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仁的鉴别与炮制
2013-04-07苏桂云刘永忠
□文 苏桂云 刘永忠
益智仁为姜科植物益智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辛,温。归脾,肾经。具有温脾止泻,摄唾涎,暖肾,固精缩尿等功效。是临床常用中药之一。
益智的植物来源及鉴别
益智为多年生草本,高1 ~3m。叶柄短;叶片披针形,长20 ~35cm,宽3 ~6cm,先端尾状渐尖,基部宽楔形缘具脱落性小刚毛,叶缘具细齿;叶舌膜质,二裂,长1 ~2cm,少数达3cm,被淡棕色柔毛。总状花序顶生,长8 ~15cm,在花蕾时包藏于鞘状的总状苞片内;花序轴被极短的柔毛;小花梗长1 ~2mm;苞片膜质,棕色;花萼管状,长约1.2cm,先端3 浅齿裂,一侧深裂,外被短柔毛;花冠管与萼管几等长,裂片3,长圆形,长约1.8cm,上方1 片稍大,先端略呈兜状,白色,外被短柔毛;唇瓣倒卵形,长约2cm,粉红色,并有红色条纹,先端边缘皱波状;侧生退化雄蕊锥状,长约2mm;雄蕊1,花丝扁平,线形,长约1.2cm,花药长6 ~7mm,药隔先端具圆形鸡冠状附属物;子房下位,密被茸毛。蒴果球形或椭圆形,干时纺锤形,果皮上有明显的纵向维管束条纹,长1.2 ~2cm,直径约1cm,不开裂,果熟时黄绿色或乳黄色。种子多数,不规则扁圆形,被淡黄色假种皮。花期2 ~4 月,果期5 ~8 月。
益智仁的性状特征
本品呈椭圆形,两端略尖,长1.2 ~2cm,直径1~1.3cm。表面棕色或灰棕色,有纵向凹凸不平的突起棱线13 ~20 条,顶端有花被残基,基部常残存果梗。果皮薄而稍韧,与种子紧贴,种子集结成团,中有隔膜将种子团分为3 瓣,每瓣有种子6 ~11 粒。种子呈不规则的扁圆形,略有钝棱,直径约3mm,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外被淡棕色膜质假种皮,质硬,胚乳白色。有特异香气,味辛,微苦。
益智仁的显微鉴别
外果皮为1 列类方形细胞,外被角质层。中果皮主为薄壁组织,细胞长方形,切向延长,薄壁组织中有油细胞与维管束散列,油细胞直径16 ~20μm,韧皮部外侧有纤维覆盖,纤维直径8~20μm。内果皮为1 列切向延长薄壁细胞,内侧棱脊突起处细胞壁薄。种子横切面:假种皮易脱落,有时留存,细胞壁极薄,切向长条状,少数类圆形。种皮表皮细胞1 列,类方形,长12 ~16μm,宽约12μm,壁较厚;其内为1 列薄壁细胞,内充满黄棕色色素;油细胞3 ~4 列,形状大小不一,长26 ~30μm,宽20 ~40μm,内含油滴。内种皮为1 列棕色石细胞,长30 ~40μm,宽约20μm,略径向延长,排列紧密,壁极厚,胞腔细小偏在外侧,呈圆形,内含小球状氧化硅块。外胚乳较大而肥厚,细胞长圆形,内含淀粉粒;内胚乳细胞较小,呈多角形,内含糊粉粒;胚在内胚乳中央,细胞壁不明显。
益智仁的临床应用
在临床治疗脾虚多涎、口水自流,质地清稀时,可用益智仁、白术、党参、茯苓各9g,陈皮6g。水煎服,每日1 剂。
治疗肾虚遗尿、尿频时,可采用益智仁、乌药各等份。研为细末,酒煎山药末为糊,制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g,用淡盐汤或米饮送下,每日3 次。或用盐炒益智仁、盐炒补骨脂各60g。共研为细末,分作6 包,每天早晨以米汤泡服1包(成人加倍),6 日为1 个疗程。
治疗脾肾虚寒、五更泄泻时,益智仁、补骨脂、肉豆蔻各10g。水煎服,每日1 剂,以温肾暖脾止泻。
益智仁的炮制
盐益智仁的炮制方法为:每100kg原料,用食盐2kg,取净益智仁,用定量开水把盐溶化,盐水和益智仁充分拌匀。闷润至盐水被吸尽。把炒药锅加热,手试温度有灼热感时,把益智仁投放进药锅中炒,药锅不断加热,水汽不断增多,待水汽变少以后,香气会逐渐飘散出来。几分钟后,用不锈钢勺捞出少许益智仁,观察其表面的颜色有无焦斑。随着温度的加热,香气也大了起来。重复几次。待益智仁符合炮制规范标准后就可以出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