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功能交际语言理论为指导的大学德语教材研究

2013-04-06崔善烨朱建华

关键词:德语意向交际

崔善烨, 朱建华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092)

以功能交际语言理论为指导的大学德语教材研究

崔善烨, 朱建华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092)

教材研究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以《新编大学德语》教材的“交际意向”板块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该板块的设计所体现的教学思想,并以教材第二册为例,从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排版布局4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其中着重从功能交际语言描写理论的角度出发,对语言材料的编写进行分析评价。最后总结分析结果并提出教学建议。

教材研究;外语教学;交际意向;功能交际语言描写理论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下,一门或多门外语已成为现代人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较为重要的几门外语中,德语约位列英语和日语之后,处于第三位。[1]德语学习受到追捧,得益于中德两国在经贸、文化和科教等领域的全面合作与交流。学习德语的目的不是单纯地掌握语言知识,而更多的是为了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进行交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语教学界对西方的外语教学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积极探索。20世纪70年代末引进的交际法成为了近几十年来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主流。受到交际法的影响,我国外语教学从传统的重视语法、词汇、国情文化知识的传授,到如今越来越重视学习者交际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一改变大家有目共睹。2001年起执行的《大学德语教学大纲》(第二版)就明确指出:“大学德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德语交际能力”[2]。在大纲的指导下,以培养综合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为原则的《新编大学德语》教材应运而生。

一、研究对象

教材在实施外语教学的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受到了教学目标和主流教学法的影响,是对教学大纲思想的具体化。近年来,国内德语学习的需求量不断扩大,除了高校德语专业以外,许多院校和培训机构纷纷开设了大学德语课程和业余培训班。市面上出现了各种针对非德语专业学习者编写的教材。“对于语言教师而言,教材数量的增加意味着他们必须有能力对现有的以及新出版的教材做出有理据的评价。这些评价必须涉及教材在各个课程和特定学习者族群中的适用度和可行性。”[3]教材研究对教材的选择、使用和新教材的编写有着指导性的作用。

在现有德语教材中,以非德语专业的德语初学者为教学对象的《新编大学德语》在目前大学外语教学领域被广泛应用。《新编大学德语》根据《大学德语教学大纲》(第二版)编写,曾被列入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和“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目前已被推荐为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该教材除了课文、语法、词汇等一些常规内容外,每单元还专门设置了“交际意向(Intention)”板块,为学习者提供了表达某个交际意向所常用的话语材料。笔者特别选取了这一板块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试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建立分析标准,对该部分的编写做出分析、评价和教学建议。

二、交际意向板块设计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交际意向板块的设计思路主要依据了以德国语言学家Wilhelm Schm idt为代表的功能交际语言描写理论的基本思想。该理论认为,社会或个人的交际需求引发了交际任务(Kommunikationsaufgabe),从而产生了交际意向(Kommunikationsabsicht)。Schmidt指出,交际意向是意图影响交际对象的意识,从而控制他的行为或者在交际中澄清某个问题的意向,可分为3种基本类型:提供信息(Informieren),促使行动(Aktivieren)和澄清(Klären)[4]。而交际方式(Kommunikationsverfahren,简称KV)是实现交际意向,构成语言交际的基本元素,是交际意向与相应语言材料结合的产物[5]。与交际意向相对应,交际方式也分为3类:描写型(deskriptive KV)、使动型(inzitative KV)和说明型(inventive KV),在此基础上可再细分。交际方式的本质是具有功能交际特征(funktional-kommunikative Merkmale,简称FKM)。某一交际方式的功能交际特征是不变的,但又可以通过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来实现。这些语言表现形式又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有一定的规律和模式可循的[6]。将这个思想应用到教学中,可以发现,在针对某个交际意向开展教学活动时,总会涉及到一些常用的或模式化的表达方式,比如固定的词汇搭配和句式。交际意向板块就是通过传授实现某个交际意向的常用话语材料(Redemittel),帮助学习者轻松、有效地实现交际意图,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分析标准

《新编大学德语》教材共由4册组成,每册10个单元。本文选择以第二册为例展开分析。交际意向为各单元的一个独立板块,与引子、主课文、听力理解、阅读理解、语法和词汇表一同构成每单元的全部内容。在编排上,每个交际意向板块都围绕着一个意向,先提供话语材料,然后配有2至4组练习。本文将从以下几大方面,对《新编大学德语》第二册的交际意向板块提出分析标准,开展具体分析,尤其对教学内容从4个方面作出重点描述:

(1)教学对象:研究教材的学习者具有怎样的特点,从而分析交际意向的选择是否适用于这些学习者,是否能满足他们的日常交际需求;

(2)教学目标:该板块体现了怎样的教学目标与预期,是否与教学大纲中的要求相符;

(3)教学内容:教材中的交际意向涉及了哪些基本类型,提供的话语材料能否有效地实现交际意向;交际意向与每单元主题有怎样的关联;编写过程中是否考虑到国情和文化因素的导入;采用了哪些类型的练习;

(4)排版布局:排版上具有怎样的特点。

四、分析描述

(一)教学对象

《新编大学德语》是一套针对非德语专业德语初学者的基础教材,主要用于大学德语(第一外语)的教学。其学习者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他们是非德语专业的学生。与德语专业的学生相比,他们更注重语言的工具性,因此对他们而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更胜于语言知识。教材所设计的交际场景是否具有真实性、话语材料是否能够即学即用是他们关注的焦点。其次,学习者来自各个不同的专业领域。尽管不同学科的专业语言存在不同的特点,但语言构成的基础是相同的,一些基本的交际意向和语料是通用的。因此在选择交际意向时要从不同学习者的共同需求出发。此外,由于本文分析的是教材第二册,还需考虑到这一学习阶段学习者的特点。他们在学习了第一册的基础上,已经熟识德语的主要发音规则,并且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语法和一定数量的常用词汇,具备了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

第二册共涉及10个交际意向,分别为:人物描写(Personen beschreiben)、比较(Vergleichen)、表达打算或计划(Vorhaben ausdrücken)、命令(Befehlen)、说明时间(zeitliche Angaben ausdrücken)、对物体进行说明(sachlich erklären)、表达相反意见(Widersprüche ausdrücken)、描述结果或后果(Folgen schildern)、表达节日祝愿(Glückwünsche zu Festen und Feiertagenäuβern)、表述愿望和忧虑(Wünsche und Sorgen ausdrücken)。可以看出,这些交际意向都是日常交际中基本和常用的,适用于来自各个专业族群的学习者。与其它意向相比,“对物体进行描述”在科技德语中更为常用,能为学习者将来发展专业上的语言能力打下一定基础。随着学习者对语法的深入了解和词汇量的增加,话语材料在难度上与第一册相比有所增加,但依然在初学者的接受范围内。此外,编者在一些交际场景的设计上特别选择以校园生活为背景,更加贴近学习者的真实生活,如第三单元练习Warum macht der Lehrer dasüBilden Sie Dialoge.(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请编对话。)要求练习者以教师的行为为话题展开对话;第四单元练习Der strenge Lehrer im Unterricht.Schreiben Sie.(课堂上严厉的老师。请写句子。)则将课堂作为背景,要求练习者将句子改写成命令式,从而模仿老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要求的情景。

(二)教学目标

2001年的《大学德语教学大纲》(第二版)和2010年新版的《大学德语课程教学要求》均包含了“交际意向”附表。尤其是《大学德语课程教学要求》进一步提出了“大学德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不同层次的德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运用德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完成各种任务,同时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其积极参加中德交流的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7]。《新编大学德语》的交际意向板块正是以培养学生的德语综合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为目标而编写的,符合教学大纲中对大学德语教学的要求。通过这一板块,学生就能够了解表达某一个交际意向所常用的话语材料。在实际交际中,既能够通过这些话语材料的使用来传递信息,使别人理解自己的意图和想法,也可以帮助自己理解对方话语的意思。通过反复的练习,这些语料最终从语言知识转化为学习者语言能力的一部分,逐步达到在具体的德语交际场景中熟能生巧,脱口而出的境界,从而实现快速自然的反应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内容:

1.交际意向与语言材料

从功能交际语言描写理论的角度来看,可以把教材第二册所提供的10个交际意向作以下分类:

(1)提供信息:人物描写;表达打算或计划;说明时间;表达相反意见;描述结果或后果;表述愿望和忧虑。

(2)促使行动:命令;表达节日祝愿。

(3)澄清:比较;对物体进行说明。

以下选取了其中几个交际意向,对教材提供的语料进行分析。

(1)人物描写:该意向主要训练学生通过对某个人物的描述,将该人物的外貌、个性等信息传递给交际的另一方。实现该交际意向所采用的交际方式首先具有“描写的”功能交际特征。其次,由于人物描写总体而言属于客观的描述,因此还带有“强调事实的”这一特征。教材给出的语料包括提问,如Wie sieht er/sie denn aus?Was für ein Mensch ister/sie?(他/她看起来怎么样?他/她是怎样一个人?),以及回答,如Er/sie ist…;Er/sie hat…;Er/ sie sieht…aus.;Er ist ein Mann mit…;Er/sie trägt…;Er/sie hat…an.(他/她是……;他/她有……;他/她看起来……;他是个有着……的男人;他/她穿着/戴着/蓄有……;他/她穿着/戴着……)。通过问答的形式营造出日常对话的情景。这些句式包含了描写人物身高、体态、穿着、相貌特征和个性所需的基本动词,如sein;haben;aussehen;tragen;anhaben(是;有;看起来;穿着/戴着/蓄有;穿着/戴着)学生只需根据客观的观察,将具体内容添加进这些句式,就能有效地表达人物描写这一意向。

(2)表述愿望和忧虑:该交际意向旨在表达对现实中还未发生的某事物的假想与期待,或者对可能发生的某件事的担忧和恐惧。实现该交际意向所采用的交际方式除了具有“描写的”功能交际特征外,还带有“假设性的”这一特点。从词汇角度来看,教材中提供了能够直接体现愿望和忧虑的动词和词组,比如wünschen;müchten;hoffen;Angst haben;fürchten;sich Sorgen um etw.machen(希望;想要;希望;害怕;担忧;为……担心)。从语法的角度看,第二虚拟式是表达的重点,如:Ich wäre sehr glücklich,wenn…;Es wäre schöne,wenn…(如果……,我会感到很开心;如果……就好了)等句都利用了第二虚拟式表达愿望。这也正符合该交际意向带有的假设性的特征。

(3)比较:该意向的目的是在两个或多个事物或现象之间建立起相互关联并进行对比,从而研究它们在某些特征上的相同、相似或不同之处。实现该交际意向的所采用的交际方式带有“解释的”、“比较的”和“强调特征的”等功能交际特征。教材给出的语料有so…w ie…;genauso…w ie;ebenso…wie;…als…;anders…als;im Vergleich zu…(像……一样;跟……完全一样;和……同样;……比……;和……不一样;与……相比)等等。这些句式涵盖了对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的比较,能够将进行比较的必要条件(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比较项以及一个比较点)串联起来。从语法的角度看,这些语料隐含了对形容词和副词比较级的应用,是实现该交际意向所必需的语法。

(4)命令:该意向旨在要求交际的另一方执行某一个行为。实现该交际意向的交际方式具有“使动的”的功能交际特征。此外,命令在语气上比较强硬,体现了一定的强制性,因此还具有“强制的”、“约束的”等功能交际特征。教材中通过例句的方式给出了语料,如Lesen Sie bitte den Text!Fahren Sie m it dem Taxi!Komm t früher nach Hause!Schreib mir bald!(请您阅读课文!请乘出租车!早点回家!快点写信给我!)等等。这些例句无一例外地使用了命令式,这是实现该交际意向的一个重要的语法手段。从交际情景来分析,可以发现命令通常发生在交际双方地位不平等的情况下,比如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读课文,家长让孩子早点回家这些情景,都是交际一方处于较高或较有权威的地位,对另一方发号施令。

(5)表达节日祝愿:该交际意向的目的是在某个特定节日通过传达自己美好的祝福和心愿,引起交际另一方内心愉悦的情绪。实现该交际意向的交际方式具有“使动的”和“陈述的”功能交际特征。教材列出了针对不同节日的不同祝愿语,这些祝愿语在句法结构上十分相似,大都省略了Ich wünsche Ihnen/dir…(我祝您/你……),直接采用带形容词的第四格名词短语,如Frohe Weihnachten!Ein schönes Frühlingsfest!(圣诞快乐!春节快乐!),体现了口语化的特点。在现实的交际情景中,节日祝愿一般是双向的,因此教材还给出了收到祝愿后的回答,如Danke!Gleichfalls!(谢谢!我也同样祝愿你!),模拟了现实的对话场景。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实现某一个交际意向的过程中所采用的语言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又体现出一定的规律。教材在话语材料的编写上充分考虑到交际意向的特点,所选择的语料不仅能有效实现交际意向,在难度上也较为适合德语初学者。

2.交际意向与单元主题

每单元的交际意向与主题有一定的关联。其中一部分是直接服务于主题的,比如:第一单元的主题“外貌与个性”,第九单元的“节日与假日”、第十单元的“愿望和担忧”都与该单元的交际意向直接相关。其它单元交际意向和主题并没有显而易见的关联,但基本都是从主课文部分衍生出来的。因此,交际意向板块在整个单元中既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又不会与其他部分完全脱离,顾及到了单元的整体性,编排上不会让学习者感到突兀。

3.国情文化因素的导入

外语教材是学习者接触文化和国情的重要窗口。《大学德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语言与文化不可分割,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储存器。文化的传播必须借助语言。”“大学德语教学既要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能力的训练,又要重视对德语国家文化的理解。”[7]6《新编大学德语》的交际意向板块在编写过程中也充分考虑了这个因素。比如练习Das Klima in Hamburg,Frankfurt,Köln und München.Sprechen Sie.(汉堡,法兰克福,科隆和慕尼黑的气候。请用德语表达。)将德国四个城市的温度、降水等天气指标作为话题;练习Goethe und Beethoven muss jeder kennen.Bilden Sie Dialoge. (每个人一定都认识歌德和贝多芬。请编对话。)则围绕德国两大著名人物歌德和贝多芬的生平展开。可见,交际意向板块没有将语言独立于国情文化知识之外,融入这方面的信息,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综合文化素养。

4.练习类型

第二册交际意向板块的练习形式十分多样,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E=Einheit,Iü=Intentionsübung):

练习在设计和编排上具有如下特点:练习中的交际情景大多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同一交际意向下的练习难度循序渐进;兼顾了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训练;鼓励课堂互动;借助网络等课本以外的媒体。

(四)排版布局

交际意向板块在版式布局上特点鲜明。首先,内容布局清晰,一目了然。板块标题即为交际意向的名称,紧接着列出相应的话语材料,随后是练习部分。每单元重复这样的布局,能够加深学习者对该板块的印象,并引导学习过程,方便话语材料的查找。其次,视觉上具有吸引力。该板块沿袭了整本教材彩印加插图的风格,文字占每页的比重较少,辅以大量与内容相关的插图或图表,使内容的呈现更加活泼,防止视觉疲劳。

五、总结和教学建议

交际意向板块是《新编大学德语》教材的一个亮点,为以培养综合能力和交际能力为目标的大学德语教材的编写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综合上文的分析,可以发现该板块具有以下特点:

(1)编者在交际场景的设计、交际意向和语言材料的选择上都充分考虑到了学习者的特点,编写的内容适应学习者的语言程度和实际需求,编排的方式便于学习和记忆,达到即学即用的效果。

(2)从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用的角度出发,将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作为目标,强调语言的工具性。

(3)交际意向的选择与单元的主题相关,或从主课文的内容中派生出来,类型多样。

(4)注重国情和文化知识的融入,为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素质打下基础。

(5)练习类型多样化,编排合理,具有帮助学习者将语言材料内化为语言能力的作用。

(6)各单元采用统一的排版布局,根据实际需要加入插图和图表,规律中不乏活泼的元素。

在实施课堂教学时,笔者有如下建议:

(1)尽可能采用活泼多样的社会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如分组,对话,角色模仿等。语料的使用应结合场景假设开展教学。

(2)教师可以先鼓励学生回忆已掌握的表达方式,也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做适当的补充。同一个交际意向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可能涉及到难度不同的话语材料。因此,随着学习者语言知识的增长,教师可以在一段时间之后带领学生回顾曾经学习过的交际意向,再补充一些新的语言材料。

(3)教师还应该督促学生课后重复训练,充分发挥中国学生学习外语善于反复背诵的优势,对话语材料强化掌握,从而加快交际能力的提高。

[1] Zhu Jianhua,Li Yuan.Lehrwerksentw icklung für Deutsch als Anwendungsfach in China—Am Beispiel,K lick auf Deutsch[M]∥Hess H W.Didaktische Reflexionen,“Berliner Didaktik”und Deutsch als Fremdsprache heute.Tübingen:Stauffenburg Verlag,2004:97-107.

[2] 大学德语教学大纲修订组.大学德语教学大纲(第二版)[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

[3] Henrici G,Riemer C.Einführung in die Didaktik des Unterrichts Deutsch als Fremdsprache mit Vedeobeispielen[M].Baltmannsweiler:Schneider Verlag,1996:397.

[4] Schm idtW.Funktional-kommunikative Sprachbeschreibung[M].Lepzig:VEB Bibiliographisches Institut, 1981:19.

[5] 朱建华.论科技德语的交际方式[J].同济大学学报, 1993,4(2):97-103.

[6] 倪苗,朱建华.汉德祝愿语比较[J].同济大学学报, 2004,15(1):97-103.

[7] 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组.大学德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

A Study on College German Textbook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Functional-communica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CuiShanye, Zhu Jianhua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200092,China)

Textbook study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Taking the section Intention of the textbook Klick auf Deutsch as the object of study,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teaching thoughts and ideas reflected in this section.A fter that,the paper takes Book 2 as an example and tries to make a study of the Intention part from four aspects:teaching objectives,teaching goals,teaching contents and layout.An analysis of the language materials given in this se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unctional-communica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lays amain role in the study.At the end of the paper, a summary of the analysis ismade and some suggestions for teaching practice are put forward.

textbook analysis;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intention;functional-communica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H 339

A

1009-895X(2013)04-0000-00

2012-11-25

崔善烨(1988-),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德语教学法。E-mail:syc198803@yahoo.cn

猜你喜欢

德语意向交际
情景交际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交际羊
东方留白意向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解析
Eva Luedi Kong: Journey to the East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合作学习在大学德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哲学“专业德语”教学研究初探
丹麦小店流行取“难听的”德语名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