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魏平城时代农业经济的开发和繁荣

2013-04-07刘美云

关键词:平城拓跋移民

刘美云

(山西大同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北魏平城时代农业经济的开发和繁荣

刘美云

(山西大同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公元5世纪拓跋鲜卑族统治中心的平城,是农业经济欠发达地区。拓跋鲜卑定都平城后,从物力、人力、技术等各方面都对平城地区的农业经济进行了大规模的投入,使平城的农业经济不仅得以开发,并呈现出相当程度的繁荣。平城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使鲜卑族实现了由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变,也是北魏政权能够武力统一北方,实现稳定统治的根基。

移民;政策;开发;水利

平城自古就是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杂居的边郡之地。东汉末年,中原大乱,游牧民族纷纷南下,土地荒芜,成为人烟稀少的偏僻之地。《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云州条载:“今州既秦雁门郡地,在汉雁门郡之平城县也。……汉末大乱,匈奴侵边,自定襄以西,云中、雁门、西河遂空。”公元398年,鲜卑拓跋部定都平城后,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和经营。此后,平城无论是在城市建设,还是农业、手工业方面都进入一个里程碑的发展时期。本文仅以《魏书》中所记载的农业经济史料为立足点,剖析公元5世纪北魏政权对平城及周边地区农业经济建设和开发所起的推动作用。

一、大规模的移民,为平城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增添了大量劳动力

北魏平城形成农业种植这一局面的变化,是与北魏政府对平城进行大规模的“移民实京”活动密切相关的,而人口迁徙又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鲜卑族原是居住在大兴安岭的游牧群体,他们以游牧经济为主,农业经济所占比例甚微。进入中原以后,面对辽阔的中原地域和封建经济文化的繁荣,他们逐渐意识到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性和优越性,因此对农业生产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平城为北魏统治的中心区域,发展平城农业经济是北魏政权建设的关键环节。当时平城地区人口稀少,土地大片荒芜,如果仅凭鲜卑族拥有的人口总数和技术经验,远远不能实现农业经济的开发。于是鲜卑拓拔部通过往平城迁徙人口,实现其在平城的建设和战略规划,大量被俘虏或被征服的各族人民迁徙到平城。最早的移民活动始于登国年间,有两次移民活动,迁徙地点记载不详,估计规模不大。北魏大规模的移民始于天兴元年(398年),这年七月,拓跋珪正式定都平城。在此前后,北魏将大批征服地人员强迫迁到平城地区。《魏书·太祖记》载,398年正月,徒后燕山东六州民吏、徒何、高丽杂夷、百工伎巧46万余口以充京师等地。此后,北魏政府为繁荣平城,继续向平城移民。从天兴元年(398年)十二月起,到献文帝天安三年(468年)五月,在这70年间,北魏政府又进行了多次移民,前后移民数量至少达到120万左右。还有十几次无具体数量记载的移民,实际估计远高于此数。北魏前期往平城地区迁徙人口以强制迁入为主,自发移民很少。通过近一个世纪的大规模移民,平城已成为一个以汉族为主体,包括拓跋鲜卑本部等十几个少数民族的人口逾百万的大城市。移民活动为平城发展和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也成为平城崛起的重要基础。

平城聚集了数量巨大的人口后,根据移民的来源和身份不同,北魏政府对他们采取了不同的安置方式。具体而言,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汉族和内地的农业劳动者移民分置京畿,从事农业生产,“诏给内徙新民耕牛,计口授田”,[1](卷2,P32)这种情况占大多数。二是少数民族的人员仍从事畜牧业,畿内的牧场是北魏经济建设的一部分,一度十分繁盛。三是对那些有技术的汉民,“徙其居民,大筑郭邑”,役使从各地迁来的百工伎巧,即手工业工匠从事大规模的都市建设,或为官府手工业作坊服役。

大规模地往平城迁徙人口,对北魏农业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是为平城及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也引进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二是使平城地区大片荒芜土地得到开垦耕种,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三是促进了北魏整个农业经济的发展,导致北魏均田制的产生和实行。同时对北魏的手工业经济和城市建设也产生了影响,使平城地区的手工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城市建设也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

二、对农业生产采取积极措施,为平城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

北魏拓跋珪时就“诏有司正封畿,制郊甸”,[1](卷2,P33)划定了平城地区的京畿和郊甸范围。京畿的范围是东至代郡,西至善无,南极阴馆,北至参合。这一范围大体上相当于今大同市和朔州市。北魏政府通过往平城大规模的迁徙人口,改变了平城地区农业生产劳动力缺失的状况,平城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由原来的准备阶段进入了经营、建设和发展阶段。

(一)大力推行屯田制 北魏占领中原地区后,因粮食严重短缺,在北方地区将大批移民组织起来实行屯田。屯田是政府利用大面积国有土地,配给耕牛和农具,强迫平民或士兵按一定的组织机构,集体进行农业生产的组织方式。当时平城地区人口稀少,土地荒芜较多,政府组织平民或军队进行开发,通过行政强制政策,将人口固定在土地上,有利于土地和人口的结合,这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早在登国九年(394年),拓跋珪就曾于五原至棝杨一带组织民众屯田。史载,在这里的屯田民至少数万家,“降魏别部三万家,收田百余万亩”。[1](卷110,P2852)这里的“别部”,当是五原一带的汉族民众。北魏定都平城后,面对平城地区的残破,大规模的推行民屯和军屯,就成为稳固北魏京畿地区统治秩序必不可少的举措。道武帝天兴元年(398年),北魏击败后燕,攻克中山等地,掳迁各族被征服者10余万家至平城地区。这部分人中,除少数为手工业者外,其余全都由政府配给耕牛,“计口授田”,即按人丁数量平均分配土地,强制屯田。明元帝永兴五年(413年)七月和八月,北魏政府又两次徙民数万家至大宁川 (河北张家口洋河流域),发给农器,“计口受田”。从以上的记载来看,迁徙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平城及周围地区。北魏政府通过屯田的方式加以开垦,并且在名义上保有对土地的所有权,这较之把战争俘获降民编做奴隶强制其劳动的办法,会很大程度上激起他们的劳动热情,因而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也就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北魏的统治者们不仅给迁往平城的山东移民“计口授田”,而且还“躬耕籍田,率先百姓”。[1](卷110,P2852)在他们的带动下,不仅汉族地主阶级,而且部落贵族也或从事农业生产了。《魏书和跋传》载,“和跋,代入也,世领部落,为国附臣。……车驾北狩豺山,收跋,刑之路侧。……初,将刑跋,太祖(拓跋珪)命其诸弟毗等视诀,跋谓毗曰:“北地脊,可居水南,就耕良田,广为产业,各相勉励,务自纂修。”[1](卷28,P681~682)这位部落酋帅不仅对农业生产重要性有认识,而且还具有鉴定土质优劣的农业基本知识。

拓跋统治者还注意农业生产的组织与管理工作。他们委派官吏,“劝课农耕,量校收入,以为殿最。”[1](卷110,P2849)拓跋族虽然长期从事游牧,但是在迁都平城之前,他们曾在盛乐“息众课农”,又曾在五原(位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至固阳(位今内蒙古固阳县附近)一带的河套地区屯田,从而积累了一定的组织与管理农业生产的经验。迁都平城后,对此更加重视。平城地势平坦,桑乾河支流众多,特别是桑乾河上游南岸一带土质较好,适于农耕。由于各族劳动人民的辛勤耕耘,加上山东六州人民带来的先进农业生产经验和技术,不仅大片土地被开垦出来,而且很快就获得了丰收。

(三)兴修水利,为农业经济提供了保障 北魏时政府很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中央政府设置专人管理。北魏政权负责水利工作的官员称之为都水使者,是沿用前代水官而设立的官职。此外,皇帝还多次颁发诏书督促各地官员兴修农田水利。太和元年(477年)正月辛亥,孝文帝诏曰:“今牧民者,与朕共治天下也。宜简以徭役,先之劝奖,相其水陆,务尽地利,使农夫外布,桑妇内勤。”[1](卷7上,P143)此即要求各地官员应尽职尽责地“相其水路”,帮助农民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孝文帝太和十二年(488年)五月丁酉,“诏六镇、云中河西及关内六郡,各修水田,通渠灌溉。”[1](卷7下,P164)又于次年八月戍子“诏诸州镇有水田之处,各通灌溉,遣匠者所在指授。”[1](卷7下,P165)不但下诏要求各地兴修农田水利,而且还派专门工匠人员赴全国各地,指导修建水利工程。平城的水利工程建设主要是解决城市用水,如天兴二年(399年)凿渠把武周水引入鹿苑,并疏为三沟,分流宫城内外。渠水所经之处,还在两岸栽种树木,渠水可以浇灌园池。从史料的记载看,专门记载平城地区的水利工程虽然没有涉及,但从北魏政府多次下达的兴修水利工程的诏书看,平城地区的水利兴修也应该是平城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三、平城农业经济发展情况

由于北魏王朝对平城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使北魏的农业劳动力、垦田面积、农田产量以及政府租税额方面,均比从前大为增加。

(一)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当时以平城地区为中心的北方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有粟、大小豆、黍穄、梁秫、大小麦、胡麻和葵等,其中粟为北方主要的农产品。北魏时期粟的亩产量明显超过汉代。《齐民要术·耕田第一》载:种谷,前一年先于五、六月密种绿豆、小豆和胡麻,七、八月待长出后再犁倒。作为底肥,次年再种谷,“则亩收十石”。同书《种谷第三》也载:种谷,幼苗早锄为最佳,并引农谚说:“迥车倒马,掷衣不下,皆十石而收”。这些史料说明北魏时北方粟的亩产量可达十石。但在《种红蓝花栀子第五十二》又说:以良田种红蓝花一顷,可收花籽二百,等于二百石米。略作分析,前面所述亩产粟十石,是在精耕细作、施肥充足、实行轮作制等条件下达到的。后文所述二石,大概是就一般农家条件及产量而言的,因此亩产量为二石,似乎更准确些。就以亩产量二石来说,也比汉代的要高。北魏一亩约当于汉初三亩(小亩)多,北魏亩产量是二石,却是汉代亩产量一石 (折今0.2石)的4倍,可见亩产量确已高于汉代。其它农作物产量与汉代的比较,单位面积的产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二)形成了农业生产区域 这种生产区域,在平城附近地区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南平城。南平城位于今山西省山阴县岱岳镇,桑乾河南岸。这个区域土质良好,水资源充沛,为当时重要的农业生产区,早在拓跋猗卢时就已成为拓拔部的重要农业区。另一个是紧邻的河北地区。河北平原气候温和,很适合人类居住和农作物生长,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道武帝平定河北后,在此组织民众进行屯田。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到太武帝时,河北地区成为北魏重要的农业经济区域。北魏政府曾在河北诸州设立粮仓,储备粮食,如明元帝泰常三年(418年)九月,北魏政府就曾“诏诸州调民租,户五十石,积于定、相、冀三州。”[1](卷3,P59)

平城地区的农业生产虽然在北魏前期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因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其政治中心地位的退出和北方自然环境因素的制约,平城地区的农业生产发展逐渐失去了曾经拥有过的辉煌。然而,平城地区农业生产建设和发展,在人力资源、土地利用和生产技术积累,尤其是作物种植技术经验上,为隋唐以后北方地区成为农业经济种植区域提供了一些经验和基础。

[1](北齐)魏 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李 凭.北魏平城时代[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日)前田正名著,李 凭,孙 耀,孙 蕾译.平城历史地理学研究[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 赵立人〕

TheDevelopmentandProsperityoftheAgriculturalEconomyinNorthernWeiDynasty

LIU Mei-yun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Shanxi Datong University,Datong Shanxi,037009)

When it became the Tuoba Xianbei’s ruling center in the 5th century AD,Pingcheng was located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underdeveloped area,and it has always been backward in this aspect compared with the Central Plains.However,as Tuoba Xianbei settled its capital at Pingcheng,it invested enormous manpower,material resources and technology in agriculture economy. This did not only fulfilled it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but also successfully showed a considerable degree of prosperity.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in Pingcheng religion is an obvious significant transition from the nomadic economy to the farming economy as well as the foundation of the military action to reunit the North and building up a stabilized government at the Central Plains.

immigration;policy;exploit;hydroelectricity

K239.21

A

1674-0882(2013)05-0035-03

2013-08-21

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项目(晋规办字2009-8)

刘美云(1963-),女,山西大同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北魏史、辽金史。

·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平城拓跋移民
“屎壳郎”大王
拓跋珪的“天赐”时代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关于拓跋鲜卑迁徙过程中的文化转变
北魏孝文帝迁都环境因素考论
开拓奋进谱华章
——记大同市劳动模范、大同市平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开龙
领导是咱老家人
签证移民
北魏道武帝至明元帝前期平城布局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