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垦利县高效生态畜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3-04-07刘芳美山东省垦利县畜牧局2575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3年6期
关键词:畜牧业全县畜牧

刘芳美 (山东省垦利县畜牧局 257500)

垦利县高效生态畜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刘芳美 (山东省垦利县畜牧局 257500)

为加快推动垦利县畜牧业的发展步伐,着力提升畜牧产业现代化水平,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市畜牧兽医局的工作要求,牢牢把握“高效、生态、品牌”的发展方向,以调优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核心目标,把加快生产方式转变、发展生态循环畜牧业作为主攻方向,把强化执法监管、保障质量安全作为关键环节,把落实扶持政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作为重要保障,把增加资金和科技投入作为总抓手,大力实施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工程,力求好中求快,以快促好,努力实现全县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

1 畜牧产业发展情况

1.1 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县畜牧业以实施黄蓝国家战略为契机,抢抓机遇,融合发展,在实施国家战略中建功勋、做贡献,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县畜牧业发展呈现出总量稳步扩大、质量快速提升的良好态势。一是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截止2011年底,全县猪、牛、羊、禽存栏分别达到13.98万头、4.64万头(其中奶牛1.3万)、15.02万只和295.55万只,出栏分别达到27.27万头、3.85万头、17.96万只和557.75万只。全县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0.3万吨。畜牧业总产值8.9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8.7%。二是标准化养殖场区建设成效显著。 截至2011年底,全县已建成各类标准化畜牧养殖场区322个,已建成标准化畜牧养殖场区322个,其中,生猪养殖小区97个、肉牛规模养殖小区14个、奶牛规模养殖场区25个、肉羊养殖小区29个、禽类规模养殖场小区150个、特种(经济)动物规模养殖场区6个。三是品牌畜牧业建设深入推进。大力开展畜牧业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创建工作。全县已获得畜产品无公害认证14个,畜产品有机认证3个,成功注册“三合情”“万得信”“伟浩”等畜产品商标3个;市级龙头企业达到7家,市级养殖示范场达到59个。四是休闲畜牧业异军突起。随着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建设的不断深入,积极引导部分养殖企业突破传统畜牧业的发展限制,新上一批休闲养殖项目,实现了与全县旅游业发展的融合。如伟浩养殖有限公司和陶园生态养殖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生态观光示范园。

1.2 做法及成效 (1)大力推行畜禽标准化生产。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和监管常态化要求,选用高产优质畜禽良种,实现畜禽良种化。畜禽圈舍、饲养与环境控制设备等生产设施设备满足标准化生产的需要,实现养殖设施化。制定设施科学规范的畜禽饲养管理规程,实现生产规范化。健全防疫制度化,有效处理畜禽粪污,做到达到排放,实现粪污无害化。依法对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等投入品使用实施有效监管,实现监管常态化。(2)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打造畜牧品牌。通过典型引路,把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创建推向深入。畜牧业在促进猪鸡等产业提升档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奶牛、肉牛、肉羊等食草型、节粮型畜牧业,推行草畜配套,搞好草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优化畜牧业内部结构,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3)转变生产方式,创新工作机制。按照黄蓝经济区建设要求,突出生态高效主题,坚持用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畜牧业发展,按照畜牧业,充分发挥我县自然资源良好、文化独特、特色畜牧业发达等优势,以丰富的畜牧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资源为依托,因地制宜的开展各具特色的景观观光旅游,积极展示优质畜禽品种和现代畜牧业科技。(4)着力加快产业化进程。积极培植壮大万得信等畜牧龙头企业,切实为他们提供支持和服务,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引导和组织企业千方百计增加投入,实现增加数量、提高质量、扩大规模。目前,全县已有各类畜牧专业合作组织40家,形成了多主体参与、多类型组建、多模式发展的格局。各类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规模和组织优势,成为串联小农户和大市场的桥梁,“龙头+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行机制得以建立和完善。(5)积极开展畜牧科技推广。积极开展“科技入户”活动。编印畜牧科技宣传册,发放到有关畜产品加工企业和规模饲养场户。同时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明白纸、在局网站设立宣传专栏、送技术下乡等形式推广普及畜牧科技知识,大力推广生态养猪、种草养畜、林下养鸡、网上养鸡等畜牧科技实用技术,有效促进养殖方式规模化,畜禽品种良种化,疫病控制程序化。目前全县畜牧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率达到50%以上,科技贡献率达35%以上。(6)全面落实奖励扶持政策。“十一五”期间,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畜牧生产的政策措施,包括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良种繁育补贴、规模场区建设补贴等,对于推动现代畜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据统计,“十一五”期间,累计为群众兑现县级以上扶持奖励资金1706.39万元,并从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优化政策环境,有力推动了畜牧业快速发展。

1.3 产业资金投入情况 2006~2010年,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畜牧生产的政策措施,对稳定畜牧养殖基础,提升畜牧业综合竞争力,促进畜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据统计,2006~2010年畜牧产业县级以上资金投入650.77万元; 2011年,畜牧产业县级以上资金投入656.67万元.

2 今后工作思路

2.1 发展思路 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契机,以黄河口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为战略突破口展,以提升畜牧业综合发实力为核心,以养殖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为手段,以布局调整、结构优化、产品质量控制、生产方式转变为重点,按照抓规模拓增量、抓加工增效益、抓特色创品牌、抓防控促发展、抓监管保安全的工作思路,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和畜产品供给能力,促进畜牧业与种植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着力构建农牧结合、资源循环、安全优质、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态畜牧业产业体系,进一步巩固其在农业农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2.2 工作目标及重点建设内容 (1)工作目标:①优化产业结构。立足于全县草场面积大,饲草资源丰富的优势,在促进猪鸡等产业提升档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奶牛、肉牛、肉羊等食草型、节粮型畜牧业,推行草畜配套,搞好草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优化畜牧业内部结构,到2015年,食草畜比重占到50%。②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借助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建设,因地制宜的确立畜牧优势主导产业,规划改良天然草场和饲草饲料种植区,配套建设畜禽产品加工企业,构架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循环产业体系。③提高科技含量。加大先进技术的筛选引进、消化吸收、改造提高、总结推广力度,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畜牧业提质增效。到2015年,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④抓好品牌建设。继续抓好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饲养管理规程的推广实施,建立健全监管全程化的质量可追溯体系,以此为基础,大力实施品牌建设战略,积极支持养殖企业和大型养殖场开展“三品”认证,到2015年,“三品”认证率达到30%以上,打造一批黄河三角洲优质特色畜禽产品品牌。⑤提升疫病防控水平。进一步完善和巩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成果,健全疫病监测预警体系,提高诊疗能力,做到疫病可防可控。到2015年,牛、羊、猪、禽的死亡率控制在5%、7%、8%和10%以下。⑥增强质量控制能力。实行畜牧生产、加工、消费全过程跟踪监测。全面控制违禁兽药及添加剂,逐步建立起良种、饲料、饲养、加工全程监管体系,为生产安全优质畜禽产品提供保障。(2)重点建设内容:①建设“四大”基地。一是优势畜产品生产基地;二是良种肉牛繁育推广基地;三是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四是草畜一体化示范基地。②实施“五大”工程。一是龙头企业建设工程;二是畜牧循环生态工程;三是畜牧生产安全工程;四是畜牧科技入户工程。县里成立畜牧兽医专家宣讲团,开通畜牧110服务热线。应用数字技术,建立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数字化监控和可追溯体系,实现畜禽产品质量全程监管。五是建立畜牧生产预测预警系统,提供畜牧资源、生产情况、畜产品价格、市场需求、分析预测等信息,实现对畜牧生产的科学引导。

3 具体措施

(1)落实扶持政策。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意见》中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强化财税支持、加大金融支持、落实用地政策等四个方面的具体优惠措施,切实保障畜牧业发展;同时,积极争取县政府尽快出台畜牧业发展奖励扶持政策,进一步激发全县发展畜牧产业的积极性。(2)健全融资渠道。坚持“内引、外招、上争”全方位融资思路,吸引广大资金投入本县畜牧产业发展。一是以小区建设联户饲养的方式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充分发挥农民投资的主渠道作用;二是鼓励畜牧龙头企业在本县发展各类畜牧业养殖担保公司,解决畜牧业发展融资难问题。三是充分发挥我县畜牧资源优势,多种形式进行推介招商,争取更多的客商和外来资金投资本县畜牧业,为培强做大畜牧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四是认真研究国家和省支持农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全面搞好项目调研和可行性报告的编写工作,搞好畜牧项目储备,力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和省项目库,切实做好项目争取,多渠道整合国家相关资金,形成以政府投资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畜牧业投入体系,推动产业快速健康发展。(3)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在土地利用和管理、畜牧业组织化程度提高等方面要加强研究和探索,总结经验,为现代畜牧业发展创新路子。(4)完善服务体系。一是加大对科技推广经费的投入。二是加强畜牧兽医机构和队伍建设。畜牧科技推广必须有健全的机构和坚强的队伍作保证。要进一步充实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加强对县乡村各级畜牧兽医科技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三是扶持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开展科普活动。各类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组织已成为畜牧业科技推广的生力军,是养殖户与政府和科技服务部门联系的纽带和桥梁,要加强引导,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利用专业经济组织的优势,加快畜牧科技推广。四是要大力培植科技示范场,选择一部分科技意识强、发展潜力大、代表性比较强的场(户)通过重点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强化培训,逐步使其成为有影响力的畜牧养殖样板单位。

S811.5

A

1007-1733(2013)06-0054-03

2013–03–19)

猜你喜欢

畜牧业全县畜牧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映像畜牧业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