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

2013-04-06曹守亮

关键词:价值体系文化产业特色

曹守亮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北京100009)

从1986年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到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构想,再到2011年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到2012年中共十八大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举措,当代中国形成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条发展道路既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内涵,又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和民族底蕴。长期以来,学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外延探讨较多,而对其内涵讨论较少,理论色彩不够浓厚。其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本特征的研究仍然较为薄弱就说明了这一点①2012年7月5日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查阅,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研究论文有659篇,其中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征、本质、内涵等方面的研究文章很少,仅有:贺才乐、李闻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透视》, 《求索》,2003年第2期;曲慧敏:《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征的思考》,《科学社会主义》,2012年第1期;赵嫒:《浅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质》,《克拉玛依学刊》,2012年第2期;左嘉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建设研究》,《才智》,2012年第12期,等。由此可见,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征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本文拟对此问题做一探讨,以就教方家。

一、一以贯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突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色

早在1940年,毛泽东就提出要建立一个新中国,要“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1]663。这个新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它从本质上已经规定了社会主义方向,也就是说,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最终归宿的。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再次确认和规定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不仅仅规定了新民主主义时期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而且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具体形态和长远目标。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对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性质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加以确认,这就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保障,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所存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决议》指出:“我们总结建国以来三十二年历史经验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把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进一步集中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伟大目标上来。”[2]61在这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以决议的形式把邓小平在1979年3月提出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以确认,表明了新中国32年来社会主义的根基和血脉得到了完整的继承。更为重要的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应仅仅看作一种简单的历史经验总结,还包含着对当时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判断以及对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发展道路的展望。因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以及能否贯彻落实,也就具有了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意义。在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上,正是由于坚持了四项基本原则,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尽管也曾遇到过一些曲折和挫折,但都能安然度过、化险为夷,并成为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

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中国共产党性质的高度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文化的关系,更加突出了先进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事实上已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先进文化看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地位和作用认识的新突破[3]2。显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根本的也是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其社会主义性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一方面它规定、制约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内涵,另一方面它又具备较强的渗透性和影响力,体现于主流文化的方方面面。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中国建设的核心力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和实践程度在相当大的意义上决定了整个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乃至先进文化的认可程度。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江泽民才强调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4]158。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来看,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5]271。在这里,党的执政能力和发展文化的自觉程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键。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根本的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6]119。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这无论对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质的认识,还是对于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首次正式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报告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逐渐成为共识。

作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步骤,2004年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文化举措,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被誉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思想理论建设的标志性工程”[7]。这一工程主要发挥了如下作用:一是加强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产生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二是加强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和研究;三是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四是编写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史学、新闻学和文学等重点学科教材;五是建设一支老中青三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骨干队伍。[8]从实际效果和经验总结看,它不仅对于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的教育、文化建设以及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将起到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工程、生命工程、基础工程”[7]。

尽管60多年来的社会面貌、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党和国家的根本宗旨和根本性质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尽管新中国前后两个30年的历史在党和国家路线、方针和任务上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只不过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政治的基本制度、国家核心领导力量、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党的宗旨和最终奋斗目标等,都没有变化。这两个时期都统一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之下,都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9]306。当代文化建设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为基础的,是对这一实践的伟大总结。我们不难看出,一部新中国的历史尽管风起云涌、跌宕起伏,但其中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保持了应有的连续性、一贯性,一以贯之地存在于这60多年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建设当中,体现出了社会主义文化鲜明的实践特色,并且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旺盛的创新力。这也在一定意义上表明,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关键所在。

二、发掘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彰显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特色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蔓延和深入发展的形势下,各个国家和民族间的经济、思想、文化乃至政治等领域的交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鉴于此,有的学者指出,从理论本质和逻辑规定性上讲,有经济的全球化,势必有相应的文化的全球化[10]。有的学者不同意上述观点,这在学术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应当指出的是,这种所谓的“文化全球化”若基于对落后国家文化的“同化”、“弱化”、“边缘化”的文化同一化或者说是文化同质化,它无疑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并且对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和巨大的文化冲击。这种影响和冲击是在西方文化笼罩或者说是在西方文化占据绝对优势的形势下进行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很可能在文化上遭遇到无法估量的破坏和颠覆。而从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形势看,在世界政治的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西方发达国家文化渗透战略加紧实施的同时,发展中国家“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构筑防范敌对势力渗透和颠覆活动的‘堤坝’,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极为艰难的”[11]369。具体到中国,这种构筑很显然不可能从外来文化中找到坚实的基础,“不可能完全抛弃和完全脱离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自天而降和自外生成”[12]71,而是应该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因为“不扎根于民族和社会生活的土壤,没有自己民族特色和民族气派的文化,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的虚妄文化,它可以流行于一时,但不会有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12]71。因此,深层次的交流必然带来思想文化的碰撞,几乎所有的国家、民族都面临着如何保持本国、本民族的特色,如何保持自身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问题。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一部分,它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既“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又 “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13]33。2002年11月,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3]559这表明,民族精神的形成离不开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冲击和竞争的形势下,更离不开对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发掘和传承。正如有学者所言:“中国文化的发展,在积极面对世界的同时,仍将坚持发扬自己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特点。这是推进中国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对世界文化发展继续做出贡献的正确途径。”[14]259-260这不只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政策问题,而是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是中华文化在全球化形势下对西方强势霸权文化的冲击所作出的回应。也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对于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凸显民族特色作出了新探索。2007年10月,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15]27-28。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凸显民族特色方面具有了操作性较强的举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文化建设理念的成熟和文化自觉意识的觉醒。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在大量引进西方理论话语的同时,忽略或者放弃了中国文化的许多好的传统和做法。多元繁荣的文化表象下掩盖着一种潜在的危机,即中国的学术、中国的思想界还有没有主流学派?近年来这一问题在学术界和思想界日益凸显,日渐成为一个尖锐而亟待回答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化形态中,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形态是主流。自觉地建构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新文化形态,旗帜鲜明地倡导在新形势下充分借鉴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优秀遗产,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中国品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主流学派,已成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所在。只有真正培育出一个富有民族特色和历史底蕴的主流学派,一个国家才能够自主地选择并坚持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才能抵制其他国家试图将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指导下的政治、经济模式强加于本国的做法,防范来自内部或外部文化因素的侵蚀、破坏或颠覆,从而能够很好地保护本国人民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社会制度,保护文化的民族性,维护民族的自尊心和凝聚力,并利用必要的手段扩大本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16]3。在全球性的文化交互激荡中,中华传统文化展示出了强大持久的生命力,它已经变成今天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不可或缺的积极文化资源。经过创造性的转化,中华传统文化资源不仅可以包容和培育现代性中的优良品质,而且还可能转化它的价值,消解现代化的负面影响,创造出人类生活的新典范,达成现代性实践的文化自信与自觉,并进一步对全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独特贡献[17]。唯如此,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新形态才能因扎根于中华历史文化和传统的深厚土壤而变得充满活力,因继承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优秀史学遗产而具有久远魅力。只有做到这些,整个中华民族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才会因具有深邃的历史精神、朝气蓬勃的文化而赢得应有的地位。

三、正确把握文化产业化的双重属性,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特色

科学认识、正确把握文化产业化的文化属性即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即经济属性,是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课题。文化产业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仅潜移默化地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和角角落落,而且更是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还是中华文化迈出国门、增强中国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文化产业化的重要性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浪潮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凸显。因此,对于文化产业化的双重性质应该给予辩证的、科学的认识。

正是从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战略高度,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15]28。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强调了文化产业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的同时,更强调了其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所发挥“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拉动作用[18]。毋庸讳言,现阶段政府决策部门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文化产业的经济职能方面,这是正确的,但对文化产业的文化职能尤其是意识形态属性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以促进文化产业化的顺利进行,推动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从文化产业政策出台情况看,当前文化产业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阶段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使命。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发展战略。这些政策对于我国初步建立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产业格局,形成拉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又一经济增长点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这些政策本身来看,其着力点是打造中国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但对于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没有提上决策者的日程。这对于文化产业的早期发展似乎并不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但长远来看,这不利于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从文化产业发展实际状况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文化产品具有较强意识形态属性,除具备商品的基本属性之外,还有传播思想、价值理念和思想文化的独特功能。就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看,人们对文化产业经济效益的追逐要远远大于对社会效益的关注。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在经历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城市建设热潮之后,在发展文化产业园区的大纛下,又一轮大规模破坏历史文化遗产的浪潮在推进[19]。因此,在这一关键时期,不仅要对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产业属性和文化属性很好地加以规范和平衡,而且还要更好地发掘文化产业的文化属性和价值功能。也就是说,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和教化功能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从国内外文化传播的角度看,正确把握两种属性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不能以追求其商品属性和经济功能为唯一目的,而忽视或否认其意识形态属性和精神价值,另一方面也不能因为其意识形态属性而抹杀其商品属性,两者共同统一于文化产品的统一体中。在市场经济中很容易出现,因混淆文化产业基本理论中“文化”和“经济”的关系、忽视“物质”与“精神”的区别、模糊“娱乐”和“审美”的差异的泛产业化倾向[20]。脱离了人或文化背景的发展是一种没有灵魂的发展,照搬照抄别国经验、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发展,无异于甘愿沦为别人的傀儡。因此,人们应该对现代化的主张和文化全球化的观点保持足够的警惕。在当前历史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承载着四项重要职能[21]: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二、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满足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三、文化能够促进心灵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和世界的和谐;四、文化对争取世界对中国的理解与信任、消除偏见和误解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些职能总起来看,又主要表现为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两大特征,而文化属性中的意识形态属性又是最为重要和最为关键的职能,不可或缺,不可偏废。

当文化产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通常会由注重硬件、技术、管理层面的建设过渡到注重对文化产业的软件、内容乃至意识形态的建设。但这种过渡并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需要各方面付出艰辛的努力。时下,尽管已经有不少学者指出了中国发展过程中GDP主义对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危害,但现阶段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仍是经济的属性。“从根本上看,唯GDP倾向是对文化产业价值和功能的一种误读。其致命缺陷是只重视经济价值,不重视文化价值。或者把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混为一谈,认为经济效益好,文化价值就一定高,这些看法都不利于文化产业健康发展。”[22]如何平衡好文化产业的经济和文化职能,并且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落实下去,仍是摆在中国各级政府面前的一大课题。

四、注重基层、普及大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归宿

2008年,李长春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要用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以此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众化实际上是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充分发挥教育功能的问题,是“二为”方向的根本体现。这大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探讨:

(一)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

新世纪以来,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宣传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中宣部组织专家学者撰写的《科学发展观读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读本》等普及读物应运而生,这些书“进一步实现了理论与群众‘零距离’的‘面对面’,进一步凸显了其鲜明的百姓视角、百姓立场、百姓话语、百姓情怀,为开展基层宣讲工作提供了得力帮手”[23]。这些读物在关注民生问题的同时,开始思考有关民生问题的更高层次的价值内涵[24]。 《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等读物吸收了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从理论上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真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对错误思潮进行了积极应对和有理有力的剖析,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人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25]。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众化、中国化的有效途径看,这些读物无疑是一次有益尝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过程中的又一次飞跃。

为了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相关文化形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吸引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2004年4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正式启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理论创新进程,成为凝聚哲学社会科学界力量的桥梁和纽带,在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推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方面发挥出重要的龙头作用、基础作用和带动作用[26]。

尽管当前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面对新形势、新问题,仍有许多改进工作要做。首先,深入研究和科学普及相结合。现阶段,理论界和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和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把这些成果及时、有效地传播到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其次,理论宣传尤其是文化普及要与解决具有全局性、影响深远的民生问题相结合。最后,宏观理论阐述与个案实证研究相结合。要运用理论研讨、案例分析、典型调研等多种形式生动活泼地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成果。

(二)重视国民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众化中的基础性地位

大力加强大众化建设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功能的重要内容,也是在未来10年到20年内能否把革命文化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结合起来、继承下去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所在。

首先,应该充分重视历史教育在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众化中的基础性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教育与以往的历史教育有了本质的区别,同时也有了新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界的拨乱反正在反省以往的教育模式的同时,也丢掉了许多好的传统。1987年,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谈到用中国历史教育青年的重要性。“这个历史告诉我们,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所以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27]205-206胡锦涛指出:“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治史、学史、用史的传统。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一贯重视对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更加重视学习历史知识,更加注重用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来教育党员干部和人民。”[28]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在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中发展起来的文化,它应当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植根于中国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又兼收并蓄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

其次,从文化传播和发展的角度,国民教育的成功与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众化的关键,也是中国赖以生存的基本需求和根本保证。一个国家要实现文化的繁荣,就必须注重研究和继承民族文化的优秀遗产。1989年3月4日,邓小平曾经尖锐地指出“十年来,我们的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教育发展不够”[27]287。1990年,江泽民也指出:“特别是在一段时间里,我们放松了思想政治工作和优良传统的教育,致使一些青年知识分子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资产阶级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受到民族虚无主义的影响。”[4]128-1292004年 5月,胡锦涛指出:“要使广大未成年人成为对祖国、对人民有用之材,就必须在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29]76从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来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众化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所具有的价值,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识的深化。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来推动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发展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当代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流文化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表现形态与新中国前30年有很大的不同,表现出了强烈的时代性,但60多年来一以贯之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仍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的核心和灵魂,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关键所在。只有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实质,才能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方面发挥应有作用。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 王瑞芳.党的三代领导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探索[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3.

[6] 中共中央宣传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理论问题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1998.

[7] 李长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06-04(02).

[8] 人民日报记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开局良好,稳步推进 [N]人民日报,2004-12-31(04).

[9] 朱佳木.中国工业化与中国当代史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0] 蔡拓.文化的全球化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J].天津社会科学,2001(5):61-67.

[11] 宋志明,吴潜涛.中华民族精神论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2] 李侃.李侃史学随笔选 [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3]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2006.

[14] 瞿林东.中国历史文化散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1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16] 于炳贵,郝良华.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17] 邹广文.现代性语境下的中华文化自觉 [N].光明日报,2009-03-17(11).

[18] 新华社.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J/OL]. (2009-09-26) [2013-02-04],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9/26/content_12114302_5.htm.

[19] 李舫.假如失去历史,你会不会恐慌?——警惕文物保护背后的地产冲动 [N].人民日报,2010-10-22(17).

[20] 郭国昌.发展文化产业切忌泛产业化[N].人民日报,2010-10-22(24).

[21] 严隽琪.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N].人民日报,2010-6-30(18).

[22] 祁述裕.正确认识文化产业的GDP[N].人民日报,2010-11-23(24).

[23] 高丽荣.理论大众化的精品力作基层宣讲的重要帮手 [J].求是,2010(13):62.

[24] 衣俊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生视角 [J].求是,2010(13):58-59.

[25] 韩震,吴玉军.在重大界限上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和头脑清醒——读《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N].光明日报,2010-08-24(02).

[26] 户华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基础工程 [N].光明日报,2010-10-16(01).

[27]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8] 人民日报记者.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进一步认识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增强推进改革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 [N].人民日报,2003-11-26(要闻).

[2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文化产业特色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完美的特色党建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