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村官融入基层研究述评

2013-04-07杜春林

关键词:村官基层制度

杜春林

(南京农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镇、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1,2]大学生村官计划启动以来,学术界开展了大量研究,笔者现对大学生村官融入基层的研究予以梳理和述评。

一、四个视域

大学生村官融入基层问题的研究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学者对其研究的视角正由原来的单一视域向多维视角转变。他们以各自的领域为基础,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

1.政治学视角

大学生村官这一群体大部分都是党员,从这个角度来讲,他们都是中国共产党在最基层的代表。而相对于基层农村来讲,大学生村官又是精英。大学生村官进入基层之后,扮演什么样的政治角色是研究的热点,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1)基于精英下乡的研究。当前中国共产党推行的是一种政党下乡的模式,将其领导体制延伸到农村社会,从制度上沟通党和国家与农民之间的联系。而农村党员特别是村干部是草根精英,他们影响着农民对党和国家的认同。[1]精英下乡作为现代国家整合农村社会的路径回归,其具体形式就是当前的大学生村官工程。大学生村官获得村民认同具有知识优势,这一优势为其提供合法性,并对村干部产生排挤,在某些方面与村干部之间会产生冲突。[2]

(2)基于政治生态的研究。大学生村官是当代我国政治生态的必然产物,刚进入工作语境时,他的身份是相对明确的,但是未来在基层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或许是大学生村官制度所可能遭遇的一个核心政治生态困境。这一问题不解决,大学生村官制度就得不到可持续发展。[3]不仅如此,大学生村官制度还是我国现实政治生态的具体产物,将对我国未来政治生态产生基础性影响。大学生村官扮演促进农村基层政治生态的优化,健全村级治理结构,促进乡村治理范式变革等角色。[4]

(3)基于基层民主建设的研究。践行协商民主路径必然需要外部智力的引进与支持。大学生村官恰恰是实现“知识与社会相结合、农村与城市相结合、上层与基层相结合”的合适人选,大学生村官是协商民主的最佳推进者,大学生村官的嵌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村民自治运行中出现的弊端。[5]

2.社会学视角

大学生村官从高校进入社会,扮演的社会角色发生变化,不仅是这一角色转变,还有大学生村官的社会适应和身份认同等都备受学界关注。从社会学视角对大学生村官融入基层展开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

(1)基于社会角色理论的相关探析。一个人占有的是地位,而扮演的是角色,角色是对群体或社会中具有某一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的期待。[6]大学生村官占有这样一个地位,他所扮演的角色是否能符合基层干群对他们的期待呢?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第一,以角色社会化为主题的研究。大学生村官角色社会化包括自我身份认同,与当地农民的心理距离以及价值实现度三个阶段。[7]另外,在大学生村官角色社会化过程中存在角色适应、角色偏差和角色紧张等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大学生村官才能更好地适应农村的生活和工作。[8]第二,以角色定位为主题的研究。将大学生村官的身份理解为深入农村的社会工作者更加符合其工作职能和发展方向。[9]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角色定位,必须从“培养人”这个根本目的出发,大学生村官在基层扮演着多重角色。[10]大学生村官应在作为村干部中的配角与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主角之间适时转换,要意识到自己是乡村社会的“嵌入者”,做左右逢源的“好人”。[11]第三,以角色调适与角色重构为主题的研究。大学生村官存在着社会期待与自我认同之间的差异,这一角色困境引起的角色调整的艰难,对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村官计划是不利的,也不利于合适的人才留在基层。[12]大学生村官在了解村情民性的村务工作方面,显得无能为力。但他们在维护正义层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大学生村官要实现角色重构,扮演“大学生观察员”的角色。[13]第四,以角色认同为主题的研究。当前大学生村官在自我角色认同,外部角色认同和内部角色认同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能否解决直接影响大学生村官能否扎根基层。[14]

(2)从社会适应角度对大学生村官计划进行解析。大学生村官较高的社会适应水平,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职业稳定性,能够快速地融入农村社会。[15]而现实中大学生村官融入基层,实现乡土化面临着多重困境。[16]在工作、环境和心理三个方面都存在适应性问题。[17]大学生村官社会适应不良的原因可以从个体自身及外部原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8]大学生村官进入基层过程中也会出现心理问题,导致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正是大学生村官不能充分融入农村的主要因素。[19]大学生村官在调整适应期、稳定成长期和成熟发展期三个阶段会出现不同的心理问题,因而大学生村官要切实做好心理准备,及时进行心理调适,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融入农村之中,投身新农村建设。[20]

(3)基于身份认同的研究。我国农村的基层治理秩序是建立在熟人社会治理的基础之上的。熟人社会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和规模,强调实现“自己人”治理。[21]大学生村官在村干部和村民当中缺乏长期信任和“一种对自己人的认同”。[22]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社会中身份建构和认同的困境主要表现在身份的外部建构力量和行动主体的自我身份认同两个角度。[23]身份认同危机的表现多样,原因和对策可以从自我、社会和政府三个方面探寻。[24]

(4)从社会互动角度对大学生村官计划进行分析。大学生村官在生活工作过程中与村民、宗族、村委会、乡镇政府之间形成了不同形式的社会互动。农村社会的互动,具有传统本土的一面,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变性,导致大学生村官与农村社区民众的互动,产生种种适应与不适应。[25]

3.经济学视角

从经济学角度对大学生村官融入基层展开研究是个比较新颖的视角,一些学者运用经济学的相关图形或模型来阐述其研究成果。

(1)基于效用分析维度的研究。大学生村官到村主要担负经济行政职能和社会服务职能,每新增一单位这种人才资源,会产生边际效用,这种边际效用被分别称之为经济行政效用和社会服务效用。当前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更能反映农民的需求偏好。为此,大学生村官要摆脱“官员”的身份,转向“政府社工”身份,要实现从经济、行政型职能向社会服务职能转变,关注民之所需,这样才能被农民接受和认可。[26]

(2)基于成本收益维度的研究。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的现象,表明这部分大学生认为到农村去得到的收益会大于成本,由此,构建一个大学生担任村官的经济模型:其中,π指大学生在担任村官期间总收益的现值;Yt指每年的收益;Ct指每年的成本;r为折现率;t代表年份,只有当π>0时,他才会做出担任村官这种选择,因此,要使大学生村官到基层,并留在基层就必须从这些方面入手,完善大学生村官相关制度,使他们获得收益。[27]

(3)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大学生村官制度的非均衡。引起我国大学生村官制度非均衡的原因可以归结为:部分的制度供给不足、部分的制度需求不足。针对制度的供需不平衡,通过调整非正式和正式制度供给以满足制度需求,从而实现新的制度均衡,使大学生村官留在农村,扎根基层。[28]

4.公共行政学视角

大学生村官虽然不属于公务员队伍,但是从当前来看,笔者认为其是广义上的政府雇员,绝大部分大学生村官和学者都把大学生村官的未来职业走向定位为公务员。因此从公共行政学的视角来展开的研究日益增多。

(1)从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来讨论。首先,要厘清管理职能,建立良好的帮带机制,有助于村官得到更为有效的指导,有助于村官迅速成长。[29]其次,在完善大学生村官的组织管理中,一方面要完善工作中的组织管理,帮助大学生尽早熟悉工作,完成角色的转变。另一方面要完善大学生村官的福利待遇,解除他们到农村工作的后顾之忧,提供长期服务农村的社会保障、财政和创业支持等,吸引大学生扎根农村。[30]

(2)从场域理论来探讨大学生村官的融入问题。大学生村官制度所嵌入的是乡村场域及利益相关主体中,村干部一方面排斥大学生村官,另一方面又利用他们做文秘工作。另外,乡镇政府借调大学生村官有悖于国家让他们深入农村了解国情民意、经历艰苦环境磨炼的初衷。[31]乡村场域中的大学生村官“有心”是(个体)积极能动性的表现,但“无力”却是村庄逻辑的制造,是特殊的乡村政治场域塑造的。[32]

(3)从行政生态学视角来看,大学生村官计划正遭遇或将遭遇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问题,大学生村官计划要想取得预期的政策效应,就须对行政生态环境做出再造和革新。在政治环境方面,设法解决大学生村官政治身份定位不清与合法性资源不足的问题;在经济环境方面,应着力提高大学生村官经济待遇;在文化环境方面,尽力祛除村庄“熟人社会”的排外性,并锤炼大学生村官置身村庄宗族人情网络中的良好的工作能力。[33]

(4)从大学生村官的法律地位上来讲,大学生村官合法地位的缺失给这项制度长期推行并最终取得成功带来隐忧。因此应在不违背村民自治的前提下,建立一个公务法人性质的社会组织取代政府对大学生村官制度的运行进行全面管理,同时,应以市场化、职业化为导向,将大学生村官逐步培养为以管理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内部公共事务为职业的“职业村官”。[34]

(5)从充实农村干部队伍的角度来讲,大学生村官是政府通过一定程序百里挑一选出来的,是大学生中的佼佼者,整体素质较高,可以有效弥补村委会成员综合素质普遍低下的缺陷,形成互补之势。[35]

二、三大主题

对大学生村官融入基层的研究可以系统地划分为三个方面:大学生村官融入基层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大学生村官自我因素、社会因素和政府因素)、大学生村官融入基层的历史比较研究以及对大学生村官融入基层出现的问题——大学生村官流失的研究。

1.大学生村官融入基层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1)自我因素。自我因素可分为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积极因素主要是大学生村官建设新农村的使命感和热情。大学生下基层,不可否认其中有原因来自于就业压力,但多数大学生是想在农村的土地上成就一番事业。但由于种种原因也使刚毕业的大学生处于尴尬的地位,影响大学生村官的幸福感水平。因此,从自身的角度来讲,大学生村官可以通过有意识地累积积极情绪来提升自己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同村民建立好稳定的、满意的人际关系。[36]另外,大学生村官自身应当转换角色,培养良好性格,端正态度,树立扎根意识,面向实践,提高实际工作能力,踏踏实实扎根农村,为农村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37]大学生村官的自我认同十分重要。具备充实的内在知识素质,是大学生村官角色认同优化的必要条件。只有具备充实的内在知识素质,大学生村官角色才能被村民和村干部所认同,才能被社会所认同。[38]消极因素主要是少数大学生村官不能安心工作,部分大学生村官工作不够深入,一些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能力无法满足农村现实需要。[39]

(2)社会因素。1)大学生村官是作为“外”的国家自上而下推动和作为“内”的乡村社会自下而上吸纳的结果,但是形式上的“内外结合”却在乡村表现为“内外分离”的景象,“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并没有与乡村真正融合,其能参与的事件和发挥的作用都有被边缘化的倾向。[40]在整个村庄场域中,村干部与大学生村官以及乡镇干部与大学生村官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大学生村官在乡村充当的只是文秘,得不到锻炼,得不到基层干部的信任。[41]政府应当直视大学生村官进入农村后出现的“水土不服”这一现象和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为他们创造条件和扫清障碍,让大学生村官顺利地“着陆”农村。[42]2)在大学生村官成长的过程中,外部成长环境存在问题和组织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等方面制约着他们的成长。需营造大学生村官良好的成长环境,以尽快使其转变角色,适应农村工作。[43]同时,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能够提高大学生村官的认同度。构建大学生村官创业环境,有利于大学生村官融入农村社会。当大学生村官凭借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广大村民致富,无形中便成为农村的经济精英,从而打破农村传统的排外性格局,使大学生村官得到村民的认同,获得一定的政治地位。[44]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引导,需要地方政府的认真实施,需要高等院校的鼎力相助,更需要大学生村官本人坚定信念、勇于探索追求,只有这样,大学生村官计划才能真正取得实效。[45]

(3)政府因素。这主要集中在长效机制构建和制度建设两个方面。1)从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构建方面来展开的研究。第一,从政府角度讲,构建大学生村官长效服务机制的障碍因素主要有法律身份的不明确,保障激励制度不完善以及管理措施不到位。[46]中央政府层面要健全政策法规,为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提供制度保障,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鼓励大学生村官进行创业,完善对大学生村官的激励和保障制度,让政策真正惠及到那些想要留在农村的大学生村官们。在地方政府层面要明确政府职责,规范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落实结对帮扶工作,强化专人指导,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搭建有效平台,完善考核制度,形成激励竞争氛围。[47]第二,大学生村官工作运作的基本状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和“流得动”四个环节当中,应该从这四个环节中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建议来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48]第三,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大学生村官制度存在的问题,从大学生村官的培育、管理培训、保障激励和稳定流动这四个方面构建大学生村官工程的长效机制,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大学生就业,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的年轻后备干部。[49]第四,从农村干部队伍的补给上来讲,农村党员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农村领导干部致富带富能力不强,整体素质偏低,部分党政干部为政不廉,形象不好。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可以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50]

2)从大学生村官制度建设方面来展开的研究。第一,大学生村官制度运行过程中的价值冲突,导致大学生村官下不到村,融不进村民生活和开展工作困难等问题,因此价值整合就成为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的重要途径。[51]第二,从制度“嵌入”的视角理解大学生村官计划,关键在于大学生村官计划能否真正“嵌入”我国农村社会,与农村社会环境相契合。而现实是我国农村的社会环境使很多大学生不愿意“扎根”其中,乡村不能接纳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也往往不能适应乡村社会的“水土”,不能真正融入乡村社会;不能真正发挥作用,成为“边缘人”。为此,要从选拔、培养、基层民主建设和激励四个方面构建大学生村官制度“嵌入”的支撑体系。[52]

2.大学生村官融入基层的历史比较

从历史的视角审视大学生村官计划也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之一。有学者认为总结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经验,对照当今的大学生村官做比较研究,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角色定位,大学生村官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精神。[53]“知青”下乡客观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关系的融合,稳定了边疆,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城乡、工农关系。而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向农村输送新鲜血液,对农村的投入、倾斜,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54]大学生村官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也处在逐步的发展完善当中,为了更好地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当代大学生本身也需要发挥当年“知青”那种响应政府号召,投身农村建设实践,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做一个新时代的新“知青”。[55]而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大学生村官计划和文革中“知青”上山下乡有很多差别,硬把二者相互类比,就犯了机械类比的逻辑错误。大学生村官的兴起是城市反哺农村,向农村输入精英,是大学生村官自愿到基层工作的。[56]

3.大学生村官的流失

对大学生村官流失的研究可分为四个方面,即大学生村官流失的原因、基本特征、分类以及解决措施。第一,大学生村官流失可以从历史因素,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三个方面分析其中的原因。[57]具体到实践中表现为大学生村官的思想认识不到位;角色定位的模糊;农村工作经验不足,在农村身份处境尴尬;大学生村官面临政策和后期管理不配套的困境,前途渺茫。[58]第二,大学生村官流失的基本特征是由无明确身份向固定身份方向发展,由低学历向高学历方向发展,由农村基层向城镇中心发展。[59]第三,从社会角色的视角对大学生村官流失进行分类,把大学生村官流失分为显性流失与隐性流失两个方面。大学生村官的隐性流失是一个潜伏期,当隐性流失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其显性流失;大学生显性流失是大学生隐性流失的外在表现,是其隐性流失的必然结果。第四,对大学生村官流失的对策研究,从国家、社会、家庭以及个人四个方面探究,[60]如搭建良好生存环境、打造能力施展舞台、构造高效管理渠道等。[61]

三、三个不足

1.大学生村官融入基层的概念尚需界定

目前对于大学生村官融入基层的问题研究还未全面展开,对大学生村官融入基层的概念界定更是处于空白。与之相关的研究只有“大学生村官社会化”和“大学生村官的社会适应”等方面,对于这些关键词内涵的阐释与区分,有助于更好地界定大学生村官融入基层。

一些学者提到了大学生村官的社会化,归纳起来包括这样几点共识:首先是大学生村官这一群体的自我认同,其次是大学生村官与村干部和村民之间良性互动关系的建立,最后是大学生村官在现有工作岗位上的价值实现度,为农村基层建设作贡献的程度。目前对于大学生村官社会化的研究更侧重的是过程的研究,但是笔者认为对于大学生村官融入基层的研究既要注重对其融入过程的研究,也要注重结果的研究。

对大学生村官社会适应的研究也受到一些学者的重视,主要集中在对大学生村官社会适应的心理研究和外部环境的研究,其中包括社会环境和制度环境。而关于大学生村官社会适应的研究重在突出外在环境的重要性,对心理方面的研究也是基于大学生村官对外在环境的反应。而笔者认为对大学生村官融入基层的研究不仅要注重外部环境的研究,更要从大学生村官自身出发,通过对大学生村官的真实想法以及行为表现的了解来展开。

据此,大学生村官的融入基层的概念界定既要关注融入的过程,也要注重融入的结果;另外还要兼顾大学生村官主体作用的发挥,以及外在环境对于大学生村官融入基层的影响。

2.大学生村官融入基层的理论尚需拓展

关于大学生村官融入基层的研究,大多数学者是从现象着手,在现象中寻找问题,从而提出对策建议,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笔者认为大学生村官作为一项制度,是由上而下嵌入到基层去的,在此基础上可以展开如下研究来完善大学生村官理论分析体系。

(1)大学生村官制度嵌入过程中的成本—收益分析。大学生村官制度嵌入到基层,在其设计过程中的成本和在贯彻这一政策方针过程中所付出的成本是否低于预期的收益?不仅如此,作为大学生村官在这一政策背景下自身的成本收益又是怎样的?另外作为这一政策的受众——村民,成本收益又是怎样呢?这些问题都必须进一步研究,只有在各方有收益的时候,制度嵌入才会成功,大学生村官才会融入基层。

(2)大学生村官制度嵌入与变迁。对于个体来讲,大学生村官只是一个时间上的概念,不能始终都停留在“大学生村官”这个岗位上,因此对大学生村官制度变迁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村官作为一项制度,有制度变化的供给和需求。制度是在变化所得利益超过变化所需成本时改变的。[62]当行为者认识到,改变现有安排,他们能够获得在原有制度下得不到的利益,[63]就形成制度变化的供给与需求。大学生村官制度一方面逐渐成为少数人由基层向高层流动的平台,另一方面国家干预越来越少,由基层来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

(3)发挥大学生村官制度嵌入过程中的弱连带优势。格兰诺维特认为弱连带(weak ties)的重要功能之一是能够提供更广泛的信息,搭建群体之间的桥梁(bridges),形成信息互补的态势。[64]大学生村官不管是和村干部或是村民之间的联系都是弱连带。如何发挥这些弱连带的优势,让各个群体受益,正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4)制度嵌入的困境。大学生村官制度嵌入到基层,不仅要用场域理论指出其中的困境,还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进行分析。不仅如此,大学生村官制度嵌入,存在共性和个性之间的矛盾,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可以为大学生村官制度嵌入基层提供理论指导。

3.大学生村官融入基层程度的研究尚需跟进

在对大学生村官融入基层进行界定的同时,笔者认为必须对大学生村官融入基层问题进行考量,这也是当前学术界忽视的重要问题。在当前大学生村官进入基层工作出现一系列问题的背景下,对于这一群体目前的融入状态进行量化的衡量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1)了解大学生村官是否适应该职位,是否真正融入基层,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扎根农村。如果大学生村官还没有融入基层,一方面可以通过测量了解其不能很好融入基层的原因;另一方面,可以使其了解自身劣势与优势。而其现实意义就在于从政府层面来讲,可以优化基层干部队伍;从村民层面,可以寻找合适的“带头人”,更好地为民服务;对于个人层面,可以使其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

(2)对大学生村官的融入程度进行考量,可以作为大学生村官绩效评价的一个指标。这样就可以激励大学生村官积极投身基层建设,为民服务,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真正地融入农村。

为此,笔者认为可以用基层融入度来考察大学生村官融入基层的程度。基层融入度应该包括如下因素:大学生村官与村民和基层干部的互动频率,村民和基层干部与大学生村官之间相互了解程度,大学生村官参与基层建设活动的多少以及大学生村官的未来就业倾向等。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量化,建立大学生村官融入基层度的指标体系,直观反映大学生村官在基层的融入程度,使大学生村官这一群体的融入基层问题研究走向规范化。

[1]徐 勇.“政党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的整合[J].学术月刊,2007(8):13-20.

[2]付建军.精英下乡:现代国家整合农村社会的路径回归——以大学生村官为例[J].青年研究,2010(3):13-23.

[3]陈 忠.大学生村官与中国政治生态:意义、问题与趋势——大学生村官的一种政治学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0):1-6.

[4]谢方意.大学生村官制与农村政治生态:影响、问题和愿景——基于政治视角的分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9):34-40.

[5]颜 勇.协商民主:乡村治理模式的改革与发展——兼论大学生村官的嵌入[J].前沿,2012(6):104-106.

[6]拉尔夫·林顿.人格的文化背景[M].于闽梅、陈学晶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2.

[7]栗振宇,彭 爌.大学生“村官”的“角色社会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7(9):50-54.

[8]李法霞.大学生“村官”的角色社会化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10):218-219.

[9]程 毅,刘 军.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与功能拓展[J].前沿,2010(4):75-77.

[10]何淑明.大学生村官角色定位反思[J].广西社会科学,2011(9):154-156.

[11]郑明怀.大学生村官角色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9):142-145.

[12]于 江,张水娟.大学生“村官”角色的困境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江苏镇江地区为例[J].江苏社会科学,2010(5):239-243.

[13]彭飞武.大学生村官之角色重构——对村民自治背景下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再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77-279.

[14]付建军.角色认同视角下大学生村官农村社会化研究——以河南省鹤壁市大学生村官为例[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9):75-79.

[15]赵雅仪.大学生村官社会适应性研究——以南京市六合区大学生村官为例[D].南京理工大学,2012:7-12.

[16]郑明怀.大学生村官乡土化的路径分析[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0(4):38-40.

[17]孙 伟.大学生“村官”的适应性问题[J].当代青年研究,2010(2):7-12.

[18]林美如.大学生村官社会适应问题研究——以福建省大学生村官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2010:3-7.

[19]韩新宝.新形势下大学生村官的心理问题及调适[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1(4):76-79.

[20]郑明怀.大学生村官不同心理期的心理特点、问题与调适[J].领导科学,2012(2):33-35.

[21]贺雪峰,刘 锐.熟人社会的治理——以贵州湄潭县聚合村调查为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11-117.

[22]崔 玲.西部地区大学生村官留村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6):57-62.

[23]郑庆杰.飘移之间: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建构与认同[J].青年研究,2010(5):45-54.

[24]张 舜.大学生村官的身份认同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22.

[25]周汝文.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村官社会适应性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10-18.

[26]李秀义.从大学生“村官”到大学生社工——选聘到村大学生工作模式的经济学视角分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7):131-133.

[27]鉴学伟.成本收益视角解读大学生村官现象[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0):39-41.

[28]任源钢.“大学生村官”制度非均衡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大众科技,2010(5):186-187.

[29]张金华.大学生村官适存困境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2(1):25-27.

[30]付建军.大学生村官角色认同实证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7):45-47.

[31]徐晓鹏.生存土壤的改良——大学生村官政策成功实施的关键[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75-182.

[32]骆江玲.国家主导下的大学生村官制度研究——基于燕京郊外Z村的实地调研[D].中国农业大学,2010:10-19.

[33]王 勇,陈家刚.大学生村官计划行政生态环境的问题与再造[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9(8):25-28.

[34]刘文慧.困境与出路:大学生村官的法律地位[J].中国农村观察,2010(5):56-62.

[35]颜 勇.协商民主:乡村治理模式的改革与发展——兼论大学生村官的嵌入[J].前沿,2012(6):104-106.

[36]冯成志,惠 扬.大学生“村官”的主观幸福感研究——以连云港地区为例[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13-16.

[37]江玉珠.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工作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5):77-78.

[38]陈建军.角色认同视角下大学生村官留村研究——以湖南省岳阳市大学生村官为例[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9):55-59.

[39]赵士红,周 楠.加快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J].学习论坛,2010(12):49-52.

[40]骆江玲,杨 明.大学生“村官”制度在乡村的限度表达——以北京Z村的果农进修班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2011(6):33-36.

[41]徐晓鹏.大学生村官政策成功实施的关键[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75-82.

[42]蒋春露.大学生村官“水土不服”问题及对策[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37-42.

[43]姚东瑞.大学生村官成长环境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0(10):64-67.

[44]马威里.大学生村官政策可持续发展途径探析——基于制度嵌入性的视阈[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424-438.

[45]马德峰.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的客观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苏北灌云县的调查[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9-12.

[46]郑晓燕,姜英华.村官扎根基层服务农村长效机制探索[J].人民论坛,2012(7):36-37.

[47]江满妹.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56-60.

[48]马德峰.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的实践探索[J].学术界,2011(5):179-185.

[49]陆志华.当前我国大学生“村官”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前沿,2010(16):191-193.

[50]崔玉丽.建立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问题刍议[J].改革与开放,2010(5):22.

[51]李儒斌,周爱国.大学生村官制度设计中的价值冲突与整合[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8.

[52]宋言奇.基于制度“嵌入”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再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7-9.

[53]陈钧宝,董四代.大学生村官与知识分子青年上山下乡的比较[J].理论学习,2009(11):39-41.

[54]吉彦波.从“知青”下乡到大学生“村官”的历史考察和比较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19-122.

[55]许艳丽,范 微.“知青下乡”与“大学生村官”之比较[J].理论界,2011(4):88-89.

[56]王天敏.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历史审视[J].安徽农业科学,2007(34):11208-11209.

[57]李文波,韩新宝.大学生村官流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9):69-74.

[58]郑 强.破解大学生“村官”流失困境的路径探析——以威海市大学生“村官”流失问题为个案[J].中国青年研究,2012(9):64-68.

[59]肖新庚.大学生村官流失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0(3):62-66.

[60]赵志业,杨永明.从社会角色透视大学生村官流失及对策[J].知识经济,2009(14):85-86.

[61]张金华,聂文秀.村官流失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四川省宜宾市某县为例[J].人民论坛,2012(6):142-143.

[62]Ronald H.Coase.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J].Jourm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60,3:1-44.

[63]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M].北京:商务印刷馆,1992:138-152.

[64]Mark S.Granovetter.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78(6):1360-1380.

猜你喜欢

村官基层制度
唱村官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95后”女村官的乡村振兴梦
基层在线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让优秀“村官”有奔头
耶鲁高材生的“村官”之路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