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创新,30年辉煌——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回顾与展望
2013-04-06周小青雷丽萍
周小青,梁 昊,雷丽萍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410007)
作为国家重点学科,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开拓创新,不断进取,一直走在全国同行的前列,这与老一辈诊断学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今在“朱文锋学术思想研讨会”之际,对中医诊断学30年来的学术、教学成果略作总结,以激励新一代人继承先辈大业,更创辉煌。
1 微观辨证学
卫生部于1982年10月在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中医学院校中医药教材编审会议。首次成立了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编审委员会,郭振球教授被聘任为编审委员。当时,邓铁涛教授和郭振球教授分工主编《中医诊断学》(称五版诊断教材),1984年11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5年再次印刷出版)。与此同时,又编写了高等中医科教参考丛书《中医诊断学》,1987年12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影响海内外。全国高等成人教育教材《中医诊断学》于2004年修订,湖南科技出版社先后23次印刷发行,颇受读者青睐。
郭教授有生之年一直致力于微观辨证学,在其影响下,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湖南中医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的前身)成立第一个中医诊断学博士点,研究生教学是以诊断辨证规范化、微观化为主攻方向,以医经文献为先导,临床为基础,实验为手段的教学法,授业解惑。倡导博学、慎思、明辨、笃行,建立了科学诚信,培养造就了一批博士、硕士和高等中医科教人才。袁肇凯教授是其学术思想的杰出继承者,在担任学科带头人期间,主持了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项目,在血瘀证本质、血瘀证微观辨证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微观辨证学以中医经典辨证为向导,四诊“司外揣内”宏观辨证,结合应用现代新科技,深入到细胞化学、神经递质、激素、免疫乃至基因调节,以阐明病证传变规律。例如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病,临床以痰浊、瘀血、肝阳化风三证为常见,是由痰瘀阻络,阴虚阳亢,引动肝风而成。以6-酮前列腺素、血栓素B2升高以助诊断。其中以瘀血阻络最重,痰浊最轻,而肝阳化风则介于两证之间。瘀血形成,痰浊凝滞,刺激小动脉收缩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由此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病,辨明了三证的微观变化。自1980年以来,已从脏腑系列常见病诊法、证治、药理方面开展了研究,创立了微观舌诊学、微观病机学、微观药证(效)学等新兴学科,展现出广阔前景,形成以微观辨证学为核心的学科群。
微观辨证学及其学科的崛起,推陈出新,有利于促进中医药学的科学发展。随着中医药走向世界,证的客观化、定量化、标准化、大样本、前瞻性研究,作为关键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微观证治学以诊断与辨证相结合为前提,提高证治的针对性、准确性,证治与专方、专药相结合。创新中药单方和复方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融入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务使微观证治规范化及技术标准化。开展微观药证(效)学研究,深化中药有效组分辨析。提高微观证治的临床疗效,还要注重中药有效组分辨析,创新相应中药复方制剂的研究。药证学主要是针对微观辨证之证候,研设相应确切的治法方药。
进入新世纪,主要对肺、脾、胰、肝、心、脑、肾等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医案举隅“专病论治”。为探索中医药微观辨证学及发展趋势,在邪气脏腑、病形及四诊辨证的引导下,结合运用现代技术方法,取用了“脏腑、神经、免疫、激素和代谢调节病机链”以阐明疾病证候实质变化,促成了微观辨证学及其学科群的崛起,为新世纪中医药学的和谐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2 证素辨证学
朱文锋教授从1976年开始探讨中医的辨证规律和辨证的有效性内容,将以描述性证名(证候)为元素的辨证体系,发展为以结构性证素为元素的辨证体系。1978年计算机新技术开始影响中国,朱教授马上着手用数学模型对辨证进行定量研究,归纳出48项辨证基本内容,建立了“加权求和浮动阈值运算”,研制成中医数字辨证机。以后的几年朱教授在分解证名固定搭配的基础上,构建起完整的辨证论治系统,继而于1985年研制成中医辨证论治电脑系统。基于朱教授长期应用计算机积累的成果,国家标准局委托朱教授起草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并于1997年完成,同时他的辨证计算机系统也发展成《WF文锋-中医辅助诊疗系统》。2003年,依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朱教授申请了《中医辨证论治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构建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体系》课题,建立起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证素辨证研究平台,创新了“双层频权剪叉算法”,获得证候辨证诊断的准确权值,制定出证素、常见证诊断标准,完善了证素辨证体系,为中医临床辨证规范作出了积极贡献。
以证素辨别为核心的辨证体系,揭示了辨证的基本原理和普遍规律。证素辨证体系所确立的辨证思维模式,就是根据症状等临床信息而识别证素,然后由证素组合而作出证名诊断。辨证思维的基本原则是以症为据,从症辨证。证候—证素—证名,三个认识环节,思维层次分明,这种诊断模式学习时便于理解,临床时容易掌握,既有规律可循,又能体现中医辨证的圆机活法,并能克服辨病分型、以证套症的弊端,从而使辨证准确。
以证素辨别为核心的辨证体系,抓住了辨证的关键,准确辨识当前病变的心、肝、脾、肺、肾等病位证素和气、血、阴虚、阳虚、气滞、血瘀、寒、热、痰、湿等病性证素,是临床辨证的根本目的。任何复杂的临床表现,任何复杂的证名,其根本都在于证素的不同,而证素只有约50项,因而只要把握50项左右证素的基本特征和组合规律,便抓住了辨证的核心和本质,辨证素便是辨证的纲领,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辨别证素可作为统一诸种辨证方法的基础,以往各种辨证方法中,必有对证候本质特征的共同认识,归纳起来就是辨别证素。因而以证素辨别为核心的辨证体系,具有继承性、整体性,它整合、包容、涵盖了以往诸种辨证方法的实质内容。辨证要素规范通用,从而使临床辨证结果准确一致,能够重复,并避免了概念混淆、自相矛盾的弊端。
在遵循中医理论体系和规律的前提下,根据古今文献、名老中医的辨证经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等资料,运用数据挖掘和信息处理等现代科学技术,可以综合研制出从症状辨别证素的辨证量表,这种辨证量表,可操作性强,并可构建证素辨证的信息化技术支撑平台,有助于辨证的精确,提高辨证的准确性,有助于揭示辨证的基本规律和科学原理。
3 计量诊断学
中医计量诊断和计量治疗是中医临床实践的需要。长期以来中医辨证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对病名和证型的辨认往往因医生的临床经验不同而有所差异。采用计量诊断的方法就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辨证标准,更全面更客观地把握患者的病情变化,提高诊断水平。几千年来,“中医不传之秘在用量上”,殊不知用药的依据在诊断,诊断明了、准确,用药自然有章可循。
周小青教授一直致力于中医计量诊断研究。1990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课题——“常见舌苔细胞化学变化规律的定性定量研究”,运用显微分光,对舌上皮细胞化学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结合中医辨证,建立判别方程式,填补了国内外空白,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奖;“针刺对冠心病冠状动脉影响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应用冠状运脉造影的方法观察了针刺内关等穴对冠心病冠状动脉的影响,表明针刺内关穴等可扩张冠心病狭窄的冠状动脉,为揭示针刺作用做出了贡献;1995年承担了湖南省教委重点课题——“中医计量诊断研究”,从诊断信息摄取到诊断信息的处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论文《计量分析针刺内关等穴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作用》发表后,在国际上引起较为强烈反响,为创立中医计量诊断学奠定了基础;教育部资助的青年骨干教师课题“活血化瘀类方对实验性心血瘀证不同病理状态作用的研究”,2006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1年“中医诊断亚型证的量化及规范化研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2年“中医计量诊断理论与研究方法”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这些研究与微观辨证、证素辨证一脉相承,是其继承与发扬。
传统中医是通过直观的望、闻、问、切四诊搜集病情资料,然后按照中医理论结合实践经验作出病证的判断。表面上看,似乎是“质”的推理,实际上也包含着“量”的概念。随着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发展,寻找新的“量”的客观指标为中医辨证服务,是继承和发扬中医诊断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传统的四诊手段是科学的,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不免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充分利用现代数学、计算机科学开展中医病证的量化诊断研究是有必要的,是逐步实现中医诊断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途径,这与证素辨证殊途同归。
中医计量诊断的发展,必然深化诊断学理论和方法,扩大电子计算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范围;而诊断理论和方法的发展,计算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必将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的向前迈进。另一方面,由于在疾病证候的诊断过程中定量方法的引入,不仅会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促进疗效评判的客观性,降低随意性,从而提高疗效;而且还可能引起中医药学理论、思维和方法的重大变革。
4 中医诊断实践教学模式
中医诊断学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训教学,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和研究,逐步建立了中医诊断学实践教学模式。其中,信息化教学是我校中医诊断学的教学特色和亮点,是中医诊断学传统教学的深化,多年来在袁肇凯教授、胡志希教授等人的耕耘下,从教学仪器研制、诊疗软件开发、实验教材编写、多媒体课件制作、数据资源库的完善、信息化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对推动中医教学信息化、客观化和现代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创造性地设计了中医四诊和临床辨证的各项实验,建立了信息化教学实验室,完善了实践教学数字资源数据库,通过举办3期全国中医诊断学师资培训班,在全国兄弟院校中产生辐射和影响,并成为教育部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医诊断学师资培训基地和湖南省中医诊断学实践教学示范中心。袁肇凯教授首创的“中医诊断实验教学”于1993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由其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诊断试验方法学》获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胡志希教授建立中医诊断实训教学模式,完善了实践教学资源库,主编了实训教材,研制GD-3光电血流容积面诊仪并运用于教学,取得了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朱文锋教授等运用计算机技术将“证素辨证体系”的核心内容研制成“中医(辅助)诊疗系统”,并应用于中医辨证实践教学中,设立了辨证模拟训练室,通过对学生辨证技能的强化训练,显著提高了中医辨证思维和临床辨证水平;谢梦洲教授建立了内容较完整、实用性较强的中医诊断学数据库和中医诊断学无纸化学习考试系统,并研制了计算机脉象仪运用于教学,丰富了中医诊断信息知识,改革了考试方法,提高了教学效果。使中医诊断学成为国家精品课程、国家教学团队、省实践教学示范中心。
5 新时代中医诊断学前景
中医微观辨证学、证素辨证学、计量诊断学、实践教学模式等均为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中的亮点和特色,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教学成果,在全国引起重要影响,将这些成果应用于临床及教学科研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现代医学的每一次进步无不以科技为支撑。目前,以中医诊断学牵头的“数字中医药协同创新项目”已经启动,利用现代科技,与中医结合,勇于创新,必将为中医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