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部建在渔船上——临高调楼“海上流动党支部”创新基层党建

2013-04-07于冰

今日海南 2013年4期
关键词:边防渔船派出所

□于冰

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的要求,海南边防总队临高支队调楼边防派出所积极协同地方党委创建“海上流动党支部”,有效整合基层警地党建资源,创新推动基层党建,有力服务国家海洋权益维护,收到初步成效。

创新“海上党建模式”——支部建在渔船上

临高县调楼镇是海南重要渔镇之一,共有6个天然渔港,该镇从事渔业人口32138人,约占总人口的74%。海上捕捞作业的流动性大,渔船民党员的组织生活落实不到位,久而久之,出现了“陆上找不到党员、海上找不到组织”的尴尬。

这种局面不改变,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无从发挥,渔船民党员思想、工作状况就无从掌握。对此,调楼边防派出所深入一线调研论证,主动向驻地党委汇报,推动出台了《临高县调楼镇党委关于设立“海上流动党支部”的意见》。整合警地党建资源,积极协调辖区6个渔村的负责人将村党支部改设为党总支,统计摸底将本地籍、外地籍共642名党员,按出海渔船编队全部编入设立的15个“海上流动党支部”。指导各流动党支部以“渔船协同作业”为原则,划分97个流动党小组,精心挑选97名责任心强、德高望重的渔船民党员担任党小组长,安排每名党员定点联系党小组内部的一艘或多艘渔船,将1214艘渔船、23658名渔船民全部纳入党组织管理视线,延伸了海上党组织工作触角。

过好“海上党组织生活”——党员流动不流失

为了使渔船民党员无论作业到哪里,都能参加组织活动,接受组织教育,调楼边防派出所根据渔船民平时生产作业较分散,回港补给、交易和伏季休渔期比较集中的特点,指导“海上流动党支部”灵活落实组织生活制度,确保渔船民党员离港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如,在渔船编队出海前,帮助设计渔船民党员易于接受、方便参与的《海上党组织生活计划安排》。作业间隙,充分利用船上单边带电台、移动电话向各流动党支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及时提供各种信息、技术、政策、销售、安全等服务,积极研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回应党员、群众的意见和诉求。伏季休渔期,组织民警党员走上渔船,开展联创联建活动,帮助渔船民党员学习渔业法律法规、渔业生产技术以及船舶航行安全基础知识,主动协助海洋与渔业部门加强管理,引导渔船民党员带头并影响其他渔船民自觉加入到休渔行列中,共同维护好伏休秩序,切实以部队党组织生活的规范性带动流动党组织生活质量提升,以部队党员良好的党性修养带动渔船民党员党性意识增强。

筑牢“海上先锋堡垒”——党旗飘在南海上

建立“海上流动党支部”,不仅是基层党建工作机制的创新举措,也是惠及全体渔船民的一件实事,更是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服务南海权益的重要平台。

调楼边防派出所积极协调整合资源,畅通指挥协调机制,运用船上通信设备时刻掌握所属渔船的具体海域,初步实现与各渔船党支部的有效对接,进一步拓展海上救助、服务、情报搜集等功能。2012年12月,琼临高12614号渔船在海上作业时被巨浪打翻,正在附近海域作业的第七流动党支部琼临高12641号渔船接到险情后,立即赶往事发地点紧急施救,半小时后所有落水的12名船员全部获救。积极发挥海上作业区位优势,在渔船民党员中物色信息员,广泛搜集南海周边国家动态特别是非法侵渔、越界捕捞、对《海南省沿海边防治安管理条例》的反应等,先后传回重要信息26条,特别是第九流动党支部琼临高12129号渔船发现某外国渔船越界捕捞,第一时间拍照取证并上报,为维护南海权益赢得了主动。

猜你喜欢

边防渔船派出所
对党忠诚 服务人民
2022.3上榜派出所名录
守卫边防的“帕米尔雄鹰”
千舟竞发
金鸡山上守边防
论唐代河西地区“同城”的边防地位
国内新型远洋金枪鱼围网渔船首航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歌颂老边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