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中华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2013-04-07卢希悦
卢希悦
论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中华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卢希悦
(山东省经济学会,山东济南 2500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企业管理的不断探索,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文化管理成为企业的重要管理手段。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是至关重要的。文章结合中华传统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应用,把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概括为:尊道贵德,以人为本;善诚至信,品牌为贵;自主创新,超越自我;科技兴企,人才兴业。
企业文化;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企业管理
企业文化的外延范围,是企业的各种文化载体或文化事物对象。而企业文化的本质含义与核心内容,则是指以创新为灵魂的企业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由于企业的科学精神特别是人文精神内容博大,丰富多彩,所以还要进行高度概括和精度提炼。结合中华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特别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笔者认为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核心理念可以概括为:“尊道贵德,以人为本;善诚至信,品牌为贵;自主创新,超越自我;科技兴企,人才兴业”。
一、尊道贵德,以人为本
“道”,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是核心性的价值要素。它是指天地自然和人类社会中,万物生存、发展和运动的客观规律。对“道”的认识,百家文化莫过道家。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人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天地之道的制约。所以,人的最伟大的品德,则是与规律保持一致,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这里讲的“孔德之容”,不是孔子道德之见,而是大孔有容之体德。“惟道是从”,指的是“是道则进,非道则退”,强调人要按客观规律要求办事,不要做违背客观规律的事,即科学发展观。
从企业的尊道思想来说,就是要尊重和遵循企业创造之道、创业之道、管理之道、营销之道、品牌之道、以及市场之道、供求之道、竞争之道、共赢之道,还有技术之道、人才之道和生态之道等。对这些企业之道,人们并不陌生。而最陌生的企业之道,则是企业应对经济危机之道。世界上无论是哪一个国家,只要选择了市场经济,也就同时选择了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经济危机。所谓经济危机,实质上是在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的状态下,市场自身通过资产和商品大幅度贬值,重新实现供给与需求相对平衡的强制性过程和形式。而企业应对危机之道,就在于对市场供求状况要做出准确及时的科学判断,有效调整生产经营方向和产品结构,进行必要的技术创新,能够转危为机,乘势而上。此可谓“市场经济路漫漫,繁荣昌盛伴风险。经济危机有成因,周期波动难避免。转危为机靠创新,应对危机巧应变。危机过后有复苏,科学发展化冬寒。”
“德”,是指人的人德、品德,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道家有“贵德”之说,儒家有“修德”之说,佛家“积德”之说。道家文化的“贵德”之说,认为慈爱、善良、宽容、知常(常理)、节俭、顾后(顾及他人),即“慈、善、容、知、俭、顾”六个伦理要素,是人德之本和贵德之基。有此人德之本和贵德之基,才可能有儒家所说的“仁、义、礼、智、信”之“五常之德”,以及佛家所说的积德行善之说。所以,在伦理之德问题上,百家文化莫过于道家“人贵有德”之说。企业是以人为主体的企业,是为人的生存发展而经营的企业,所以,做企业如做人一样,应当以人德为贵,把一切做人的美德作为企业之德。
在道家文化中,“道德”二字本来有两种含义:“道”即规律之道,“德”即品德之德。现在已把“道德”演变为只有人之品德,舍掉了“道”的含义,特别是舍掉了尊道乃为大德的特定含义。所以,在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应当实现“道”与“德”的同等地位,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即企业只有尊道贵德,才能物有所形,势有所成,企有所立,业有所长。
“企业”二字,按照中国文学像形喻义之说,有人有所立和业有所成之意。古今中外的所有企业,不论行业如何与规模如何,也不论产权如何或股份多少如何,其生产经营过程都是以人为主体的,无论物质产品、文化产品或服务产品,都是服务于人的生存和发展之需要。所以,以人为本应是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的核心理念。
四是地图学教材的现势性不足.目前仍采用十几年前的教材进行教学,书本内容已与现实严重脱节,导致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当前无法用到的知识,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日新月异的地图制图新技术和新方法要求地图学教学应及时更新教材,作为教师也应及时吸纳专业领域的新知识和新理念,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以真正实现地图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
对于企业来说,“以人为本”具有丰富的文化内含。从古代的作坊到近代的工厂,再到现在的企业,曾经历了乞求神灵保佑财源茂盛的“以神为本”,也经历了近现代“以物为本”和“以资为本”的企业转变。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当今世界和中国以人的智力和智能为主导的高新产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与文化已经融合为文化经济,企业正在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实践证明,凡是能够认识和把握这种历史性转变,把“以人为本”作为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理念的企业和企业家,才能创造企业高位崛起和常兴不衰的强劲优势。这是世界企业500强的共同经验,也是中国强势企业的成功之道。
企业“以人为本”,首先是在企业内部的以人为本,即尊重人的地位、人格和权利,尊重人的知识和才能,尊重人的创造和劳动,从而使企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竞争力和凝聚力。
企业“以人为本”,更为重要的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任何决策和过程,都要考虑如何以优质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人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也就是企业所说的“消费者是企业的上帝”,也是企业的“衣食父母”。也就是说,企业以人为本,才能企有所立,业有所成。如果企业不是以人为本,为谋取不正当的利益而搞假冒伪劣、坑蒙诈骗,甚至为财而不顾及人的健康和生命,这样的企业必将恶有恶报,迟早都要遭到灭顶之灾。
二、善诚至信,品牌为贵
“善”,即善良之心和善行之举,不仅是万物之灵的本来天性,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核心要素。人有善良之心,才能有与人为善、救危扶困,关照弱势群体和个人的慈善行为,以及“仁义礼智信”之“五常之德”和“温良荣俭让”等伦理美德。企业有慈善之心,才能以优质产品和服务奉献社会,并使企业自身得以事业有成和常兴不衰。所以,企业应把善之美德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善”的认识和理解,可以说是百家文化莫过道家“善论”之高。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即接近于道的境界。他倡导人要“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其“七善”要素之论,远远超出了一般人对善仅理解为“善良”的狭窄认识和见解。
所谓“居善地”,是指人的生产和生活应选择天时地利人和之地势、地形和地位,不要选居险水恶水之地,也不要损伤和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当今中国诸多山区的农村和城市,在大雨之后所以会有那么多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不仅仅是因为择地不善,更重要的是因为修民房、建工厂、建商店、开道路、搞旅游,盲目扩大农村和城市建筑规模,破坏了山基基础,阻碍了流水之道,才导致了灾难频发,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有,由各种污染源特别是企业污染源所造成的空气、土地、水源、物种的环境污染,破坏了天时地利人和的生态环境,也是居不择善或居不行善的必然恶果。
所谓“心善渊”,是指真心的“善”是要心善若渊,有天容万物和海纳百川之宽善,是善的最高境界和心界。对于“心善渊”的认识和理解,老子还有一个“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高深之见。也就是说,人要心善若渊,就要像天道那样,对人没有亲疏远近之分,一律善待所有的人。进一步说,人心是因为把人分为亲疏或远近,才有了亲近者善、远疏者恶的社会宿弊,从而争斗不息、战乱不止。天下之人人,若都有了善待人人之心渊,人类世界才会变得真正美好与和平。对于企业来说,若能心善若渊,时时处处与人为善,而不是与人为怨或为恶,也就有了美好的社会形象和声誉,从而为企业兴旺发达打下了坚实的道德之基。
所谓“与善仁”,其“仁”有仁爱、仁慈、仁和、仁义、仁政、仁治、仁贤、仁礼和仁贵之意,也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性伦理元素。“仁”的最核心的价值取向,是对人要有仁爱之心和仁爱之行,施仁而不施暴,施爱而不使弃。而在国家管理和企业管理中,则应施仁政和仁治,其中也包含着仁和为贵的价值理念。不过,在道家文化看来,所有“仁”的思想和理念皆出于“善”。人若没有慈善之心渊,是不会有什么仁政和仁治的。所以,老子所说的仁是“与善仁”,善字在前,仁字在后。
所谓“言善信”,其“信”有人言可信、言必行、行必果之意。即人有信则立,无信则不立,人应把诚实守信作为做事和做人的道德准则。特别对于企业来说,诚实守信,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公平交易,历行承诺,取信于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所在。而现在常见的假冒伪劣,掺水施杂,坑蒙诈骗,甚至不顾及消费者的健康安全,都是背信弃义的犯罪行为。某些商场的所谓“促销战略”,先把底价提上10倍,然后又大肆炒作所谓“跳楼价”、“惊爆价”、“清仓价”、“甩本价”,甚至设置“买1000送1100”的陷井,都是对消费者的欺诈行为。
所谓“正善治”,其“正”有处正不偏、以正执政之意。其“治”有善治有方,无为而治之意。对于国家管理和企业管理来说,“以正善治”是管理运行的最高境界。企业的“正善治”,应当是以人为本,通过制度化和规范化来治理企业。真正的“善治”者,不是自己指到哪里,人们就打到哪里,而应是人们根据制度规范和工作目标打到哪里,自己就跟到哪里,并通过现代信息系统全面、准确、及时地了解生产经营过程的每个环节,根据新的情况做出决策调整,使企业不断超越自我,创造新的企业业绩。
所谓“事善能”,是说人们之无论从事什么事业和工作,都要爱一行,专一行,拥有从事这种事业或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企业特别是企业家来说,要使自己的企业创业有为、常兴不衰,就必须了解中外同类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和技术状况,国际国内市场同类产品的供求状况,自己企业内部技术资源、人才资源、物质资源、资本资源、信息资源状况,生产经营过程各环节运行协调状况,品牌建设所处市场地位及信誉状况,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等状况。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知人者智,知己者明”。企业或企业家若能做到扬自己所长,克自己所短,并以人之长,补己之短,诸事善能,必然会有企业的成功和辉煌。
所谓“动善时”,是指人的一切行为和行动要善于选择时机,才能在地利人和的前提下创造天时有利条件,实现行动的目标。对于企业来说,“动善时”包括丰富的内容,如获取市场供求变动信息要及时,作出新的生产经营决策要及时,推进技术更新和产品升级换代要适时,实施新的营销策略要适时,调整生产经营方向和产品结构要适时,名优品牌产品宣传要适时等。总之,企业的一切行为和行动要善于抓住时机,乘势而上。
由此说来,企业若能尽善尽诚,能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就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常兴不衰的明星企业。
天地万物,都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追求。如老子所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为天下贞”。而企业得一以品牌贵,即品牌为贵。品牌是企业核心价值中的核心价值,既是企业的灵魂和品格,又是企业的心脏和血脉。
所谓品牌,一般是指企业品牌。品牌,是企业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也是由社会公信度和声誉度所确认的企业品质、品位和市场价位的称谓。据统计,当今世界级品牌占全球一般品牌的比重不到3%,但产品却占全球市场的40%左右,销售额占全球的50%左右。在经济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中60%的部分来自品牌企业。就中国来说,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99%的企业没有自己的专利,60%的企业甚至没有自己的商标。所以,对中国绝大多数企业来讲,品牌建设还是任重道远。
在企业品牌建设中,技术是核心,人才是关键,资源是基础,而文化则是灵魂。就品牌文化建设来说,其成功之道必须把握十二个律度:一是高度决定视野,即企业要有产业报国的崇高理想;二是角度调整观念,即要从生产者、经销者和消费者三个不同视角,来调整和确立企业经营理念;三是广度积累博学,即要学习和积累与企业经营有关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四是深度探求真知,即要对企业经营有深入研究和真知卓见;五是信度赢得自立,即以诚实守信和货真价实赢得自立和自强;六是时度超越自我,即能够不断超越自我者,才是真正的强者;七是丰度塑造完美,即以丰满丰富的产品来满足市场的不同需要;八是精度创造卓越,即精益求精,全力打造企业的辉煌品牌;九是疑度感悟创新,即在对企业事物的怀疑和否定中,实现企业的各项创新;十是智度化解风险,即以超人的智慧和智能化解市场风险和不可避免的经济危机;十一是尺度把握人生,即把握做人的道德尺度,树立企业美好形象;十二是力度成就辉煌,即以倾斜性的全力投入,创造品牌的成功和辉煌。
三、自主创新,超越自我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对于企业来说,当然也是企业进步的灵魂,常兴不衰的永恒动力,也是企业永葆生机的源泉。所以,企业必须把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作为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的核心理念。而企业的自主创新,是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其中是指企业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营销创新等所有创新。
所谓创新,是指一切创造性实践活动过程和结果的总称。而一切创新,首先来源于思维的创新。即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的先导和灵魂。如德国著名诗人海涅所说,“思想是在行动之前,如同闪电出现在雷霆之前一样。”遗憾的是,尽管所有的人都喜欢“创新”这个标签或字眼,但人们并不都喜欢或了解“创新思维”的含义。所谓创新思维,是以对旧事物的怀疑或否定性评价为前提,或以事物的零起点为前提,所提出的新生事物产生和发展的新理念。其实,在道家文化的指导思想中,就蕴含着创新与创新思维的文化理念。如老子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无相生”,特别是“有生于无”,即无中生有的思想,就是创新和创新思维的核心价值理念。宋代大思想家陆九渊提出的“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而小进,大疑而大进”,以及张戴所说的“于无疑处生疑,方为进矣”,就是中国古代创新和创新思维的理论根基与核心价值观取向。
创新,不仅以创新思维为先导,而且还要借助创新思维方式与逻辑思维方式的交互应用。对企业来说,最常用的创新思维方式主要有:质疑思维与逆向思维方式、标新思维与主导思维方式、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方式、展开思维与整合思维方式、缝隙思维与延伸思维方式、移植思维与嫁接思维方式、灵感思维与顿悟思维方式、批判思维与无控思维方式等。
古今中外,企业竞争和兴衰变化的实践告诉人们,一个真正的强者,不是在某个时候或某个方面能够超越或战胜别人的人,而是对别人有“知人者智”,对自己有“自知者明”,能够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不断实现超越自我的人。也就是说,要想超越别人,关键在于超越自我。所以,企业应把超越自我作为核心价值理念。
实践永无止境,学习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所以,超越自我关键在于实践中的不断学习和创新。特别是随着20世纪中叶以来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通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已经融入和渗透到三次产业中的各个行业和企业,企业技术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在这种情况下,不学习就不能创新,不创新就不能超越自我,不能超越自我,就不可能在市场竞争中自强和自立。所以,超越自我是企业进步和常兴不衰的关键所在与核心所在。
所谓超越自我,对于企业来说,就是要使企业文化理念不断进步,企业技术不断更新,企业产品不断更新换代,企业优质服务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不断升值增辉。也就是说,企业的今天比昨天更美好,明天又会比今天更美好。在昨天的基础上创造新的今天,在今天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未来。对此问题,澳大利亚“可以得到的未来”研究会会长伊里亚德有句名言,“今天你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
四、科技兴企,人才兴业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与核心竞争力。所以,在当今世界和中国,市场的竞争主要是企业技术研发与应用的竞争。同时,企业应把“科技兴企”作为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核心理念。
科技兴企,不仅要把同行业的先进技术引入企业生产经营中来,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企业自己的科技研发机构或基地,给予足够的研发费用,配备素质较高的研究人员,有计划地开展攻克项目研究,并把成熟技术及时地应用于生产经营过程。为维护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要及时申报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
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创造与发明,原创性科学技术成果比例逐步减少,而整合性科学技术成果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据统计,自1900年以来的500项重大创新成果中,原创性突破成果自1950年开始下降,1980年以前,组合性或整合性成果已占70%以上。就是世界瞩目的阿波罗登月计划项目,历时10年,耗资250亿美元,动员了42万科技人员、2万家公司和120所大学,制作零部件多达300多万个,而所用的全部技术则都是现成技术,没有一项原创突破性新技术,只不过是原有技术的整合性创新。所以,企业科技兴企,既要高度重视原创性突破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更要高度重视原有技术整合性创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如果说“科技兴企”是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然而,研究、创造和应用科学技术的是人而不是物;如果说,企业名优品牌是企业各种优质资源要素的最优配置与组合,然而,鉴别、选择和使用物质资源、技术资源、资本资源、信息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是人而不是物;如果说,企业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是基于企业科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然而,企业对资源要素的静态管理和动态管理,其中包括人、财、物和供、产、销的所有管理,都是人对企业的管理。正因如此,人特别是高层次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是兴企之本和兴业之源。所以,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应把“人才兴业”作为核心理念。
贯彻“人才兴企”、“人才兴业”的企业战略和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就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尊重创造,坚持任人惟贤,反对任人惟亲。中国古代在人才问题上有诸多珍贵的文化理念:一是要有求才之心;二是要有爱才之意;三是要有识才之见;四是要有用才之道;五是要有成才之规;六是要有正才之名;七是要有护才之胆;八是要有举才之德。企业或企业家对待人才问题要有如此理念,就一定能够建立起一支群英汇聚的人才队伍,从而奠定企业高位崛起和常兴不衰的人才基础。
On the Core Value of Enterprise Culture——Applic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LU Xi-yue
(Shandong Economic Society,Jinan 250014,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conomy and the constant exploration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enterprise culture is gainingmore and more attention.Culture administr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way for enterprises.In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re value is of critical importance.Combining 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core value of enterprise culture as respecting morality,people-oriented;being sincere and creditable,brand highly valued;self-independent innovation,overcoming oneself;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terprise and human resource enterprise.
enterprise culture;traditional culture;core value;business administration
F270
A
1008-2670(2013)04-0111-05
(责任编辑时明芝)
2013-03-02
卢希悦,男,山东夏津人,山东省经济学会会长,山东省经济规律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高等财经院校社会主义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省镇城经济文化年会组委会主席,研究方向:宏观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