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及建设路径

2013-04-06俞丽君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文明生态建设

俞丽君

(湖北工业大学 经济与政法学院,湖北 武汉430068)

继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后,十八大进一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并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把握现实的基础上,分析其基本内涵,寻求其建设路径。

1 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必要性

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一条清晰的轨迹摆在我们面前:发端于古代的黄色农耕文明—近代以来的黑色工业文明—现代的绿色生态文明。在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的历史进程中,生态与环境问题已超越制度之争,成为全球性难题,摆在所有国家面前。在高速发展之后迎来了生态与环境承载的极限,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一大瓶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走的仍然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龙头产业几乎全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我国的单位GDP能耗比发达国家平均高40%,基础资源的枯竭与环境成本的加大已成为严重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之一。2012年6月,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相较2011年,中国的环境和生态问题有所改善,但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仍然存在:2011年度,全国地表水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南诸河和内陆诸河等十大水系469个国控断面中,劣类水质的断面比例为13.7%。在监测的200个城市4 727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较差及极差水质的监测点比例为55.0%。32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城市比例为11%。农村环境问题凸显,全国364个村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达标的占81.9%,农村地表水为轻度污染,土壤样品超标率为21.5%,垃圾场周边、农田、菜地和企业周边土壤污染较重。[1]

胡锦涛同志曾明确指出:“如果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无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也无法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由此必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2]。西方国家工业化过程以及我国改革发展的经验教训都明确了资源环境问题的紧迫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想获得更持续、健康、持久的动力,就必须转变现有的发展思路和经济增长模式,明确经济社会的发展,仅有数量的增长,而没有资源环境的保护,必将造成“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发展难以持续”的严重后果。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就是对生态危机的积极应对,通过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推动经济社会更好的向前发展。至此,发展以及建设现代化的内涵与目标,提升至经济、政治、文化及生态的四个维度,实现了对经济社会发展更为全面的认识与理解。

2 当前语境下生态文明的内涵解读

二战后,伴随经济的发展,全球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能源危机出现,西方国家开始普遍寻求新的发展模式。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提出了均衡发展的概念。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从民间接过绿色发展的大旗,发布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时任挪威首相的布伦特兰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满足当代的需求,而不危害后代能够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的基本概念。虽然可持续发展不能等同于生态文明,但其内涵的明确及发展理念的转变为今天认识生态文明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

生态文明,“一般而言,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3]生态文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生态文明,一般指人类在为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取得的全部成果的总和;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所取得的富有创造性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成果的总和”。[4]2相较中外学者论述生态文明的成果,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概念提出较晚。2006年9月25日,时任国家环保总局(现为环境保护部)副局长的潘岳,在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上发表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一文,首次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概念。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在借鉴一般性生态文明理论的同时,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生态文明的未来是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发展起来的生态文明,已经遇到了很大的发展阻力和难题。更为重要的是,在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中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追求资本利润最大化的内在动机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冲突,致使彻底解决环境问题成为难以完成的历史任务。英国学者、著名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家戴维·佩珀在论述生态社会主义的经典原则时谈到“真正基层的广泛民主、生产资料的共有占有、社会与环境公正、相互支持的社会—自然关系”[5]3的内容,恰恰构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生态文明为各派社会主义理论在更高层次上的融合提供了发展空间,社会主义为生态文明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6]。因此,生态文明的未来必定是社会主义,它是符合社会主义固有属性的历史选择。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只有实现在资本主义制度的超越或替代的基础上,以一种更为优越、更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取而代之,才可能将生态文明进一步推向前进。这样的发展任务,历史性的落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肩上。

第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应立足国情,充分考虑中国的生态环境现状。生态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并不矛盾,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二者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会使我们陷入困境,无法前进。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立足中国特殊的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充分考虑生态资源现状、人口数量及素质、经济发展水平及文化政治条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中,将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互动与配合;另一方面,要把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目标与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两型社会的建设,有机地整合起来,相互协调,为实现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服务。

第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做到“古为今用”。在构建生态文明的实践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将是重要的理论来源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都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思想。儒家的“天人合一”,“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思想所体现的和谐观念,充分肯定了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道家的“法自然”,“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主张则表现出自然主义的空灵智慧,主张通过敬畏自然来完善自我。佛教的生态观则包含了以珍爱自然为基本精神的自然观,以众生平等、生命轮回为基调的生命观以及以对净土和极乐世界的描绘为内容的理想观。

儒释道三家的共同作用下,中华民族一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另一方面,其倡导的有序、平衡、包容、协调,也为今天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诸多启示。

第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经验教训,做到“洋为中用”。作为理论与实践的先行者,在长期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积累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其取得的一切成就,不仅对人类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社会主义国家在解决这一课题时提供了积极借鉴。实现生态文明在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相互借鉴、协同进步乃至“共赢”,将为生态文明向更高程度的发展创造更为有力的条件。

至此,我们不妨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定义为: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在继承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和大胆借鉴资本主义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深刻把握现实国情的前提下,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和民众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

3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路径选择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需要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条件的配合,发展循环经济是物质基础,生态治理的实现是政治基础,全民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则是文化基础,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当下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选择。

3.1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

对工业文明反思的结论之一,就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建立以循环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兴生产方式,构建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所谓循环经济,是指围绕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所进行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它主要包括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环境保护等产业形态,技术方法有清洁生产、物质流分析、环境管理等,目的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发展循环经济需要解决的问题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以科技作用最大化为主线,为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循环经济的提倡、生态文明的提出,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实际是对科技功能的社会反思。科技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发挥无与伦比作用的同时,也以巨大的生态环境为代价,提醒所有国家,必须积极应对其功能的双刃剑效应。

第二,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积极开发和推广新技术,通过科技创新、优化管理、产业改造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完善立法,为投资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和地热能的行业和企业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

第三,政府通过立法、金融、财政等手段,积极推动传统的高能耗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降低资源消耗水平,尤其是钢铁、煤炭、电力、冶金等传统行业。

第四,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大力支持从事废旧资源再利用的新兴行业及企业,支持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发展垃圾处理适用技术,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3.2 推动生态治理的实现,构建生态文明的政治基础

生态治理是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以维持良好生态状态为目标的管理过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基础。其核心内容就是,在健康的政治共同体中,改变政府作为唯一主体的参与模式,而将政府与其他社会组织,如中介组织、民间组织相协调,在不同主体的配合与参与中,形成对话、沟通和交流的机制,将公共利益作为最高诉求,逐步达成共识,从而作出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合法决策。生态治理的实现要求创新生态文明的制度安排,推进多主体参与,构建更公平的法制环境、更面向市场的政策工具,其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在生态环境治理上实现更加充分的民主,积极推动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以各自优势的充分发挥共同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政府主导,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明确各自的义务与权力,实现从政府管制到多元治理。

第二,实现从局部治理到整体治理的转变,将自然生态当作一个整体、一个系统,统一协调各层级地域管理主体的形成,共同承担治理任务和责任。

第三,完善生态立法,建立以社会公平为核心的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实现生态社会共同责任的履行和生态利益的共享。第四,积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运用好行政与市场手段,通过政策工具的灵活调控来应对生态风险的不确定性。

3.3 提高生态文明意识,构建生态文明的文化基础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基础。生态文明意味着人类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重大转变:在世界观上,生态文明需要超越机械论,树立有机论;在价值观上,需要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增长主义,重建人与自然的价值平衡。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构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为核心的生态文化,提高公民的生态意识,为经济社会的生态化发展提供智力和精神支持。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在整个生态文明构建中起着深刻、持续的推动作用,是推进现有制度向生态文明制度变革的驱动力,也是构成生态文明制度与政策的群众基础。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第一,加强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和谐的教育。胡锦涛同志指出:“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要倍加爱护和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7"通过生态文明观的教育,真正认识到人是自然界中的一员,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生态危机就是人类生存危机。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价值观。人类的命运不仅与人类社会中其他成员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还与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命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第二,加强生态文明的道德观教育。生态文明的道德观是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公民树立良好的生态文明的道德观,才能真正认识到生态道德是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生态道德要求我们将人类社会的道德领域拓展到自然领域,强调人对自然的道德关系,逐步实现伦理道德规范的转变,将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作为人类理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把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自然资源有机结合起来。

[1] 环境保护部.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DB/OL].[2012-06-06]http://jes.mep.gov.cn/hjzl/zkgb/.

[2]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2-19(1).

[3] 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4):1-3.

[4] 姬振海.生态文明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 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M].刘 颖,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6]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4-04-05(1).

猜你喜欢

文明生态建设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