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意休闲农业研究述评

2013-04-07刘艳琴周发明

关键词:刘军观光农业

刘艳琴,周发明

(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2.阳春市国家税务局,广东 阳春 529600)

继俞晓晶率先提出要打造以休闲农业为主的创意农业后[1],冯建国在2010年阐述了创意农业与观光休闲农业的关系[2]。此后,一些学者将创意思维、创意理念应用于休闲农业,对创意休闲农业的概念、理论体系、产生与发展历程、经营与发展模式等展开了研究。其中研究最为系统的是刘军,他深入探讨了其起源、概念、特征、理论体系、与休闲农业的区别等,并对创意休闲农业发展成效、模式、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文献检索表明,2007年以前没有创意农业的相关文献,2007—2012年有254 篇。研究内容集中以下几个方面:创意农业内涵的界定;创意农业的特征;国外创意农业发展的经验总结;创意农业的经营模式;我国创意农业发展面临问题;创意农业发展对策等。

1 关于创意休闲农业及其起源

伴随着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们也深入开展了休闲农业的研究。休闲农业是指利用农业活动、农村景观、农村民俗文化,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精心策划和开发,充分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为人们提供兼有生产、生态、生活、旅游、教育等多种功能,满足人们增收、休闲等多种需求,使农业和旅游业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新型产业[3]。基于国内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包括定位不明、品位不准、特色不明,缺乏创意,有人提出只有引入创意理念才能进一步推动休闲农业发展,认为在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时,只有用文学的、艺术的创作方法,用文化创意产业的理念和手段,在农业生产的种植方式、收获过程和产品的营销方式上,给消费者创造出一种意境,让消费者充分享受审美过程,充分地满足其审美情趣,实现身心愉悦,才能不断地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也才能实现产业链延长和附加值增加的目标[3]。由此产生了创意休闲农业的概念,引发了创意休闲农业的发展。

创意休闲农业是休闲农业和创意农业融合的结果,而创意农业则源于创意产业。创意是指与众不同的想法和设计发明,具有原创性、效用性和独特性,体现为创造力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运用。创意产业(经济)发源于英国。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小组将其定义为: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4]。此后,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城市经济、产业经济视角对创意产业进行了研究。2006年,厉无畏呼吁我国学界要积极开展农业创意化经营模式的研究。关于创意农业定义,厉无畏和王慧敏从两个视角予以界定。一是从农业生产视角把创意农业界定为与农业生产过程相关的各类创意活动及其载体,认为创意农业是指对农业生产经营的过程、形式、工具、方法、产品进行创意和设计,从而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机会的活动的总称[4],或表述为将农产品和文化、艺术创意结合,使农产品更加具有高文化品位、特色化、个性化、艺术化、更高的赢利性和附加值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方式。二是从创意产业的视角来界定,认为创意农业应该不仅仅是指生产若干创意农副产品,而是要创新农业发展模式[5]。刘宏曼认为,创意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以创意为核心,将农业生产和艺术创意相结合,生产创意农产品和设计创意农业活动,以提升产业附加值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6]。

2 创意休闲农业内涵及其特征

所谓创意休闲农业即休闲农业的创意化经营,也就是将创意思维、创意灵感和创意产业的经营理念应用于休闲农业的开发与经营之中。创意休闲农业是创意农业与休闲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结果,是创意农业、休闲农业的更高级发展阶段[7]。创意休闲农业可定义为: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山水田园景观、人文历史民俗风情、农耕文化、生态环境等资源,发挥创意、创新构思,将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景观和文化创意相结合,研发设计出具有独特创意和文化内涵的、以休闲观光为主题的产品或活动,以提升现代农业的价值与产值,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更高层次的休闲农业形态。有学者对创意农业观光园进行了定义:以“创意农业”为核心,以农业园区为载体,以农业生产、农业旅游功能为基础,运用创意思维和创意设计,整合农业资源,挖掘农业文化内涵,融创意农业生产、展示、创意旅游观光、文化教育、生态保护为一体的农业综合园区[8]。创意农业观光园并不是一种全新的农业园区,创意农业观光园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创意理念、创意思维融入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中,对其中的农事生产、空间布局、设计定位、品牌营销等各方面都进行创意设计。

关于创意休闲农业的特征,不同的学者对创意农业的特征给出了不同的描述。刘军等[9]人认为主要表现在外溢效应与渗透性,高附加值与高风险,创新性的重要作用,是一种新型资源产业,是一种综合性的产业。湛木兰[8]从创意农业观光园的文化特性、高新科技特性、景观表达性及其地域特色性等方面阐述了创意休闲农业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充分挖掘农业文化是创意农业观光园开发的核心,观光园中创意农业的培育、发展离不开农业高新技术,创意农业观光园区的景观是一个多种元素构成的复合体,创意农业观光园的景观表达性既具有一般农业观光园的特性,同时也有创意产业所决定的独特性。冯建国认为,创意农业的本质就是观光休闲农业,二者没有区别。它是从不同角度解读、描述同一个内容。从创意产品来看,它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休闲农业与其他农业的本质区别在于它首先是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然后才满足人们其他方面的需求。观光休闲农业的提法是从产业功能、与作用的角度来描述的;而创意农业的提法则是从本产业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的角度来描述的[2]。根据冯建国的观点,创意休闲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没有本质区别。但刘军等人认为,创意休闲农业是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的更高发展阶段;创意休闲农业体现“创意”与“休闲”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支撑作用;创意休闲农业突出“创意”与“休闲”在产业链整体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带动作用[9]。章继刚认为创意农业具有“三生、三新、三农、四高、五化、五变、五型、六美”等特征[10];刘宏曼则认为,创意农业是文化与科技结合的产物,是一二三产业融合而成的新型业态,是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活动,是对特色资源的再整合。

3 创意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国外创意休闲农业可归纳为德国社会生活功能型、荷兰高科技创汇型、英国旅游环保型、日本多功能致富型、新加坡科普教育型、意大利绿色假期型、法国专业农场型等七种典型的发展模式。我国创意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较为典型的模式有多元创意组合型发展模式、景观农业型发展模式、产业融合型发展模式、区域品牌开发型发展模式、主题创意型发展模式、产业链条开发型发展模式、农业文化传承型发展模式等[11]。刘军等人认为,湖南省创意休闲农业主要有观光观赏型、参与体验型、休闲度假型、民俗风情型、科普教育型、产业主导型以及生态养生型等七种创意休闲农业类型,并提出湖南创意休闲农业今后发展的7 大主导模式:多元创意引领型发展模式、文化传承型发展模式、资源导向品牌型发展模式、市场引导型发展模式、产业融合链条型发展模式、主题公园型发展模式、产业集聚型发展模式[12]。湛木兰专门对创意农业观光园这一创意休闲农业模式进行了研究,深入分析了创意农业观光园的特征、主体、运作机制。

赵永胜对法国、德国、荷兰、日本与美国发展创意农业模式的特点进行归纳,分析了对我国创意农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王树进归纳了创意农业实践的8 种类型:农业过程利用、农业景观利用、农业废弃物创意利用、农产品用途转化、农业文化开发、农业生态修复功能开发、农产品奇异化生产、农业软件开发[13]。此外,秦向阳与王爱玲、刘宏曼、厉无畏和王慧敏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类。

4 区域创意休闲农业发展

王占锋等从需求、供给和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了成都发展休闲观光创意农业的基础,剖析该地区存在的定位不明、品位不高、特色不浓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14]。刘军、张永忠等人认为湖南省应根据省情发展创意休闲农业,不仅可以促使湖南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与发展,也在一定意义上迎合了新世纪世界创意休闲农业发展的大趋势[15]。

刘军、徐华晔等人分析了湖南省创意休闲农业的发展成效与问题,规划了湖南创意休闲农业的总体布局和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根据湖南农业产业布局以及创意休闲农业资源分布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结合湖南省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刘军、徐华晔、李继承等人将湖南省创意休闲农业的总体布局规划成 “一核心两环三板块”,其中“一核心”指“长株潭”城市群都市型创意休闲农业,“两环”是指洞庭湖湿地田园风光创意休闲农业环和四大山脉 (雪峰山脉、武陵山脉、罗霄山脉、南岭山脉) 森林氧吧—康体养生创意休闲农业环,“三板块”指湘中南湖湘文化创意休闲农业板块、湘西民俗风情山水田园创意休闲农业板块、红色乡村旅游创意休闲农业板块[16–17]。刘军、刘贝等人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创意休闲农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这个方法为依据对长沙市创意休闲农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目前长沙市创意休闲农业发展总体上处于中等偏好水平[18]。刘军还采用了SWOT 分析法对长沙市创意休闲农业发展环境从发展优势、发展劣势、发展机遇和发展挑战等进行了分析。

此外,司凯、张新民、汪海燕等从徐州、山西等地的实践中总结了我国创意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从发展创意农业的手段和方法、理念和动力机制、政策建议、人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5 简要述评

随着视野不断拓展,休闲农业研究逐步由最初的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分析,最早是从介绍台湾经验起步,后来上升到了对休闲农业的概念、本质、特征以及发展模式、资源评价等层面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深入农村实地调研,开展实证研究;研究领域从休闲农业产业分析、休闲农业项目开发与设计、休闲农业区域发展规划与战略拓展到对休闲农业市场及消费需求与满意度、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休闲农业旅游对周边居民影响等方面。研究范围不断拓展,研究内容不断细化,研究深度不断加大,研究方法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学者将计量方法、数学模型、系统论应用于休闲农业研究。

[1]俞晓晶.打造以休闲农业为主的创意农业[J].科技和产业,2008(4):28–30.

[2]冯建国.创意农业的定义与观光休闲农业的关系及其他[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0(1):40–42.

[3]詹玲.发展休闲农业的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4]秦向阳,王爱玲,等.创意农业的概念、特征及类型[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9(10):29–32.

[5]厉无畏,王慧敏.创意农业的发展理念与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9(02):11–15,110.

[6]刘宏曼.创意农业——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新亮点[J].当代经济,2009(07,下):118–119.

[7]刘军,刘贝.长沙市创意休闲农业发展现状综合评价[J].湖南农业科学·下半月推广刊,2012(6):49-53.

[8]湛木兰.创意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2.

[9]刘军,邓文,刘贝.创意休闲农业的起源、特征及与休闲农业的区别[J].湖南农业科学,2012(8):50–54.

[10]章继刚.中国农民独特的增收模式—创意农业[J].南方农业,2009(1).

[11]刘军,张永忠.创意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及对湖南的经验借鉴[J].湖南农业科学:推广版,2012(2):45–49.

[12]刘军,徐华晔,刘贝.湖南创意休闲农业发展现状、特征及主要模式[J].湖南农业科学,2012(14):52-55.

[13]王树进,张志娟.创意农业的发展思路及政策建议——以上海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1):264–270.

[14]王占锋,冯光荣.成都发展休闲观光创意农业的现状与对策[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4):70–73.

[15]刘军,张永忠.创意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及对湖南的经验借鉴[J].湖南农业科学,2012(12):45–49.

[16]刘军,徐华晔.湖南省创意休闲农业发展总体布局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2(18):52–57

[17]李继承,朱校奇,章勇,等.湖南省休闲农业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8,29(2):74–78.

[18]刘军,刘贝.长沙市创意休闲农业发展现状综合评价[J].湖南农业科学,2013(2):49–52.

猜你喜欢

刘军观光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Improving robustness of complex networks by a new capacity allocation strategy
适合观光采摘的主要果树品种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of hydrodynamics of flapping foils *
盐城地区观光果园增值对策探讨
映像畜牧业
荡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