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认知的角度试论古典汉诗英译等效性
----以H. A. Giles英译《题破山寺后禅院》为例

2013-11-13宋先红邱丽君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禅院山寺原诗

宋先红, 邱丽君

(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8)

翻译难,诗歌的翻译尤难。雪莱曾在《诗辩》中直截了当地说,“译诗是白费力气”。为什么呢?因为他认为:“诗人的语言牵涉着声音中某种一致和谐的重现,倘若没有这种重现诗也就不成其为诗了。”[1]在这里,雪莱清楚地认识到诗歌声律的重要性,由于每一种语言都具有区别于其他语言在语音、语法等方面的独特性,因此这种由诗歌声律与诗歌内容达成的和谐一致而形成的“诗味”很难在另外一种语言中再现。应该说,雪莱深深体会到了诗歌这一文学文本从内容到形式与其他文学文本不同的地方。弗罗斯特也曾说,“诗是翻译中所丢失的。”到底在翻译中“所丢失的”东西是什么呢?是“诗味”,也就是诗歌内外形式高度和谐一致所传达的那种特殊的美感。弗罗斯特的话和雪莱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强调了诗歌文本在特定语言中的从形式到内容上的独特性。但是,我认为雪莱和弗罗斯特都过于执着于将“诗味”与特定的语言相联系,就好比“可口”的感觉就只能是一个国家的人从他们的食物中获得,而该种感觉绝不能是其他国家的人在自己的食物中获得一样。这就从某种程度上否认了人类共同体验交流的可能性,也就是不承认通常所说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其实,对于某种相同的人类经验而言,用诗歌的形式在A语言中所表达的,如果能够用B语言表达出来并且完全符合操B语言者对诗歌形式的判断,那还算是“白费力气”吗?具体到古典汉诗的英译,也就是说只要译者能够用英语诗歌的形式翻译出汉语原诗所表达的意境或情感,那么一个受过诗歌训练的英语读者同样会完美地体会原诗中的诗情和诗味。这样,翻译的目的就完全达到了。只不过这种翻译要求译者不仅深谙这两种语言及其文化,而且对诗歌的创作也有很高的造诣,是语言与诗歌的专家。说到底,我们谈论古典汉诗英译等效的这种可能是建立在人类共同的认知和人可以同时很高程度地掌握两种不同语言的基础上的。下面我们就从翻译的认知过程和H. A. Giles英译《题破山寺后禅院》的实践来谈谈这种翻译等效的实现。

1 认知与翻译等效

“等效翻译”在西方翻译界备受推崇,它是一种将译文读者的反应考虑在内,强调原文读者与译文读者应有相同感受的翻译原则。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中描述理想的翻译时说到了“最切近的自然对等”[2],也就是说,好的翻译要使原文在源语读者和译文在目的语读者的心中达到相同的效果,“旨在使译文接受者对译文信息的反应与原文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基本一致”[3]。“等效翻译”对翻译界影响深远,它将读者的反应纳入到了译者考虑的范围之内,对翻译质量的评估从单纯的原译文文本对等转移到对原译文的接受对等。

然而,想要做到“等效翻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源语和目的语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有着相当大的差异,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的思维方式也不尽相同,那么我们能够做到“翻译等效”吗?宋德生(2005)认为,等效翻译是可以实现的,这有赖于人类认知体验的相似性,“人的生理结构和所处环境的相似性决定了经验结构的相似性”[4],而人类的阅读感受建立在认知体验的基础之上。

“认知是指心理过程或知识的能力,包括意识、知觉、推理和判断等”。[5]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认为心理机制和思维过程是影响语言表达关键因素的学派。认知语言学家认为,在“现实”和“语言”之间存在着“认知”这一中间环节,人们看到的“现实”通过认知抽象为“语言”,而“语言”也是通过认知具象为“现实”。由于认知环节涉及人的思维与心理,而人类进行思维与心理的身体器官是相同的,并且生理结构和所处环境也具有极大的相似性,所以不同语言文化的人们的认知过程是相似的。根据以上描述,我们可以将“语言”与“现实”的关系用图表示。

在上图中,出现了两次“现实”,分别为“现实A”与“现实a”,作者把自己看到的“现实A”抽象为语言在作品中体现出来,读者再将其具象为“现实a”,由于每个人的思维差异,“现实A”不一定能完全被读者领悟到,所以出现了与“现实A”略有不同的“现实a”,这是认知的差异造成的。

同理,我们可以将“等效翻译”的过程绘成下图:

由于认知的差异,上图出现的四个“现实”都是不完全相同的,但是它们共同分享一个“现实”基础。“等效翻译”旨在通过译者的努力,将原文读者阅读“现实a”的感受与译文读者阅读“现实b”的感受做到等同。由此基本上可以认为,只要翻译手段适当,翻译无论从形式到内容是可以做到原文与译文等效的。下面以H.A.Giles所译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为例看译诗与原诗如何实现翻译等效性。

2 H. A. Giles英译《题破山寺后禅院》等效性的考察

2.1 声律的等效性

诗歌的美感很大程度是建立在声律之上的,在翻译过程中,只有对韵式和格律的合理调配,才能使译文读者充分领略到汉语古诗的音乐美和艺术魅力。但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语音系统存在差异,如何做到声律对等?如何使读者在接受过程中同样获得朗读原诗的感受?这就对汉语古诗翻译的声律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在Giles英译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译者很好地做到了声律的等效。

2.1.1韵式对等我们先来看原诗的韵式,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原诗按照五言律诗的规则,韵式为abcbdbeb,即偶数句押韵,分别为“林”、“深”、“心”和“音”,都是“in”韵(en为近似韵)。原诗是遵从了中国古代格律诗的押韵方式,这种押韵方式在汉语诗歌中很常见,也是汉语古诗声律美的体现。显然,如果用自由诗的方式来翻译这首诗是无法将原诗的声韵之美传达给英语读者的。因此,H. A. Giles在翻译时也采用了英语格律诗的押韵方式。诗中他采用aabbccdd的格式压连续韵(Running Rhyme),分别在句末用old、gold、reach、beech、take、lake、spell和bell押韵。

虽然原诗和译诗押韵的方式和位置不同,但都遵循了英汉语言诗歌的各自押韵规则,能带给读者音韵上的享受,易于为英语读者所接受。从这个角度讲,Giles英译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做到了韵式的等效。

2.1.2格律对等诗歌的音韵美还来自诗歌的格律。汉语和英语格律有很大的不同。汉语是一字一音,汉语的格律是通过汉字的四声形成的。“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着,那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6]常建原诗的格律为: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而英语是音节语言,英语诗歌的格律是用过轻重音交替出现来表现的。所以汉语诗歌的格律是根本无法在英语中得到重现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英语本身的格律来体现诗歌的音韵美。Giles基本上采用抑扬格来翻译这首诗,虽然不能体现原诗的平仄,但却很符合英语抑扬格中轻重音交替的规律。读起来一样的朗朗上口,音韵和谐。

Giles肯定知道,英国读者的图式里不具备中国诗歌的声律,直接翻译肯定不会被读者接受,不符合诗歌的规则,毫无美感,甚至不能称之为诗。然而,通过Giles的处理,诗歌保留了声律的艺术特点,从这个角度上说,原文和译文的声律是等效的。

2.2 意象的等效性

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于意象的运用。而意象作为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体,本身就带有极大的个人性和民族性。在一首中国古诗中有意义的“象”如果原封不动地翻译成英语可能出现以下四种情况:一是在英语中找不到与之完全对等的事物;二是在英语中可以找到与之从指称意义和文化含义完全对等的事物;三是即使英语也存在这种相同的事物,但这种事物本身在英语文化中并不包含指称意义之外的任何其它的文化含义;四是即使这种事物在英语文化可能具有某种特殊的文化含义,但是其文化含义与汉语中的文化含义大相径庭。然而,对于汉语古典诗词这种形式高度浓缩、意义非常丰富的文学体裁而言,任何一个意象对诗歌的正确解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汉语诗歌中意象也就成了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了。精通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的Giles就非常成功地完成了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意象的英译。

2.2.1等效替换等效替换是由于译文读者的语言文化背景不同,为了使意象文化意义准确传递,在目的语中找不到与之完全对等的事物的情景下,在翻译过程中通过认知经验在目的语中尽最大可能去寻找与之相近的事物。原诗中的“古寺”和“钟磬”的翻译就属于这种情况。

诗的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一句中,“古寺”如果译成“temple”就少了“修行”和“寂静”之意,而且佛教中的“寺庙”和英语中本有的“temple(神庙)”在功能上是不同的。也就是说英语文化中的读者不能理解“寺”是一个什么样的建筑物,也无法将“寺”与“修行”与“寂静”的含义联系起来,所以翻译成“temple”就不能很好的传达原文的意思。在这里Giles将“寺”译为convent,就很好地表达了原诗的意义。因为在英语中convent有两种含义:1)a religious residence especially for nuns,2)a community of people in a religious order ( especially nuns ) living together;“修行”和“寂静”之意也包含在其中, “寺”这一意象在英语中就被完全等效地翻译出来了。

另外,诗的尾联“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罄音”中的“钟磬”也属于这类情况。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对“磬”的解释为“乐石也。”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在佛寺中既可作念经时的打击乐器,又可敲响集合寺众。而在英语国家是没有“磬”的,那怎么翻译呢?在这里Giles将“钟罄”译做“the altar bell”。 Giles根据磬的作用把中国的磬和西方的altar bell等同起来,这有助于西方读者的理解。把中西方具有相似功能的器具对应起来,同样体现了认知等效性在翻译中的作用。

2.2.2典型颉取为了很好的传达原作中的意境,如何准确翻译诗歌中的一些典型意象也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颔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流传千古的佳句,其中“禅房花木深”一句,将作者想要营造的“曲径通幽”的氛围表达得淋漓尽致:一条曲折蜿蜒的小路,路旁有山石挡住视线,小路尽头有个禅房,被周围种满的树木掩着,星星点点的花点缀着枝桠,不是艳丽的红色,也不是媚俗的紫色,而是或粉或白,清新淡雅,衬托着禅房的空灵与宁静。但是我们发现Giles给出的译文为“Dhyana′s hall, hidden midst fir and beech”, 原文中的“花木”一词Giles并没有译成“flowers and trees”,而是用了“fir and beech”。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文中“花木”虽然从字面上有“花”也有“木”,但是这个词语象很多其他汉语词汇一样是“偏义复指”,意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木”上,而不是“花”上。如果不理解这一点,而将“花木”译成“flowers and trees”,那么就显示出一片热热闹闹、欣欣向荣的景象,哪里有“曲径通幽”的意思呢?Giles深谙汉语的语言规则和原诗的意境特点,将“fir冷杉”和“beech山毛榉”作为“木”的典型意象译出,这两种植物都是生活在比较凉爽甚至寒冷的地区,它们耐寒的特性与禅房的幽静和小径的悠远真是相得益彰啊。所以,Giles的翻译不可谓不贴切和传神。

2.3 意境的等效性

诗歌意境是诗人通过意象来表达胸中之意,对外界的感情,思想的内涵。《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一首题壁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诗中描绘了旭日初升,破山寺后禅院的一幅幽深静谧的景象,诗人更多次用到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让人觉得心旷神怡,有“鸟鸣山更幽”之意。为了表达这种意境,原诗除了上文提到的意象的运用还用了其它一些如拟人、形容词活用等方法。而Giles在译文中也是对动词加以精心地选择,努力重现原诗的这一意境。

我们首先看看Giles对首联的“初日照高林”的翻译。原诗中那种清新悠远氛围是首先是通过“初日”和“照”这两个词共同营造出来的。而Giles对“照”这个动词的译法的确是神来之笔。他把“照”译做“tip”。显然,Giles选择了“tip”这个词的含义中名词“尖端”和动词“轻触、轻碰”之意,将初阳洒在树端上那种清新邈远之意表现得淋漓尽致。相反,如果按照字面意思把“照”翻译成“shine”的话,给人的感觉就不像是初升的太阳,倒更像是正午热辣的阳光,不符合诗中“初日”的意象。而tip则在帮助读者描绘了这样的一个画面:初升的阳光倾洒在高耸的树林,同样温和地照耀着后禅院,营造出幽静的氛围,传达出与原诗相同的意境。

再看“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翻译。汉语中,“悦”本是形容词,在此用作动词,意为“使……高兴”。为了使原译文的意境达到等效,在译文中,Giles也摒弃了英语中的语言习惯——多用被动,而改为主动态,也没有将其处理为“山光使鸟高兴”,或遵循英语语言习惯译为“鸟性被山光所悦”,而是译作“Around these hills sweet birds their pleasure take”(此句因需押韵做了倒装,调整为正常语序是sweet birds take their pleasure around the hills)。这样一来,一幅活灵活现的画面出现在我们眼前:鸟儿欢乐地在山间展翅飞翔,发出清脆悦耳的鸣叫,仿佛在歌唱美丽的山色;而群山似乎为了取悦鸟儿,也变得更加地苍翠与巍峨。由于能清晰地听到清脆欢愉的鸟鸣,更反衬出了山的宁静,而动态飞翔的鸟儿也能反衬出山的幽远。就这样,译者在译文中构建出了与原诗同样的幽深寂静的意境,从而实现了意境的等效。

3 结束语

在翻译,特别是翻译中国古典诗歌的过程中,要实现原文和译文的完全对等几乎不可能,毕竟源语和目的语在语言形式和文化背景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这也是诗歌不可译论者最有力的论据。但是如上所述,人类由经验结构抽象成概念结构的认识方式是共同的,即“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因此,以体验为本源的认知模式就具有普世性(universality),由此决定语言本质的普世性,这就是使语际转换——翻译,成为可能的认知理据。”[4]如果译者对原文和译文两种文化都能谙熟于心,尤其对目的语诗歌创作有较深的造诣,如同上文Giles用英语格律诗对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翻译,诗歌的翻译是可以实现诗歌意象和意境等效,最终可以做到使译文无限接近于原文。

附《题破山寺后禅院》原文及H.A.Giles英译全文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Dhyana′sHall

AtdawnIcometotheconventold,

Whiletherisingsuntipsitstalltreeswithgold,

Asdarkly,byawindingpathIreach

Dhyana′shall,hiddenmidstfirandbeech.

Aroundthesehillssweetbirdstheirpleasuretake.

Man′sheartasfreefromshadowsasthislake;

Hereworldlysoundsarehushed,asbyaspell,

Savefortheboomingofthealtarbell.

[参考文献]

[1] 丰华瞻.中西诗歌比较[M]. 北京:三联书店,1982.

[2] 居丽萍.隐喻的“等效翻译”[J].内江科技,2007,28(7):63.

[3] Nida, Eugene 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4] 宋德生.认知的体验性对等值翻译的诠释[J].中国翻译,2005(5):21-23.

[5]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 王 力.诗词格律[M].北京:中华书局,2000.

猜你喜欢

禅院山寺原诗
情牵铁山寺 养心新圣地
峨眉山月歌
在山顶
在办公室打电话有多危险
改诗为文三步走
《辛弃疾『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书法
遍能法师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峨眉山大佛禅院纪念馆雨中揭幕
完美
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