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2013-04-06张松青
张松青
(怀化学院,湖南怀化418008)
时代背景和教育对象发生的重大变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发展创新的要求。回应社会和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优化的吁求,履行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应有之义,已成为关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的前沿问题。因此,必须从学理与实践层面探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方式方法的现代创新。
一 教育对象的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缘由
(一)大学生身份的去精英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
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实行了大规模的扩招,2002年我国高校毛入学率达到15%[1]。依据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2],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
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意味着青年学生受教育机会的增多,同时意味着高校育人目标和学生身份的去精英化。“高等教育的前景也由一个社会机构向一个产业转移,工业的价值观影响了大学,大学越来越像一个市场,向学生和顾客提供受教育的机会”[3]。与之相应的是,不少学生将就业看作接受高等教育的唯一目的,轻视人文精神的追求和道德人格的塑造。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滋生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大学生生活图景的多样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
大学生生活不再拘囿于单纯的校园生活,与教师的交往不再居于学生生活的核心圈内,多数学生面临着人际关系的复杂化、泛化与处理人际关系的资源、能力相对缺乏的矛盾。大学生的生活样式越来越深地根植于对价值择取的自我认知的冲突性关系中,大学生思想素质并非是在真空里习成和建构的。
大学生群体素质状况的层次性与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直面引发学生知行矛盾的日常问题,更为深刻地检视学生的含糊作为,解释和解决学生的困惑。
(三)大学生观念的趋利性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
作为教育对象,大学生理所当然有对高等教育的预期,而学生的个人教育期求在根本上受制于社会的形势和需求。市场经济的扩张和功利主义的震荡致使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迷失,在行为选择上表现出多变性,在思想意识中显露出重实用轻品性、重个体轻公共的端倪,理想信念、生存意义、终极关怀等语词逐渐从大学生的日常词典中消逝。注重实用技能提升与追求生存空间拓展,成功融入市场达致自身利益最大化,成为大学生主要的价值追求,形而上的精神追求被束之高阁。
上述讨论展示了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益失效的窘境以及这种遭遇的内在逻辑,引申出这样一些问题:在市场力量强大的社会转型期,大学如何说服学生相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人才的核心途径之一?如何说服学生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如何建构与教育环境、教育对象变化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新方式与新方法?
二 理念革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旨归
(一)以人为本,文本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向人本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重视并提升人的价值是其根本的价值维度,抛却人的尺度,思想政治教育就丧失了本质属性。
1.以学生的需求为本
“富有的人同时就是需要有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的人,在这样的人的身上,他自己的实现表现为内在的必然性、表现为需要”[4],需要直接关涉人的本质的实现。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就要关注、满足、调节、引导学生的需要。
关注和满足学生的需要,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消除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两张皮”的痼疾,从解决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入手,关心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竭诚为大学生服务,尤需重视弱势学生的需要。人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张力关系。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注和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应调节和引导学生的需要。在市场经济和市民社会的背景下,当今大学生之间的利益争逐无可回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实事求是地应对现实的道德难题,挖掘道德困境的教育价值,采取多种方法调节和引导学生的利益诉求。
2.以学生的能力素质为本
必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良性互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贯通融合,以素质教育为依托和支撑,拓展和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寻求思想政治素质与学生整体素质相互促进的契合点。
在能力素质结构中,学生的思想意识和心理观念是先导性要素,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能力素质结构的着力点。基于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思想政治教育应培育学生独立生活的观念和能力、适应社会的观念和能力、扎根基层的观念和能力。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还在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竞争能力、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大有可为。这有赖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各种针对性强的教育实践活动为平台,培育学生的主体性,完善学生的能力素质。
3.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局限于满足学生的现实需要,而更应立足于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社会生活的主体”[5],使之“成为能适应和参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组织生活,履行一定的社会角色的人”[6]。作为促进人的政治社会化的主渠道,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大学生从“学生”向“公民”过渡、从“学校人”向“社会人”过渡的社会化过程中责无旁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结合大学生对于“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思考,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把大学生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统一起来,全面考察社会环境条件和学生主体条件,为每一名学生在一定条件下得到最优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交往互动,单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向主体际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
建构交往互动式的主体际思想政治教育范式是高校实施“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人的本质是在交往实践活动中创生的,人的本质力量是“交往的力量”[7]29,“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7]515。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偏重教育者的对象化活动,而应然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互动交往过程中结成主体际关系的过程。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传统对象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具有完整的意义。
事实上,近年来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发挥交往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功能。然而,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交往还存在以下弊病:其一,交往的程序化,为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而进行的工作性交往比重过大,而非工作性交往的时间和空间被挤占;其二,交往的表象化,交往者往往并非自觉、自愿地进入交往,而是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安排,被动地进行交往,缺乏交往的深度,缺乏交往情感性成分的卷入,思想政治教育交往成为一种即时性的交往;其三,交往的伪饰化,缺乏真诚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质上是一种扭曲性交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革除教育主体间交往的种种偏误,激活平等、全面、深入、有效的交往互动。
三 方式转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路向
(一)逐步下移工作重心,搭建校园文化活动平台
现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由校方学生工作部(处)组织实施,这种模式虽然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协调性和有序性,却难以调动基层组织的积极性,难以将教育活动的初衷和实效渗入普通学生中。这种现状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心——包括组织主体、工作阵地——下移,依据活动规格和规模,交由院系、年级、班级、社团、寝室承办,将教育活动做细做实,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学生。
为了避免教育活动的凌乱无序,科学的做法是整合各种载体,搭建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整体平台。具体而言,可以将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归类为下面3大层面。一是节会活动。这有两层含义:其一,充分利用重大节日和会议,设计各类活动,熏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学生热心时政的意识,锻炼学生的能力素质。其二,学校节会要出特色,出品牌。如上半年主办科技读书节,下半年主办文化艺术节。这种大型活动也应该下移重心,以竞标形式交由院系承办,发挥院系专业优势,形成聚合效应。二是社团活动。学生社团是活跃校园文化的主力军,是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基地,也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要加强各社团管理,由校团委实施统一管理,按不同的性质挂靠在相关院系,各院系派专业老师进行指导,确保各学生社团活动出质量、见效益、成规模,做好学生社团的考评工作,提升社团整体水平。三是宿舍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宿舍这个生活阵地,引导学生在过去“文明宿舍”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宿舍文化活动,把宿舍建成“学习进步共同体”,成为其成长的真正基地。总体而言,要整合校园文化资源,实行学校部门、系部协同作战,以经典品牌活动为主导,以系部专业核心素质能力培养活动为主题,分模块实施,按主题活动,改革活动的策划、组织、参与和评价形式,改过往的“系部精英”参赛为“系部精英”与“多形式(个人、宿舍、班级、系部及各种形式的组合等)”并存,推动大众成才。
除了构建重心下移前提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平台之外,校园文化活动不宜过多过频,在举办方实行院系竞标制的同时,还应实行学生自助式参与活动,消褪行政化强制性的参与督促成分,增强学生参与活动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减轻学生的课余负担,并通过学生参与面和参与度的差异测评相关活动的绩效,进而不断调整改进活动项目质量。
(二)重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回归学生生活世界与思想世界
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平台并不能完全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缺乏日常化的思想交流与碰撞,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多少启示或者是德性的提升难以确证。因此,强化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并非教育方式的重演和倒退,而是一种旨在突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化困境的教育方式的深层改革与拓进。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中,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几乎等同于日常管理工作与常规任务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叠加。以高校辅导员为例,辅导员应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8],现实却是辅导员忙于事务性的工作,对于大多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诸如学习方法上的转变、心理疑惑、人际交流等问题都没有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与学生交流的时间不能保证,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被事务性管理遮蔽,呈现琐碎化与表层化的态势。
我们理应扭转师生交往的独白式的、规训化的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线性过程,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育氛围、同伴关系、同伴群体等非制度的、日常的社会关系与互动的德育意义”[9],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文化生活、交往生活、网络生活,了解其所思所想,把握其思想脉搏,建立与学生个人生活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广泛关联,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最后回归生活,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种教育者、受教育者双方受益的常态活动。具体的做法是,建立师生互动机制,比如导师制、学生谈话制、社团教师指导、专业兴趣小组、学生课外实践指导等;建立教育辅导机制,这包括德育教育辅导、心理健康指导、勤工俭学辅导、专业学习辅导、科技活动辅导、社团活动辅导、就业活动辅导、课外文化活动辅导、社会工作辅导等。这种模式要求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民主性、互动性、情感性,“人不仅用思维、而且用全部情感向自己证明对象世界”[10]。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赋予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情感因素,做学生学习、生活、精神的导师——即便是在日管管理过程中面对学生偏差行为,也不能简单按章处置,而应将其当做一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机,进行深入的思想交流与引导。惟其如此,学生日常生活才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重要舞台和根本依托。
四 方法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举措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教师对学生施加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过程,又是学生能动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过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8]。在这一理论背景下,自我教育法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体系中的锁钥。
(一)健全自我管理的主体与机制
首先,就自我管理的主体而言,搭建学生参与管理的平台,构建自我教育的组织体系。一是将学生党团组织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植根于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党员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鼓励其管理同学、服务同学,给学生党员划分管理责任区和帮培对象;对于入党积极分子,相互监督,将其自我约束与协助管理的表现纳入考察视野中,规避越轨行为与不作为;对于普通团员,则引导其自觉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对学生党员予以监督评价。二是发挥学生会、班委会及各种学生社团的组织优势。努力选拔培养一批综合素质好、组织能力强、思想觉悟高的学生干部,积极鼓励其自主开展活动,组织、带动和影响其他学生。三是建立学生自律委员会。定期开展各院系的基础文明检查和宿舍活动评比,实现学生学习互助、生活自理、事务自治、行为自律。四是选拔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充当辅导员助理和班主任助理,参与实施管理和教育。五是开展各院系专业自身的群体性结对管理教育。建立本院系专业高年级与低年级的班级联谊机制,通过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之间的互律互助,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指导督促,促进大学新生的思想素质与专业技能的成长,并让高年级学生在教育别人的过程中教育自己。
其次,就自我管理的机制而言,支持和引导学生民主参与学生事务管理。一是赋予学生参与管理学校事务的权利和机会。通过勤工助学等方式,开设一定种类的管理岗位,如各行政部门事务助理、系部事务助理、宿舍事务管理助理等,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和奖惩办法,与党员发展、团员推优、奖学金评定及其他评优工作挂钩。二是在学生管理制度制定到实施的全程都要渗入学生的主体性。吸收学生参与制定、执行与监督有关学生的制度规章。三是在班级和社团等学生基层组织中,给普通同学提供更多的自我教育实践机会,让每个同学都有参与班级事务和社团事务的管理和决策的机会。
(二)综合运用自我修养法与熏陶感染法、榜样示范法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从来就不是“一对一式”的施教,总是在一定的活动群体中展开。自我修养法、熏陶感染法、榜样示范法是同群体规范的应用密切相关的具体方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综合运用这3类方法,通过相应的群体规范和群体文化的营建,群体成员在相互比照、相互感染的过程中,能达到自我修养、共同进步的效果。因此,建构有效的活力群体与激励氛围成为自我教育法创新的关键。
首先,大力开展宿舍文化建设。宿舍文化的健康发展,必须依托一定的活动来推动。高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引导大学生积极开展宿舍物质文化建设、宿舍制度文化建设、宿舍行为文化建设和宿舍精神文化建设。宿舍文化创建活动应从新生入校抓起,打好基础定好基调,二、三年级不断调整和巩固,毕业年级检测效果、经验总结,可综合采取寝室文化装饰大赛、宿舍文化建设征文比赛、寝室品评书籍活动、宿舍文化剧、“百佳”文明寝室评比、寝室长工作经验交流会、宿舍文化成果展览等形式展开。不仅要注重物,更要注重人,不仅要注重检查评比,更要注重引导和督促,不仅要注重共同的要求,更要注重个性化与多样化的统一。
其次,树立优秀学生个人典型,弘扬正气,保证自我教育的正确方向。利用校园网、电视台、广播站、校报、系刊、宣传栏、经验交流会、先进事迹报告会、总结表彰大会、青年学生论坛等多种形式,宣传和提炼大学生群体内部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优秀品质、良好学风和模范行为,教育和激励其他大学生,使学生有追求和效仿的榜样,进一步调动学生内在的动力,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从而实现自我教育的目标。
再者,创新奖励机制,根据不同学生具体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分层次进行激励,特别是在奖学金的评定过程中要把这种教育、激励手段充分体现出来。改变过去只注重奖励“精英”的方式,通过劝学、导学、助学、乐学等多个环节,致力引导,设立“学生自我教育进步奖”,激励各层次学生超越自我、全面进步,促进学生主体性提升,使学生在明理中成才,在成才中明理。
[1]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8—2002)[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1447.
[2]马丁·特罗.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J].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1):1-22.
[3]詹姆斯·杜德斯达.21世纪的大学[M].刘彤,主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19[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316.
[5]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360.
[6]张澎军.德育哲学引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77.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发[2004]16号)[EB/OL].2004-10-15.[2010-04-20].http://www.henannu.edu.cn/s/21/t/417/13/45/info4933.htm.
[9]高德胜.知性德育的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89.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4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