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就业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研究综述
2013-04-07潘志远
赵 利,潘志远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一、引 言
就业系民生之本。就业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一个国家的就业状况事关社会能否安全运行和经济能否健康运行与发展。一个国家如何保持其就业稳定,是经济政策制定者和经济学家都十分关心的问题。2012年世界经济受到美、欧债务危机的冲击,复苏前景变得更加暗淡,发达经济体可能陷入中长期低迷。在这样的世界经济大背景下,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与就业状况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我国还面临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双重转轨的特殊时期,内外经济失衡,引发失业人员大量增加。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扩大就业与再就业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现实角度看,就业问题是目前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007年为830万,到了2008年上升为886万,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较2007年的4.0%上升了0.2个百分点,2009年登记失业人数首次突破900万,达921万人。2010年登记失业人数为908万,较2009年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了0.2个百分点,2011年登记失业人数为922万,与2010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持平。因此,如何缓解就业压力成为一个值得研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影响劳动就业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理论角度看,对就业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时代。以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就业理论、萨伊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就业理论、凯恩斯为代表的非自愿就业理论以及以凡勃伦、康芒斯和米契尔为代表的制度经济学派均对就业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以这些理论为基础,对国内外学者的文献进行研究和总结,从而进一步丰富劳动经济学的就业理论。
二、经济增长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从国外的研究进展看,西方学者认为经济增长和劳动就业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为了论证经济增长和劳动就业之间增长是一致的,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提出了著名的“奥肯定律”,他认为,失业率和GDP增长率之间存在一个相当稳定的关系: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一个百分点[1]。哈罗德和多马建立了现代经济学的第一个经济增长模型——Y=S/V,Y为经济增长率,V为资本—产出比,S为储蓄率,经济增长由储蓄率决定。因此,要增加就业,就必须通过增加投资进而推动经济增长[2]。Rawski[3]分析了影响我国GDP增长的因素,认为劳动就业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国外学者从投资角度分析了其对劳动就业的影响。Wu Xiaodong[4]发现FDI能够提升引进过得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工人技能,改进就业质量。Long和Summers[5]指出来投资带来了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者技能,改善了就业质量。
目前国内学者对经济增长影响劳动就业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思路:第一,认为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具有带动效应。胡鞍钢[6]认为经济增长对缓解失业压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钱永坤[7]研究表明经济增长带动了就业增长;张车伟[8]认为排除劳动力市场改革和农业排斥就业因素后,经济增长一直促进劳动就业;王海侠[9]根据1990-2008年江苏省的数据对江苏省经济增长和就业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二者之间均衡关系。第二,认为经济增长减少了劳动就业。厉以宁[10]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吸纳就业的能力趋于下降;陈桢[11]研究表明我国高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的相应增加,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不断趋弱;盛欣[12]认为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其中,在2002-2007年间,经济增长对劳动就业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第三,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之间存在动态效应。李俊锋等[13]用有效就业理论证明出我国同样存在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互动机制,就长期而言,经济增长和劳动就业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经济增长是增加劳动就业根本途径;蒲艳萍[14]认为我国的有效就业和经济增长尽管在短期各自是非稳定的,表现出非一致性,但在长期却表现出协同变化的一致趋势。此外还有学者从消费、投资、财政角度研究了其对劳动就业的影响。胡秋阳[15]指出,消费结构升级是实现就业结构升级在三次产业间升级的条件。李华[16]在FDI和就业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利用两部门生产函数,综合运用面板模型,在协整的基础上,进行回归估计,分别量化江西省FDI在三次产业间的就业效应。朱翠萍等[17]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政府财政支出的就业效应。
三、经济结构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国外学者从产业结构和城市化对劳动就业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在产业结构影响就业结构方面,库茨涅茨的研究表明,当工业化达到一定阶段以后,第二产业可能不会大量吸收更多就业,只有第三产业有较强的吸引力[18]。Galenson[19]认为虽然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在短期内带来的就业较少,但长期来看,资本深化能够通过资本存量的扩大,带动更多的就业增长。Chenery等[20]发现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农业产值和劳动力就业向工业的转换基本一致,但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转换则落后于就业结构转换。近年来,国外对产业结构影响就业的研究更多的围绕技术进步影响产业结构,进而影响劳动就业来进行。Katz等[21]认为,随着技术进步,劳动需求从低技能劳动者想高技能劳动者转变,低技能劳动者将难以找到更好的工作,进而影响劳动就业。国外关于城市化对劳动就业的影响的研究中,Carter[22]的研究说明劳动力在城市聚集,可以扩大产业规模,促进城市经济增长,从而提高城市吸纳劳动力的能力。Deng等[23]得出了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的结论。
国内学者主要研究了产业结构的演变对劳动就业的影响。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一部分学者认为产业结构演变对就业有促进作用。袁朝辉[24]指出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人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奉莹[25]认为产业结构演变是影响劳动就业的主要原因。二是一部分学者认为产业结构演变抑制了劳动就业。吴敬琏[26]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大量的资本和资源的投入,走了一条资本排斥劳动的工业化之路;刘世锦[27]认为,我国轻工业发展阶段增加就业,重工业化阶段降低了就业。三是一些学者认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存在非均衡性。陈祯[28]指出,我国就业结构的发展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关系失衡。伍海亮[29]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的非均衡性较为明显。
四、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国外学者对技术进步影响劳动就业的研究主要是沿着两条路径来进行的。一是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及其结构的影响;二是不同类型的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的不同影响。熊彼特、Aghion和Howitt等人认为技术进步对就业带来破坏作用。熊彼特[30]实证分析了近百年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周期,认为造成国民经济体系中失业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是技术进步。Aghion等[31]通过建立模型将技术进步内生化,认为当生产率的增长是通过具有较高生产率的工作来替代较低生产率的工作时,就会减少失业。Pissarides[32]认为技术进步可以创造就业,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存在补偿作用。Mortensen等[33]、Serres[34]从物化技术进步和非物化技术的角度分析了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国内学者对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研究也是从就业量和就业结构两个方面进行。技术进步影响就业量的研究主要有四种观点。一种观点是认为技术进步对就业有积极的作用。瞿群臻[35]的研究结论是技术进步对于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宁光杰[36]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对就业量存在正的影响,同时,技术进步也要求提高劳动者素质。二是认为技术进步对就业以替代作用为主。姚战琪等[37]的研究表明,技术进步与就业存在着反向关系;刘书祥等[38]研究发现,纯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较为明显的负效应。三是认为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是双重的。杨淑华[39]发现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吸纳和排斥的双重效应。同时认为,工业化过程中的技术进步并不一定带来失业率的增加;王青[40]认为技术进步对就业有双重影响;陈泽聪[41]的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短期内会对制造业就业产生挤出效应,而长期呈现积极的作用,资本深化程度影响着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四是认为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微小,二者关系不明显。毕先萍等[42]的研究发现虽然技术进步对就业结构具有明显的影响,但是它与就业量之间并没有长期的明确关系;黄赜琳[43]认为技术进步与中国经济波动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但从就业角度上看,技术进步的就业增长效应不明显,不能断言技术进步与就业存在稳定关系;吴小松[44]认为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增长的贡献较小,对不同行业的影响方向不确定。
五、总结性评述
1.经济增长对劳动就业的影响。在这一部分的文献中,主要研究了经济增长对劳动就业的影响,其观点主要有三个思路:第一种思路认为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具有带动效应。第二种思路认为经济增长减少了劳动就业。第三种思路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带动劳动就业存在动态效应。此外,消费、投资、国家财政政策等因素也对就业产生了一定影响。
2.经济结构对劳动就业的影响。主要分析了产业结构对劳动就业产生的影响。研究成果分为三个方面:一方面,一部分学者认为产业结构演变对就业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产业结构演变抑制了劳动就业;第三方面,一些学者认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存在非均衡性。此外,城市化、地区劳动力素质结构也对就业带来影响。
3.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的影响。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研究也是从就业量和就业结构的两个方面研究。关于技术进步影响就业量的研究中,主要有四种观点。一是认为技术进步对就业有积极的作用。二是认为技术进步对就业以替代作用为主。三是认为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是双重的。四是认为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微小,二者关系不明显。
[1]OKUN A.Pontential GNP:Its Measurement and Significance[M].Washington,D.C.Brookings Institute,1962.
[2]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理论[M].北京:商务印刷出版社,1983.
[3]RAWSKI T G.What is Happening to China’s GDP Statistics? [J].China Economic Review,2001,12(4):347-354.
[4]WU XIAODONG.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and Wage Inequality in China[J].China Economic Review,2001,11(4):361-384.
[5]LONG J B D,SUMMERS L H.Equipment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1(2):445-502.
[6]胡鞍钢,杨永恒,盛欣.经济增长与就业促进[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4(11):2-3.
[7]钱永坤,宋学锋,董靖.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实证研究——以江苏省城镇就业为例[J].经济科学,2003(1):14-19.
[8]张车伟.中国30年经济增长与就业:构建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J].中国工业经济,2009(1):18-20.
[9]王海侠.经济增长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江苏省的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2(1):25-26.
[10]厉以宁.中国城镇就业研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11]陈桢.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家,2008(2):90-95.
[12]盛欣.中国1952-2007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分析[J].改革研究,2009(5):7-9.
[13]李俊锋,王代敬,宋小军.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研究——两者相关性的重新判定[J].中国软科学,2005(1):65-68.
[14]蒲艳萍.有效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协整检验[J].人口与经济,2006(1):55-59.
[15]胡秋阳.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投入产出分析的视角[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16]李华.基于面板数据的FDI就业结构效应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17):113-115.
[17]朱翠萍,蒋智华.政府财政支出的就业效应与政策建议[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3):53-59.
[18]西蒙.各国的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19]GALENSON W.Investment Criteria,Productivity,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5,69(3):343-370.
[20]CHENERY H B,ELKINGTON H,SIMS C.A Uniform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Patterns[M].Economic Development Report no.148.Harvard University,Cambridge,1970.
[21]KATZ L F,MURPHY K M.Changes in Relative Wages,1963-1987:Supply and Demand Factors[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2,107(1):35-78.
[22]CARTER R A.Innovation in Urban Systems: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and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J].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1988(22):66-80.
[23]DENG X,HUANG J,ROZELLE S,UCHIDA E.Growth,Popul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and Urban Land Expansion of China[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8,63(1):96 -115.
[24]袁朝辉.中国直辖市就业结构演进及其空间特征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
[25]奉莹.中国就业结构演变及就业的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0.
[26]吴敬琏.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对一些质疑的回答[J].理论参考,2006(4):38-39.
[27]刘世锦.正确理解“新型工业化”[J].中国工业经济,2005(11):5-9.
[28]陈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0):32-35.
[29]伍海亮.试析当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J].网络财富,2009(2):124-125.
[30]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31]AGHION P,HOWITT P.Growth and Unemployment[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4,61(3):477 -494.
[32]PISSARIDES C A.Equilibrium Unemployment Theory[M].Unite State:MIT Press,2000.
[33]MORTENSEN D T,PISSARIDES C A.Technological Progress,Job Creation,and Job Destruction[J].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1998,1(4):733-753.
[34]SERRES A D.Structural Policies and Growth:A Non-Technical Overview[R].OECD,2003.
[35]瞿群臻.论科技进步、经济增长与就业[J].运筹与管理,2005(5):126-133.
[36]宁光杰.中国转型期技术应用对就业的影响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8(6):40-47.
[37]姚战琪,夏杰长.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效应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5(1):58-67.
[38]刘书祥,曾国彪.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1978-2006[J].经济学家,2010(4):93-99.
[39]杨淑华.中国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6(11):28-30.
[40]王青.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辽宁省1980-2006年的数据[J].辽宁大学学报,2009(1):103-106.
[41]陈泽聪.我国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基于25个行业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20-23.
[42]毕先萍,李正友.技术进步对就业的综合作用机制及社会福利影响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5):150-155.
[43]黄赜琳.技术进步与就业波动变化的影响分析——基于可分劳动RBC模型的实证检验[J].统计研究,2006(6):34-38.
[44]吴小松,范金,胡汉辉.我国就业增长与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基于SDA的分析[J].经济科学,2007(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