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观照下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英译研究
——以许渊冲和J.A.Turner的译本为例
2013-04-07郭勤
郭勤
(绵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关联理论观照下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英译研究
——以许渊冲和J.A.Turner的译本为例
郭勤
(绵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关联理论为古典诗词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从“音美”,“形美”和“意美”三个层面对比许渊冲和J.A.Turner《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英文译本,旨在找出他们的译作是否实现及如何实现话语和语境的最佳关联。
关联翻译;三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对于著作的翻译来说,为了达到准确传达语言信息的目的和展现原著意蕴的效果,就要在译者与原语作者和译语读者之间建立三方互动。这是本文探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英译所引入的一种关联理论。根据关联理论,翻译的本质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明示——推理过程,其推理结果不但要保证效度,而且要具有较高的信度。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翻译是没有规定必须译成怎么样的对照形式,只要能够达到最佳表意、最佳关联的效果即可。学者赵彦春(2005)提出:“寻求最佳关联是译者翻译的指南”。这种关联说起来似乎简单,但要真正做好,首先需要译者自身具备一定的认知语境,能够通过推理判断出语境暗含义。在此基础上,译者应充分考虑到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建立起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关联,从而确保译文文本是原文文本的最佳再现,以达到向译文读者准确传达原文作者意图的目的。中国古典诗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世界文学宝库的瑰宝,引起了中外译者的广泛关注。在众多的中西方译者中,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译诗数量之多成就之大有目共睹。本文拟在关联理论框架下,分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许渊冲和J.A.Turner的英文译本。
一、音美 音美是指译诗的节奏及韵式于原诗的对应程度。美学家朱光潜说:“诗歌是一种有韵律的纯文学。”诗歌借助语音、韵律来传达人们复杂细腻的思想感情。韵律是寄寓诗歌内容和神韵不可缺少的载体,离开这一载体就很难谈内容和神韵。汉语诗歌主要是以平仄音调来形成节奏,而英国诗歌以音步为单位,用轻重音节相见的形式组成节奏,这是英诗和中国古诗无法移植到对方的部分。许渊冲的诗歌翻译始终坚持押韵。他翻译的众多中国古典诗歌,几乎每首都押韵。他认为,“翻译唐诗,宁可继承Giles诗体译文的传统,而不可采用Waley的散文译法。”
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而言,许渊冲的译文大致符合ababccddeeffgg韵式,音韵整齐,隔行交叉韵、双行押韵、三行连韵等多种押韵格式组合,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优美悦耳。上阕第一行“appear”和第三行“year”带有同样的尾音后缀[iə],第二行“sky”和第四五行“high,fly”带有同样的尾音后缀[ai],第六行“be”和第七行“me”带有同样的尾音后缀[i:],第八行“play”和第九行“gay”带有同样的尾音后缀[ei]。下阕第一行“red”和第二,三行“shed,bed”带有同样的尾音后缀[e][d],第五,六行“again,wane”和第八九行“man,can”带有同样的尾音后缀[n],第七行“days”和第十行“display”带有同样的尾音后缀[ei]。这样的音律设置有效补偿了原词音美的损失,几近完美地再现了原词的音韵美,使读者切身体会和欣赏了类似原词的风格。尽管翻译界有一种说法,指责许渊冲受中国传统诗学的影响太深,强行把韵加于诗歌翻译之中,没有注意到“以诗译诗”已经过时,无韵译法已成为中国古诗翻译的趋势。但笔者认为,在关联翻译理论框架下,押韵作为交际线索,是读者语用推理的一个条件。如果没有押韵这一交际线索,读者在体会原作“音美”方面获得的语境效果就较小,付出的推理努力就较大,关联性也就较弱。因此,“以诗译诗”保持诗的音韵效果,贴近原文“音美”的风格,使读者在诵读时能够感受到足够的语境效果。
二、形美 形美是诗歌艺术形式的重要特征。“诗是以最佳顺序排列最美的词”。鲁迅指出:“形美以感目”。诗歌形式上的美,是一种外在的视觉美,主要指译诗和原诗的行数是否一致,每行长短是否匀称,对仗是否整齐,分节是否相当等。若译诗与原诗行数相同,每行的长度也大致相等,对仗跨行等都相对应,这样译诗就体现了原诗的形美。许渊冲认为,形美是译诗应该具备的必要条件。整齐匀称的诗行跃然纸上,给人以浓厚的感染力,也就起到传神的作用。如果译者忽略了形式美的再现,难以“形似”,更难以“神似”。“水调歌头”为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分为上下阕。《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九十五个字,十九行。许渊冲的译文总共二十行,每行七至十一字,整齐匀称,用词简练,再现了原词的形体之美。Turner的译本一行三到十三个单词不等,长短差距较大,使诗行显得参差不齐。十三个单词出现在一行,较原文略显拖沓、冗长。相比而言,许渊冲的译本使读者在感受原词整齐的形式美方面所付的推理努力较小,语境关联性较强。
三、意美 诗歌是“凭主体的独立想象,去创造一种内心情感和思想的诗性世界。”情和景是诗的基本单位。许渊冲在论述自己的“三美”理论时,明确指出,“三美”的重要性不是三足鼎立的,“意美”是最重要的,如果三者不可兼得,就要把“意美”放在首位,尽量传达原文的“意美”。要真正展现诗歌的意美,最重要的是正确理解“意象”。意象是构成诗歌意境的元素,是表意的物象。作为物象,其概念意义由于各民族之间的差异使其在译语中没有对等语和对应语,存在词汇空缺。作为表意的物象,其联想意义会由于不同的文化观念发生交叉、碰撞与冲突。“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是关联翻译理论框架下的一对重要概念。为此,译者可以适度摆脱原诗语言意象形式的束缚,灵活运用“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对意象的意义进行正确的推理理解,获得最佳关联,再将这种关联传达给读者,让读者能以最小的推理努力取得最大的语境效果,欣赏到原词的意境美。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明月”这一意象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原型之一,文人墨客对月亮赋予了各种情怀。中秋佳节,皓月当空,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苏轼达旦饮酒,心潮起伏,仕途失落的苦闷和亲人离散的伤悲在溶溶月光下交融。他趁酒兴正酣,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应该说,此时的明月是伤感的,不应是令人愉快的。J.A.Turner将“明月”译为“glorious moon”。“glorious”一词意思为“光辉灿烂,壮丽、令人愉快”。笔者认为J.A.Turner此处并没有正确推断出语境。当英文读者读到“glorious moon”时,关联到的可能是“愉快”的明月,无法体会苏轼内心的苦痛。许渊冲采用关联翻译理论中的直接翻译法,将明月简洁地译为“bright moon”,从意象的概念意义而言,和原文“明月”的关联性较强。英文读者读到“bright moon”时,脑海中出现的仍是银辉满地的意境。“青天”也是中国诗词中的常见意象,既指碧蓝的天空,也寓意光明美好的世界。如“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J.A.Turner将“青天”译为“azure sky”这一具体的意象,虽然符合西方读者的审美期待,但笔者认为此处以具体译具体,局限了青天的内在涵义,语境关联较弱。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天上宫阙”,既是指天上的宫殿,更暗指当时苏轼心系的北宋朝廷。笔者发现许渊冲和Turner都将之译为具体的意象。许渊冲译为“in the palace on high”,Turner译为 “in the palace of the air”。笔者认为“in the palace on high”和“in the palace of the air”虽然正确表达了话语的信息,但并没有带来苏轼原作的认知效果,译文读者在读译文时需要付出较大的推理努力去思考苏轼此时为什么会想到天上的宫殿呢?“天上的宫殿”和该词主题之间有何关系?因而关联性较弱,未达到最佳关联,未达到最佳的语境效果。
“今夕何夕”多用作感叹良辰。苏轼此处“今夕是何年”这一问隐藏着当今朝廷情况不知怎样的含意。J.A.Turner将之译为“what calendar”。“calendar”有指一年之中重大事件或重要日期的意思,这一译法吻合了中秋佳节这一背景,和原作语境相符。而许渊冲将之处理为“what time of year”,这与上句“How long will the full moon appear?”一句构成押韵,实现“音美”的同时再现给译语读者疑惑和悲哀的情绪。正如前文所述,关联理论下翻译没有规定必须怎么译,笔者认为J.A.Turner和许渊冲的译法都达到了最佳表意和最佳关联。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词中的“乘风归去”表层意思为美好的月色令人陶醉,苏轼想回到月宫这一精神家园去。深层意思为遭遇政治失落的苏轼希望早日回到京城为朝廷效力。Turner将之译为“wander there at home”,没有符合苏轼的交际意图,词句神韵荡然全无。而许渊冲将之译为“Riding the wind,there I would fly”,模糊的译法,凝练深远。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无眠”是指中秋之夜所有无眠之人,而并不是指苏轼自己躺在床上睡不着觉。苏轼在词的开篇就表明“丙辰中秋,欢饮达旦。”Turner将之译为:“on me that sleepless lie”。此处Turner自身的认知语境和推理有误,偏离了苏轼的意图,导致读者在读译文时没有关联性——读者会费很大的力气去推测苏轼通宵畅饮,怎么会躺在床上睡不着觉呢?而许渊冲运用换喻的手法处理为“sleepless bed”,读者此时获得的认知语境和原文的语境相符合,关联性强,达到了交际目的。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此处苏轼用埋怨的口吻反问月亮,月亮你不该是存有什么遗憾吧,为什么总是在分别的时候很圆呢?“恨”的主体应该是“月亮”,而不是“我”。Turner的译文“vain indeed is my complaining?”给读者的关联性是“我不应有恨”,和苏轼原作的意图南辕北辙。读了Turner的译文,读者就会推理“我的恨从何而来,又为何不应有恨?”这样的关联根本达不到苏轼借景抒情的语境效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句展现了苏轼的美好愿望和旷达胸怀。许渊冲和Turner的译文都正确理解了“婵娟”的意思,即明月。尽管许渊冲的译文“Though miles apart,we'll share the beauty she displays”完整再现了苏轼的意图,即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但笔者认为Turner此处用古英语“thou”和倒装句式,韵味强,读者很容易就关联到此译文英译的是中国古诗。
关联理论为古典诗词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许渊冲和J.A.Turner在英译《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上各有千秋。Turner为了达到明示的效果,在译文中较多地使用具体的意象,但由于在推理阶段并未正确解读原文,理解苏轼的意图,译文读者在读了其译文后,实际上获得的话语和语境的关联效果较弱。许渊冲的译作为达到最佳关联付出了更大的努力,他最大限度地还原了苏轼词中的认知语境,同时对英语读者的认知环境进行合理推测,努力为英语读者构建其熟悉的文化语境和认知图式,使英语读者能用比较小的推理努力获得最佳关联。
[1]Gutt,E.A.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3]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4]张 今.文学翻译原理[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
[5]许渊冲.唐宋词一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出版公司,2007.
[6]顾正阳.古诗词曲英译论稿[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3.
[7]曹 阳.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模糊词的英译[J].文学界,2012(4):75-78.
[8]许渊冲.诗书人生[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9]许渊冲.谈重译——兼评许钧[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6(6):56-59.
〔责任编辑 冯喜梅〕
On English Translation ofPrelude to the Melody of Water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heory——a Comparison of Two Versions by Xu Yuanchong and J.A.Turner
GUO Qin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M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Mianyang Sichuan,621000)
Relevance theory provides a new theoretic framework for translation of classic Chinese poetry.The paper makes a comparison of two versions ofPrelude to the Melody of Waterfrom aesthetic pursuit of rhyme,form and image,in an attempt to find out whether and.how the two versions achieve optimal relevance between utterance and context.
relevance-theoretic translation;three aesthetic pursuits;Prelude to the Melody of Water
H159
A
1674-0882(2013)03-0077-03
2013-03-23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部区域文化研究中心资助项目(XBZX0914)
郭 勤(1981-),女,四川眉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