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格尔旗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管理的探索
2013-04-07贾玉柱张利新周治国
贾玉柱,张利新,周治国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兽医局,内蒙古鄂尔多斯 010300)
当前动物防疫体系已成为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是构成整个动物防疫体系的核心要件,它是上级各项政策、措施、工作的最终贯彻者、执行者和落实者,是开展各种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和主力军。如果基层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抓不好、抓不实将直接影响到动物防疫工作的成效和畜牧业经济的稳定发展,而与此相关的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将更加无法保障,因此,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重点在基层,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关键在防疫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一、基层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自2005年国家实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全国各地相继建立健全了省、市、县三级兽医工作体系,在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经费保障等方面建立了完善的体制,这对促进兽医公共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的提升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使兽医部门迅速成为社会安全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兽医工作真正的重点领域——县级以下的动物防疫体系的建设依然是整个兽医工作体系框架的“软肋”,特别是基层防疫队伍保障机制的缺失成为普遍存在的改革遗留点,由此造成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在运行中产生许多现实问题。
1.人员待遇低,队伍不稳定。就准格尔旗而言,兽医体制改革后乡镇兽医站职能向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方向转变,原来由其承担的动物免疫注苗工作则由向社会聘用的村级动物防疫员完成。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其性质是一支游离于国家用人体制之外(编外)以社会雇用形式存在特殊队伍,其人员工资与工作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补贴和收取防疫费进行弥补,而准格尔旗于2007年即取消了所有防疫收费项目,政府补贴成为村防员的唯一收入和工作经费来源,年人均3 000元的工资补助不及当地农民年收入水平,与其年均280天的工作时长、人均62平方公里的防区范围、1.2万个养羊单位的免疫任务,以及日益繁重的工作量(其一近年来列入强制免疫的防控病种不断增加,已达8种;其二村防员同时兼任当地的动物疫情报告员、排查员、畜牧生产普查员、协检员、采样员、应急预备队成员等众多职务)、高额的工作交通费用支出根本不成正比,因而造成人员流失十分严重,每年有近20%的左右的流动率,需要不断招雇和培养新人,面临着招人难留人更难的局面。
2.年龄结构老化,后备力量缺失。就准格尔旗而言,现有动物防疫员队伍中90%是当地乡村兽医或是老一辈集体兽医转制下岗人员,年龄普遍偏大,有50%的人员年龄在50周岁以上。由于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本身是一项面向农村基层一线的服务性工作,岗位工作不但脏、苦、累、差,又要整天与各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打交道,属于高危职业,加之待遇低,且又缺乏养老、医疗保障,因此,许多专业院校毕业的年轻人员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从事该职业,很难形成新老更替机制。在可预见的未来5年内,大多数老一辈防疫员将到站退岗,届时防疫员队伍将出现后续断档危机。
3.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难度大。由于村级动物防疫员工资待遇低,难以维系其正常生活开支,因此防疫员在外兼职现象极为普遍,甚至防疫工作仅为其附属职业。一支临时雇用的非专职队伍在实际工作运行中往往暴露许多问题,特别在非防疫期间,如遇到许多突发性、临时性指派任务,很难及时召集、调度这些防控力量,甚至不积极主动配合,产生怠工应付情绪。管理部门虽采取督促、警告,甚至解雇等措施也很难对其起到有效的约束作用,因此,在原有的体制下很难建立起管理、考核制度,使基层动物防疫管理工作一度陷入困境,防疫工作质量不能有效提高。
二、准格尔旗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管理方面的对策
如何应用科学的、有效的管理手段,提升队伍的执行力和战斗力,把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做实做好,经过多年不断的摸索和实践,准格尔旗兽医局针对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健全保障机制、强化激励机制、优化用人机制等方面着手逐步摸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1.将健全保障机制作为稳定队伍、强化管理的根基。建设一支稳定的队伍是保障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稳步推进的基石。因此如何“留人”是关键,针对防疫员工资待遇低、人员流失严重的问题,准格尔旗通过多方途径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提高人员工资待遇,逐步形成了与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防疫人员工资增长机制,使防疫员年人均工资从2007年的3 000元提高至现行的13 000元,达到同期社会劳动力临时用工待遇水平,不但使防疫员有了稳定的收入,也稳定了人心,人员流失弃职率直线下降为零。在彻底解决了“留人”问题之后,准格尔旗在如何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吸引人才”方面率先迈出一步,从从业人员普遍关心的养老、医疗问题着手,建立并实施了防疫员养老、医疗、意外“三险”保障机制,使防疫员可以享受与国家正式职工一样的退休养老和医疗保障待遇,彻底解决了其后顾之忧,增加了防疫员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此举彻底扭转了以往防疫工作岗位招人难、无人问津的局面,不但使防疫员岗位成为社会“抢手”工作,而且吸引了大量专业高校毕业人才争相踊跃加入防疫队伍行列,促进了防疫队伍年龄、文化结构的更新优化,现在全旗防疫员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年轻专业人员比率已达到30%以上。此外,为解决防疫员担心的劳动健康保障问题,切实加强防疫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准格尔旗进一步建立了防疫员劳动保障机制,为防疫人员免费提供并定期更新全套防护装备,使防疫人员工作起来更加安心,免除顾虑。
2.将强化激励机制作为提高人员积极性、增强队伍战斗力的重要手段。为了彻底改变基层防疫队伍管理松弛、作风散漫、执行力不强的状况,有效提高防疫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成效,彻底打破干好干坏一样对待的落后管理方式,准格尔旗兽医局积极引进科学管理思想,采取了一整套“激励”机制,自2007年起在全区范围率先实行了防疫员工作实绩量化考核措施。依据防疫员各项岗位工作职责,建立了以免疫密度、免疫质量考核为主体并涉及防疫、检疫、监测等其全部工作内容大小30项考评指标150分制的评分制度,采取“听、看、查、测、访、评”等手段,每年对防疫员实行季度、年度两次考评。在此基础上,大力实施了绩效工资激励机制,将防疫员二分之一的工资作为绩效工资,依据年度考核成绩对工作完成好的实施“正激励”,对工作完成差的实施“负激励”分级别发放,极大的调动了其主观能动性,彻底改变以往落后的“说教式”管理方式和自由散漫的工作作风,真正做到了“用业绩说话、用行动表态”的管理模式。此外,为充分调动防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准格尔旗实施了“荣誉激励”措施,在全旗防疫队伍中每年展开一次评先选优活动,将工作业绩突出的防疫员评为“先进工作者”,并在年度兽医工作大会上公开予以荣誉表彰,以增强其荣誉感和进取心。通过一系列激励机制的实施,准格尔旗防疫工作质量得到迅速提升,免疫密度从原来的不足70%达到100%(应免密度),平均免疫抗体抽检合格由原来的50%提高90.5%,免疫标识挂标率达到95%以上。
3.将优化用人机制作为推进队伍建设、保持队伍活力的根本途径。
针对防疫员队伍普遍存在进出随意、把关不严、管理松散、责任不强等问题,准格尔旗大力推进了制度化管理措施,改变了以往“人管人”的模式,结合实际制定了《准格尔旗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建立了防疫员“选、管、考、辞”的一整套科学的用人机制。为保证队伍素质,对六十周岁以上人员采取妥善措施进行了一次性清退,对原有人员全部实行公开考核竞争上岗,空额部分全部按照“四化”要求向社会公开招雇,严把“进人关”,确保新增人员的素质,顺利完成了防疫队伍向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方向转型的目标。为积极应对新形势对动物防疫工作的要求,准格尔旗适时调整防疫员职能职责,在后续管理方面采取了“合同制”管理,对防疫人员实行了定区、定责、定岗,在劳动监察部门的监督下,双方签订了具有明确职责条款的劳动用工合同,做到了任务明确、责任到人。为保证防疫人员长期保持积极进取、紧张向上的工作干劲,进一步实行了严厉的防疫员落后“淘汰制”,对连续两年年终考评为“不称职”的直接解雇,真正形成了优进劣汰的管理模式,极大的促进了防疫员做好防疫工作的紧迫性。基本建立了“选优聘优、淘汰落后、能上能下、严进严出”的科学用人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对防疫工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随着各项管理保障机制的有力实施和推进运行,近几年来准格尔旗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呈现出了一个全新的局面,基本形成了队伍稳定、管理科学、指挥畅通、运转高效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也打造出了一支工作积极、作风过硬、素质优良、能打硬仗的基层动物防疫队伍,这是准格尔旗得以实现连续六年重大动物疫病零疫情的基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