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斯:环球75 中国造
2013-04-07肆夕
肆夕
上海电气全资收购了美国高斯国际公司,并在原上海高斯印刷设备有限公司基础上成立了高斯图文印刷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这标志着中国印刷机械制造业开始进入了国际化竞争的行列。2012年9月,产地转移后的高斯环球75印刷机落户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标志着这台国外(法国)生产的高端印刷机成功实现从“产地转移”到“中国制造”的转变。
2012年12月,高斯图文印刷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斯)在重庆召开环球75卷筒纸胶印机演示会,重庆商报是高斯环球75印刷机产地转移至中国制造后的首家用户,整个过程从侧面体现了高斯中国力求能够精益求精和“最大限度地使客户满意”的理念。
顺势而为 产地转移
在高斯图文印刷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勇看来,中国报业正在进行着两项转型:报道内容上,从主要以新闻报道为主转向深入报道和分析为主;经营方式上,从以房产、汽车为主的广告内容到进行更多样性的发展。借鉴国外发展趋势,社区报的普及也是必然趋势之一。“因此,我们希望在巩固高斯现有报业格局的同时,开发一些数字印刷与传统印刷相结合的产品。从中国的市场发展来看,中国的包装市场也会愈发繁荣,而高斯要做的便是在保证产品高性能的前提下,控制设备成本,从而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从印刷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柔印将是市场发展的新趋势,高斯的柔印产品研发也已进入实质性阶段。”彭勇向记者解读着高斯的战略发展方向。
环球75印刷机产地的顺利转移,不仅是高斯战略发展的关键一步,更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要求。“目前我们在完成第一台环球75的装配上绝不逊于法国,而且为了更适应中国市场及客户的需求,我们也开始着手对环球75进行改进。”彭勇觉得在设备的品质上,“产地转移”更加适合,因为很多技术、设备在转移到中国的时候,更多的是在牺牲品质的前提下进行的,而在转移环球75印刷机的时候坚决不会牺牲品质。除了设备质量之外,在谈到中法设备的差异时,彭勇算了一笔账,虽然设备的售价变化不大,但是中国售价包含着17%的增值税,而在产地转移后,中国用户将能享有更多的实惠,显然对于高斯的客户来讲更具诱惑。
“产地转移”与“产品转移”虽一字之差,对于产品品质的保障程度却存在很大差异,高斯也在这其中经历了不少困难,但是在这个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高斯变得愈发强大。
彭勇坦言,在整个转移过程中,遇到困难是在所难免的。他说:“法国工程师在观念上就与中国工程师有很大的差异,法国的工艺比我们的工艺先进许多,所以工艺完全不同,而要在保证我们的产品品质的情况下,我们就必须完全无条件地适应法国的工艺理念。而在这个过程中,虽然艰辛,但是我们也学到了许多好的方法,保证了产品的品质。”
正是因为克服了重重困难才顺利实现了环球75的产地转移,这也让高斯对这款设备寄予厚望,“可以说目前环球75仍然是其领域领先的设备,因此,我们希望用它来武装中国报业,使中国报业的印刷质量更加稳定。而高斯也会更加努力地在保证产品品质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成本,让我们的客户对我们的设备更加满意。”彭勇坚定地说。
再携手 更上一层楼
高斯与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的合作,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是我们第一台P19的客户,如今,又是产地转移后第一台环球75的客户。”彭勇介绍说。能够与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再度携手,也是因为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正面临着老设备的更新和新工厂改建的契机。而对高斯品质一直以来的信赖,也是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选择高斯的重要原因之一。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商报印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龙波介绍,重庆商报正在进行重新定位——由综合性的都市报变成以经济新闻为主,面向泛经济读者群,随之而来的是大幅改版、全彩印刷。“这样一来,我们如果继续使用原来的小型机,势必会造成人力成本的增加,另外,近几年报业印刷要求越来越高,很需要在硬件上做配套。环球75印刷机无论在设计上还是操作上都非常先进,是非常好的选择。”龙波坦陈他在考察高斯生产车间的时候,看到大都是法国工程师亲自生产,“可见,我们可以享受进口设备的品质和质量,花的却是国产机的钱,对此,我觉得很值。不过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品质,设备的整个运转过程非常稳定,而人力成本又可以减少一半,损耗也降低了。这样,就不会出现因印刷品质的问题导致赔广告费的事件发生了”。
2012年9月4日,环球75落户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商报开始试运行,“到目前为止,一切都非常顺利,设备调试稳定后,高斯的外籍工程师才离开重庆。良好的服务让我们很放心。”龙波说。
目前,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集多媒体发展于一身,旗下报纸、网站、杂志众多,在重庆召开环球75卷筒纸胶印机的演示会上,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领导当即宣布集团总裁办公会决定再引进两台环球75印刷机,投入到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的印务中心。
“中国造”不仅仅停留在一句口号上,高斯用行动证明了,中国造,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