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改革起源与人本精神

2013-04-07王永刚

关键词:老百姓生产力改革开放

王永刚

(陕西理工学院 经济与法学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1)

略论改革起源与人本精神

王永刚

(陕西理工学院 经济与法学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1)

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开启和实施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和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如何将改革开放政策持续推行下去,关键在坚持以人为本,把改革开放的价值取向与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相结合。

改革开放;以人为本;持续推进

中国的改革开放至今已经走过30多个年头,目前进入改革的深水区,充满了复杂性和诸多变数。面对21世纪初期的改革困局该如何决断,既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摆在全体中国人民面前的现实课题。所以,才有了换届之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广东“二月讲话”,强调“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1]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之道是什么?重新挖掘和反思改革的初衷,对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 中国改革开放成功开启源自于社会生产力的极度落后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之一,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就是对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一场革命。自上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关于改革是对生产力的突破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并得到普遍认可。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这在国内外都有着较为普遍的共识。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之所以突破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就是因为改革开放前的那种体制存在诸多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陷入普遍贫困。

建国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尽管强调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但是面对新生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新形态,最终还是选择向前苏联靠拢学习苏联模式。这主要是基于几个因素考虑的:一是社会主义对中国来讲是新事物,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在中国国内没有经验可循,中国共产党人也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二是前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苏联早期确实显示了它的优越性,使苏联步入快速工业化发展阶段;三是资本主义国家对新生社会主义中国围追堵截导致中国缺乏了解学习西方的机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国以苏联为师学习苏联模式,对于建国初期社会经济发展和政局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历史的推进,前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

经济领域的高度指令化和政治领域的高度集权化对社会发展是一种严重制约。政府对经济干预太多甚至直接主导经济的运作,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政策随意性、管理手段的落后,等等。中国原有的经济政治体制严重的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最为突出的当表现为大跃进期间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即使到了文革后,这样的局面并未见根本好转,中国整个社会管理松散、工人工作缺乏激情的局面比比皆是,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这样的情形还没有彻底得到改变。正是在这样情形之下,中国毅然抛弃了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举起了改革开放的大旗,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是历史的必然。

二 中国改革开放成功开启源自于以人为本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开启有生产力落后的因素,但更为主要的是与中国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支持和参与分不开的。没有人民的拥护和参与,改革要成功开启和顺利推进几乎无法想象。改革的成功开启得益于坚持以人为本。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城乡百姓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物资极度困乏,面临生存难题,穷则思变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据相关资料显示,“从1958年到1978年,20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月收入增长不到4元,农民则不到2.6元,全社会的物资全面紧缺。”[2]“1978年,我国农村约有1.12亿人每天只能挣到一角一分钱,有1.9亿人每天挣到一角三分钱,有2.7亿多人每天可以挣到一角四分。山西雁北地区平鲁县的农民每天只能挣到六分钱。”[3]当然,如果把这种贫穷完全归咎于建国后30年的社会制度是不妥当的,还有历史成因。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备受列强欺辱,国内自身的不安定,老百姓始终处于风雨漂泊之中。历史的贫穷加之“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延续和加剧了贫困。

随着粉碎四人帮和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社会政局归于平静,解决温饱成了最为主要的课题。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政府正是顺应民意围绕解决吃饭难开启了中国的改革之旅。这样的改革和老百姓不谋而合,所以,得到了中国最广大老百姓的拥护,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30多年的改革开放有效地解决了中国十三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社会经济总量也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到2011年年末的47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年均经济增长率平均保持9%以上的高速度,即便考虑货币贬值和有效购买力因素,中国经济总量依然很庞大。面对2007年以来全球陷入次债危机与经济危机,中国经济依然保持9%以上的高增长。

三 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可以使改革开放深入持久

当我们立足21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的发展,重新审视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的时侯,我们既为数十年来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欢呼雀跃,同时也对中国社会面临的种种改革新问题忧心忡忡。

改革的核心是什么?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而且创造社会财富的速度远远高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这不是改革发展的关键与核心。马克思主义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追求,所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也理应以此作为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基本立足点。所以,改革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既包括基本的生存需要,还包括随着社会发展产生的其他多样化需求。而过分强调经济发展速度和追求GDP规模的作法是不可取的,过去强调把蛋糕做大的实践模式也是有违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同样,应正确理解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一些设想。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陷入商品拜物教的怪圈,把追求财富和权力作为人生的最大目标,从而使人完全物化了。邓小平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其目的是在为所有人的财富增加和全体富裕寻找路径,并不是全部。

改革应如何推进?改革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针对所有人的。所以,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所有的改革举措无论是决策出台还是具体实施理应全体人民共同参与来完成,否则,改革举措可能会变成极少数人谋取私利的工具而伤及社会大多数。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开启其人本主义表现除了要满足老百姓的温饱之外,更重要的在于改革举措充分尊重民意、发动民意,是与中国老百姓自己的聪明才智分不开的,这实际上也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由于中国共产党对于改革经验的不足,所以在中国早期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主要是以社会下层老百姓作为改革的动力主体,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最初的改革开放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都是在充分尊重老百姓的首创精神之下逐步推进的。中国最初的改革开放由于没有现成经验,主要是一种“放手式”的改革开放,在尝试性的过程中下层百姓充分享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实惠。

以人为本的本质就是以民为本,急老百姓之所急,想老百姓之所想。然而,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损害老百姓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同样也在不断纠正。从改革开放启动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动力来源在于社会下层普通百姓,社会个体充当了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同时也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实惠。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改革重心上移,改革变得更加复杂,农村改革所带来的实惠因为农业税费和各级政府的搭车收费而逐渐消亡,甚至出现了农民对税费的抵制行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国务院逐渐取消了农业税并对农业实行补贴。城市改革的推行在提升国有企业活力的同时,由于国有垄断企业的特殊地位挤压了民营经济的生存空间,民营经济成长困难,尤其在2007年美国次债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衰退,中国沿海小微企业倒闭严重,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国务院甚至不止一次的开会研究解决对策。小微企业的倒闭潮加上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增多以及社会性的就业难,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不健全,致使人们对改革存在种种非议。而国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缓解人民生活压力,这些多属于社会福利性的弥补。怎么来让更多老百姓和改革开放之初一样直接享受到改革的好处,值得深思和研究。

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对传统发展观的以物为本的批判和超越,是对“经济人”的扬弃,实现了从物本主义向人本主义的彻底转变,标志着人类主体意识的日益觉醒,更标志着现代社会正在走向文明与进步,正向人本主义回归的价值观转变。[4]

生产力的极度落后和社会的极度贫困促使中国下定决心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不仅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更为重要的是,改革开放很好的解决了中国广大人民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的成功开启和顺利推进,与中国最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是分不开的,正是有了中国老百姓独创性的尝试摸索才使得改革少走了许多弯路。今天,中国改革开放面临更为复杂的形势,要摆脱困境使改革顺利推进,就需要以老百姓的利益为出发点,发动群众、集思广益,让老百姓参与到改革的讨论决策中去。

[1]温家宝.破解难题要靠改革开放[EB].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2/05/c_111489231_3.htm,2012-2-5.

[2]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上)[M].中信出版社,2008(7):61.

[3]陈大斌.饥饿引发的变革(连载之一)[J].改革先声,1999(4):40-44.

[4]李黎明.科学发展观视野下以人为本研究述要[J].理论建设,2011(4):14-17.

ClassNo.:A81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OntheOriginofReformandthePeople-OrientedPrinciple

Wang Yonggang

(School of Economicsamp; Law, Sh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zhong, Shanxi 723001,China)

The people-oriented concept is the core of Marxism and it also is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 of socialism ,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is a successful experiment reflected the objective demand of socialist essence and Marx's humanistic thought. It is imperative for us to carry out the policy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continuously, and the key is to adhere to the people-oriented principle and to combine satisfying the need of people with the opening up policy.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people-orientated concept; keeping on promotion

王永刚,硕士,讲师,陕西理工学院经济与法学学院。研究方向:社会发展理论。

陕西理工学院哲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阶段性成果。

1672-6758(2013)03-0041-2

A81

A

猜你喜欢

老百姓生产力改革开放
搬迁后,老百姓能否快乐起来?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老百姓的话
老百姓的福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要让老百姓真正受益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