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护士的工作压力分析及应对策略
2013-04-07天津市黄河医院300110李鸿连
天津市黄河医院(300110)李鸿连
21世纪护士所承受的工作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风险[1]。因过度的工作压力不仅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还影响护士所提供的护理质量,这给护理事业带来重大的影响。国内曾有人作过护理工作应激与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2]。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对我院的全体临床护士实行整群抽样方式进行调查,全体在班护士均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向调查对象发放问卷,填毕即收回,不记名,发问卷175份,收回问卷163份,回收率93.1%。
2 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受测护士的工作压力产生的原因具前5位的是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不良的工作环境及特殊的工作性质;护理工作量大及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众多的人际冲突;工作职位竞争的压力。
3 原因分析
3.1 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 担心差错事故是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之一。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患者的法律及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如果护士在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会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因此护士必须为此承担相应的责任,这种风险性给护士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近年来,我国护理队伍中独生子女的比例逐年增加。独生子女护士走入临床后受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度较低,应激性生活事件对独生子女造成的心理压力大,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身心损害。
3.2 不良的工作环境及特殊的工作性质医院是一个充满焦虑、变化和沟通障碍的场所,它带来许多方面的刺激,既影响患者又影响护理工作者,许多致病因子如细菌、病毒和核放射的威胁,拥挤的空间以及令人不愉快的气味都是护士不得不面对的环境,同时还经常面临急症抢救,技术革新以及各种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的威胁,这都使护士产生工作压力。
3.3 护理工作量大及超负荷的工作状态护理模式的转变和优质护理的实施,使护士缺编更加严重,长期超负荷工作,频繁倒班,同时护士还要经常进行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和面临生离死别的场面,尤其是急诊科、ICU等特殊科室,抢救任务众多,造成身心处于持续紧张状态,出现心身耗竭综合征从而影响护士健康。
3.4 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众多的人际冲突护理工作中两个最主要的人际关系是护患关系及医护关系。医院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护士面对的是饱受疾病折磨,心理状态不同,层次不同的患者,护士还必须面对患者的愤怒恐惧和悲伤等情绪变化。而护士由于职业的需要,没有选择余地,只有全身心地投入,以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这无疑会增加护士的工作压力。医护关系也是主要的压力源,医生普遍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而大多数仍认为护士是医生的助手,而不是具有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同时医护协调上的矛盾和冲突,也会使护士产生压力。
3.5 工作职位竞争的压力 随着医院人事制度的改革,“全员聘用制”、“病人选护士”等新的举措在各医院陆续开展,虽然此举措增强了护士的竞争意识,激发了护士积极向上、敬业爱岗精神,但也使护士普遍增加了紧迫感和危机感,尤其是45岁以上、中专以下学历的护士压力最大,她们年龄大,身体素质差,知识层次低。
4 工作压力的结果
4.1 对护士个人的影响 使护士出现一系列的身心症状,如头痛、胃肠道不适或易激惹、易怒、易疲劳等,严重者会出现个人或家庭问题。
4.2 对护理团体的影响 可能导致护士缺勤,更换工作离开工作岗位等,从而影响了整个护理团体的形象及护理工作的协调性、计划性。
4.3 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工作疲备感使护士对服务对象漠不关心,导致差错事故频繁出现,工作效益率降低,使患者得不到高质量的护理。
5 对策
5.1 卫生部门的主管领导 应设法减少和消除引起护理工作压力的压力源,加强社会支持,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舆论,大力宣传和树立护理队伍中的先进典型,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护士进行奖励,推动全社会尊重护士的良好风尚,提供更多的继续深造机会,适当放宽护士职称的晋升条件,扩大一些医院护士的编制。采取民主型管理方式,鼓励护士参与制定医院的政策和目标,改善护士的生活待遇、福利、工资、住房、护理岗位津贴、夜班补助以及参加医疗责任险等。
5.2 医院的主管领导 合理调配上班人员,缩短夜班时间,增加休息时间及夜班补助,降低轮班护士的身心疲劳,尽量减少护士超负荷工作,年老体弱者可适当调配到辅助科室。设法改善护士的待遇和地位,对脏、苦、累、差及护理任务繁重的科室给予一定的倾斜政策,如增加护理岗位补贴等,体现护士劳动的价值。定期召开护理人员的会议,传递各种信息,达到互相沟通及理解的目的,组织心理学知识学习,开展减轻压力教育及培训,指导压力应对方法。对业务好素质高的护士可低职高聘,或提升从事护理管理、科研工作,充分发挥其才能,满足成就感及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正确对待护患间的矛盾及冲突,既维护病人的利益,也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
5.3 护士自身 护士也应该想方设法处理好自己的各种工作关系,减少心理压力对健康的损害以保证良好的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树立客观的职业观,设立现实的期望和目标;参加继续教育及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提高解决问题、决策参与的技巧,并尽可能采取适当的方法减轻自己的工作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