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腧穴主治理解与讲授之我见

2013-04-07陈文刘世红黄爱明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6期
关键词:尺泽主治腧穴

陈文,刘世红,黄爱明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荆州 434020)

《经络腧穴学》作为中医院校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学好《针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等其他相关针灸专业课程的基础课,同时也是更好地掌握针灸各种操作技能必不可少的基础课。其理论性较强,内容较繁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觉乏味且不易掌握。而腧穴(主要指经穴)主治内容的掌握则更为学生所头痛。其实只要把握主治实质及其规律,或者说尤其把握以下几点,主治的讲解与掌握并不难。现结合本人多年教学经验,略述管见如下,以教正于同道。

1 以经络循行为脉络

第5版教材是《经络学》与《腧穴学》单独成教材,现在大多学校采用的是新版将二者合一的《经络腧穴学》,这种编排有一最明显好处即将经络与腧穴紧密联系,便于老师在授课时先讲经络主治再讲腧穴主治,学生能够融会贯通;而教材中也明确提出腧穴的主治规律包括了分经主治规律和分部主治规律。然而从众多资料可以看出,当前众多老师教学中[1-2],对腧穴主治的讲解与学生记忆的方法,过于强调腧穴本身的主治,而忽略了经络在里面的总领和脉络作用。这一偏颇同样存在于临床之中,周恩华等[3]通过大量文献统计发现,临床文献中涉及经络证治内容的较少,仅占 5.69% (163/2864),而既按经论治、又有经络辨证内容的更少(1.22%)。临床介绍腧穴主治的论文也很常见[4-6]。

众所周知,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或可解释为,经穴是经络上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特殊的点。由此可见,要把握腧穴首先要把握经络。而针灸学的核心是经络学说,“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等理论更是彰显经络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讲授腧穴(主要是指经穴)主治时,首先强调应掌握其所在经络的主治,也就是说,之前我们会花费较多时间进行经络所属脏腑的生理与病理、经脉病候等讲解。然后提纲挈领进行腧穴主治的讲解,学生便会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如讲肺经腧穴时,我们会先进行肺经循行及肺的生理功能讲解,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主宣发肃降、合表主皮毛。然后肺经所主之病,肺是动则病、主肺气生之病、气盛所病、气虚所病。(当然,中间我们也会提醒和点拨学生注意其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然后再进行腧穴主治讲解,太渊的主治与肺朝百脉、气虚所病的关系;列缺的主治与肺合表主皮毛、与气盛所病的关系;尺泽的主治与肺司呼吸主宣发肃降、肺是动则病的关系等。

2 以特殊作用为重点

然而,同为肺经的腧穴,其主治有相同之处,更有不同之处,而其不同之处则是临床应用的重点,也应是我们讲解和学生理解的重点。其不同之处也就是教材所言特殊作用。那么特殊作用如何讲解、学生如何理解呢?

何为特殊作用?这是我们教学时给予学生的第一个问题。特殊作用就是此穴与其他腧穴的主治不同之处,或者说是我们所需要掌握的同一经络之上的作为经络主治的相同部分之外每个腧穴的特殊性,而且这也常是临床应用时我们选穴时的依据。这里首先要理解腧穴的特殊作用源自其穴位特殊性[7],我们简称为穴性。那么每个腧穴它的特殊性是什么?这是我们给予学生的第二个问题。比如太渊,其穴性为输原穴及八会穴(脉会),其主治主要为无脉症;列缺其穴性为络穴,络穴联络阳经,外合皮毛,故多用于治疗表证;尺泽为合穴,合治内腑,合治疗逆气而泄,故多用治疗肺本身疾病;尺泽为本经之子穴,故常用于泄肺之实。这样的结合讲授,学生既理解了比较抽象的特定穴部分内容,又能更本质地把握腧穴的主治。

3 腧穴配伍为核心

部分教师及学生认为,腧穴的主治理解与记忆,按照中药的功能来记忆,会更加容易。事实上这是一种极大误区[8]。

诚然,如尺泽“清泄肺热”,列缺“祛风解表”,太渊“补肺益气”确实好记,但这样却偏离了经络腧穴的本性,或者容易导致学生走上死记硬背的道路,而不去理解记忆尺泽为何能清泄肺热?缘于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两点,一是以中药的功能来类似记忆腧穴主治只能作为辅助,关键在理解其穴位特性;二是教材所例举的主治,更是要理解。比如我们会提问,尺泽、列缺、太渊三穴均列出治疗咳嗽,有何不同,是否所有咳嗽均可治疗(这也是笔者认为教材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告诉学生三者不同,尺泽治疗咳嗽,为肺热壅盛之实热咳嗽为最佳,故常配少商(井穴放血清本经之热)、鱼际(荥主身热);列缺治疗咳嗽,为外感所致咳嗽为好,故常配合谷,是为原络配穴;太渊治疗咳嗽,则是肺虚咳嗽为要,故常配太白,是为培土生金。再如下关治疗牙痛,这个学生都容易理解和记忆,我们会点拨学生,它如果分别与合谷及内庭相配,会有何不同?这样学生就记住了针灸治疗牙痛,因为经络循行的不同而配伍不同的腧穴,有上牙痛与下牙痛的不同。教学之中我们发现,学生或因自身兴趣,或因老师的教学重点偏向,常常知道穴位所在却不知其应用,而我们以腧穴配伍为核心进行讲授,旨在告诉学生腧穴应用的本质是以中医思想和经络学说为基础,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理解和掌握,进而临床运用。

4 小结

《经络腧穴学》是针灸推拿学专业各层次(7年制硕士、5年制本科、3年制大专)学生必修的专业主干课程。当前众多文献讨论重点是腧穴定位及实验讲解,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也对腧穴定位更感兴趣,而事实上腧穴主治同样应当作为重点讲解和掌握内容,甚至更为重要。因为腧穴主治内容的掌握直接关系到临床针灸治疗的效果,而学生对腧穴主治真正理解与否不仅决定了其临床应用,同时,也关系到他们对针灸核心的理解,以及针灸临床思维的培养。如果学生受到引导将腧穴的主治西医化或中药化,则将明显偏离了中医与针灸的本质。我们在教学中注重提示腧穴以中医理论和经络学说为基础主治的本质,以经络主治为脉络,以特殊作用为腧穴主治的讲授重点,以腧穴配伍为理解、运用的核心,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腧穴主治及应用。

[1] 赵永海,王斌.关于针灸教材中穴位主治表述的探讨[J].中国针灸,2003,23(10):619-620.

[2] 周兴明.腧穴主治教学的几点体会[J].中医教育,2006,25(5):70-71.

[3] 周恩华,邓柏颖,粟胜勇,等.近 3年针灸临床经络证治文献的分析[J].中国针灸,2005,25(1):41-42.

[4] Cai XG.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cupoint Neiguan (PC 6)[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09,7(6):371-374.

[5] Yi HQ.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Shousanli (LI 10)[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09,7(5):308-309.

[6] 黎波,杜元灏.李志道教授腧穴教学经验点滴[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5):301-302.

[7] Li L, Yau T, Yau CH. What Is the Origin of Acupoint[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12,10(2):125-127.

[8] 陈尚杰.穴位主治实质的探讨[J].中国针灸,2004,24(11):789-791.

猜你喜欢

尺泽主治腧穴
尺泽穴定位及其刺灸法初探*
Effect of intradermal needle at five-zang Back-Shu points on treatment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针灸大成》中尺泽穴临床应用探析
佛医方剂的品种、主治和用药特点
中医针灸腧穴与泰医按摩穴的比较初探
从“肺主治节”论治COPD肺血管重构
现代针灸教材关于肩周炎的“同功穴”分析
主治医的中国梦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at Chize (LU 5) versus Shangjuxu (ST 37) in ra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