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公其人与叶公传说的传承

2013-04-07中村贵

关键词:叶公叶县楚国

[日]中村贵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系,上海 200241)

【史学新探】

叶公其人与叶公传说的传承

[日]中村贵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系,上海 200241)

叶公形象基于白公之乱而产生,继而传播到楚地和中原地区。作为传说舞台的叶地有许多关于叶公的古迹。对叶人来说,叶公是“社稷之臣”和“亲民善民之人”。他们对叶公的共同认识与共同记忆代代相传直至今日。作为传说人物的叶公是由历史事件、特定空间以及特定人群的共同认识而建构起来的,这些因素对叶公传说的形成与继承具有重要作用。

传说;叶公;叶地

叶公是春秋末期楚国叶县的行政长官县公。这个历史人物古籍中多有记载,比如“直躬证父”、“叶公问政”、“叶公好龙”、“叶公之顾命”等。以往的研究中,许多学者只关注“直躬说话”中的“父子相隐”与“直”等内容,以及“叶公好龙”所隐含的寓意,而对叶公人物形象的产生与叶公传说之传承研究至今仍显不足。万建中先生说:“传说一般有客观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地方风物作根据,故而可称之为‘历史的故事’。”[1]169本文拟从史书中的叶公、传说发生的舞台叶地以及叶公与叶地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探讨叶公传说的历史背景。

一、叶公的形象

(一)史书上的叶公

春秋末期楚国面临内忧外患。对外“无岁不有吴师”。(《左传·定公四年》)[2]4638楚、吴因为与其接壤的徐、潜、弦等小国的归属不断发生矛盾,终于,公元前506年,楚国郢都被吴国攻破,不得已迁都到鄀。这是一个国家灭亡的先兆。公元前479年,楚平王的孙子王子胜(白公胜)叛乱,杀死令尹子西和司马子期,并劫持了楚惠王。

叶公堪称春秋最后三十年中一位名垂楚国历史的人物。公元前491年,他和左司马眅、申公寿余一起率楚军向梁、霍进攻,公元前476年他又进攻东夷,等等。他的政治活动除外攘外,也在平定白公之乱、维护楚国政治安定方面起了决定性作用。将相关记载综合起来看,可以说《左传》中的叶公是个“完美”人物。

关于叶公的记载,《左传·定公五年》:“叶公诸梁之弟后臧从其母於吴不待而归。叶公终不正视。”[2]4647叶公对抛弃母亲后回国的弟弟后臧表示拒绝态度。杜注:“不义之。”叶公在这里被描写成重视孝道的人。哀公十六年令尹子西召回在吴的白公时,叶公用仁、信、义、勇等劝告子西。白公之乱时“国人望君如望慈父母焉……国人望君如望岁焉”(同上),[2]4731可见楚人期待叶公的救援之切。杜注:“言叶公得民心。”[2]4731叶公应百姓要求,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应急政策:“叶公入,乃发太府之货予众,出高库之兵以赋民。”[3]叛乱平定后,叶公作为楚惠王的股肱之臣参与政事,在春秋末期的楚国政治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叶公形象的形成

《国语·楚语下》:“及白公之乱,子西、子期死。叶公闻之,曰:‘吾怨其弃吾言,而德其治楚国,楚国之能平均以复先王之业者,夫子也。以小怨寘大德,吾不义也,将入杀之’。帅方城之外以入,杀白公而定王室,葬二子之族。”[4]531-532

《战国策·楚策一》:“昔者叶公子高,身获于表薄,而财于柱国。定白公之祸,宁楚国之事,恢先君以掩方城之外,四封不侵,名不挫于诸侯。当此之时也,天下莫敢以兵南乡。”[5]515

由此可见,叶公是为平定后的政治稳定做出贡献的人物。与此同时,他作为在方城(楚国北方的防卫城墙)之外的叶县县公,统帅着方城之外的楚军,并负责防御中原诸侯侵略。

叶公本名叫沈诸梁,清代王先谦注《荀子·非相》曰:“楚大夫沈尹戌之子,食邑於叶,名诸梁,字子高。楚僭称王,其大夫称公。”[6]73大部分文献用“叶公”、“叶公子高”、“叶公诸梁”来称呼其人。这说明沈诸梁是作为叶县县公的“叶公”而被流传下来的,他与叶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再者,叶公平定白公之乱的事迹,在《荀子·非相》、《吕氏春秋·分职》、《新序·义勇》、《史记·楚世家》、《史记·伍子胥列传》和《风俗通义·正失》等史书中也有记载。这意味着确实存在叶公其人,由于白公之乱声名传播到楚地及中原地区,他作为平叛者的形象也被传承下来。

本文并非考证与叶公有关的史实的正确性,也不是考察叶公其人,而是试图阐释叶公形象何以形成及被传承,然后对叶公人物形象的变迁过程作一番梳理。

关于历史与传说之间的关系,钟敬文先生说:“任何传说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因为它的产生都是有一定的历史现实做根据的……一般地都不能脱离历史的条件,也就是说不能不带一定的历史性。”[7]传说是根据特定的史实创造出来的,跟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传说并非历史本身,而是“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地方风物、社会习俗有关的那些口头作品”。[1]169传说根据特定的历史事实创造后,通过口头与文本的途径在民间社会中得到传承,并且在传承过程中有所变迁,也带有地域性。

叶公传说属于民间传说中的人物传说。关于人物传说的形成过程,黎邦农、刘应芬先生在《包拯其人及其传说》中说:“他(包拯)的实际作为流传出来,形成了包公的传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完满,较之历史人物更高、更典型。”[8]也就是说,传说是以一个人物的事迹为基础创造出来并流传于后世的。叶公则是以白公之乱为契机塑造出人物原型,然后传播到楚国以及中原等其他地区,最后作为平乱人物被不断流传下来的。《荀子·非相》云:“叶公子高入据楚,诛白公,定楚国,如反手尔,仁义功名善于后世。”[6]74关于叶公的记载,除《左传》、《国语》、《战国策》以外,另见于《论语》、《庄子》、《韩非子》等先秦诸子的著作,以及《风俗通义》、《水经注》等先秦之后的书籍,甚至在《叶县志》等现代著作内也有出现。因此,后世对叶公的种种描绘都属于典型的人物传说。

(三)叶公形象的变迁

这样一来就有两个问题:一是叶公的人物形象有没有时代与地域差异?即人物形象的变迁问题。另一个是叶公人物形象的传承为何能从先秦持续到现代?这是传承背景或原因问题。本文以时间顺序为线索,探讨不同文献中的叶公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如何被描写的,尤其是叶公人物形象的变迁。

1.《左传》《国语》《战国策》中的叶公

叶公的生平事迹,见于《左传》、《国语·楚语》和《战国策·楚策》等古籍之中。《左传》中叶公是白公之乱的平叛者并在平乱中获得民心,平定后他作为楚王的股肱之臣在楚国政治上扮演重要角色。古籍中又有他重视孝道的记载。可见,《左传》中的叶公既是平定叛乱者,还是有品德的人,堪称“完美”人物。

《国语·楚语》中也有白公之乱的记载,不过只是叶公与令尹子西之间的对话,其中叶公用六德(信、仁、智、勇、衷、淑)来批评白公。对于召回白公的子西,他这样说到:“吾怨其弃吾言,而德其治楚国,楚国之能平均以复先王之业者,夫子也。以小怨寘大德,吾不义也。”[4]531虽然他们之间发生过矛盾,但叶公还是对子西为楚国做出的贡献给予了中肯评价。《国语·楚语》又载叶公“葬二子之族”。韦昭注:“子西、子期之族多见害,故皆为葬之。”[4]532叶公埋葬了不幸遭到杀害的子西与子期的族人。由此可见,叶公在《国语·楚语》也是以平叛者和有品德的人形象示人的。

《战国策·楚策》云:“定白公之祸,宁楚国之事,恢先君以掩方城之外,四封不侵,名不挫于诸侯。”[5]515叶公对内平定叛乱,对外防御他国的进攻,因此他与令尹子文、莫敖大心(沈尹戌、叶公之父)、芬冒勃苏和蒙穀一起被称为“忧社稷者”。

如上所述,《左传》、《国语》、《战国策》中所见之叶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楚国的贤臣和楚人的拯救者。

2.先秦诸子著作中的叶公

先秦诸子著作中所见的叶公与此不同。其特征有两个:一是这些著作通常用“叶公问政”、“叶公子高问政於仲尼”等定型语句来描写叶公。由此可以推知,诸子著作成书之前,可能就流传着叶公与孔子的传说,后来以口头与文本方式传承下来,形成“叶公问孔子”这一类型。二是诸子著作用“叶公问孔子”的形式来宣扬各自的思想。比如《论语·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2]5447-5448《韩非子·难三》用“叶公问孔子”这个语句来批评孔子之言为“亡国之言”,并且特别强调“法”在政治上的重要性。《墨子·耕柱》也用该句式,批评叶公与孔子之间问答的不完整性。

总之,先秦诸子著作中有关叶公的记载,定型语句比较多。诸子依托这种形式来宣扬各自的思想,那么,其中的叶公到底是怎样的人物呢?在《韩非子·难三》中有一段颇有意味的记载:“叶公子高问政于仲尼,仲尼曰:‘政在悦近而来远。’哀公问政于仲尼,仲尼曰:‘政在选贤。’齐景公问政于仲尼,仲尼曰:‘政在节财。’三公出,子贡问曰:‘三公问夫子政一也,夫子对之不同,何也?’仲尼曰:‘叶都大而国小,民有背心,故曰,政在悦近而来远。’”[9]在这里,叶公作为楚国的代表与大体同时代的鲁哀公、齐景公一起被称为“三公”,这可能是因为当时楚惠王还年幼,而替国君主管政权的令尹子西与司马子期又被白公所杀,春秋末期叶公可以算是楚国的代表人物之一。由此可见,叶公不但在楚国,在中原地区也是一位声名远播、脍炙人口的人物。

3.先秦之后著作中的叶公

先秦以后著作中的叶公形象,首先,“叶公问政”这一定型语句在《说苑·政理》、《孔子家语·辨证》等文献中也有出现。在《新序·杂事五》、《论衡·乱龙》里又有了“叶公好龙”这一家喻户晓的故事。从这两本书籍的成书年代可以推知,这个故事是在先秦以后被创造并流传下来的。其次,从先秦以后的著作中可以发现叶公与叶地(叶公的封土)以及叶人之间关系的记载。《风俗通义·正失》云:“谨按,春秋左氏传,叶公子高,姓沈名诸梁。古者,令曰公,忠于社稷,惠恤万民,方城之外,莫不欣戴。”[10]85此书先依《左传》评价叶公政绩,后又云“叶人追思而立祠”。[10]86这说明叶公是叶地人的追慕对象。据该书成书年代考证,该祠建立应是东汉以前的事。《水经注·汝水》云:“楚惠王以封诸梁子高,号曰叶公城。即子高之故邑也。”[11]504先说明叶地是叶公的故邑,后记述“叶公庙”、“沈子高诸梁碑”,“二陂并诸梁之所堨也”[11]504等与叶公有关的遗迹。

如上所述,先秦以后的叶公人物传说的特点有二:一是文献中所使用的“叶公问政”、“叶公好龙”等定型语句,二是在叶公的封土叶地,包括与叶公有关的遗迹,以及叶地人的口头传承。值得注意的是,叶公的传说之所以能够传承后世,是由文本与口头流传的互动作用,以及历史遗迹等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的。这些因素是叶公人物传说的生命力所在。

由此可见,首先,叶县县公叶公是被作为白公之乱这一楚国重大历史事件的平叛者而流传下来的。其次,它由遭遇事件的楚人对叶公的共同认识而得到传承。再次,作为社稷重臣的叶公可以算是当时楚国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是,随着时代变迁,先秦诸子利用叶公传说,依托“叶公问政”等定型语句来宣扬各自的思想。后来,作为楚国社稷之臣的叶公,他与叶地、叶人之间关系的记载越来越多了。这说明以前与楚国、楚人有密切关系的叶公,逐渐被固定在了特定的空间之内。就是说在楚国灭亡后,叶公人物传说的地域性变得更强了。

二、叶公与叶地

(一)作为传说舞台的叶地

《左传·昭公十八年》云:“叶在楚国方城外之蔽也。”杜注:“为方城外之蔽障。”[2]4531叶邑虽在楚国领土内,但位于方城之外。关于方城,《水经注·汝水》载:“楚盛周衰,控霸南土,欲争强中国,多筑列城于北方,以逼华夏,故号此城为万城,或作方字。”[11]503王彦芬先生根据考古调查,认为方城“完全是军事要塞体制,不似一般城堡。”[12]它位于楚国北方,既是向中原地区扩展的据点,又是防卫要塞。由于方城一带,“南襟湘、汉,北引河、洛,东夹江、淮,西胁武关,历为兵家必争之地”。[13]由此可见,位于方城之外的叶地是楚国对中原诸国斗争的最前线。

从当时的地理情况看,叶邑周围许、胡、房、道、沈等小国群立,这些小国又与晋、郑、陈等国相邻。《叶县志》云:“叶县地处中原腹地,战略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4]2作为“楚在方城之外地区的重要军事据点”,[15]叶并不是普通的县城,无论攻守都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自古以来,叶县即为南北交通要冲。”[14]372在沈诸梁成为叶公并率领叶人进行平叛等军事活动中,叶地始终扮演着军事基地的角色。

(二)史实中的叶公与叶地

《左传·哀公十六年》载:“诸梁兼二事,国宁,乃使宁为令尹,使宽为司马,而老于叶。”[2]4731-4732他平定白公之乱并复兴楚国后,在叶地结束其一生。从沈诸梁在《左传·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时作为叶公出现到他在叶地隐居之间的约30年里,其平叛与抵御中原诸国的进攻等政治行为大体上是在叶县县公任内发生的。

此外,文献中还有他主持水利工程的记载。《水经注·汝水》云:“山有涌泉北流,畜之以为陂,陂塘方二里,陂水散流,又东径叶城南而东北注醴水。醴水又东注叶陂,陂东西十里,南北七里,二陂并诸梁之所堨也。”[11]504可见,“二陂”是由叶公建起来的。此外,清同治十年欧阳霖修的《叶县志》中记载:“二陂并叶公诸梁所作,今遗址尚存,名水城。”[16]206-207叶公不仅对楚国做出贡献,而且对叶地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并流传后世。

(二)叶人对叶公的认识

《风俗通义·正失》曰:“(叶公)忠于社稷,惠恤万民,方城之外,莫不欣戴……与国人攻白公,白公奔山而逝,生烹石乞,迎反惠王,整肃官司,退而老于叶。及其终也,叶人追思而立祠。功施于民,以劳定国,兼兹二事,固祠典之所先也。”[10]85-86叶公逝世后叶人建叶公祠,“反映了老百姓对叶公子高的崇敬、缅怀之情”。[17]关于民众对历史人物态度,张紫晨先生曾经说过:“尤其是那些与人民关系密切、同情人民疾苦或为人民做过好事的人物,人们更是发出种种感念之情。”[18]可见,叶公祠的建立意味着叶人对叶公的共同认识。叶人心目中的叶公形象,如《风俗通义》所云:“忠于社稷,惠恤万民”、“功施于民,以劳定国,兼兹二事”。[10]85-86《叶县志·名宦志》中叶公与东汉王乔等后代人物一起,作为叶地的名宦被列出。该志主要内容根据《论语》、《左传》等文献材料,记述了叶公“问政”、建立“二陂”、平定白公之乱等事迹,并称赞他的政绩。[16]496-498

由于出色的政绩,叶公在叶人心目中成为“社稷之臣”、“惠政的县公”。日本学者柳田国男曾经说过:“传说,有其中心点……传说的核心,必有纪念物。无论是楼台庙宇,寺舍庵观,也无论是陵丘墓冢,宅门户院,总有个灵光的圣址、信仰的靶的,也可谓之传说的花坛发源的故地,成为一个中心。”[19]他认为传说依靠“物的存在给记忆一个具体的空间,成为一个绝大的证据”。[20]纪念物是与口述形式一起对传说的后代继承起着重要作用的。“叶公传说”是个典型,它既有“传播中心”又有相应的纪念物。

关于叶公的纪念物,《水经注·汝水》云:“楚惠王以封诸梁子高,号曰叶公城。即子高之故邑也……醴水又东径叶公庙北,庙前有沈子高诸梁碑。”[11]504说明叶地有被称为“叶公城”的叶公的领地,还有叶公庙宇以及与叶公有关的碑。由此可见叶公与叶地之间的密切关系,叶公成了叶人的祭祀对象。

《叶县志》记载:“春秋叶公墓在旧县,汉书注皇览曰,县西北去城三里,有叶公诸梁冡,近县祠之曰叶公坵。”[16]120由此推知,叶公墓在《汉书》编写的东汉时期还是保存着的。还有“叶公祠在旧县北门外,有坊曰叶公问政处”。[16]184“玩龙台在旧县城东。叶公好画龙,神龙下降,即此地也。”[16]116-117“叶公问政”、“叶公好龙”等与“叶公传说”有关的遗迹当时也多保留着。

如上所述,可以提出三点。首先,叶公的人物形象是依据叶公对楚国的贡献以及“二陂”建立等史实建构出来的;其次,叶公与叶地的密切关系是叶人对叶公产生共同认识的主要原因;最后,与叶公有关的纪念物说明叶地是“叶公传说”的中心点,这些纪念物在后来流传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三)叶公形象的传承

万建中先生说:“传说是一个社会群体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公共记忆……属于特定聚落空间内部的共同记忆,与其他地域、民族、阶层、族群、组织等的记忆有着明显的差异。”[1]187如果继承过程中不存在特定集团的共同记忆,那么传说就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被遗忘。唯有存在对传说的集体记忆才能够让传说流传下来。

叶公传说在叶地这一特定空间内主要由叶人传承。从与叶公有关的纪念物及其时代变迁也可看出“叶公传说”的传承过程。首先看叶公庙。“旧秦汉之世,庙道有双阙几筵,黄巾之乱,残毁颓阙,魏太和、景初中,令长修饰旧宇,后长汝南陈晞,以正始元年立碑,碑字破落,遗文殆存,事见其碑。”[11]504它虽因黄巾之乱被破坏,但于正始元年(公元前240年)再建,碑上遗文也被保存下来。其次看“玩龙台”。“(玩龙)台前有墨池,俗传泚墨之所,今尚有遗址可寻。”[16]116-117它在清代还保留着。再看叶公祠。“又县南叶公祠,明万历间知县高文登建后为流寇所燬,今遗址并没。”[16]184虽现已丢失,但可以看出它在明代重建过。与叶公有关的纪念物屡次被修缮或重建,这对“叶公传说”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表现出后人对叶公共同认识的历史继承。

最后探讨一下“叶公传说”的现状。2008年刊行的《叶县志(1986-202)》[21]第五编《叶公与叶姓》,内容包括叶公(叶公政绩、典籍要录、叶公遗迹)、谱牒与宗亲、叶氏联谊、叶公文化研究等。值得注意的是该书对叶公的描写:首先,“叶邑古城”是“春秋时,叶公沈诸梁封为叶之邑宰后,在此广施惠政,民受其德”。[21]152这与历代相传的叶公形象相符。此外“谱牒”记载:“古今叶氏谱牒,都认同始祖为叶公沈诸梁,对叶公宰叶时的惠政、平叛等多加褒赞。”[21]153由此可见,现行的叶公人物形象是与其历来的形象一脉相承的。再者,叶公墓也被叶氏后裔屡次再建,现在它作为叶公陵园,“不但是海内外叶氏后裔拜谒始祖、缅怀叶公的场所,更是人们旅游、观光的胜地”。[21]153可见现代的叶公人物形象是在继承历代叶公形象的基础上,作为叶氏的始祖被当作祭祀对象,并受到了叶氏子孙的共同认识。这还是一个旅游资源。“叶公传说”必将以叶地为传播中心,基于当地人与叶氏后裔的认同,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综上所述,叶公是以白公之乱这一历史事件为契机而塑造出来的人物原型,此后,叶公以“社稷之臣”、“亲民善民之人”等形象被流传下来。历代叶地不少与叶公有关的遗迹说明,不仅叶地与叶公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叶人对叶公有着深深的怀念之情。叶地是“叶公传说”的中心点,与叶公有关的遗迹在叶公形象的后世流传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叶地人对叶公的共同认识与记忆对“叶公传说”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关史料和文献记载、传说之传播中心叶地、叶人对叶公共同的认识与记忆等因素的有机结合,使得叶公人物传说能够被构建和流传。叶公人物形象的变异性及其现实的社会意义有待进一步考察。

[1]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十三经注疏[M].清嘉庆刊本.[清]阮元,校刻.北京:中华书局,2009.

[3]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9:668.

[4]徐元诰.国语集解[M].修订本.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

[5][西汉]刘向.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6][清]王先谦.荀子集解[M].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

[7]钟敬文.民间文艺谈薮[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195.

[8]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理论研究部.中国民间传说论文集[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99.

[9][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8:373.

[10][汉]应劭.风俗通义校注[M].王利器,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

[11][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校证[M].陈桥驿,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

[12]王彦芬.楚方城考[M]//河南省考古学会.楚文化研究论文集.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158.

[13]方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方城县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2.

[14]叶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叶县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

[15]石泉,何浩,陈伟,等.楚国历史文化辞典[K].修订本.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104.

[16][清]欧阳霖.叶县志[M].仓景恬,胡廷桢,纂.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

[17]田锡富,张硕.惟楚有才:楚国的名人贤士[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48.

[18]张紫晨.中国古代传说[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328.

[19][日]柳田国男.传说论[M].连湘,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26.

[20][日]柳田国男.民间传承论与乡土生活研究法[M].王晓葵,王京,何彬,译.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136.

[21]叶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叶县志:1986-2002[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Lord Ye and Transmission of His Legend

ZHONGCUN Gui

(Schoo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and Literature,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200241,China)

The figure of Lord Ye was derived from a historical event called“Lord Bai’s rebellion”and gradually spread to Chu State and central plains of China.There are a number of historical sites about Lord Ye in the native region.To local dwellers,Lord Ye is the“pillar of the state”and“people-friendly person”.All these common recognition and memories are transmitte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As a legendary figure,Lord Ye was constructed by historical events,specific space and common cognition of particular people.And these facto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the legend about Lord Ye.

legend;Lord Ye;Lord Ye’s native region

K225

:A

:1672-3910(2013)04-0029-05

2013-03-22

中村贵(1979-),男,日本福冈人,博士生,主要从事民俗学研究。

猜你喜欢

叶公叶县楚国
叶公好龙
河南舞钢市—叶县南部晶质石墨成矿条件及找矿前景
《自相矛盾》扩写
恣意浪漫的楚国器物
叶县
小燕子
《叶公好龙》改写
“健康中原行·大医献爱心”健康扶贫专项行动走进叶县
论楚国乐律的自成体系及其乐学实践
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