农村文化礼堂”、“妇女之家”等工作平台深入基层开展“中国梦”百姓宣讲系列活动,以身边的人物典型引领个人梦想,传递敢于梦想、勇于追求、乐于奉献、自强不息的正能量。

除了在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过程中,开展百姓宣讲外,绍兴市还积极构建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讲坛论坛,如市图书馆主办的“越州讲坛”,每年都会免费为广大市民提供30余场次的免费讲座,受众达万余人次。绍兴县一月一期的“柯桥市民讲座”,上虞市的“市民讲坛”、新昌的“天姥讲坛”,越城区的“社区大讲堂”,市社科联还在农村和社区设置了“社科人文宣讲点”, 这些百姓宣讲平台有一个共同的发展趋向,就是逐渐把话筒交给群众、把讲台让给群众、把镜头对准群众,增加互动交流,调动群众的参与热情。同时绍兴还结合实际组建各具特色的宣讲团和宣讲队,深入基层面向群众开展宣讲活动。如诸暨市针对非公企业发达、外来人口众多、生产生活相对集中的特点,组建了“外来流动党员宣讲团”,每月深入企业、外来人口集居处以及劳动力市场等外来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开展宣讲,用乡音、乡情生动地宣讲党的形势政策,取得了良好效果。上虞市则组建了“五老”宣讲团,大学生村官、文艺人才等宣讲队伍,将党的理论和政策带给基层群众。

(二)以大众传媒为平台,扩大理论宣传。任何思想理论的广泛传播,都离不开一定的载体。目前,绍兴市根据当前群众信息接收方式的变化,积极利用电视、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广泛开展理论宣传。

一是开展电视广播宣传。2010年,绍兴市本级开通了“绍兴理论”数字电视平台,2012年改版成“绍兴学习频道”,增设了“绍兴学习在线”、“微型书架”、“党员新视野”等13个新栏目,覆盖全市60万有线电视用户,利用其收看方便快捷的优势,向广大电视观众传播理论知识、解读政策法规,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上虞市面向全市广大群众创办“虞舜电视讲堂”、“面对面”电视访谈、“农民之声”村镇广播等形式开展理论宣传,新昌县每月两期坚持在新昌电视台播出“天姥学堂”电视理论专题讲座,向广大电视观众普及宣传理论知识。

二是开展网络宣传。在市本级推出“理论实践面对面:市直部门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网上直播”活动,让网民和社会了解、参与、监督机关部门党委中心组学习,并对话职能部门领导解疑释惑。策划“民生直通车”系列新闻发布会,内容涉及文化、农业、交通等各个领域,努力做到发布内容的大众性和参与性。探索建立“民情在线”平台,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发挥解疑释惑的重要作用。嵊州市积极探索“民意广场”平台,专门设立政策直通车、网上留言板、在线会客厅、惠民服务台等四大窗口,面对面宣讲形势政策,切实解决群众难题。绍兴县建立了网络“民生直通车”,诸暨正在打造升级“政民e线”,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理论工作将成为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心。三是开展手机短信宣传。开设理论短信课堂,把新理论、新政策、新知识、新技术及时送到广大干部群众手中。建立“绍兴党员在线服务平台”,下设“党建短信”版块,设置包括短信调研、信息收集、信息互动和党员关怀等栏目,充分发挥了手机短信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实现信息精确快捷互动的功能,及时传达党的理论信息。绍兴电力局在“大讲堂+小课堂”学习教育平台中设置“空中课堂”,即面向全局党员群众开设“手机课堂”,不定期将党的基础知识、时事政治等党课内容以短信形式发送给全体干部群众,每年发送各类“红色短信”3万余条次。

(三)满足群众需求,开展理论教育。有专家指出:“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理论宣传与普及是重要的环节,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理论是否被群众掌握并不完全甚至主要不取决于理论的宣传和教育,理论内容满足群众的需要,最根本的要求是要反映群众的根本利益。”①胡东升:《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主体地位》,《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第5期。绍兴市近年来以群众利益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理论宣传教育活动。如绍兴县开展了“幸福水乡文明人”行为规范教育活动,通过深入调研不文明行为,突出十大重点教育群体,分类实施学习教育提升等步骤,提升了市民道德素质,赢得了群众的好评。上虞市紧扣“孝义、诚信、责任”主题教育活动,主打“孝”文化品牌,发掘利用本土“莲花落“艺术形式创编‘大孝虞舜’等宣传教育节目,使“孝义”文化深入人心。新昌县组织举办了县首届公民道德公益论坛,围绕伦理、感恩、礼仪、诚信、和谐、荣辱、养生、孝道等当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邀请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知名人士或生动阐释,或现身说法,为广大市民奉上了一道道营养丰富的道德文化大餐。

(四)关注热点问题,深化理论研究。近年来,绍兴市以群众的关注点为中心,结合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扎实开展理论研究,组织实施了“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机制研究”、“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农民持续普遍较快增收的对策研究”、“创新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生活路径的调研与思考”等一批民生招标课题,围绕群众日常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为绍兴民生政策制定的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从而实现将理论转化为真正谋取群众各方面利益的正确政策措施。同时,2013年上半年以来,绍兴市委宣传部以当前基层群众存在的思想问题为调研主题,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以社区群众、企业职工、农民群众、大学生等群体为分类,以调查问卷和座谈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基层,摸清当前基层群众的所思所想,为下一步有的放矢地开展宣传思想工作及政府民生决策做服务参考。

责任编辑:宋雪玲

作者俞国娟,绍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科联主席(绍兴 312000)。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关系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